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家庭支持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血透时间3个月的MHD患者115例,根据家庭支持量表得分高低,分为高家庭支持组和低家庭支持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两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两组家庭支持得分和SCL-90评分差异,分析家庭支持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结果:MHD患者高家庭支持组家庭支持总评分(12.28±1.35分)明显高于低家庭支持组(7.00±2.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家庭支持组SCL-90评分在躯体症状不适(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表现等方面均比高家庭支持组严重,对人际关系也较敏感(P0.05)。两组家庭支持度得分与SCL-90的9大因素(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表现)积分均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家庭支持直接影响MHD患者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王治东  袁勇  王琪  周钢桥 《军事医学》2016,(10):839-842
核与辐射事故医学救援中,对事故人员进行分类诊断可使医疗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从而大大提高救援效率。生物剂量估算技术是目前判断外照射放射损伤程度的有效方法。利用生物剂量估算技术进行受照人员的分类诊断,对核与辐射事故医学救援的高效、有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现有生物剂量估算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核与辐射事故医学救援分类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生存分析样本量再估计的适应性设计临床试验,本文基于指数分布,提出盲态下生存资料的样本量再估计方法。方法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预设4个期中分析时间点,以参数初始估计值M_(10)为均数暂定搜索范围为M_(10)_±0.5M_(10),在该搜索范围内产生指数分布随机数对期中分析时的截尾生存数据进行填补,对填补后的数据进行极大似然估计,得到试验参数的再估计值M_1,若M_1落在搜索范围外,则需更改搜索范围以包含M_1,并重新进行搜索直至M_1落在搜索范围内,此时的M_1即为试验参数的再估计值,在此参数的基础上重新估计样本量,并比较4个期中分析点的样本量再估计结果,确定1个最合适的期中分析时间点。结果经过期中分析调整后的样本量接近真实值,且期中分析时间点越向后移,样本量估计结果越接近真实值,变异越小。结论建议在入组结束并完成1/4最短随访时间时进行一次期中分析重新估计样本量,根据估计结果考虑是否增加样本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人JNK3基因重组腺病毒,检测其对人成神经细胞瘤SH-SY5Y细胞增殖的影响;以表柔比星作为凋亡诱导剂,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pDBLeu-JNK3质粒为模板PCR扩增人JNK3基因全长,构建重组穿梭载体pAdTrack-CMV-JNK3,线性化后与骨架载体pAdEasy-1在细菌BJ5183内同源重组,在HEK293细胞中进行病毒包装和扩增,经PCR方法鉴定后,用包装后的病毒上清感染人成神经细胞瘤SH-SY5Y细胞,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JNK3蛋白的表达;MTT实验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表柔比星诱导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核酸测序和PCR鉴定表明成功构建Ad-JNK3,终点稀释试验测定扩增的腺病毒滴度为6.5×1010 pfu/ml;Ad-JNK3在SH-SY5Y细胞中表达JNK3蛋白;MTT检测结果表明Ad-JNK3可抑制SH-SY5Y细胞生长,抑制率为28.08%;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Ad-JNK3可明显促进表柔比星诱导的细胞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观察到DNA梯形条带。结论:重组腺病毒Ad-JNK3能显著抑制SH-SY5Y细胞增殖,促进表柔比星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为研究JNK3的作用机制及将其用于人成神经细胞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人THAP11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构建人死亡相关蛋白11(THAP1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建立其慢病毒表达系统.方法 PCR方法获得人THAP11基因,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基因重组构建慢病毒载体质粒pBPLV-THAP11-myc,并通过转染HEK293细胞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以及Western blot检测其表达.在脂质体介导下将重组质粒与包装质粒pLP1和pLP2、包膜质粒pLP/VSVG共转染293FT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结果 构建的质粒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该质粒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FT细胞获取的5.5×106TU/ml慢病毒滴度.