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了解直肠癌根治术(采用全系膜切除方式)后的局部复发转移规律以确定术后辅助放疗的照射野,为术后进一步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病理科诊断为直肠腺癌,且行根治术后,随访CT、MRI出现盆腔区域复发转移病例133例(复发时间为2000年2月至2006年4月)。复发区域划分为:①吻合口复发。②盆腔内转移或种植,包括骶前复发、直肠周围复发、盆腔淋巴结复发、盆腔种植。③会阴部复发。④腹壁、造瘘口或皮下复发。⑤其他部位复发(如骶骨、腹股沟淋巴结、髋臼、坐骨等)。根据CT及MRI显示的复发转移的每一个确切部位画点,再根据点的密集程度勾画出我们推荐的直肠癌术后预防性放疗的的大致范围。此放射野范围较传统放射范围小,称为改良野。结果133例直肠癌复发患者的中位复发时间为18个月。1年、2年及3年以内复发者分别占35.3%、68.4%及92.5%。局部复发中,盆腔内转移或种植占75.9%;吻合口复发占47.4%;腹壁、造瘘口或皮下复发占5.3%;会阴部复发占2.3%。勾画出的术后预防性照射范围小于常规照射野。结论直肠癌术后照射范围可适当缩小。  相似文献   
2.
主动呼吸控制系统在肝癌三维适形放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近年随计算机技术、放射生物学的发展,三维适形及调强放疗,立体定向外科手术开始应用于肝癌的治疗,为不能切除的患者提供了较好治疗效果,甚至获得二次根治切除的机会。然而,肿瘤随呼吸运动是影响精确放疗的主要问题。主动呼吸控制系统(ABC)是在放疗时将呼吸临时暂停在呼吸周期的某一阶段,有效减少放疗过程中靶区运动。笔者旨在初步探索ABC应用于肝癌三维适形放疗临床可行性,分析主动呼吸控制和自由呼吸状态下横膈和肝内靶区的动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肝细胞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MPWIT)患者经门静脉支架置入及经导管化疗栓塞治疗后序贯门静脉适形放疗的效果.方法 45例肝癌合并MPVTY的患者行经皮门静脉支架置入,支架置入后即刻行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其中16例于2~3周后行门静脉适形放疗(A组),29例未行放射治疗(B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评价两组间支架通畅率、累积生存率的差异;Fisher精确概率法对比分析两组间肿瘤及癌栓缓解率的差别.结果 本组支架放置过程中及置入后24 h内无患者死亡,无大出血及急性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支架置入后2周内所有支架通畅,术后60、180、360 d支架累积通畅率:A组分别为100.0%.62.2%、34.6%,B组分别为58.6%、21.7%、10.8%;累积生存率:A组分别为93.8%、81.3%、32.5%,B组分别为86.2%、13.8%、6.9%,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672、14.596,P值均<0.01).支架平均通畅时间A组为(475±137)d,B组为(200±61)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72,P<0.01).结论 经导管化疗栓塞联合门静脉支架置人后序贯门静脉适形放疗可提高肝细胞肝癌伴MPVTT患者支架通畅率和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现已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为肿瘤患者带来获益的同时,其严重ICIs相关心肌炎日益为临床带来新挑战。本临床诊疗实施建议聚焦ICIs相关心肌炎的危险因素、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分型及治疗、监测转归和治疗重启等关键临床问题,参考国内外相关共识或指南和新近发表的循证证据,结合实际临床经验,为ICIs相关心肌炎的诊疗提供具有实践性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一种多功能炎性细胞因子,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生、发展调节途径多样,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分子信号通路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通路在HCC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外周血TNF-α浓度和肿瘤组织中TNF-α浓度对HCC患者接受一些治疗后的预后表现出了较好的预测价值,但对接受精确放疗的HCC患者预后预测价值,需要被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心膈角或膈上淋巴结转移(LNM)放疗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8月56例心膈角或膈上LNM的HCC患者病例资料。按1月是否接受外照射分为外照射组和非外照射组,每组28例。外照射组放射野包括或不包括原发灶,非外照射组未给予任何针对心膈角或膈上LNM的局部治疗。比较两组的缓解率、生存率、局部控制率、预后因素。结果 外照射后部分缓解和完全缓解的患者分别为9例(32.1%)和9例(32.1%)。中位生存外照射组为16.1个月(95%CI 9.00~23.21,RR=3.63),非外照射组为6.9个月(95%CI 4.63~8.77,RR=1.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3,P<0.05)。心膈角或膈上LNM 1年局部控制率,外照射组为37.0%,非外照射组为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P<0.05)。确诊心膈角或膈上LNM后,3个月内甲胎蛋白(AFP)较外照射前升高,外照射组4例(14.3%),非外照射组13例(4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P<0.05)。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同时伴有肝内肿瘤多发、肝内肿瘤>5 cm、AFP≥400 μg/L、未行外照射者预后差。结论 心膈角或膈上LNM的HCC患者行外照射能延长总生存、提高LNM局部控制率。伴有肝内肿瘤多发、肝内肿瘤>5 cm、AFP≥400 μg/L、未行外照射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类型及其对放疗靶区设计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类型和部位,探讨术后预防性放疗的照射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胃癌根治术后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所有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均经CT影像学检查作出临床诊断,其中残胃和吻合口复发36例均由病理组织学证实。