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8篇
临床医学   2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数十年来各类脊柱内固定系统发展迅速,在临床中应用日益增多,其主要的优点包括:提高植骨融合率、防止植骨块的移位、减少外固定的使用或缩短使用时间、改善和维持脊柱的序列。脊柱内固定在许多脊柱疾病的治疗作用已被各国脊柱外科医生所接受,但金属内植物的应用也带来了相应的一些并发症,如内植物移位、断裂、对骨融合的应力遮挡效应以及对影像检查造成伪影等。鉴于这些并发症,人们一直致力于改进内固定系统以克服其各种缺点。  相似文献   
2.
脊柱非融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1年Hibbs和Albee首先应用腰椎后路融合技术治疗脊柱畸形病例,四十余年后Smith和Robinson及Cloward提出颈椎前路椎间减压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脊柱融合技术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和临床实践,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退行性脊柱疾患。脊柱融合技术通过重建椎间高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新型国产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山羊施术节段邻近颈椎间盘退变的影响。方法 12只实验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间盘组(CDR组)行C3/4间盘摘除、新型国产人工颈椎间盘植入术;融合组(ACDF组)行C3/4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照组不进行手术。分别于术后1、3个月行颈椎正侧位X线检查,根据改良Kellgren评分法及椎间盘相对高度测量(RDH)法进行评价。结果 动物实验中所有山羊均成活,无切口感染及肢体瘫痪。间盘组与对照组在术后1个月与3个月Kellgre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融合组Kellgren评分高于间盘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前的R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及3个月融合组的RDH均低于间盘组、对照组,且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盘组与对照组术后R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国产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可以有效防止山羊颈椎手术邻近节段的退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实验组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Cobb's角和ODI评分均显著小于术前(P〈0.05),实验组术后6个月VAS 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3 d和术后6个月的Cobb's角和ODI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骨水泥渗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以作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文题释义: 骨碎补总黄酮:是由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干燥根茎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骨碎补总黄酮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抑制破骨细胞成熟分化。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一类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多细胞真核生物中,是皮肤发育过程中出现最早的分子信号,调控毛囊的生长发育和毛囊干细胞的迁移分化。β-catenin作为细胞内信号传导蛋白,是Wnt信号通路激活的一种重要的上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能够进入细胞核内传递Wnt信号,进一步激活靶基因开始转录,启动细胞增殖周期。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纳米骨材料表面MC3T3-E1细胞的成骨分化,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探究骨碎补总黄酮联合纳米骨材料对MC3T3-E1细胞发挥作用的机制。 方法:将MC3T3-E1细胞与纳米骨材料共培养,选取100 mg/L和250 mg/L骨碎补总黄酮进行药物干预,以10 μg/L转化生长因子β刺激为阳性对照组。分组如下:①正常组;②DKK1组:Wnt通路抑制剂DKK1      (0.1 mg/L)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③DKK1+转化生长因子β组;④DKK1+100 mg/L骨碎补总黄酮组;⑤DKK1+250 mg/L骨碎补总黄酮组;⑥DKK1+纳米骨+转化生长因子β组;⑦DKK1+纳米骨+100 mg/L骨碎补总黄酮组;⑧DKK1+纳米骨+250 mg/L骨碎补总黄酮组。在干预24,48 h后收获细胞,免疫荧光双染法观察Wnt/β-catenin通路中Wnt与LRP结合情况,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LRP5、Gsk-3β、Cyclin D1、RUNX2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显示DKK1+转化生长因子β组、DKK1+250 mg/L骨碎补总黄酮组、DKK1+纳米骨+转化生长因子β组、DKK1+纳米骨+250 mg/L骨碎补总黄酮组棕黄色染色较明显,表明Wnt与LRP结合较其他组更好;②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β-catenin、LRP5、RUNX2的表达,下调GSK-3β的表达,说明骨碎补总黄酮通过激活经典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且骨碎补总黄酮诱导的基因活化呈剂量依赖性。 ORCID: 0000-0002-2031-8644(李晋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
