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胰管结石较少见.在正常人群发病率不超过1%。胆管扩张症是较常见的先天性胆道畸形,文献报道该病几乎全部伴有胰胆管合流异常(pancreal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不伴PBM的胆管扩张症少见。近来我院收治了一例胰管结石不伴PBM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我们有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保留脾血管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Kimura法)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5例行保留脾血管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无围手术期死亡;病理证实均为良性或者低度恶性肿瘤;手术时间3.0~8.5 h,平均(5.7±1.82)h;出血量50~300 mL,平均(130±98.49)mL。术后第4~12 d拔管,第7~14 d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52±2.21)d。术后随访,无肿瘤复发。A级胰瘘1例。结论 围手术期精心准备,初期尝试行保留脾血管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4.
肠道屏障是维持肠道内稳态的重要保护结构, 它主要由机械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组成。最初, 肠道屏障只在炎症性肠病中被研究, 近年来, 大量研究结果显示梗阻性黄疸在肠道屏障受损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破坏途径可解释疾病不同的临床表现。笔者通过回顾国内外文献, 就梗阻性黄疸在肠道屏障功能受损中的影响及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转染野生型p53(wtp53)基因对胆囊癌细胞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方法:在脂质体介导下将含有wtp53的真核表达质粒pCMV—p53,导入GBC—SD细胞中。用G418筛选,建立转染克隆细胞系。以PCR、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证实外源p53基因的整合与表达。用裸鼠移植瘤试验检测体内致瘤性的影响。结果:野生型p53基因成功的导入胆囊癌细胞系,转染细胞中存在外源p53基因及蛋白的稳定表达。表达外源wtp53的GBC—SD—wtp53细胞,裸鼠体内致瘤性受到显著抑制。结论:野生型p53基因可有效抑制胆囊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肿瘤的多药耐药(MDR)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机制复杂,为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故克服肿瘤耐药性也是十分棘手的课题。本文就MDR的不同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更进一步的研究逆转肿瘤MDR作一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联合延期胆囊切除术(LC)与直接行LC的治疗效果,探讨超声介入在困难型胆囊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策略。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脾外科行困难型胆囊切除术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及对照组48例。研究组PTGD术后2~4周行LC术;对照组直接行LC术。术中应用超声进行胆道探查,术后应用超声介入处理胆漏并发症。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年龄显著增高[(66.2±13.0)和(56.5±15.0)岁],年龄分布中≥60岁患者显著增多[76.7%(23/30)和45.8%(22/48)]、术后腹腔引流时间显著减少[(2.7±0.8)和(3.4±2.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研究组患者中转开腹1例(3.3%),对照组中转开腹4例(8.3%)。术中2组共有7例患者胆囊三角解剖不清,采用超声进行胆道探查,明确局部解剖结构,手术均顺利完成。研究组1例患者术后2d发生胆漏,给予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后出院。结论 PTGD联合LC可减少术后腹腔引流时间。超声介入在困难型胆囊切除围手术期的应用,可显著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安全性,有效处理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始发症状为急性胰腺炎(AP)的胰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特点,以期为今后该类情况的诊治提供借鉴。方法:收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于2010年9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2例典型上述病例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特点等多项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诊断为AP入院;男女性别比列为11:1,明显高于胰腺癌发病的性别比(1.4:1);12例(100%)尿淀粉酶均显著增高(1500IU/L),伴明显腰部放射痛8例(66.7%),CA19-9升高6例(50.0%);胆红素增高6例(50.0%),胰管扩张7例(58.3%);5例获根治性手术,其余因失去根治手术机会行非手术或姑息手术治疗,其中1例(8.3%)姑息手术术后病理确诊慢性胰腺炎。结论:在AP患者中,男性患者、尿淀粉酶持续增高、伴有腰部放射痛、轻度胰管扩张、黄疸持续不退等对胰腺占位病变的诊断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90%以上的良性胆管狭窄为医源性损伤所致,所以良性胆管狭窄亦被称为损伤性胆管狭窄.由于胆管狭窄的部位、程度、狭窄近远侧胆管的口径变化、管壁组织的病理改变各不相同以及术前并发症程度轻重不一,给治疗带来了许多的困难,故笔者就其治疗现状作一综述以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0.
靳君华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6):16-17,21
目的观察DOG1蛋白存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其意义。方法选取30例确诊为直肠癌且以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取肿瘤组织及瘤旁间质组织进行常规包埋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DOG1、CD117检测,观察分析检测结果.同时对DOG1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细胞核异形性等的关系进行分析.随访患者3年,观察DOG1阳性表达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DOG1蛋白多呈弥漫性表达,肿瘤组织DOGI阳性表达率为23.33%.瘤旁间质组织DOGI阳性表达率为10.00%,肿瘤组织DOG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瘤旁间质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CD117阳性表达率为80.00%,瘤旁间质组织DOG1阳性表达率为33.33%,肿瘤组织CD11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瘤旁间质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OG1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细胞丰富程度及细胞核异形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OG1表达阳性者1年生存率与表达阴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DOG1表达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OG1蛋白在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表达高于瘤旁间质组织,且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细胞丰富程度及核异彤性程度有父,而且其阳性表达与患者预后有关,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