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hMOF(human male absent on the first)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的方法检测5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子宫内膜癌WTO分级G1级20例,G2级18例,G3级20例)及癌旁正常组织的hMOF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与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多元方差分析及Fisher检验明确hMOF蛋白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例特点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hMOF蛋白在23例(39.6%)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为阴性或弱阳性,癌旁正常组织仅5例(13.1%)表达为阴性或弱阳性,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根据IHC评分将患者分为≤4分组和≥5分组,比较两组间患者的临床特点:≤4分组中,子宫内膜癌为低分化(G3级)的病例占52.1%(12/23),FIGO分级为Ⅲ-Ⅳ级的病例占47.8%(11/23);≥5分组中G3病例仅占22.8%(8/35),FIGO分级为Ⅲ-Ⅳ级的病例占14.3%,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hMOF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尤其低分化、高分期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下降。这提示hMOF蛋白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hMOF蛋白可以作为一个判断子宫内膜癌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生物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2.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特殊共价闭合环状非编码RNA(no-coding RNA,ncRNA)。circRNA具有稳定性、物种保守性及组织细胞特异性。通过作为微小RNA(microRNA,miRNA)分子海绵,调节可变剪接以及亲本基因表达;此外circRNA还参与细胞内RNA调控网络和蛋白翻译过程,与包括肿瘤在內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其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和分子治疗靶标而逐渐成为ncRNA研究领域的"新星"。近年关于circRNA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发现circRNA可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并且与肿瘤的预后及化疗敏感性有关。目前circRNA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的功能和调控机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仅有少量研究报道。综述circRNA的分子生物功能、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以及与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间的联系等。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p53基因在电离辐射(IR)诱导的MCF-7细胞周期解耦联中的作用。 方法 构建RNAi表达载体,经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293T细胞形成病毒包装颗粒,感染MCF-7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53蛋白的表达,建立p53基因沉默模型。将p53野生型(+ +)和沉默模型(- -)经电离辐射处理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细胞周期并分析细胞多倍体的变化。结果 与p53+ +组比较,p53- -模型组G0 G1期细胞百分数减少,S期、G2期增加(P<0.01),倍体分析表明二倍体数减少,四倍体、八倍体均增加(P<0.01)。在p53+ +和p53- -细胞中,与假照射组比较,4 Gy照射后G0 G1期、S期细胞百分数减少,而G2期增多(P<0.01);倍体分析表明,照射后二倍体数减少,四倍体、八倍体均增加(P<0.01)。与p53+ ++IR组比较,p53- -+IR 组发生G0 G1期、S期细胞百分数减少,G2+M期增多(P<0.01),二倍体数减少,四倍体增多(P<0.01),八倍体无明显差别。结论 电离辐射可以诱导细胞发生G2期阻滞和细胞周期解耦联;P53在电离辐射诱导的MCF-7细胞G2期阻滞中发挥作用,而在细胞周期解耦联中可能不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1岁.因肝脾肿大6年,呕血、黑便2 d,双下肢水肿10 d于2009年10月16日入院.6年前发现腹部包块,就诊于某院,经检查发现肝脾肿大、门静脉高压,未明确诊断,具体治疗不详,病情无好转.20 d前出现黑便,呈柏油样,先后约20次,总量约1 500 g;呕暗红色血2次,共约100 mL,10 d前出现双下肢水肿.10年前曾诊断"高眼压、高颅压",间断口服去痛片、脑清片等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合成p53基因突变子及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CT116-p53-/-细胞中建立248W和273H突变子表达模型,为研究p53突变子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及通过封闭p53突变子的方法进行肿瘤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以野生型p53基因为模板,采用引物重叠PCR定点突变技术,合成p53基因248W和273H突变子,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出表达载体,用脂质体转染法建立模型,Western blotting检测p53突变子蛋白。结果:经基因测序后证实第248位密码子由精氨酸(CGG)突变为色氨酸(TGG),第273位密码子由精氨酸(CGT)突变为组氨酸(CAT),说明成功合成p53突变子,构建的表达载体转染HCT116细胞后,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以特异表达条带与内参GAPDH的比值做为相对值进行半定量比较,特异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证实模型建立成功。结论:通过引物重叠PCR定点突变技术成功构建p53基因248W和273H突变子,并在HCT116细胞中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MOF蛋白和mRNA的表达,阐明其参与调控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38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hMOF蛋白和mRNA的表达,分析hMOF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hMOF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37);临床病理分期为Ⅰ期的患者hMOF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Ⅱ期和Ⅲ-Ⅳ期患者(χ2=6.591,P=0.037);子宫内膜癌低分化患者hMOF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中分化和高分化患者(χ2=7.351,P=0.025)。RT-PCR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MOFmRNA表达上调者所占比率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03)。结论:hMOF蛋白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望成为判断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γδT细胞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阐明γδT细胞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癌SKOV3细胞设为对照组,将体外分离培养且与γδT细胞共培养72h的卵巢癌SKOV3细胞设为γδT细胞处理组,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2组中SKOV3细胞核形态学变化,采用MTT法检测2组SKOV3细胞增殖抑制率,利用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γδT细胞处理组SKOV3细胞出现核皱缩等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较对照组明显;MTT法检测,γδT细胞处理组SKOV3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Transwell小室检测,γδT细胞处理组SKOV3细胞穿膜细胞数少于对照组,细胞的迁移率低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细胞处理组SKOV3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γδT细胞能够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特殊共价闭合环状非编码RNA(no-coding RNA,ncRNA)。circRNA具有稳定性、物种保守性及组织细胞特异性。通过作为微小RNA(microRNA,miRNA)分子海绵,调节可变剪接以及亲本基因表达;此外circRNA还参与细胞内RNA调控网络和蛋白翻译过程,与包括肿瘤在內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其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和分子治疗靶标而逐渐成为ncRNA研究领域的“新星”。近年关于circRNA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发现circRNA可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并且与肿瘤的预后及化疗敏感性有关。目前circRNA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的功能和调控机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仅有少量研究报道。综述circRNA的分子生物功能、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以及与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间的联系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