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超高剂量率(FLASH)放疗的数据进行分析,寻找参与调控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FLASH放疗敏感性的枢纽(Hub)基因。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下载和提取接受FLASH放疗恶性肿瘤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采用R软件进行差异基因的筛选,并对这些基因进行生物学功能、信号传导通路等分析。通过STRING在线软件分析差异基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PI) 网络,Cytoscape插件筛选Hub基因。最后,应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和GTEx数据库验证Hub基因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自GEO数据库中获得GSE100718芯片数据,共有12 800个基因与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放疗敏感性相关。选择表达量显著改变的61个基因进行进一步分析,这些基因参与代谢、应激反应、免疫应答等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氧化磷酸化、未折叠蛋白应答、脂质代谢等信号转导通路。通过PPI分析筛选出的Hub基因及后续验证表明HSPA5及SCD参与调控FLASH放疗敏感性,且在合并TRD/LMO2融合基因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显著高表达。结论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以有效筛选出调控FLASH放疗敏感性的Hub基因,基因表达谱可用于指导肿瘤患者分层以实现精准放疗。  相似文献   
2.
0 引言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肿瘤治疗的方法日趋多元化.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作为当前主流的放射治疗肿瘤设备,保证出束剂量的准确尤为重要.我院于2007年安装了一台瑞典ELEKTA公司生产的Precise直线加速器,5 a来在射束对中系统方面多次出现故障.现对射束对中系统工作原理进行阐述并对相关故障加以分析,以期与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瓦里安直线加速器调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调制器部分出现的故障做了重点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超高剂量率(FLASH)和常规剂量率电子线照射在诱导DNA链断裂损伤中的作用, 探讨FLASH效应是否与照射诱导的DNA链断裂损伤减少有关。方法在生理氧含量(4%)和空气氧含量(21%)条件下, 对置于超纯水的pBR322质粒DNA分别实施FLASH(125 Gy/s)和常规(0.05 Gy/s)照射。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检测开环带DNA和线性带DNA发生情况。进一步应用自由基清除剂Samwirin A(SW)清除电离辐射产生的自由基, 分析清除自由基对开环带DNA和线性带DNA形成的影响。最后, 量化质粒DNA损伤并采用数学模型计算FLASH照射后产生开环带DNA和线性带DNA的相对生物效应(RBE)。结果生理氧含量下, FLASH和常规照射所诱导DNA链断裂损伤呈现出剂量依赖性。其中, 超纯水中, FLASH照射诱导的线性带DNA生成率较常规照射显著降低(t=5.28、5.79、7.01、7.66,P<0.05)。采用SW预处理后, FLASH和常规照射后质粒DNA链断裂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氧含量为21%时, FLASH照射与常规照射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瓦里安直线加速器调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调制器部分出现的故障做了重点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  相似文献   
6.
三维分析仪与两维矩阵射野测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不同仪器与方法测量加速器6 MV X线射野的特性,比较各方法的优劣和局限性,探讨快速简便检测射野特性的方法。材料与方法:分别采用电离室和半导体探头配合三维射野分析仪测量加速器6 MV X线不同射野大小的百分深度剂量曲线PDD和离轴比曲线OCR,并以二维电离室矩阵测量相同条件的OCR。(1)比较采用电离室和半导体探头测量PDD的差别。(2)比较两维矩阵与电离室半导体探头测量射野的对称性、平坦度、射野大小和半影等的差别。结果:对小于15 cm×15 cm照射野,半导体探头和电离室测量PDD的结果一致性较好,两者偏差小于1.3%。对于20 cm×20 cm照射野,半导体探头的测量结果大于电离室,最大差别3.5%,偏差为2.6%。用半导体探头与电离室测量射野的大小,两者的最大差别为0.6 mm,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二维电离室矩阵测量与前两者比较,最大差别为2.9 mm,最小差别0.5 mm。三种方法测量的射野平坦度差别在1.2%~2.6%,矩阵的测量数值在半导体和电离室测量范围之内。结论:在检测加速器射野性能时,二维矩阵可以快速检测射野平坦度、对称性,但测量射野大小时可能有较大误差,不宜用作验收加速器和收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造常规医用加速器实现超高剂量率放疗(Flash‐RT)的可行性,了解改造后Flash‐RT射线束的物理性能。方法 改造Varian 23CX医用加速器,使设备在等中心处的电子线辐射平均剂量率不小于40 Gy/s。设计相关物理测量方案对不同源皮距条件下的实际辐射剂量率、改造后射线束的百分深度剂量(PDD)曲线和离轴剂量分布等参数进行测量。结果 使用HD‐V2型胶片测量改造后9 MeV电子线的平均剂量率,出束设定时间为3、6 s一组的平均剂量率分别为97.9、99.27 Gy/s;在源皮距(SSD)为100、80、60 cm时,平均剂量率分别为99.3、168、297.5 Gy/s;改造后9 MeV射束PDD曲线的R100、R50分别为水下2.2、3.87 cm,电子射程Rp为4.58 cm,模体表面最大可几能量Ep,0为9.28 MeV,这些参数值均略高于常规9 MeV射束,表现为表面剂量略增加,高剂量坪区相对变宽;射野离轴剂量分布总体呈现中心轴最高,随离轴距离增加剂量逐渐下降的特点,在20 cm×20 cm,SSD为100 cm射野条件下,横向和径向离轴剂量分布曲线的半峰宽分别为16.6 cm和16.4 cm。结论 改造后的常规医用加速器,射线束在等中心处的平均剂量率达到Flash‐RT要求,在SSD为60 cm条件下平均剂量率远高于开展Flash‐RT所需的至少40 Gy/s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0引言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的普遍应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系统在提高摆位精度和放疗质量方面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1]。Varian、Elekta和Siemens公司均先后研发了自己的EPID系统。  相似文献   
9.
10.
VARIAN 600C/D直线加速器CON-SOLE电源位于Cabinet电子柜中,主要为加速器提供+5、±12、±15和±24V直流电压源。这些直流电压源主要为加速器各个部分通讯和控制提供电压。其中,±24V直流电压为加速器启动控制电压,如果此电压过低或者丢失,则加速器就不能启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