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邢锐  迟锋  吴荣   《中国医学工程》2013,(3):38-39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放疗同步或序贯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以2003年8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58例行乳腺癌手术治疗及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时序分为两组,术后辅助放疗同步进行内分泌治疗的78例,术后放疗序贯内分泌治疗的80例,探讨两种治疗时序对预后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两组的复发率(P=0.303)和远处转移率(P=0.867)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的5年总生存率(P=0.343)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方面两组的放射性肺纤维化(P=0.66)、放射性皮肤纤维化(P=0.472)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术后放疗同步或序贯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相近,但仍需进一步前瞻性随机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前列腺癌放疗定位膀胱体积对放疗中膀胱体积的一致性和摆位精度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8月至2020年11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进行调强放疗的66例前列腺癌患者,患者在CT定位及治疗前自主憋尿后进行定位扫描或执行放疗,每次放疗前行锥形束计算机体层(CBCT)扫描获得左右、头脚和前后平移方向误差。在CT模拟定位影像和CBCT影像上勾画膀胱轮廓并计算体积,根据CT定位影像上膀胱体积进行分组,200~300 ml组18例、300~400 ml组24例、>400 ml组24例,分析CT定位膀胱体积对放疗过程中CBCT膀胱体积相对计划体积的变化百分比和摆位误差的影响。结果 200~300 ml组放疗中膀胱体积减少15%,300~400 ml组放疗中膀胱体积减少26%,>400 ml组放疗中膀胱体积减少32%,3组膀胱体积变化百分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43、7.97、4.83,P<0.05)。三维平移方向摆位误差比较:头脚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6.72,P<0.05),左右、前后方向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脚方向摆位误差分别为200~300 ml组:0.00(-0.20,0.20)cm; 300~400 ml组:0.00(-0.20,0.30)cm;>400 ml组: -0.10(-0.30,0.20)cm。>400 ml组在头脚方向摆位误差大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7、4.66,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模拟定位时膀胱充盈容积控制在200~300 ml,有利于患者在放疗中保持膀胱体积一致性及减少放疗时的摆位误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含器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体位固定中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中心进行治疗的鼻咽癌患者35例,对照组为17例采用头颈肩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固定;实验组为18例采用头颈肩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口含器固定,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前CBCT图像在3个区域(Ⅰ区域:头颈联合框;Ⅱ区域:鼻咽部及上颈部椎体框;Ⅲ区域:下颈部椎体框)上的摆位误差。结果: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3个区域的6个方向上摆位误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在Ⅰ区域的Pitch和Yaw方向和Ⅱ区域的AP、Pitch、Roll、Yaw方向和Ⅲ区域的6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Ⅱ区域与Ⅲ区域的摆位误差的SI、LR、A、Roll和Pitch方向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照组在Ⅱ区域上的外扩边界(SI:0.39;LR:0.31;AP:0.46)在3个方向上均小于Ⅲ区域(SI:0.84;LR:0.73;AP:0.74)。实验组Ⅱ区域与Ⅲ区域的摆位误差的SI、LR、Roll、Pitch和Yaw方向上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在应用口含器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食管癌放疗个体化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外扩边界剂量及摆位误差,在合理的剂量要求下提高放疗治疗精度。方法:选取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埔院区收治的54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次内均行锥形束CT(CBCT)图像扫描,共收集1 283次CBCT图像。在患者放疗前进行CBCT扫描,将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匹配,得到腹背方向(VRT)、头脚方向(LNG)、左右方向(LAT)、旋转横断位(Roll)、旋转矢状位(Pitch)、旋转冠状位(YAW)6个方向的误差。同时分别对54例患者前5次6个维度方向摆位误差计算出均值,利用单样本t检验方法,与全分次摆位误差进行比较,判断差异性。并利用公式(外放边界=2.5∑+0.7δ)计算出PTV外放边界。将计算得出的外扩边界分为5组:A组(所有方向均外扩5 mm),B组(LAT方向外扩7.9 mm,其它方向5 mm),C组(LNG方向外扩11.03 mm,其它方向5 mm),D组(VRT方向外扩6.36 mm,其它方向5 mm),E组(LAT方向外扩7.9 mm,LNG方向外扩11.03 mm,...  相似文献   
5.
