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二妙丸不同配伍比例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的影响。[方法]采用酵母膏15 g/kg+腺嘌呤100 mg/kg+氧嗪酸钾300 mg/kg联合用药制备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将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0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苍术∶黄柏1∶1组(简称苍黄1∶1组)、苍术∶黄柏1∶2组(苍黄1∶2组)、苍术∶黄柏2∶1组(苍黄2∶1组)、苍术∶黄柏1∶3组(苍黄1∶3组)、苍术∶黄柏3∶1组(苍黄3∶1组)、苍术∶黄柏1∶0组(苍黄1∶0组)、苍术:黄柏0∶1组(苍黄0∶1组)、阳性药组(别嘌呤醇15 mg/kg)。除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大鼠分别连续7 d给予酵母膏15 g/kg+腺嘌呤100 mg/kg灌胃造模,同时各比例组给予生药4.8 g/kg二妙丸,于最后1 d灌胃1次氧嗪酸钾300 mg/kg 1次,1 h后取材,通过检测大鼠血清尿酸(BUA)、黄嘌呤氧化酶(XOD)、肌酐(SCr)、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观察大鼠尿液中尿肌酐(UCr)、尿尿素氮(UUN)、24 h尿量(24 h UV)、24 h尿酸排泄量(24 h UUA)水平,及肝肾质量和肝肾脏器系数,研究二妙丸不同配伍比例对大鼠高尿酸血症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二妙丸各比例治疗组及阳性药组大鼠的BUA、XOD(除苍黄3∶1、1∶0、0∶1组)、SCr、24 h UV(除苍黄0∶1组、阳性药组)、24 h UUA、T-CHO、TG(除阳性药组)、HDL-C、LDL-C、肝脏质量及肝脏脏器系数(除阳性药组)、肾脏质量和肾脏脏器系数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能显著提高大鼠UCr(除苍黄1∶0组)、UUN(除苍黄3∶1组)水平(P0.05或P0.01),而大鼠ALT(除苍黄1∶2组)、AST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以上指标,初步表明二妙丸不同配伍比例具有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BUA、XOD水平并促进肾脏尿酸排泄、改善肾功能、调节血脂水平的作用,其中苍黄1∶2组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风险分级管理在上海市郊区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分为观察组(n=60)、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口头健康教育及门诊随访,观察组患者由糖尿病专科护士根据其糖尿病足危险等级施以对应的健康教育分级管理。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知识、足部护理行为水平以及糖尿病足风险等级情况。结果研究过程中脱落样本14例,最终纳入分析对照组50例、观察组56例。观察组患者的足部护理知识在随访半年及1年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教育后、随访半年及1年后,观察组患者足部护理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足部护理知识及行为水平在组别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入组时、随访半年后、随访1年后糖尿病足危险等级构成比未呈现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患者踝-肱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高危足下降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上海市郊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糖尿病足风险分级管理,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知识及行为水平,改善其周围血管病变情况,降低糖尿病足风险等级及糖尿病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甘草对双氧水(H_2O_2)诱导大鼠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H_2O_2诱导心肌细胞损伤模型(100μmol/L,4h),甘草(800、400μg/mL)作用4 h,检测心肌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细胞内氧自由基(ROS)含量、钙离子含量、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开放及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甘草能够不同程度提高心肌细胞活力和SOD活力,减少LDH、MDA、细胞内ROS和钙离子含量,抑制mPTP开放、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或P0.01)。[结论]甘草对H_2O_2诱导的大鼠H9c2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风险分级管理在上海市郊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上海市某郊区12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糖尿病足风险分级。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口头教育,实验组患者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进行分级管理。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糖尿病足部护理知识及行为水平均得以提升,但实验组提升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一年后,实验组患者踝肱指数(AB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对照组2例患者发生糖尿病足,发生率为4%,中高危足患者占26%;实验组无患者发生糖尿病足,中高危足患者占17.9%。结论 糖尿病足风险分级管理,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知识及行为水平,降低糖尿病足风险等级及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