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沉默叉头框C2(FOXC2)表达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逆转作用和对乳腺癌侵袭性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MCF-7细胞用5 μg/L TGF-β1处理,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检测EMT相关标志物表达。慢病毒介导的FOXC2-siRNA载体转染至TGF-β1诱导成功的MCF-7细胞,以RT- 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FOXC2及EMT相关标志物上皮性钙黏蛋白(E-cad)、紧密连接蛋白 1(CLDN1)、纤维连接蛋白 1(FN1) mRNA及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模型检测沉默FOXC2表达对TGF-β1诱导的MCF-7细胞侵袭性的影响。结果: TGF-β1可诱导MCF-7细胞向间质样细胞表型转换,并上调间质样标志物FN1表达和下调上皮样标志物E-cad及CLDN1表达;而沉默FOXC2表达可逆转已间质化的MCF-7细胞恢复至上皮表型,并降低其侵袭性。结论: TGF-β1可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发生EMT并增加其侵袭性,且TGF-β1这种诱导作用能被FOXC2-siRNA所逆转,并降低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另用失笑丹参饮治疗,4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0.90%,对照组77.2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Acs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侧胸壁筋膜皮瓣修复乳房外侧象限局部缺损的可行性及美容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收治的外侧象限乳腺疾病患者46例,其中乳腺癌30例、肉芽肿性乳腺炎10例和交界性叶状肿瘤6例。观察组(26例)采用侧胸壁筋膜皮瓣修复局部缺损,对照组(20例)采用切缘周围脂肪筋膜瓣移位成形修复局部缺损。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年龄、肿瘤直径、残腔大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肿瘤位置、TNM分期、并发症发生率;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2组患者术后美容效果。 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和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43、2.197,P均<0.050)。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4%(4/26)和20.0%(4/2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986)。术后美容效果评价显示观察组优良率为96.2%(25/26),对照组优良率为70.0%(14/20),2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8,P=0.042)。术后2组患者美容效果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528,P=0.038)。术后所有患者中位随访24个月(12~36个月),均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 结论采用侧胸壁筋膜皮瓣修复乳房外侧象限局部缺损是可行的,手术可操作性强、创伤小,切口隐蔽及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屈洪波 《肿瘤防治研究》2011,38(12):1451-1454
0 引言低氧被视为是肿瘤进展、对常规治疗抵抗及无瘤生存期降低的独立预后因素.低氧具有抑制肿瘤干细胞及肿瘤相关间质细胞分化能力,低氧肿瘤细胞显示类似干祖细胞样表型.低氧在肿瘤相关间质微环境和肿瘤干细胞微环境的形成及演进中发挥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证实,正常组织微环境在维持干祖细胞分化及生物学功能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在微环境中通常也能存在一些未定义的干细胞,它们经历失调控的自我更新过程[1].  相似文献   
5.
胰高血糖素瘤是一种罕见的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率约为13.5/2000万,占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1%以下.自本病被发现至2012年,我国仅有61例被报道.因其罕见,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极易漏诊、误诊,为此作者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7.
Ezrin蛋白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生物学特征,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人类基因组学发展,人们逐渐对肿瘤转移这一基因调控下的多因素参与、多阶段发展的复杂病理过程有了较深人的认识,并发现了一些与之高度相关的基因及其产物。这些基因及其产物使研究者在了解肿瘤转移的机制的同时,自身也成为了临床肿瘤靶向治疗的靶点或观察肿瘤患者预后、转移的指标,故目前针对肿瘤转移的相关蛋白的研究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点。大量研究表明Ezrin蛋白作为近年在肿瘤侵袭和转移研究中的相关蛋白在很多肿瘤组织中都有异常表达,并与促肿瘤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LY294002特异性阻断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Akt信号通路对低氧条件下乳腺癌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s,BCSCs)微球体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无血清悬浮培养技术从人乳腺癌MCF-7细胞中筛选BCSCs微球体,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CSCs相关标志物CD44及CD133的表达,MTT法检测不同浓度LY294002处理后BCSCs微球体细胞的增殖情况,RT-PCR法检测BCSCs微球体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2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2α,HIF-2α)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CSCs微球体细胞中HIF-2α、PI3K和磷酸化Akt(phospho-Akt,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筛选获得的微球体细胞高表达BCSCs相关标志物CD44和CD133。LY294002能有效抑制低氧条件下BCSCs微球体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在药物作用后72~96h最为明显(P<0.05)。与低氧组比较,低氧+LY294002组微球体细胞中HIF-2αmRNA及PI3K、p-Akt和HIF-2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Y294002通过特异性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而有效抑制低氧条件下BCSCs微球体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行扩大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的治疗及美容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保留乳头、乳晕(NSM)或保留皮肤(SSM)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扩大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观察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评价术后美容效果。结果5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保留乳头、乳晕或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术,皮瓣存活率100%,乳腺组织切除量(200±50)g,手术时间(220±40)min,手术出血量(35±15)mL,胸部引流管留置(12±4)d,背部引流管留置(20±5)d。其中,2例患者术后1个月存在背部血清肿,经重新置管引流后消除;1例患者术后出现乳头部分缺血坏死,经换药后愈合;1例患者术后出现上肢活动受限,经功能锻炼后缓解。美容效果评价显示,再造乳房优良率92%。所有患者随访36~60个月(中位数48个月),均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行扩大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适合亚洲女性的中、小型乳房,手术可操作性强,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缺氧对人乳腺癌细胞微球体(mammospheres,MSs)培养效率及其化疗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分别在常氧及缺氧条件下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进行无血清悬浮培养,观察记录MSs的生长速率及体积变化。MTT比色法检测各组人乳腺癌微球体细胞(mammospheres-derived cells,MSDCs)及MDA-MB-231细胞在不同浓度、不同药物作用下的存活率(survive rate,SR)。免疫组织荧光化学法检测HIF-2α、ABCG2在各组MSDCs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乳腺癌干细胞标志物CD44及ALDH1在各组MSDCs中的表达。Western blot及Real-time RT-PCR检测HIF-2α、ABCG2、P-gp及MDR1在各组MSDCs中的表达。结果缺氧组MSs生长速率及球体体积优于常氧组。缺氧组MSDCs在不同化疗药物作用下的SR高于常氧组MSDCs及MDA-MB-231细胞(P<0.05)。免疫组织荧光化学检测发现HIF-2α及ABCG2在缺氧组MSDCs中的表达强于常氧组。Western blot检测发现CD44与ALDH1在缺氧组MSDCs中表达量高于常氧组。缺氧组MSDCs中HIF-2α、ABCG2及P-gP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在常氧组MSDCs及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P<0.05)。Real-time RT-PCR检测发现缺氧组MSDCs中HIF-2α、ABCG2及MDR1 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常氧组MSDCs及MDA-MB-231细胞(P<0.05)。结论以HIF-2α为启动因子,ABCG2、MDR1及P-gP等为效应因子的生物化学反应可能是缺氧状态加快MSs的成球速度、提高其球体体积、增强其化疗耐药能力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