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女性乳腺体积密度及分布的影像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利用乳腺X射线摄影检查资料,描述和评估受检者女性不同年龄段乳腺体积密度(VBD)的分布规律。方法 基于北京市某三甲医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1 140人次乳腺X射线摄影图像,使用Volpara 1.5.1评估女性的VBD。根据美国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对VBD进行分级,将样本群体年龄根据中位数分成两组,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为进一步分析年龄因素的影响,将年龄细化分为4组(< 40 岁、40~49 岁、50~59 岁、≥60 岁),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估,分别评估不同年龄组受检者的乳房压迫厚度(CBT)、乳房体积(BV)、腺体体积(GV)和VBD。结果 年龄中位数为50岁,50岁及以上受检者的CBT和BV明显>50以下受检者(t=-8.99、-7.92,P<0.001),而GV和VBD明显<50以下受检者(t=8.11、18.49,P<0.001)。CBT、BV、GV和 VBD各指标在4个年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7.10、22.34、25.70、122.03,P<0.001)。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受检者的VBD最低(t=-12.56、-15.27、-4.57,P<0.001),VBD与年龄呈负相关(r=0.47,P<0.001)。结论 受检者CBT和BV与年龄呈正相关,GV和VBD与年龄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辽宁省进行了普查试点研究,旨在了解辽宁省地区野生中药资源蕴藏状况,并对新发现的新纪录种进行报道。方法依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技术方案,通过对辽宁省15个市县野外样地调查,归纳总结各地区的资源蕴藏状况,对新发现的物种进行分类鉴定研究。结果共调查588个样地、2905个样方套,17430个样方的调查,共调查出1269种药用植物,31种新纪录植物。对辽宁省未报道的4种新纪录(其中臭菘Symplocarpus foetidus为辽宁省发现的新记录属,狭瓣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palibiniana、伏水碎米荠Cardamine prorepens、叶芽南芥Arabis gemmifera为3种新记录种)作首次报道。结论此次普查对辽宁省野生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合理运用总结出了理论依据,新纪录的发现也为物种多样性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3.
牛蒡子是我国传统中药,主要伪品为毛头牛蒡、水飞蓟、云木香、大翅蓟、紫穗槐等果实。传统鉴定方法或分子条形码技术可以对牛蒡子和其伪品进行鉴定,但是对牛蒡子与其伪品混合粉末的鉴定较困难。该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牛蒡子以及其5种伪品混合粉末ITS2序列进行测序,对混合粉末物种进行鉴定,为牛蒡子药材混合粉末的鉴定提供新思路。对药材混合粉末中的总DNA进行提取,并对总DNA中ITS2片段进行扩增,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对群落DNA片段进行双端(paired-end)测序,利用FLASH,QIIME以及GraPhlAn等软件对序列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显示:混合样品中共得到高质量的ITS2序列39 910条,其中,样品中的物种ITS2序列共34 935。进一步的进化分析表明样品中含牛蒡子、毛头牛蒡、水飞蓟、大翅蓟、云木香和紫穗槐。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以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可以检测出混合粉末中含有牛蒡子及其伪品,为牛蒡子药材质量控制、安全用药以及中药混合粉末的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总结辽宁省白头翁属植物种类,为合理开发保护白头翁属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从植物形态、花粉粒、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TS2)序列的DNA条形码分子鉴定三方面对辽宁省白头翁属植物进行分类与鉴定研究。结果: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中,笔者经实地调查白头翁属植物的形态特征、花粉粒微观形态、基于ITS2序列的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等,确证了一新种白头翁-岩生白头翁(Pulsatilla saxatilis)的存在;确证了兴安白头翁(P.dahurica),白花白头翁(P.chinensis)两种辽宁省新记录;确证了在大连市大黑山、鞍山市千山有金县白头翁(P.chinensis var.kissii)的存在。结论:辽宁地区为白头翁的主产区之一,白头翁药材基本都为野生,价格逐年上涨,加之开荒种地等原因,辽宁地区白头翁属资源正在逐年锐减,更加造成了白头翁属植物资源的匮乏,急需加快栽培技术研究,保护白头翁属植物野生资源的多样性和保证白头翁药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