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背景:体外实验表明,淫羊藿苷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炎,其抗炎作用在磨损颗粒存在的条件下是否依然有效?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淫羊藿苷对磨损颗粒诱导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方法:①体内实验:将8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钛组和钛+淫羊藿苷组采用钛诱导小鼠颅骨无菌炎症模型,对照组、淫羊藿苷组也进行相同手术过程,但不植入钛,淫羊藿苷组、钛+淫羊藿苷组建模当天灌胃给予淫羊藿苷200 mg/(kg·d),对照组、钛组灌胃给予等量的安慰剂,2周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定量RT-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蛋白或mRNA的表达量。②体外实验: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分别与核因子кB受体配体、核因子кB受体配体+淫羊藿苷、核因子кB受体配体+钛颗粒及核因子кB受体配体+钛颗粒+淫羊藿苷共培养72 h,ELISA检测培养基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水平,RT-PCR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基因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体内实验:在钛颗粒存在的条件下,口服淫羊藿苷可明显减少颗粒诱导的炎症细胞浸润,使炎性增厚的骨膜变薄,抑制颅骨标本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②体外实验:经钛颗粒刺激后,细胞培养基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质量浓度显著增加,细胞中相应mRNA表达量上调,而经淫羊藿苷干预后这两种炎性因子在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量显著下调。结果表明淫羊藿苷在体内外均可显著抑制钛颗粒诱导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背景:体外实验表明,淫羊藿苷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炎,其抗炎作用在磨损颗粒存在的条件下是否依然有效?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淫羊藿苷对磨损颗粒诱导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方法:①体内实验:将8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钛组和钛+淫羊藿苷组采用钛诱导小鼠颅骨无菌炎症模型,对照组、淫羊藿苷组也进行相同手术过程,但不植入钛,淫羊藿苷组、钛+淫羊藿苷组建模当天灌胃给予淫羊藿苷200 mg/(kg·d),对照组、钛组灌胃给予等量的安慰剂,2周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定量RT-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蛋白或mRNA的表达量。②体外实验: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分别与核因子кB受体配体、核因子кB受体配体+淫羊藿苷、核因子кB受体配体+钛颗粒及核因子кB受体配体+钛颗粒+淫羊藿苷共培养72 h,ELISA检测培养基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水平,RT-PCR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基因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体内实验:在钛颗粒存在的条件下,口服淫羊藿苷可明显减少颗粒诱导的炎症细胞浸润,使炎性增厚的骨膜变薄,抑制颅骨标本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②体外实验:经钛颗粒刺激后,细胞培养基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质量浓度显著增加,细胞中相应mRNA表达量上调,而经淫羊藿苷干预后这两种炎性因子在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量显著下调。结果表明淫羊藿苷在体内外均可显著抑制钛颗粒诱导的炎症反应。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雷尼酸锶(strontium ranelate,SR)对磨损颗粒诱导炎性骨溶解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C57BL/J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药物组,每组10只。采用钛(Ti)颗粒诱导的小鼠颅骨溶解模型,药物组建模当日经灌胃予SR[600mg/(kg·d)],空白组和对照组不予处理;持续至建模后10d,处死取材。HE染色观察颅骨溶解程度及骨膜厚度;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检测成熟破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结果,对照组骨膜明显增厚,颅骨溶解区域广;图像分析软件测量结果,对照组骨膜厚度(0.27±0.04)mm,骨溶解率为0.47±0.11,与药物组[(0.11±0.02)mm,0.18±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P染色结果,对照组颅骨大片紫红色区域,SR治疗后明显减少;ELISA检测结果,SR加入后,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量分别为[(145.6±14.2)ng/L、(130.2±8.2)ng/L和(137.6±8.2)μg/L],与对照组[(210.2±8.9)ng/L、(159.6±9.7)ng/L、(170.8±9.5)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R能够减轻Ti颗粒引起的炎症反应、减少炎症因子分泌,抑制骨溶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固定结合峡部植骨融合治疗青年腰椎峡部裂远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16例采用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固定结合峡部植骨融合术治疗的单纯腰椎峡部裂不伴有腰椎滑脱的青年患者,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8~21岁,平均19.3岁;病程12~26个月,平均22个月。所有患者存在活动后腰部疼痛,严重者下床活动困难,术前CT证实L5峡部裂12例,L4峡部裂4例,并在术后影像学证实植骨融合后取出内固定。采用腰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术前、术后各时间点进行评分,采用腰椎CT检查评估腰椎峡部融合情况,采用腰椎MRI检查评估固定节段及邻近节段腰椎间盘退变情况。

结果:本组16例患者,13例26侧获得完整随访,平均96个月;手术时间80~105 min,平均95 min;术中出血量150~300 ml,平均225 ml。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较术前改善(P<0.01)。术后腰椎CT检查均获骨性融合,融合时间6~14个月,平均12个月;腰椎MRI检查无邻近节段退变及固定节段间盘变性、突出等改变,术后远期无症状复发及再发峡部裂。

结论:采用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固定结合峡部植骨融合治疗青年腰椎峡部裂,该术式安全、有效,融合率高,减少对正常生理活动范围的干扰,长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