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外科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导致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以期改善血透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病情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35例,收集血透前的血液标本,检测患者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aemoglobin;Hb;HGB),血清白蛋白(又称清蛋白,albumin,Alb),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等生化指标;测量患者透析前十分钟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 thicknes,TSF)、上臂围(mid-upper arm circumference,MAC)、上臂肌围(mid-arm muscle circumference,MAMC);采用改良主观全面营养评价法(modified quantitative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MQSGA)对患者实施营养评价。并以MQSGA得分进行分组,比较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35例患者中存在贫血现象占38.5%,微炎症状占47.4%,前白蛋白低于300 mg/L的患者有31.1%,MQSGA评价显示需要进行营养干预的患者高达48.1%。以MQSGA得分分组,结果显示营养不良与患者的年龄、透析龄、TSF、MAMC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其中年龄大、透析龄长是引起营养不良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为进行性骨骼肌萎缩,应定期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及早发现并进行个性化饮食营养教育和运动康复指导,有利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调查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日间嗜睡状况,探讨影响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 方法 112例维持性高通量血透患者和53例健康人对照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评估睡眠质量和Epworth Sleep Scale(ESS)问卷评估日间嗜睡程度,并比较结果。比较睡眠好(PSQI总分≤5)和睡眠差(PSQI总分>5)的患者PSQI 7部分得分及各种睡眠障碍的原因;观察不同时间段血透患者的睡眠情况;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透析龄等临床基本资料以及血钙、磷、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结果 血透患者PSQI总分高于对照组(7.02±4.94比3.28±2.79,P < 0.05),而ESS总分低于对照组[3(0~6)比8(4.25~11.75),P < 0.05]。58%的血透患者睡眠差,入睡时间明显延长(30 min比15 min,P < 0.05),失眠是主要原因。早、中、夜班血透睡眠质量无显著差异。年龄(OR = 1.75,P = 0.003)、透析龄(OR = 1.26,P = 0.008)、血红蛋白(OR = 0.64,P = 0.008)、钙磷乘积(OR = 1.60,P = 0.02)与睡眠质量评分显著相关。 结论 血透患者普遍存在睡眠不良,老年、透析龄长、贫血、钙磷乘积升高是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调查我院慢性肾脏病(CKD)中、晚期非透析和透析患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方法 选取503例CKD 3期以上的非透析和透析患者,通过问卷的形式,结合实验室检查了解患者对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结果 CKD中、晚期患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知识知晓率以血液透析患者最高,腹膜透析患者其次,非透析患者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知识调查总得分显示,腹膜透析[11(9,12)]和血液透析[13(11,15)]患者显著高于非透析患者[6(5,8)](P < 0.01)。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与年龄(r = -0.11,P < 0.05)呈负相关;与文化程度(r = 0.226,P < 0.01)、肾脏病病程(r = 0.597,P < 0.01)和透析龄(r = 0.366,P < 0.01)呈正相关。医护人员宣教是CKD中、晚期患者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在非透析、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中分别占94.0%、79.5%和69.4%。腹膜透析(88.6%)和血液透析(96.9%)患者的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治疗率均显著高于非透析患者(58.2%)(均P < 0.01)。在控制率方面,以K/DOQI指南为标准,非透析患者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和甲状旁腺素(PTH)等的达标率明显优于透析患者;在各项指标的达标数量上也显著优于透析患者(均P < 0.01)。以KDIGO指南为标准,非透析(46.7%)和腹膜透析(36.9%)患者的血磷达标率均显著高于血液透析患者(23.6%)(均P < 0.01)。 结论 CKD中、晚期非透析患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的知晓率和治疗率较低,控制率较高;而透析患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较高,但控制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人体成分分析仪(body composition monitor, BCM)测试值为血液透析患者目标式容量管理方案。方法 以OH/ECW值为容量管理目标,通过文献查询设定指标条目池和咨询内容,用 Delphi 确定容量管理方案的构成。结果 2 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都为100%;提出修改意见19条;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94;专家咨询意见协调系数(W)0.298;最终确立的容量管理方案包含评估、干预、测量指标3项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22项三级指标。结论 基于BCM测试值构建的目标式容量管理方案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该方案的具体应用情况仍待进一步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6.