目的:使用自行研制的射野验证软件(EMRT)对头颈肿瘤放疗的摆位误差进行分析,探讨其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将接受头颈部放射治疗的35例患者模拟定位和治疗摆位的射野验证照片,扫描输入EMRT软件进行中心点摆位误差分析,并与常规人工方法分析的摆位误差相比较.结果:35例患者的射野中心点在X轴的摆位误差,采用EMRT软件及常规人工方法进行分析的结果相似[(1.36±1.60) mm vs (1.37±1.72) mm,t=0.18,P=0.86],而在Y轴的摆位误差的结果也相似[(0.59±1.85) mm vs (0.53±1.89) mm,t=1.30,P=0.20].结论:与常规人工方法相比较,采用EMRT软件进行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分析方法简便、结果可靠,可作为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验证的快速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进行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中的摆位误差分析。方法:对2010-03-01-2011-12-30我院21例采用头颈肩热塑膜固定的鼻咽癌IMRT患者采用CBCT分别在每周首次治疗摆位后、在线校正后及治疗结束后进行扫描,通过医科达XVI软件进行图像匹配,获取线性方向(X、Y和Z)摆位误差。结果:21例患者共进行了113次CBCT扫描。每周首次治疗摆位误差在X、Y和Z三维方向摆位点位移分别为(0.83±0.32)、(1.32±0.46)和(0.94±0.45)mm。采用在线纠正后,摆位误差在X、Y和Z三维方向摆位点位移分别为(0.45±0.32)、(0.52±0.46)和(0.53±0.45)mm,纠正后的X(t=3.546,P<0.001)、Y(t=3.463,P<0.001)和Z(t=2.954,P=0.005)三维方向摆位误差明显小于纠正前的摆位误差。与校正后相比,治疗后摆位误差在X、Y和Z三维方向点位移分别为(0.55±0.36)、(0.62±0.34)和(0.58±0.37)mm。结论:采用CBCT对头颈肩热塑膜固定的鼻咽癌患者在IMRT中进行校正可以减少治疗中分次间的摆位误差,而分次治疗内的治疗摆位误差虽然较小,但在设计时PTV的摆位扩边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锥形束CT(CBCT)图像引导下食管癌患者的性别、体位固定方法、年龄和身体质量指数(BMI)对摆位精准度的影响,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08-12-2022-07-19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的353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患者共进行CBCT扫描3 855次。根据患者首次治疗前的身高、体质量、年龄、性别和固定方式,以及每次CBCT扫描后的摆位误差数据,应用单因素分析探讨患者在左右(LR)、进出(SI)和升降(AP)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与BMI值和固定方式的关系。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患者在LR、SI和AP方向上的摆位误差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对于女性患者,根据是否有男性治疗师参与,分为无女性治疗师参与组(408次)和女性治疗师参与组(340次),采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2组与摆位误差的关系。结果 在LR、SI和AP方向上,男性患者三维摆位误差分别为(3.32±1.80)、(2.03±1.13)和(2.20±1.18) mm,女性患者三维摆位误差分别为(3.84±1.91)、(2.01±0.88)和(2.93±1.70) mm,F值分别为4.2...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超声图像引导在宫颈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5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收治的34例宫颈癌患者,根据宫颈癌FIGO分期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17例。两组宫颈癌患者在每次放疗前行超声引导和锥形束CT(CBCT)扫描,获得X轴(左右)、Y轴(上下)、Z轴(前后)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并进行分析。结果A组患者超声图像引导与CBCT的摆位误差在X轴分别为(-0.93±4.80)mm和(0.49±3.3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67,P<0.001),Z轴分别为(1.02±8.05)mm和(-0.11±2.9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9,P=0.004)。