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 1998年 6月以来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 30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均经B超检查确诊。男 2 6例 ,女4例 ,男女比例为 6 .5∶1。年龄最大 6 8岁 ,最小 2 2岁 ,平均 4 6岁。其中有肾绞痛病史 2 7例 ,另 3例无  相似文献   
2.
耻骨上支骨折髓内螺钉进钉通道的数字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数字解剖学的方法评估耻骨上支骨折髓内螺钉内固定的安全进钉通道。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7例成人患者(34例半骨盆)的骨盆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采用Mimics软件,依据耻骨上支骨折的常见部位,置入虚拟圆柱体,采用三维测量工具,测量最大进钉通道,最大长度,探寻进钉点位置,进钉通道大小与角度之间的特征规律,确定安全范围。 结果 对于内侧1/2骨折,虚拟三维圆柱体的最大直径平均为(9.64±0.79)mm,长度为(67.88±6.07)mm,螺钉与矢状面的夹角变化范围为(44.03± 2.29)°~(50.41±3.33)°;对于外侧1/2骨折,虚拟三维圆柱体的最大直径平均为(11.25±1.45)mm,长度为(96.82±6.76)mm,螺钉与矢状面的夹角变化范围为(36.12±2.76)°~(43.38±3.30)°。在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外侧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耻骨上支进钉通道的确定可提高耻骨上支骨折髓内螺钉固定的安全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受伤机制暨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效果。[方法]2008年8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肘关节恐怖三联征13例。桡骨头骨折按照Hotchkiss改良的Mason分类法均为Ⅲ型,尺骨冠状突骨折按照Regan&Morrey分型:Ⅰ型3例,Ⅱ型4例,Ⅲ型6例。采用微型钢板和(或)螺钉内固定,并行铰链式外固定架固定。[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1年,所有骨折均愈合,无复发性脱位或肘关节不稳发生,MEPS评分优6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76.9%。[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应认真分析其受伤机制,有针对性的采用微型钢板和(或)螺钉内固定,结合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辅助硫酸镁联用对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子痫前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硫酸镁方案上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及临床指标,分析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宫产、胎窘、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和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硫酸镁治疗疗效差于硫酸镁联用低分子肝素,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联用方案对母婴意义较大,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5.
自2003年6月~2005年12月,我科采用微创操作技术,闭合复位经皮穿刺打入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粉碎性及多段骨折23例,经临床随访观察取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3例中男性17例,女性6例。年龄22~56岁,平均44岁。骨折类型:粉碎性骨折18例,多断骨折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及胫腓双骨折。致伤原因:车祸伤14例,重物压伤7例。1.2手术方法术前首先屈曲患侧膝关节,于胫骨结节上纵行切开5cm切口劈开髌韧带剥软组织显露胫骨结节上沿。在此开窗,打通髓腔,术者打入髓内钉,助手在C臂X线机监视下行手法复位。以使骨折块最大限度接近复位,变换方向,使髓内…  相似文献   
6.
7.
张少武 《山东医药》2008,48(11):90-91
应用开窗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术联合介入术治疗治疗早中期股骨头无菌坏死(ANFH)患者72例.60例获1~4 a(平均2.6 a)随访,疗效为优12例,良41例,可5例,差2例,总有效率为96.67%(58/60).认为开窗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术联合介入术治疗ANFH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自2001年5月-2005年5月对30例胫骨髁间隆起骨折采用关节镜下闭合复位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筋推拿手法与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经筋推拿手法,对照组30例予以针刺疗法;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分别评定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两组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月后治疗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筋推拿手法及针刺疗法均能缓解脑卒中后上肢痉挛,但经筋推拿手法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0.
运用压力生物反馈行腹横肌及多裂肌协同训练治疗下背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运用压力生物反馈行腹横肌及多裂肌协同训练对下背痛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下背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按常规给予物理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压力生物反馈行腹横肌及多裂肌协同训练;对照组配合五点支撑法及飞燕点水法等功能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SF-36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评定疼痛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年后跟踪随访复发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6个月及1年时2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逐步下降明显,SF-36逐渐上升(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表现更明显(P〈0.05,0.01)。1年后跟踪随访,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0%与33.3%,P〈0.01)。结论;配合运用压力生物反馈行腹横肌及多裂肌协同训练可有效减轻下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其功能障碍,并明显降低复发率,其远期疗效巩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