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THAP11基因慢病毒载体质粒THAP11-myc-pBPLV,并建立了其慢病毒表达系统,为后续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BLB502蛋白辐射防护作用。方法 HCT116细胞经CBLB502刺激后,Western印迹法检测NF-κB入核,碱性磷酸酶报告基因法检测CBLB502对NF-κB报告基因的激活。150只C57BL/6J小鼠接受8.0 Gy60Coγ射线照射前随机分为PBS,WR2721,CBLB502 0.02、0.05和0.2 mg/kg共5组,观察小鼠受照后30 d存活率和平均生存时间。另外40只小鼠接受6.5 Gy60Coγ射线照射前随机分为PBS、WR2721、CBLB502 0.2 mg/kg组和正常对照组,照射前1 d和照后30 d内检测外周血细胞。结果 CBLB502可明显促进HCT116细胞NF-κB入核(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激活NF-κB报告基因(r=0.998 3)。CBLB502显著提高8.0 Gy60Coγ射线照射后小鼠的存活率,PBS,WR2721,CBLB502 0.02、0.05和0.2 mg/kg组小鼠照后30 d存活率分别为0、83.3%、13.3%、66.7%和100%;照射后小鼠平均存活时间除0.02 mg/kg给药组与PBS对照相比无差异外,其余各给药组较PBS对照组有显著提高。6.5 Gy60Coγ射线照射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急剧下降,CBLB502 0.2 mg/kg组上述指标降低持续时间较照射对照组明显缩短,开始恢复时间提前,各指标最低值亦明显高于照射对照组。结论 CBLB502蛋白具有体外生物学活性并对急性放射病小鼠有明显的辐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制备Toll样受体5(TLR5)的慢病毒干涉颗粒,建立稳定下调MyD88的HEK293细胞系.方法 将携带不同特异性干涉序列的DNA片段插入干涉质粒pSicoR中,并制备慢病毒颗粒.将慢病毒颗粒感染HEK293细胞,建立稳定细胞系,通过RT-PCR和报告基因分析的方法确定不同干涉序列对TLR5表达的下调及信号通路启动的阻断作用.结果 成功制备携带干涉序列的慢病毒颗粒,并建立稳定感染慢病毒的HEK293细胞系.与对照组相比,感染2325位序列的细胞TLR5 mRNA表达水平下降为0.32,对CBLB502的启动作用下降为0.36.结论 成功制备TLR5的慢病毒干涉颗粒,并建立TLR5稳定下调的细胞系.  相似文献   
8.
电离辐射后小鼠骨髓组成中结合珠蛋白的表达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照射前后结合珠蛋白在小鼠骨髓中的表达和分布,及其与骨髓细胞周期进程改变及凋亡的可能关联。方法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及流式细胞术的方法检测骨髓细胞Hp mRNA及细胞内外Hp蛋白的存在,及其辐射后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的方法分析了骨髓细胞中Hp阴性及阳性细胞群周期分布及凋亡率的差异。结果在骨髓细胞中检测到Hp mRNA的存在,而且8Gy照射后24h较正常小鼠有明显升高。骨髓细胞内及外液中检测到Hp蛋白的存在,同样8Gy照射后24h较正常小鼠亦呈明显升高。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小鼠骨髓细胞中部分细胞含有Hp蛋白,照射后Hp阳性细胞的比例逐渐增加,并有着较好的时效关系和剂量依赖关系。骨髓Hp阳性细胞与阴性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存在显著的差异。在照射后6h骨髓细胞凋亡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明显增加,而Hp^ 细胞凋亡率增加不明显。结论小鼠骨髓组织中可以检测到结合珠蛋白的存在,并且在辐射后有明显的增加,骨髓细胞中Hp阴、阳性细胞的周期分布和凋亡存在明显的差异。推测Hp可能参与辐射诱导骨髓损伤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的GFP/DNA双标记流式细胞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检测细胞转染了带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融合基因后细胞周期的改变,以研究目的基因与细胞周期的关系,建立GFP/DNA双标记流式细胞技术。方法:①以小鼠脾细胞为模型,以不同浓度的多聚甲醛(PFA)预固定细胞不同时间,再换用70%乙醇固定细胞24h以上,观察不同固定方法对细胞周期检测的影响;②以Ad-EGFP感染的Hep-2细胞为模型,观察不同固定方法对细胞周期、GFP阳性细胞检出率和GFP的荧光强度的影响;③用最佳固定方法观察转染p21/WAF1/CIP1-EGFP融合基因的293细胞的细胞周期,以验证方法的可靠性。结果:0.5%PFA预固定60min,再换用70%乙醇固定细胞,不影响细胞周期检测,而且GFP荧光强度和转染效率的检测最佳。以此方法固定细胞,GFP/DNA双标记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转染p21/WAF1/CIP1-EGFP融合基因的293细胞的细胞周期,可观察到p21表达阳性的细胞发生了G0/G1期阻滞。结论:优化的细胞固定方法可以有效地阻止GFP从细胞内流出,建立的GFP/NDA双标记流式细胞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带GFP标签的基因表达蛋白与细胞周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是一类新的功能分子,可通过影响基因转录、蛋白质翻译以及蛋白质稳定性等方式调节下游靶基因,在生长发育、免疫应答、代谢调控以及肿瘤形成等生物学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lncRNAs可以通过电离辐射诱导表达,并参与细胞对电离辐射的应答反应以及细胞损伤修复过程。通过对电离辐射相关lncRNAs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电离辐射损伤应答机制的认识和了解。笔者对lncRNAs的结构功能、调控靶基因方式以及对电离辐射相关lncRNAs的功能和作用方式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