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8篇
  免费   381篇
  国内免费   265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74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310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953篇
内科学   634篇
皮肤病学   112篇
神经病学   185篇
特种医学   2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768篇
综合类   2255篇
预防医学   1146篇
眼科学   85篇
药学   985篇
  8篇
中国医学   963篇
肿瘤学   19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389篇
  2011年   450篇
  2010年   440篇
  2009年   410篇
  2008年   377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357篇
  2004年   325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338篇
  2000年   354篇
  1999年   305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236篇
  1995年   227篇
  1994年   175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9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制备了一种基于免疫分析的光子晶体传感材料,可以对相思子毒素进行无标记超灵敏检测。方法在24孔板中用附着有金纳米粒子(AuNPs)的二氧化硅微球(SiO2)通过自组装方法堆垒蛋白石光子晶体(PC),并用相思子毒素多克隆抗体(pAb)修饰光子晶体以实现传感材料对相思子毒素的特异性识别。结果在优化后的检测条件下,光子晶体衍射峰的强度随相思子毒素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 pg/mL至10 ng/mL,检出限为11 fg/mL。此外,饮用水和牛奶样品的加标回收实验表明,加标回收率为91.45%~113.61%。结论该传感材料不仅可以实现相思子毒素的超灵敏无标记检测,而且具有制备简便,响应迅速,操作简单等优点,在检测、诊断和监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又称骨纤维结构不良,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缓慢进展的自限性良性骨纤维组织疾病。此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单骨型、多骨型及Mc Cune—Albright综合症(简称MAS)3型,常见病损多位于股骨、胫骨、肋骨或颌面骨,躯干病损可波及数根肋骨和椎体及其附件,其中椎体单发极为少见,我科于2006年5月收治腰1椎体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一例,已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前术后合并胆石症的原因 ,两者之间相互关系。方法 设食管癌贲门癌组、肺癌组 ,对各组术前术后B超检查进行相互比较。结果 食管癌贲门癌组合并胆石症明显高于肺癌组 (P <0 0 1) ,其中食管癌合并肝内胆管结石明显高于贲门癌组 (P <0 0 1) ,贲门癌组主要合并胆石症形式以胆囊结石为主 (P <0 0 5 )。结论 食管贲门癌由于癌肿本身、切除胃或肠腔等原因致胆系运动、分泌功能异常 ,引起胆石症  相似文献   
4.
5.
七氟醚在成人门诊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9,他引:16  
门诊手术麻醉药的现状门诊手术的理想麻醉药应具有下述特点:(1)诱导平稳、快速,不引起疼痛及刺激;(2)能为手术提供充分的镇静、遗忘、镇痛及肌松;(3)副作用如心血管、呼吸抑制等无或最小;(4)苏醒快、无恶心呕吐等术后并发症;(5)麻醉深度易调节;(6)在术后早期能提供一定程度的镇痛作用;(7)有好的效价比。但目前仍无一种麻醉药能完全满足上述要求。上世纪80年代丙泊酚应用于临床以后,成为目前门诊手术非常普遍使用的麻醉诱导及维持药物。其优点是:诱导快速而平稳,苏醒快,有弱的止吐作用。其缺点是:注射时会产生疼痛,可引起血压下降,麻醉深度的…  相似文献   
6.
充气温控毯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控温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充气温控毯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控温效果。方法40例择期行平卧位脑肿瘤切除术患者,年龄16—65岁,体重41-72 kg,ASAⅠ-Ⅲ级,随机分为2组(n=20):A组,术中充气温控毯24℃风档进行降温,肿瘤切除完毕前30 min进行复温;B组,术中充气温控毯维持中心温度正常(35.2—36.60℃)。均采用气管内静吸复合麻醉,静脉注射异丙酚1.5~2 mg/kg、芬太尼4-6μg/kg、维库溴铵0.1~0.2 mg/kg诱导,吸入0.6%-1.2%异氟醚维持;吸入氧浓度40%;异丙酚1.5~2 mg·kg-1·h-1持续输注;维库溴铵1~2 mg间断静脉注射。每5分钟记录1次中心温度(鼻咽温),观察围术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A组2例患者因手术时间超过24 h剔除,共38例进行统计。A组患者降温速率(1.11±0.05)℃/h,复温速率(0.74±0.09)℃/h。A组患者89%(16/18)在硬脑膜打开前达到目标温度34℃,平台期平均中心温度(34.3±0.5)℃,距34℃最大升幅0.52℃,最大降幅为0.23℃。A组患者67%(12/18)手术结束时中心温度恢复正常。返回ICU后A组患者中心温度(返回ICU时实测温度的均值)(35.8±0.6)℃低于B组(36.6±0.4)℃(P<0.05)。A组患者4例术后出现寒颤、3例发热、1例死亡。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充气温控毯可较理想地降低体温,相对于降温效率其复温效率偏低。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工业发展带来的城市发展已使城市供水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对24个省、市、自治区的1534个检测点作长期调查,结果发现:20%的水样的色度、浊度、铁、锰超标,30%水样有机污染物超标。常规的净水工艺对饮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难以达到安全净化的目的,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以廉价、简单方便的方式降解大部分有机和部分无机污染物,并且最终能把污染物降解成水、二氧化碳和相应的无害物质的特点,而光催化反应器是光催化技术能否在实际饮水处理成功应用的关键,成为一个被广泛研究的课题。我们研究了影响流化床光催化反应器性能的因素,着重讨论反应器径高比与传质效率和光辐射强度之间的关系,提出改进光催化反应器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