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2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18篇
口腔科学   47篇
临床医学   246篇
内科学   183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91篇
外科学   168篇
综合类   537篇
预防医学   201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162篇
  13篇
中国医学   96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92篇
  2000年   389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6篇
  1972年   9篇
  1960年   7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日间手术在国外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现已成为欧美国家重要手术模式。我国于20世纪初开始开展日间手术,但目前尚未普及,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存在认识不清、开展不规范、与医保支付对接不畅等问题。日间手术是一种使国家、医院和病人三方均受益的新型手术模式。近年来,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积极引导,开展日间手术的医院明显增多,可以预见,我国日间手术即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因此,有条件的医院可以从简单、易操作的病种开始,落实临床路径,积累经验,再逐步稳妥展开。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拓展日间手术范围,提高三、四级手术比例。同时,积极与医保支付政策对接,采取灵活的方式,获得医保的支持,更好地促进我国日间手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3.
以颞穴为主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颞穴为主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510407广州中医药大学彭旭明,靳瑞、张家维、赖新生(指导)主题词中风偏瘫/针刺疗法,颞穴/临床应用中风偏瘫是指中风经救治,所遗留的半身不遂,一侧肢体活动不利,从而导致患者生活障碍,丧失工作能力,针刺颞穴治疗...  相似文献   
4.
服用黄丹治风湿性心脏病引起铅中毒性肝损害误诊1例报告林恒、陈鹤仙(福建省南平地区职业病防治院)报道:患者柳某,女,31岁,农民。罹患“风湿性心脏病”十余年,最近轻信游医的“单方”,于1994年3月26日晚用黄丹约15克放入猪心内炖熟一次服进。1个多小...  相似文献   
5.
Nesosteine(CO1177, Neso)系一新合成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化合物。本文研究了Neso对巨噬细胞和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毒作用的影响。实验动物用C_3H/HeN小鼠和Fisher大鼠。方法为体内给药体外用同位素释放法测定腹腔肺的巨噬细胞和脾,肺的NK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是营养不良的高发人群,营养不良与众多不良临床结局密切相关,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老年人的营养不良至关重要,非药物干预是改善营养状况的重要措施。然而,国内尚无专门针对营养不良老年人的非药物干预临床实践指南,因此,中国老年护理联盟、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和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营养专家,通过对老年人营养不良最新的国内外文献的全面检索与分析,采用推荐意见评估、制订及评价(GRADE)分级体系制订了本指南,针对营养不良老年人非药物干预提出9条推荐意见,以期能够改善老年人营养不良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本指南侧重于可经口进食的营养不良老年人,聚焦于肠内营养,肠外营养不在本指南讨论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4 0和CD80表达与其抗原呈递功能的关系 ,为进一步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分离培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DC ,流式细胞仪测定DC表面CD4 0和CD80的表达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测定两组DC的功能。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表面CD4 0和CD80的表达较健康人低 ,刺激同种异种T细胞增殖反应也较健康人低。结论 :乙肝病毒感染可通过抑制患者DC表面CD4 0、CD80等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 ,从而使其抗原呈递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抗CD40L单克隆抗体阻断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后对T细胞表型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影响,为体外阻断该共刺激途径诱导T细胞对异体移植抗原的免疫耐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供鼠(C57BL/6H-2b)脾T细胞作为反应细胞,受鼠(BALB/CH-2d)脾细胞作为刺激细胞,设单抗组(加抗CD40L单抗)和对照组(不加单抗),初次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R)7天,在不同时间点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率,以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2、IL-4、IL-10等的水平,第5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和CD8+T细胞上CD25、CD69、CD40L和CD45RA的表达.再次MLR 5天,第1、3、5天采用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和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的上述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初次和再次MLR结果均显示,单抗组细胞增殖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初次MLR单抗组中CD4+T和CD8+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单抗组中CD4+CD25+T、CD4+CD69+T、CD8+CD25+T、 CD4+CD40L+T和CD8+CD69+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CD8+CD40L+T和CD4+CD45RA+T细胞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初次MLR中单抗组和对照组培养上清中IL-4和IL-10几乎无法测出,而单抗组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2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再次MLR后培养上清中单抗组IFN-γ、IL-2和IL-4和IL-10的分泌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处于低水平,仍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体外MLR体系中,应用抗CD40L单抗孵育供鼠脾T细胞,可同时作用于CD4+T和CD8+T细胞,使CD40L+,CD25+和CD69+表达下降,引起T细胞早期的活化和成熟障碍,T细胞增殖能力减低,抑制了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IL-2及Th2类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分泌水平,可诱导供者T细胞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淤胆血清"病理微环境"培养体系诱导胚胎干细胞(ESC)向肝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将小鼠ESC细胞系E14在无白血病抑制因子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自发分化为拟胚体,加入FGF-4和HGF初步诱导,然后置于5%淤胆鼠血清"病理微环境"筛选培养液中继续培养2周,然后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白蛋白和CK8/18免疫组化染色,白蛋白与转甲状腺蛋白RT-PCR检测,细胞糖原染色及尿素合成功能分析。结果: 经初步诱导分化的ESC置于5%淤胆血清"病理微环境"筛选培养液中培养,初期细胞生长受抑制,2周后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细胞呈现良好的均质性;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白蛋白和CK8/18表达;RT-PCR显示有白蛋白、转甲状腺蛋白等的mRNA转录;细胞有糖原和尿素合成功能。结论:采用含淤胆血清的病理微环境培养体系从经FGF-4和HGF初步诱导的胚胎干细胞中有效筛选出了具有功能的肝细胞,细胞有较好的均质性,为临床肝细胞替代治疗、获取丰富供体细胞来源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中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患者DC40L表达的变化以及意义。方法:HSCT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n=12)和遗传性溶血性贫血(n=1)成功植入的儿童患者,其中脐血移植(UCBT)8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5例,在移植前、移植后发生GVHD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和比较外周血中CD40L和CD40的表达。结果:3例UCBT无GVHD,其余均发生了Ⅰ-Ⅳ度急性GVHD。急性GVHD发生时CD4^ CD40L^ 和CD8^ CD40LT细胞表达明显升高,allo-PBSCT者更明显;慢性GVHD发生时患者的CD40L^ 、CD25^ 和CD69^ 在CD4^ 和CD8^ T细胞上的表达亦增加。CD19^ CD40^ B细胞的表达在UCBT和allo-PBSCT的3个月内则一直处于低于正常的水平。结论:CD40L高表达与GVHD的发生相关,提示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在GVHD的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