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4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探讨针刺结合腹部按摩治疗脑出血便秘的作用。方法:将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针刺和腹部按摩,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在脑出血患者入院后确诊为脑出血便秘即开始治疗,1次/d,连续10天。结果:观察组治疗脑出血后便秘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结合腹部按摩治疗脑出血后便秘疗效显著,优于针刺组,在保证疗效更显著的基础上,相对更经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刮痧对膝骨性关节炎(KOA)大鼠疼痛及背根神经节(DRG)和软骨组织中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P物质(S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五羟色胺(5-HT)表达的影响,探讨针灸治疗KOA慢性疼痛的最佳组合模式,为临床联合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48只8周龄雄性SD大鼠按1:5比例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其中造模组包括模型组、电针组、刮痧组和电针+刮痧组。造模组采用谷氨酸钠碘乙酸关节腔注射法进行造模。干预组大鼠需进行2周的电针和刮痧干预。测定行缩爪潜伏期(PWL)和机械性痛阈值(PWT),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DRG中NF-κB p65、SP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大鼠膝关节软骨中IL-6、TFN-α与5-HT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比空白组PWL、PWT显著降低(P<0.05或P<0.01),DRG中NF-κB p65、SP相对表达量以及软骨组织中IL-6、TNF-α及5-HT含量显著升高(P<0.01);相比于模型组,电针组与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早期电针干预对CD8+T细胞浸润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小鼠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及CD8+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早期电针对PD的神经元保护效应及机制。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左旋多巴组,每组15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构建PD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电针组选取“足三里”“悬钟”进行干预14天,治疗结束后进行转棒、旷场测试,并观察黑质区TH表达及CD8+T细胞表型标记物CD103+T细胞、干扰素γ(IFNγ)蛋白及颗粒酶B(GzmB)蛋白的表达。结果:造模结束后,模型组小鼠毛色暗淡无光,精神萧瑟,活动减少,肌肉颤动,而电针组及左旋多巴组小鼠精神状态良好。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及左旋多巴组小鼠掉棒潜伏时间延长(P&l...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艾灸、刮痧单用与联用对膝关节骨关节炎(KOA)大鼠“阳陵泉”“血海”穴区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探讨其穴区效应的关系及差异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刮痧组、艾灸+刮痧组,每组8只。空白组大鼠予右膝关节注射50䦛Euclid SymbolmApL 0.9%氯化钠溶液,其他组大鼠予右膝关节注射50䦛Euclid SymbolmApL碘乙酸钠。造模后14 d,艾灸组于右侧“阳陵泉”“血海”给予艾灸,每穴10 min;刮痧组以平补平泻的手法刮拭上述穴区;艾灸+刮痧组用上述方法先刮痧再艾灸。以上干预措施均隔日1次,共7次。检测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WT)和热缩腿反射潜伏期(TWL);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膝关节病理变化;用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右侧“阳陵泉”“血海”穴区皮肤组织5-羟色胺(5-HT)含量及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WT降低(P<0.001),TWL缩短(P<0.001),右侧“阳陵泉”“血海”穴区皮肤组织5-...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小鼠纹状体抑制性突触前标志物囊泡γ-氨基丁酸转运蛋白(vesicular GABA transporter,vGAT)、突触后标志物桥尾蛋白(Gephyrin)以及树突棘密度和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5a(wingless-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 family member 5a,Wnt5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PD运动功能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左旋多巴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MPTP腹腔注射复刻PD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第一天对电针组小鼠开始针刺“合谷”“太冲”穴,同日左旋多巴组小鼠腹腔注射左旋多巴注射液,各组小鼠干预2个疗程后采用爬杆及悬挂实验评估各组小鼠运动功能;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纹状体神经元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标记纹状体抑制性突触前标志物vGAT和突触后标志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