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9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超短波并中频电治疗软组织损伤疗效分析朱谦张爱萍赵立自1992年以来,我们分别采用超短波,电脑调制中频电及两者的综合疗法,对457例各种组织损伤患者进行了对照治疗,现将康复治疗效果分析如下。一、资料与方法457例软组织损伤,男253例,女204例,年龄...  相似文献   
2.
我国原料药产业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最大似然法对南阳市1992-1998年所收集的AFP病例资料进行了早期在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中判别脊灰高危病例方法的研究,初选自变量为9个,最后选入6个自变量:年龄,麻痹伴发热,对称性麻痹;,肌力,深部反射和免疫史。建立模型并行随机复测,结果总符合率为81.69%,灵敏度为81.25%,特异度为81.73%,用未进入模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判别,总符合率为83.33%,灵敏度为75.00%,特异  相似文献   
4.
应用灰色模型预测痢疾发病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灰色模型预测痢疾发病率的价值,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灰色模型对1995~2002年痢疾发病率进行模型拟合和趋势预测,用决定系数R2检验拟合效果。结果痢疾发病率GM(1,1)灰色模型^Y(t)=869.13-791.55e-0.0725(t-1),决定系数R2是0.9942。预测今后两年痢疾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痢疾发病率GM(1,1)灰色模型拟合较为理想,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河南省新报告HIV感染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河南省所有新确证上报的HIV-1感染者进行信息整理、HIV-1 BED新发感染检测和HCV抗体检测。结果 河南省该期间新确证上报2 049例HIV-1感染者中HCV抗体阳性率为14.87%(271/1 887),BED阳性比例(新发感染比例)为26.34%(497/1 887)。新发HIV-1感染者中HCV抗体阳性率较既往HIV-1感染者低,20~39岁组HIV-1感染者的HCV抗体阳性率较其他年龄组低,个别地区HIV-1感染者的HCV抗体阳性率较高,经注射吸毒感染HIV-1者中HCV抗体阳性率较高。结论 新发感染、年龄、传播途径和地区分布是河南省新报告HIV-1感染者中HCV感染率的影响因素,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此人群的丙型肝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河南省2012-2014年新报告HIV感染者中HCV抗体的流行情况。方法 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对河南省2012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新报告的HIV感染者进行信息整理、HIV-1 BED新发感染检测和HCV抗体检测。结果 4 267例新报告HIV感染者中HCV抗体阳性率为13.19%(563/4 267),感染途径为注射吸毒者的HCV抗体阳性率最高(77.27%),采血浆/输血、异性性传播、同性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人群的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06%、15.81%、3.74%和8.96%。开封(32.04%)、驻马店(25.00%)、商丘(25.00%)、周口(18.86%)和南阳(14.67%)为HCV抗体阳性率最高的前五个省辖市。BED阳性者(HIV新近感染者)中HCV抗体阳性率为7.50%(86/1 1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ED阴性、年龄>40岁、农民、HIV感染途径为注射吸毒以及报告地区为开封市、南阳市、商丘市、驻马店市和周口市为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2012-2014年河南省新报告HIV感染者中HCV抗体流行率有降低的趋势,但是部分地区和重点人群仍存在较高的HCV抗体流行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嗜人按蚊是否存在"同期突增"和"同期突发"现象,以期探讨嗜人按蚊存在迁飞特性的可能性. 方法在浅山区约2 km2范围内,选择位于不同山沟内相互隔离的3个自然村,采用室内全夜灯光诱捕法,观察嗜人按蚊、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是否存在"突增突发"现象. 结果嗜人按蚊和三带喙库蚊均存在"突增突发"现象;中华按蚊未出现这种现象. 结论嗜人按蚊存在迁飞特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表面抗原(HBsAg)与e抗原(HBeAg)定量变化规律,探讨分层次联合抗病毒治疗并争取满意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荧光磁微粒酶免法检测710例 HBV 相关肝病患者 HBsAg 和HBeAg,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HBsAg<0.2 IU/mL 61例,占8.5%;HBsAg>0.2 IU/mL~<100 IU/mL 为低水平 HBsAg组,55例,占7.7%;HBsAg >100 IU/mL~<1000 IU/mL 为中等水平 HBsAg 组,142例,占20%;HBsAg 1000~5000 IU/mL为高水平 HBsAg 组,211例,占29.7%;HBsAg>5000 IU/mL 为超高水平HBsAg组,241例,占33.9%;各型肝炎随年龄增大,HBsAg 定量值逐步下降,转阴高峰集中在46岁左右;HBeAg 阴性组(<1.0 CI)453例,占63.8%;低水平 HBeAg阳性组(>1.0 CI~<10 CI)96例,占13.5%;中等量水平 HBeAg 阳性组(>10 CI~<100 CI)55例,占7.7%;高水平 HBeAg 阳性组(>100 CI~<500 CI)23例,占3.2%;超高水平HBeAg阳性组(>500 CI)83例,占11.6%;从慢性 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到失代偿期肝硬化,年龄逐步增大,HBsAg和 HBeAg定量秩均值逐步下降,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HBsAg 和 HBeAg 定量随年龄增加与病情发展逐步下降,根据 HBsAg,HBeAg 和 HBV DNA定量进行分层次联合抗病毒治疗可争取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早期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不同时间开始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并探讨抗病毒治疗最佳时机.方法 利用国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收集2007-2012年河南省加入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基本和随访信息,并按照基线免疫学水平,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早期治疗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500 cell/μl)和常规治疗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 cell/μl),采用生存分析方法进行全死因回顾分析.结果 共纳入16 282例艾滋病患者,常规治疗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早期治疗组(5.78/100人年vs.1.64/100人年),中位生存期低于早期治疗组中位生存期(2.07年vs.3.15年).常规治疗组6年累积生存率低于早期治疗组(77.39%vs.92.10%,x2=156.00,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开始治疗时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感染途径、初始治疗方案和基线症状数为常规治疗组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开始治疗时的性别、初始治疗方案和基线症状数为早期治疗组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早期抗病毒治疗可提高河南省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生存率,延长其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艾滋病信息资源与分析决策系统是2005年经河南省卫生厅立项的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项目,项目拟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发艾滋病信息资源的收集、分析与利用系统,通过艾滋病信息资源与决策系统(WEB网站)对我省的艾滋病信息进行收集、分析与公布,并与国家网络直报疫情相结合,将独立的艾滋病信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分析,为领导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将利用此系统收集整理艾滋病防治知识,设立网络咨询诊治门诊,为患者及咨询者提供在线诊治与解答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