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治疗的关键,选择正确的再灌注治疗策略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再灌注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溶栓和介入两种,外科血管旁路移植术在AMI再灌注治疗中极少采用。直接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优于溶栓治疗,90%以上AMI患者适合;而近1/3患者有溶栓治疗的相对或绝对禁忌征。直接PCI治疗血管再通率高达90%以上,对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瑾  王彬尧 《医学综述》2004,10(2):82-84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是现代社会发病率、病死率不断提高的主要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是重要的致病原因。心梗后,心肌细胞坏死、凋亡造成心肌数目减少,心室重构促使心衰发生。通常认为,哺乳动物成体心肌为终分化组织,没有成肌前体细胞,受损后无分化和增生潜能,故心肌细胞丢失多不可逆。尽管有研究显示心衰时心肌细胞存在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排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技术(CTA)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5例进行过CTA检查的CTO患者.其中,介入治疗前进行CTA检查者11例;其余14例患者介入治疗前未进行CTA检查,在术后3d内完成CTA检查.结果:11例介入治疗前进行CTA检查的患者中,有8例(73%)介入手术成功.14例介入治疗前未进行CTA检查的患者PCI均失败.介入治疗成功者CTO病变局部平均CT密度值是324±58Hu,平均PCI操作时间是73±31min,介入治疗失败者CTO病变局部平均CT密度值是560±131Hu(P<0.01).平均PCI操作时间是120±41min(P<0.01).结论:CTO病变局部CT密度值有助于预测介入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孪生兄弟同患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胞胎同患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相对罕见,我院收治一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T血管造影(CTA)在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共82枚支架),分别接受16排CTA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并由两位有经验的医师独立对冠状动脉支架开通或再狭窄进行评估。结果CTA方法能评价所有82枚支架中的68枚(83%),其中支架直径≥3.0 mm者53枚(78%),支架壁厚度<140μm者51枚(75%);CAG显示有7枚支架发生再狭窄,CTA发现其中5枚;CAG和CTA对其余61枚支架均显示无再狭窄。在CTA不可评价的14枚支架中,支架直径<3.0 mm者13枚(93%),支架壁厚度≥140μm者13枚(93%)。CTA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1%、100%、97%和100%。结论16排CTA能较准确地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尤其对大直径、薄金属壁支架的评估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去年夏天,著名笑星侯耀文猝然离世。据参与抢救的有关专家分析,其突发心肌梗死与天气炎热、过度疲劳等因素诱发有关。炎炎夏日,引起致死致残的首要病因仍然是心脑血管疾病。如脑血管意外(脑中风、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心肌梗死及心源性猝死等,是名副其实的“夏季杀手”。  相似文献   
7.
平板运动试验在诊断女性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ing,TET)在诊断女性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3月-2002年11月在本院作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并同时行TET检查的104例女性患的临床资料。TET检查采用日本国立心血管疾病中心(NCVC)制定的方案,评价指标包括ST段压低程度、运动后3min收缩期血压(SBP)与运动高峰时SBP比值[SBP比(3’)]和是否发生心绞痛(angina pectoris,AP)。结果:单用ST段压低作为诊断指标,其灵敏度为98.2%,特异度为4.2%;ST段压低结合SBP比(3’)时,其灵敏度为83.9%,特异度为89.6%;ST段压低结合AP作为诊断指标,其灵敏度为89.3%.特异度为95.8%。结论:ST段压低与SBP比(3')及AP的综合评估可提高TET对女性CAD的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造影只能显示血管腔的轮廓,而血管内超声不仅能反映管腔形态、又能显示粥样斑块的性质和血管重构,本文就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特点及其局限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范虞琪  何奔  王彬尧 《心脏杂志》2010,22(3):313-317
目的:研究内脏脂肪素(visfatin,Vis)对巨噬细胞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诱导THP-1单核细胞转化为巨噬细胞后,加入Vis,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测定EMM-PRIN基因和其蛋白的表达。以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视黄醛X受体(RXR)配体及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γ(PPARγ)配体预处理巨噬细胞后,加入Vis,检测上述抑制剂及配体对Vis刺激效果的作用。以Vis刺激巨噬细胞,检测Vis对MAPK通路激活及对PPARγ蛋白表达的作用。结果:Vis刺激组,EMMPRIN基因及其蛋白的水平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p38 MAPK、ERK1/2 MAPK通路抑制剂及RXR配体可抑制Vis对EMMPRIN表达的促进作用。Vis可促进38 MAPK及ERK1/2 MAPK的磷酸化。结论:Vis可增加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该过程同p38 MAPK及ERK1/2 MAPK通路的磷酸化相关。RXR可能参与了该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 (IVUS)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拟诊可疑冠心病 (CAD)、经冠状动脉造影 (CAG)发现无明显狭窄或有轻度狭窄 (直径狭窄率 <5 0 %)者行IVUS检查 ,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对可疑CAD的诊断价值。结果  2 2例中 ,CAG显示 7例无狭窄 ,15例轻度狭窄 ,而IVUS显示均有显著的各种性质的粥样斑块病变。CAG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测定值包括直径狭窄率 (2 1.17± 10 .93) %和面积狭窄率(37.0 5± 19.14) %,显著低于IVUS测得的 (37.87± 10 .0 7) %和 (5 7.87± 13.93) %(P值分别为 0 .0 0 6和0 .0 0 1)。IVUS对离心性、钙化、左主干、分叉部位和弥漫性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AG(P <0 .0 5 )。结论 CAG明显低估了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IVUS对可疑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临床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