通过认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临床表现,分析发生原因,归纳了防止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护理措施,指出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中可能会忽视的环节,以期为预防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和护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护士职业防护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 探讨护士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及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应用和实施方法,期望由此提高卫生部门和全社会对护士职业接触伤害性药物的认知,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伤害。方法 结合了以抗癌药为首的五类药物对人体伤害的途径和原理,参考国内外护士职业防护现状,探讨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通过配制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减少护士在药物配制过程中的职业伤害。结果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成立、防护制度的不断健全和持续改进、防护措施的落实等,有效避免了伤害性药物对护士身体的损伤,护士每年健康检查均未发现新增相关疾病。结论 职业接触伤害性药物对护士身体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多方面着手,健全防护管理体系,建立相应的法规,加强环保和职业防护教育,重视护士的预防保健,可避免或减轻药物对护士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营养现状、人体成分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MHD患者123例,应用人体成分检测仪(body composition monitoring,BCM)、人体测量和生化指标评估患者营养和人体成分分布。结果 36.6%的MHD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组患者瘦组织指数(1ean tissue index,LTI)显著低于营养良好组(11.598±2.700比12.958±2.531,t=-2.801,P=0.00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升高是患者低瘦组织指数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31,95%CI=1.136~5.201,P=0.022);而握力是瘦组织指数的保护因素(OR=0.219,95%CI=0.097~0.497,P0.001)。结论营养不良MHD患者的人体成分表现为瘦组织量不足。瘦组织量的下降可能与炎症有关;握力可作为MHD患者肌肉量下降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DCA(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循环管理在维持性血透患者血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选取血液透析患者136例,干预前患者均接受常规限磷教育,干预3个月期间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内容包括血磷控制现状调查、高磷血症原因查找、血磷控制干预点确定、血磷管理目标设立、干预策略制定和落实、以及反馈与处理。研究采用参与式健康教育的方式,护患双方共同开发磷游戏扑克牌(练习牌),并应用于限磷饮食技巧的强化。研究比较干预前后高磷血症患者比例,以及患者对血磷管理的满意度。结果 136例患者均完成本研究。经过3个月的PDCA循环管理,血磷≥1.78mmol/L的患者比例从57%降至44%。高血磷患者比例较前有明显降低(χ~2=4.250,P=0.039);患者对血磷管理的满意度高于干预前(χ~2=9.285,P=0.002)。结论 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维持性血透患者,能有效降低高磷血症患者比例,提升患者对血磷管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职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剂型预冲液进行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预冲,在预冲效果和护士人力支出中的差别,从而择优选用。方法:使用同种机型血液透析机5台,遴选本研究项目观察员1名。选择符合要求的操作护士10名,采用SOP标准预冲流程。每名护士先后选用生理盐水500 ml 2瓶和1 L软袋预冲液1袋,进行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预冲各5次,每人完成10次。10名护士共计100次。由观察员检测不溶性微粒数值,包括10μm、25μm的微粒数量,并记录预冲过程中气泡等级、盐水滴落等级及护士所用总时间、总步数。结果:两组不同剂型预冲液经过标准预冲流程后,气泡等级使用1 L软袋预冲液组效果更佳(P0.05);护士在完成5个预冲操作所用时间上1 L软袋预冲液所花时间更少短(P0.05),步数更少(P0.05)。结论:采用1 L软袋预冲液进行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预冲,能减少气泡进入管路,有利于排尽管路中的气泡,确保预冲效果。同时优化护士完成预冲操作的时间、步数,起到节力作用,节省时间并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1 L软袋预冲液更宜被选用,也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