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家庭参与性尊严疗法在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3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共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参与性尊严疗法干预,干预前及干预14天后采用尊严量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对2组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尊严量表得分、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9.560,P=0.001; t=3.270,P=0.001;t=3.171,P=0.020),生命意义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4.961,P=0.001)。结论 家庭参与性尊严疗法的实施提升了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尊严水平,减轻了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命意义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及其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行TACE治疗的HCC患者303例,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对HCC患者进行抑郁情况调查,收集患者TACE治疗前1 d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BDNF浓度,比较抑郁者与非抑郁者血清BDNF浓度。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BDNF浓度对抑郁的诊断价值。对抑郁者随访3个月,再次测定其抑郁评分及血清BDNF浓度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03例HCC患者中,抑郁患者183例(60.40%),焦虑患者159例(52.48%)。120例非抑郁患者血清BDNF浓度为(30 040.21±8 481.5...  相似文献   
3.
4.
对肝癌病人抑郁状况的流行现状、影响因素及发病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识别肝癌相关抑郁和开展有效干预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居家有氧运动对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和血清BDNF、5-HT、NT-3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行TACE治疗的183例肝癌患者,分为运动组91例和对照组9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介入科护理教育,运动组在此基础上接受3个月个性化的居家有氧运动。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估焦虑及抑郁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BDNF、5-HT、NT-3含量。 结果:运动组82例,对照组85例顺利完成研究。干预前,运动组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及血清BDNF、5-HT、NT-3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运动组焦虑和抑郁评分为(8.46±3.34)和(9.95±2.6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0.08±4.33)和(12.26±3.09)分;运动组血清BDNF、5-HT和NT-3含量为(23428.74±9885.53)pg/ml、(3987.48±2297.55)ng/ml和(11325.43±3253.96)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8887.79±8404.10)pg/ml、(3191.08±2163.46)ng/ml和(9235.05±3820.01)pg/ml。 结论:居家有氧运动能够改善肝癌行TACE治疗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加患者血清BDNF、5-HT、NT-3含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了解艾滋病患者积极应对疾病的真实体验,为构建基于内外优势资源模式的艾滋病患者个案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2019年11月—12月对某三级甲等艾滋病定点诊疗医院的3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法分析资料。 结果 提炼出2个主题。主题1为内部积极应对,包括接受患者角色、疾病应对能力提升及自我成长;主题2为外部积极应对,包括家庭支持、同伴支持、国家政策及社会支持。 结论 艾滋病患者能充分挖掘内部优势,提升疾病应对能力,并借助外部优势,提高治疗依从性。护士应以内外优势资源为引导,为艾滋病患者构建良好的外部支持体系,针对性地激发患者的内部优势,克服患者病耻感及自我歧视感,适应患者角色,促进健康行为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计划行为理论对肝癌患者居家有氧运动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南通市某三甲医院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1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1例,干预组91例,指导其进行12周居家运动锻炼。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锻炼宣教与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制定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居家有氧运动干预方案。研究者采用运动依从性量表和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12周时通过现场发放问卷方式了解其居家运动锻炼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12周后运动依从情况存在差异(P<0.05),对照组运动总依从性得分为(31.04±4.63)分,总依从率(51.72±7.72)%;干预组运动总依从性得分为(42.95±5.25)分,总依从率(71.59±8.75)%,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依从情况变化程度不同。 结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运动锻炼干预方案可有效提高肝癌患者的运动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居家有氧运动对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肝癌患者疼痛-疲乏-睡眠障碍症状群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南通市某三甲医院治疗的183例肝癌TACE患者,分成运动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定期访视,运动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3个月的居家有氧运动.采用数字疼痛评...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索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在接受TACE的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170 例纳入本研究,收集TACE术前及术后1个月血清标本。检测血清中PIVKA-Ⅱ和AFP的表达水平,按照实体肿瘤应答评估标准(RECIST)评估抗肿瘤治疗反应­­。根据血清AFP和PIVKA-Ⅱ水平在1个月时与术前基础值相比的变化情况,以介入术后1个月随访腹部增强MRI观察肿瘤大小为标准,分析其与肝癌介入术后治疗反应的关系。结果?患者AFP在介入治疗术前、术后的变化与治疗反应无明显相关性;介入术前、术后PIVKA-Ⅱ的下降情况与治疗反应正相关;PIVKA-Ⅱ和AFP联合观察,与肿瘤的介入治疗反应相关性更明显。且PIVKA-Ⅱ和AFP两种肿瘤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PIVKA-Ⅱ水平的降低是肝癌介入栓塞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良好指标,且与AFP联合判断,效果更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