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医科视阈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应符合时代和科技对护理人才的要求。新医科视阈下以行动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由“理论联系实际”阶段的“对话、反思、概念化、制度化”4个环节及“专业实践和实习”阶段的“社会化、外显化、组合化、内隐化”4个环节组成。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应以“学”为中心,关注实践;借助“技术”支持,创新培养模式;以“问题”为指引,培养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个案全程管理模式的效果,为有效分配医疗资源、构建延续护理体系、促进专科护理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4~9月,在确定目标和完善保障措施的基础上,由心血管专科护士主导的护理团队对在某医院住院的80例慢性心衰患者,实施为期6个月的个案全程管理,内容为五位一体(包括院内教育、护理门诊、家庭访视、俱乐部形式及网络干预)的护理服务模式,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专业照护、知识传授、心理支持等多方面服务措施,比较干预前后的再入院率、自我管理水平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6个月后随访,患者再入院率、自我管理得分和满意度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心衰患者的个案全程管理模式是当前慢性病管理中的一种新颖的护理工作模式,符合当前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要求,能充分体现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全程、个体化和专业化的护理内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授权教育对改善乳头凹陷产妇母乳喂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121例乳头凹陷产妇实施医院-社区-家庭授权教育。结果乳头凹陷产妇母乳喂养出院时、产后42 d内心活动维度、技能维度及自信心总分与入院未分娩前比较明显提高(P0.01);出院时、产后42 d及4个月母乳喂养益处、母乳喂养技能、凹陷乳头矫正方法及母乳喂养知识总分与入院未分娩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医院-社区-家庭授权教育有利于提高产妇纠正凹陷乳头技巧和哺乳知识,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普通儿科呼吸道疾病住院患儿的营养风险状况,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儿科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STAMP)对呼吸道疾病入院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果]421例呼吸道疾病患儿中,存在营养风险者为283例(67.22%),其中高度营养风险者为78例(18.53%)。在疾病诊断中肺炎存在的营养风险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其他30例(81.08%)、136例(67.00%)、支气管炎60例(56.07%)、上呼吸道感染57例(77.03%)。各呼吸道疾病营养风险筛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风险得分项目分布较高的前3个项目分别为相似的百分位数(99.76%),饮食无变化、营养摄入良好(80.04%),不存在(53.44%)。[结论]呼吸道疾病住院患儿存在营养风险,应常规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早进行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阶段性改变模式行为干预预防复发脑卒中患者跌倒的效果。方法将172例复发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87例和对照组85例。干预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给予阶段性改变模式的行为干预措施,包括无意图期、意图期、准备期、行动期和维持期干预,评估患者所属阶段实施相应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及出院后指导。两组患者分别于出院后1周、3个月、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比较两组间跌倒发生率。结果出院6个月干预组失访5例,发生跌倒5例;对照组失访9例,发生跌倒16例,两组失访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跌倒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2,P=0.011)。结论运用阶段性改变模式进行行为干预,可以降低复发脑卒中患者跌倒的发生率,帮助脑卒中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营养风险率,探讨其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手术的22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采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简表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营养风险筛查,同时对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方式、能量、营养素供给和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和药物费用进行调查。结果29.3%的患者术前存在营养风险,这些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x^2=10.12,P〈0.01)、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x^2=2.52,P〈0.01)均高于无营养风险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影响术后恢复,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JCI标准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 :对本院2013年1-12月具有攻击行为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3周的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CI)标准管理,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完善攻击培训,进行全面系统评估、追踪评价并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改进后,攻击风险等级为III级的患者从13.75%降至6.25%;IV级从11.25%降至3.75%;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各因子得分及最后设置的加权总分与改进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各因子得分与改进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JCI标准管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易激惹性,提高社会兴趣,促进社会能力的恢复;降低患者攻击风险等级,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高危孕产妇为主要人群,提高对高危孕产妇管理水平,改善临床结局,保障母婴安全。方法:利用云计算+互联网的先进技术,建立高危妊娠管理平台,着力于对孕产妇健康档案信息进行高危因素筛查、风险评估、智能提醒、孕期指导、干预跟踪等全程一体化管理。结果 :通过专案管理及早干预,提升高危妊娠管理的实时性和有效率,消除或减少孕产妇高危因素,提高孕产妇对妊娠危险因素的认知,促进健康行为的改变。结论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高危妊娠管理平台,实现了高危孕产妇孕期保健档案动态更新、专案管理和适时随访,解决高危妊娠追踪和管理难点问题,为高危孕产妇提供便捷、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提高了对高危孕产妇管理水平,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与分析高危儿分类分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改进高危儿健康管理质量.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电子问卷,调查我市107名儿童保健工作人员,并对调查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医务人员对分类分级管理的宣传力度不足,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在分类分级管理政策宣传方面、开展培训及参与培训情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高危儿分类分级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分类分级管理实施的主要原因为各级机构医务人员缺乏信息沟通、基层人员配置不足,能力有限、转诊通道不畅.结论 优质的高危儿健康管理,需进一步加强各级医疗机构能力建设与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家庭延续护理模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将92例早产儿按住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实施早产儿常规护理及出院电话随访,观察组实施个案管理家庭延续护理至早产儿1周岁。结果观察组早产儿6个月、12个月身高、体质量,40周矫正胎龄神经行为测定得分及复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后早产儿护理问题及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个案管理家庭延续护理,有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降低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