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治疗7d后,两组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APACHE II)评分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脓毒性休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王荣辉  莫绍春 《吉林医学》2013,34(16):3142-3143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老年脓毒症的效果。方法:6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都根据脓毒症的治疗指南进行集束化治疗,但是治疗组在集束化的治疗基础上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24 h、72 h检测患者的血乳酸、血气分析、血生化和血常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24 h、72 h后,两组的A-PACHEⅡ评分和乳酸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老年脓毒症的效果非常明显,能够缩短ICU住院的时间和机械通气的时间,从而使病死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居世界第一。研究发现运动处方是提高癌症患者免疫系统功能和生命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减轻癌症及其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具有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但目前我国缺乏癌症患者的运动指南及运动处方,导致医护人员和患者在选择运动时受到一定的限制。基于此,本文对运动处方定义、运动在癌症治疗和预后中的重要作用及癌症患者运动处方制定与指南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癌症患者运动处方研究与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2岁。因剑突下疼痛不适2小时收入院。患者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剑突下持续性隐痛不适伴阵发性绞痛样发作,心前区似有压榨感,伴胸闷及恶心,无发热、咳嗽、气促及呕吐。患者较为肥胖,既往有“冠心病史”。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5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 10.5 kPa/6.5 kPa。心率 58次/分,心律整齐无杂音,心音减弱。腹软,全腹均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征可疑阳性,余未见阳性体征。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缓,未见心肌缺血及梗死的心电图表现。血常规及粪常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选27例伴有心肌损伤的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3例)和治疗组(n=14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感染、液体复苏抗休克、免疫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了给予常规治疗外,另给予血必净注射液50ml+0.9%生理盐水100 ml静脉点滴,2次/d,连用7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Ⅰ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患者血乳酸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49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检测比较两组入院时、入院6h、入院24h及入院第3日血乳酸水平.同时记录每个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入院6h、入院第3日血乳酸水平及住ICU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入院24h血乳酸水平明显降低,死亡率亦明显降低.结论 参附注射液有助于降低重症肺炎患者早期血乳酸水平,有可能改善重症肺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俱乐部式管理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预防与控制中的作用与效果,探讨社区慢性病防治的管理模式。方法试点成立慢性病俱乐部,由专科医生负责管理,对60例慢性病俱乐部会员进行为期1年的包括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药物治疗、病情监测等方法在内的综合危险因素管理与控制,并与同期52例非俱乐部会员比较。结果会员组的血压控制率、血糖控制率、血脂控制率分别为97.56%、62.16%、53.06%,与非会员组的52.94%、31.03%、27.5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P<0.05),会员组包括饮食、运动、戒烟、控制体重、遵医行为等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善率为60.00%,与非会员组的21.15%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05)。结论俱乐部管理模式在慢性病防控中可以发挥综合性防治一体化的平台作用,效果显著,切实可行,值得在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身体素养是实现体教融合、体卫融合,拓展体育教育功能的切入点和根本目标。研究儿童青少年应具备的身体素养及其实现路径,是儿童青少年卫生、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责任。本文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证据和国内专家意见,旨在研制适合中国儿童青少年的身体素养指南核心条目。  方法  本文通过系统文献检索与评价对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的维度和指标体系进行系统梳理,经过5轮德尔菲(Delphi)调查对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指南的核心条目进行提炼。  结果  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指南核心条目包含身体、情感、行为、认知四个相互关联的维度,具体由身体能力、情感体验、身体活动相关行为和知识理解应用能力四个要素构成。  结论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培养身体素养的关键期、敏感期和窗口期。本研究所梳理出的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指南核心条目,可为进一步细化指南提供框架性建议。未来可进行更多的针对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的实证研究,以积累足够的证据,进一步完善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指南,更好地指导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