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邓涤  戈伟 《肿瘤防治研究》1998,25(5):397-399
 本科从1996年3月至1997年5月对估计化疗后会出现严重骨髓抑制的“高危”患者化疗后48小时起应用Gran能防治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50μg/天较75μg/天疗效更好,而且并不增加Gran的副作用和患者的总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肿瘤患者预防应用拉米呋定是否减少化疗中乙型肝炎病毒再活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0年2月~2005年8月收治的39例合并HBV感染的需化疗的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非霍杰金淋巴瘤(NHL)和骨肉瘤患者的治疗方法,按是否从化疗前1周开始口服拉米呋定分为:治疗组18例,对照组21例。前者口服拉米呋定,至化疗后6个月。比较化疗后肝功能损害、急性肝炎、HBV再活化和化疗延迟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55.6%vs.42.9%,P=0.429),急性肝炎发生率明显下降(11.1%vs.57.1%,P=0.006),HBV再活化发生率下降(5.6%vs.38.1%,P=0.023),而化疗延迟发生率下降(16.7%vs.61.9%,P=0.008)。结论:预防性口服拉米呋定可能可以有效抑制HBV复制和肝炎活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杜丽蓓  周云峰  戴静  邓涤  周福祥 《医学综述》2010,16(17):2703-2706
目的针对1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骨转移、肝转移患者的治疗问题,检索当前最佳临床证据,为选择患者的后续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循证临床实践的PICO原则,提出问题、检索证据、对所获证据进行质量评价,并结合患者的意愿制订治疗方案。结果根据检索结果,给患者选择了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患者在治疗中受益。结论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化疗为主,同时辅以分子靶向治疗、放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研究177例Ⅱ期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是否规范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行术后辅助治疗且符合条件的17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以及病理资料,探讨患者术后辅助治疗、年龄、绝经状况、淋巴结清扫、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初发到治疗的时间、术式、病理类型、手术地点等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本组病例中位随访时间为62个月,随访率为82.49%,其中仅53例患者(29.94%)接受了规范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规范组与非规范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11%和93.58%,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66%和61.57%,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与Ⅱ期乳腺癌患者预后有关的独立因素还包括绝经状况、HER-2状态(P<0.05),而年龄、淋巴结清扫个数、TNM分期、初发到治疗时间、病理类型不能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术后规范辅助治疗、绝经状况及HER-2与Ⅱ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化疗+全脑全脊髓放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枢神经系统(CNS)侵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5例为系统治疗后复发,3例为首程治疗前合并发生)的治疗情况,总结全脑全脊髓放疗治疗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临床疗效。结果:326例病理诊断的NHL患者18例继发CNS侵犯,继发CNS侵犯多发生于B细胞性侵袭性淋巴瘤。经采用包括全脑全脊髓放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有效率77.8%(14/18),症状缓解率88.9%(16/18)。发生CNS侵犯的中位时间为诊断NHL后11.5月(0~40月);发生CNS侵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9月(3~36月);诊断NHL后总生存中位生存时间为19.5月(3~74月)。发生CNS侵犯后1年生存率为45.1%,患者5年生存率为36.7%。未增加治疗相关死亡和毒性。结论:全脑全脊髓放疗是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化疗间歇期行乳腺癌骨转移灶短程放疗止痛的疗效。方法  199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0月 ,共32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接受化疗间歇期短程放疗止痛 (化放组 ) ,将同期单纯接受化疗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与化放组病例进行配对 (单化组 ) ,进行回顾性配对分析 ,比较两组止痛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 化疗组止痛总有效率为 93.8% ,单化组为 46 .9% ,两组比较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两组病例毒副反应主要以骨髓抑制为主 ,化放组Ⅰ~Ⅱ度及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均高于单化组 ,两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化疗间歇期行短程放疗止痛 ,对乳腺癌骨转移灶的疼痛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治疗时间短 ,且不明显增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放射性皮肤损伤是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皮炎,给患者带来痛苦,并有可能影响放疗的连续性,降低局控率和生存率。笔者回顾性分析本科用VitB12溶液或三乙醇胺皮肤护理治疗放射性皮炎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肺癌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邓涤  周云峰  戈伟 《中国肿瘤临床》2002,29(12):866-868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临床情况与放射性肺炎的(RP)关系。方法:总结419例需行放射治疗的Ⅱ-Ⅲb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年龄、性别、病检、临床分期、肿瘤位置、化疗、手术、肺部疾病、吸烟指数、放疗剂量及放疗机类型对RP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本组RP发生率为29.6%,女性高于男性;中心型高于周围型;单纯放疗者高于术后放疗者;合并有慢支、肺气肿的患者高于肺部无基础疾病者;采用18MV加速器放疗者低于^60Co机治疗者;放疗剂量与RP发生率相关。而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是否合并化疗以及吸烟指数与RP的发生无明显关系。结论:性别、肿瘤位置、手术、肺部并发症、放疗剂量及放疗机类型明显影响RP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NVB治疗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以异长春花碱 (NVB)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选择 1997年 3月至1997年 12月 35例接受了以NVB为主的联合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其中非小细胞肺癌 2 3例、复发性乳腺癌 5例、鼻咽癌 5例、食管癌肺转移 1例、复发性恶性淋巴瘤 1例。肺癌化疗方案为NDE、乳腺癌为NM、鼻咽癌为CABN、食管癌为ND、恶性淋巴瘤为CHNP。结果 :CR :8例 ,PR :14例 ,有效率 6 2 .86 %。血液学毒性 :白细胞减少 94.2 9% (33/ 35 )、血小板减少 42 .86 % (15 / 35 )、与足叶乙甙 (Vp 16 )合用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更明显 ;非血液学毒性 :脱发 5 4.2 9% (19/ 35 )、静脉炎 2 5 .71% (9/ 35 )、口腔粘膜炎 31.43% (11/ 35 )。结论 :NVB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有效 ,但与Vp 16合用时 ,血液学毒性较大。  相似文献   
10.
邓涤  周福祥  周云峰  熊杰  谢从华 《医学新知杂志》2007,17(4):208-209,212,F0004
目的比较人喉鳞癌放射抗拒细胞株Hep-2R与其亲本细胞株Hep-2的体外增殖、运动及侵袭能力。方法分别培养人喉鳞癌放射抗拒细胞株Hep-2R和Hep-2,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测定其增殖能力,Transwells小室法测定运动及侵袭能力。结果Hep-2和Hep-2R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0.75±1.29)%和(19.17±0.82)%,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力(6个镜下视野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22.0±6.8)和(117.0±5.8),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侵袭力(6个镜下视野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66.0±9.8)和(166.4±8.4),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喉鳞癌放射抗拒细胞株Hep-2R较其亲本细胞株Hep-2的体外增殖能力弱,而运动和侵袭能力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