股骨头坏死作为骨科难治性疾病,对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可以采取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降脂药、抗凝剂、血管扩张剂、双膦酸盐、中医药等药物治疗以及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针对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可减轻疼痛,改善功能,延缓病程。体外震波和高压氧能改善微循环,促进血管修复,从而改善软骨下骨重建和预防股骨头塌陷。非手术治疗主要用于股骨头坏死的早期,对于其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背景:螺钉松动是骨质疏松患者腰椎经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准确选择恰当的手感强弱进行椎弓根螺钉加强固定对于临床医生是一个难题。目的:探讨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过程中手感与螺钉扭矩的相关性,初步筛选需行骨水泥强化的手感目测类比评分及扭矩范围。方法:共纳入2020年1-1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行腰椎内固定融合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34例。术中记录术者的手感、手感目测类比评分及螺钉最大扭矩值,术后定期复查评估螺钉松动情况。以手感强弱将188枚螺钉分为拧钉手感阻力小、一般、较大、费力组,比较4组之间的手感评分及扭矩值,分析扭矩值与手感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1)拧钉手感阻力小组全部行骨水泥加强固定,该组的手感评分及扭矩值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01,P≤0.05),扭矩值与置钉手感具有正向强相关;(2)结果表明手感评分及椎弓根螺钉扭矩值可以辅助术者判断螺钉的稳定性,当手感评分≤3,扭矩值≤1.3 N·m时,螺钉术后松动的可能性较大,建议行骨水泥加强固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伤科补要》治疗骨伤用药规律。方法 整理中治伤的内服及外用方剂,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药学对药物性味归经、功效进行归纳,使用SPSS Modeler 14.1进行复杂网络图展示并关联规则分析。统计药物使用频率,对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涉及95个内服方,35个外用方。内服药物中使用频率≥10次的中药共24味;外用药物≥5次的共16味;内服和外用药物多见性温,以辛、苦和甘味为主;归经多见心、肝;功效以活血化瘀和补虚为主。关联规则得出川芎-当归等13组内服核心药物,乳香-没药等5组外用核心药物;聚类分析内服药物共4类,外用药物共3类。结论 该书以活血化瘀、补益气血、敛疮生肌为主要思想,运用当归、川芎等内服药物和乳香、没药等外用药物治疗骨伤科疾病,为临床治疗骨伤科疾病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脑性瘫痪外科1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外科治疗包括矫形手术和神经手术两大类.神经手术主要为选择性脊神经根切断术( 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 SPR),中国脑瘫外科 10年来的发展与此密不可分.从脑瘫治疗的历史、国内脑瘫外科的现状、国内脑瘫外科开展 SPR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重点讨论了 SPR术式改进的利弊、 SPR与矫形手术及康复训练的关系,对开展 SPR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综合中国脑瘫外科 10年的经验和作者的体会得出 SPR是一种解除痉挛、改善功能的有效的方法,明显优于其他疗法;矫形手术可作为 SPR的补充,在解除肢体痉挛基础上辅以矫形手术;脑瘫患者的康复训练应贯穿终身,强调了"三分手术,七分练"的概念,同时提出脑瘫康复"家庭化、社区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自 2 0 0 3年 2月~ 2 0 0 3年 4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中心 ,应用三维成像系统完成椎弓根螺钉植入手术 2 5例 ,术中测定椎弓根的三维定量解剖数据 ,并且三维立体监测椎弓根螺钉的植入。结果 :(1)将术中应用三维C型臂测定的椎弓根的三维定量解剖数据 (PH ,PW ,PSA ,PCA)与术前CT测量值比较 ,应用配对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2 )根据以上测定数据 ,按照个体化的原则进行利用椎弓根螺钉植入。三维成像技术用于螺钉植入的监测和即时评估。螺钉均沿椎弓根解剖长轴和解剖夹角达到最佳深度 ,未出现手术并发症 ,术后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