结果139例中65例为多部位复发转移,其中残胃复发为9.4%(13/139),吻合口复发为16.5%(23/139),肝脏转移为38.8%(54/139),腹腔淋巴结转移为62.6%(87/139),腹壁转移为11.5%(16/139),盆腔种植为7.9%(11/139),肺转移为2.9%(4/139)。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中胃周淋巴结转移为13.8%(12/87),胰周淋巴结转移为31.0%(27/87),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为55.2%(48/87),其中原发于胃底贲门癌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仅为4.6%(4/87),原发于胃体部的胃癌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为32.2%(28/87),原发于胃窦部的胃癌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为63.2%(55/87)。结论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局部复发转移的部位主要发生在区域淋巴结,并以胰周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多见,胃体和胃窦部肿瘤患者根治术后较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因此术后预防性放疗应主要针对胃体和胃窦部的胃癌患者,放射野应包括胰周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放射对大鼠正常肝脏术后代偿再生能力影响及再生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个组,第1组全麻下行肝脏大部切除术(对照组),第2组行全肝4 Gy照射后行肝脏大部切除术(4 Gy组),第3组行全肝8 Gy照射后行肝脏大部切除术(8Gy组).术后分别在0.5、1.0、2.0、3.0、7.0、10.0 d处死取残肝,通过残肝重量、有丝分裂指数、BrdU及PCNA标记指数比较各组肝脏再生能力;RTPCR和Western Blot比较各组再生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术后1只腹部切口感染死亡,8 Gy组2只大鼠放疗后胃肠道反应死亡.同对照组比4、8 Gy组肝脏重量增长均变慢[第7天残肝平均重量分别为(10.47±0.41)、(9.49±0.83)、(7.21±0.23)g;t:3.15,P=0.021;t=2.46,P=0.014],但12 d时4 Gy组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同4 Gy组相比8 Gy组肝脏重量增长还慢(t=2.78,P=0.034).8、4 Gy组与对照组相比PCNA标记指数和BrdU掺入指数均有差别,最高值分别为55.3%±4.7%、71.2%±6.5%、80.2%±7.6%和25.3%±6.9%、35.3%±5.72%、44.2%±5.4%.术后第2天对照组比4、8 Gy组有丝分裂指数高(t=2.04,P=0.031),4 Gy比8 Gy组也高(t=2.67,P=0.012);分别为25.5%±4.6%、20.4%±2.7%、14.7%±3.8%.4 Gy组术后HGF mRNA表达峰值较对照组下降,8 Gy组峰值不明显.4、8 Gy组p53及TGF.131术后B表达高峰值比对照组高;TGF-βRⅡ对照组术后表达有下降趋势,4 Gy组术后下降趋势不明显,8 Gy组表现为持续增高.结论 全肝照射抑制正常肝细胞潜在代偿增值能力,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患者放疗前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与放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1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103例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纳入的患者肿瘤均局限于肝内,且放疗前进行了血清TNF-α水平的检测。Kaplan-Meier统计法计算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寻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放疗前血清TNF-α>10.2pg/ml和TNF-α≤10.2pg/ml的两组患者1年、2年和3年的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率为79.5%、52.8%和43.9% vs 100.0%、84.4%和82.1%。两组患者OS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放疗前血清TNF-α>10.2pg/ml的肝细胞癌患者预后较TNF-α≤10.2pg/ml的差,说明放疗前TNF-α水平可能影响肝细胞癌患者的放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评价前列腺癌不同的照射方法,以明确前列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sCRT)改善生活质量的优势。方法:选用2000-09/2004-09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45例T1,T2,T3前列腺癌病例,随机分3组,每组15例,分别用常规四野、四野适形、六野适形3个不同放射治疗技术,适行放疗采用CMS公司FOCUS2.6.1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设计治疗计划,计划的总剂量均为70Gy。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靶区剂量和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差异。结果:3种治疗计划均能满足靶区剂量要求,但六野适形放射治疗计划靶区剂量明显优于常规放射治疗(P<0.05),而六野适形放射治疗计划与四野适形放射治疗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常规四野、四野适形、六野适形放射治疗计划适形指数分别为0.33,0.55,0.56;50%直肠的受照射剂量为47.48,39.15,38.45Gy,50%膀胱受照射剂量为49.32,9.42,3.11Gy,股骨头最大剂量为49.84,34.00,26.24Gy。常规放射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15.2±2.90)分,而四野适形、六野适形组为(18.30±3.90),(19.10±4.30)分,明显优于常规放射(P<0.05)。结论:前列腺癌的常规设野方法基本能满足靶区剂量学要求,然而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种计划。3D-CRT的主要优势在于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