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1.
目的:对比研究后肢制动与坐骨神经离断对兔胫骨骨强度、骨密度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含量的影响,比较神经学因素和力学因素对维持骨量并防止骨质疏松,哪个因素更为重要。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8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分为制动组、失神经组和正常组,每组6只,制动组用石膏管状固定左后肢;失神经组对左侧后肢手术切断坐骨神经取下1cm,造成其坐骨神经SunderlandⅤ级损伤;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后安静饲养28d取兔左侧胫骨,采用三点弯曲力学试验观察骨强度,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观察骨密度,免疫组化检测CGRP表达。结果:(1)骨强度:与正常组比较,制动组和失神经组的兔胫骨骨强度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失神经组相比,制动组兔胫骨骨强度稍有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骨密度:与正常组比较,制动组和失神经组的兔胫骨骨密度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失神经组相比,制动组兔胫骨骨强度稍有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CGRP:与正常组比较,制动组和失神经组的兔胫骨CGRP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制动组相比,失神经组兔胫骨CGRP表达稍有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制动和失神经均会降低兔胫骨强度、密度及CGRP表达水平,且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制动与失神经对兔胫骨强度、密度的影响可能与CGRP表达水平有关;(3)力学因素对骨质的影响可能稍大,但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康复治疗学本科教育历经了2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随着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以及人民群众对康复服务需求的与日俱增,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符合现阶段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需求。临床胜任能力的优劣是衡量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寻治疗中度自闭症起效快、疗效显著的方法.方法:56例患儿分为针康组(20例),即于氏头穴丛刺同时进行康复训练;常规头针结合康复组(18例),即常规头针后再进行康复训练;康复组(18例),单纯康复训练.运用儿童自闭症评估量表对12周、24周后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2周后针康组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24周后针康组在疗效等级上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05).结论:针康法对中度儿童自闭症起效快、疗效显著,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早期干预作为高危儿的早期有效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婴幼儿的体格发育和神经行为发育,还可以缓解家长的不安情绪,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普遍认可。本文从早期干预等基本概念叙述,对当前研究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6.
背景目前,全面发育迟缓伴肌张力低下患儿的增多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在临床上对于此类患儿的康复治疗,方法较为单一且起效较慢。目的观察前庭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全面发育迟缓伴肌张力低下患儿肌张力和整体发育水平的影响,旨在优化其康复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中心儿童康复部接受康复训练的全面发育迟缓伴肌张力低下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前庭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两组均每天进行1次治疗,每周连续治疗6 d,连续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格里菲斯儿童神经发育量表(GMDS)各领域百分比和发育商,以及肌张力评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肌张力改善的总有效率。结果干预前两组GMDS各领域百分比和发育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GMDS各领域百分比和发育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肌张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肌张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肌张力改善情况上,对照组显效9例(30.0%)、有效8例(26.7%)、无效13例(43.3%),临床总有效率为56.7%(17/30);观察组显效17例(56.7%)、有效9例(30.0%)、无效4例(13.3%),临床总有效率为86.7%(26/3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58,P<0.001)。结论前庭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的实施能够提高全面发育迟缓伴肌张力低下患儿的肌张力水平,并明显改善其发育迟缓状况,且其疗效优于单一常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结合神经松动术对兔坐骨神经损伤后腓肠肌肌纤维横截面积及核因子κB(NF-κB)、肌肉特异性环指蛋白1 (MuRF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0只普通级新西兰大耳兔(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神经松动术组、夹脊电针组、结合组5组,各36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采用钳夹术制备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第3天,神经松动术组予神经松动术治疗;夹脊电针组于双侧L4-L6“夹脊”行电针干预,疏密波,频率2 Hz/100 Hz;结合组先电针双侧L4-L6“夹脊”,再予神经松动术干预。均每日1次,每周6 d,按取材时间分别干预1、2、4周。干预1、2、4周后,观察各组兔趾张反射及改良Tarlov评分;HE染色法观察各组兔腓肠肌形态,并测定肌纤维横截面积;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兔腓肠肌NF-κB、MuRF1蛋白表达。结果:干预1、2、4周后,模型对照组兔趾张反射和改良Tarlov评分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神经松动术组、夹脊电针组、结合组兔趾张反射和改良Tarlov评分高于模型对照组(P&l...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