B组患者超声图像引导与CBCT的摆位误差在X轴分别为(-0.25±4.49)mm和(0.10±3.96)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78,P=0.076),Y轴分别为(1.12±7.75)mm和(0.41±6.28)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90,P=0.092),Z轴分别为(-0.01±7.24)mm和(0.32±4.40)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8,P=0.282)。结论有淋巴结转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中,CBCT对盆腔淋巴转移区的图像校准有优势;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超声图像引导可替代CBCT应用于临床个体化精准放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imensionconformalradiotherapy,3D-CRT)和五野调强放射治疗(5-fieldin—tensitymodulatedradiotherapy,5F—IMRT)以及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olumetricmodulatedarctherapy,VMAT)计划的剂量学特点,探讨直肠癌术前适形放疗理想的计划模式。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2—01—17—2012—07—23收治的12例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直肠癌患者,对12例患者统一规定直肠癌术后辅助性放疗的·临床肿瘤体积(clini—caltargetvolume,CTV)范围,设定计划靶体积(planningtargetvolume,PTV)为CTV外放:头脚方向0.9cm,侧方0.8cm,前后方0.7cm。分别进行3D-CRT、5F-IMRT及VMAT计划设计,比较3者靶区剂量分布特点以及小肠、膀胱和双侧股骨头的受照射剂量及体积。结果:3D-CRT计划PTV2的适形指数(conformityindex,CI)为0.623±0.074,5F-IMRT计划为0.699±0.059,VMAT计划为0.710±0.060,5F—IMRT及VMAT计划PTV2剂量分布的适形性优于3D-CRT计划,F=6.103,P=0.006;3D-CRT计划PTVl的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index,HI)为1.063_4-0.012,5F—IMRT计划为1.046±0.011,VMAT计划为1.047±0.010,5F-IMRT及VMAT计划PTVl剂量的均匀性亦优于3D-CRT计划,F=5.980,P=0.006。VMAT中小肠接受剂量〉35Gy照射体积(V35)为(8.61±6.43)%,优于3D-CRT的(11.94±9.22)%及5F-IMRT的(10.43±6.81)%,F=0.602,P=0.008;VMAT中小肠接受剂量〉40Gy照射体积(V40)为(5.63±4.68)%,优于3D-CRT的(7.64±6.18)%及5F-IMRT的(6.65±5.42)%,F=0.437,P=0.049;VMAT中小肠接受剂量〉45Gy照射体积(V45)为(2.79±2.69)%,优于3D-CRT的(5.09±4.50)%及5F-IMRT的(3.40±3.36)%,F=1.127,P=0.036。3D-CRT膀胱5%体积所受最低剂量(D5)、接受剂量〉30Gy照射的体积(V30)均小于5F-IMRT及VMAT,F值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适度深吸气(mDIBH)呼吸控制状态下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全乳正向调强外照射的剂量学优势。方法:入组的18例乳腺癌保留乳房术患者,在自主呼吸控制技术配合下进行CT定位扫描,获得1幅自由呼吸(FB)及1幅mDIBH的图像。采用Pinnacle7.4f治疗计划系统,分别在FB的图像上和mDIBH的图像制定全乳腺正向调强外照射计划,比较2个计划的正常组织和靶区的受照射情况。结果:FB状态下的计划靶区剂量均匀性及适形性与mDIBH状态下的计划相似(1.08±0.01 vs 1.09±0.01,P=0.776;0.59±0.08 vs 0.60±0.04,P=0.821);FB状态下患侧肺V20和V30分别为(13.07±3.93)%和(11.68±3.90)%,均较mDIBH状态下的(9.75±3.58)%和(8.12±3.23)%高,P=0.000。9例左侧乳腺癌患者在FB状态下心脏的V20和V30分别为(5.42±3.21)%和(3.70±2.84)%,均较mDIBH状态下的(2.73±1.95)%和(1.48±0.22)%高,P<0.05。结论:与FB状态相比,mDIBH呼吸控制状态下可减少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全乳腺正向调强外照射的肺和心脏受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