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调查2009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我院2009-01~06出院患者病历8 123份,对其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72.46%,联合用药占4.16%,病原学送检率3.8%.结论 临床合理用药督导小组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应用指导,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病原学特征和临床抗菌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153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进行脑脊液的微生物培养检测,统计分析临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抗菌药的应用情况。结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致病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但细菌感染比例较大占75.82%,其中以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为主(67.27%),且患儿存在交叉感染的情况。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临床抗菌药使用频率较高为77.78%,抗菌药物联用率为54.62%,存在抗菌药应用不合理情况。结论病原学检查和进一步夯实抗菌药的应用知识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前,由于抗菌药物的种类繁多,使用频繁,导致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以及耐药菌种增多。因此,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面临的重点问题,特别是神经外科,抗菌药物必须使用也被大量使用,因此,探讨神经外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对于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对神经外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旨在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合并感染抗菌药物使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院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现状.方法 调取本院2008-01-12神经内科脑卒中高危患者病历共239份,分成对照组、预防用药组和治疗用药组.比较对照组和预防用药组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回顾性分析合并感染患者治疗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预防用药组并发感染例数分别为47例,12例(P<0.05),合并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以强效β内酰胺类联合氟喹诺酮为主.结论 我院神经内科脑卒中高危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的避免肺部感染的发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合并肺部感染的卒中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降钙素原(PCT)动态检测指标指导脑出血发热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价值。方法 入选2013年5月~2015年4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240例脑出血伴发热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 观察组患者需根据PCT动态值确定抗菌药的使用,对照组不参考PCT值,根据临床情况给予抗菌药治疗; 记录观察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PCT水平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菌群、抗菌药物使用、住院及转归情况。结果 抗感染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1、3、5、7、30 d的PC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18.23±2.01)μg/L、(14.34±1.87)μg/L、(7.24±1.12)μg/L、(3.43±0.34)μg/L、(0.87±0.04)μg/L 比(25.04±2.32)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病原菌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6.67%(68/120)比86.67%(104/120)],使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9.32±1.23)d比(13.38±1.31)d],使用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2 573.21±142.15)元 比(4 632.15±264.77)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9.89±1.54)d比(11.38±1.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90.0%(108/120)比86.67%(104/120)](P>0.05)。结论 应用PCT动态监测指标指导脑出血发热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能减少抗菌药物的费用,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抗菌药的过度使用,缓解了抗菌药带来的耐药压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我院神经外科患者颅脑术后并发手术部位感染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2001-01-2012-10我院神经外科患者颅脑术后并发手术部位感染的病例128例,分析其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抗菌药物的使用共涉及11类16种.联合用药方案15种,其中二联方案13种,涉及15种抗菌药物.结论 我院神经外科患者颅脑术后并发手术部位感染的抗菌药物应用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应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7.
颅脑手术医院感染及其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颅脑手术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探讨预防及控制对策。方法对2006年1月~2006年9月,收治的190例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找出影响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颅脑手术医院感染的例次发生率为31.05%;感染部位前三者是颅内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和肺部感染,分别占35.59%、28.81%和22.0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抗菌药物使用天数、ICU住院天数、术前住院天数、年龄、瘤腔引流管和脑室引流管。结论神经外科颅脑手术医院感染率较高,应重视颅脑手术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如合理使用抗菌药、缩短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减少ICU留置时间及术前住院时间、尽量避免或缩短各种管道的留置等措施将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我院抗精神病药物的用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以便为进一步合理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提供依据,对我院1984年1~12月及1994年1~12月出院的7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分析方法是首先制定统一的调查表,根据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本院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及情感稳定剂的使用情况,分析用药趋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根据2005年和2007年我院抗精神病药物及情感稳定的增长情况及利用情况,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我院常用的13种精神药品从2005年到2007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有上升趋势。结论我院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趋于合理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山东省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潜在的不适当用药情况。方法以Beers标准(2012年版)为依据,对该院102例AD住院患者进行分析,评价潜在性不适当用药情况。结果 102例AD住院患者中,应用于痴呆及认知功能受损老年患者需避免使用的苯二氮艹卓类药物34例(33.33%)、抗胆碱能药物29例(28.43%)。应用于痴呆患者需慎用的抗精神病药物75例(73.53%)。结论该院住院AD患者存在潜在性不适当用药情况,特别是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及抗胆碱能药物,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马燕  陆峥 《上海精神医学》2008,20(3):167-168
目的分析我院抗抑郁药的临床使用和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7年10~12月出院带药处方,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对抗抑郁药物的使用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SSRIs类抗抑郁剂使用频率较高。在联合用药方面,抗抑郁药主要是和抗精神病药物、镇静催眠药、心境稳定剂并用。在使用的13种抗抑郁药中除氟西汀和曲唑酮外,其余药物的DUI均≤1.0。结论我院抗抑郁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且新型抗抑郁药的应用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开颅患者并发深部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减少继发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7年1月脑外科出院的重症开颅患者真菌培养阳性的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平均年龄58.4岁,均有开颅及气管切开,多见于老年人(≥60岁),占感染病例的62.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最多见;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居多,占62.22%;所有患者均使用过广谱高效抗菌药物,主要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药物,累计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多.时间长且多为联合用药。结论重症开颅患者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年龄、气管切开、长期昏迷及激素应用是主要诱因。应早期规范病原学检查,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规范抗真菌治疗的方法.早诊断早治疗,同时注意加强营养及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颅脑术后伴手术部位感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选取120例颅脑术后伴手术部位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感染病原菌情况、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联合用药及疗效情况。结果 120例患者检测出病原菌212株,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其他细菌,比例分别为48.11%、27.83%、18.40%和5.66%;抗菌药物青霉素类为阿洛西林、阿莫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菌素类为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和头孢曲松,内酰胺类为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为丁胺卡那霉素,大环内酯类为阿奇霉素,林可霉素类为克林霉素,喹诺酮类为左氧氟沙星,酰胺醇类为氯霉素,多肽类为万古霉素,抗真菌为氟康唑,抗虫类为甲硝唑;联合用药中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的使用率最高;120例患者治疗后病死率12.50%,总有效率87.50%。结论临床合理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能提高有效率和康复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抑郁药物的应用状况,探讨其变化趋势和市场动态。方法以用药金额排序法对该院2011.1~2013.12抗抑郁药物的品种和金额等进行归类统计,并用限定日剂量法对药物使用进行评估。结果 2011.1~2013.12我院口服抗抑郁药物中用药金额和DDDs都是增长的趋势,用药品种变化不大,以国产药占较大比例。结论应注意口服抗抑郁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大国产新药的开发和使用,同时配合进口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两所精神病医院的精神药物利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了解北京地区精神科的精神药物利用情况,调查了北京两所精神病院门诊的1688张处方的精神药物利用情况。采用国际通行的限定日剂量、药物使用指数来监测医师用药是否合理,解决了不同时间、不同医院、不同地点以及不同人群药物使用的可比性问题。结果显示,平均药物利用指数都在1.00左右(最大值1.16),用药时间>4周者达60.0%以上(范围60.9%~100.0%),合并>2种药物约占40.0%。表明无精神药物滥用现象,精神药物剂量适中但使用时间较长,合并用药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抗抑郁药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我院抗抑郁药的临床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为指标,对我院1998~2000年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进行分析。结果:3年抗抑郁药消耗金额逐年增长,占药品总费用的比例增加;三环类抗抑郁药稳中有降;包括四环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PI)。结论:选择性作用于不同亚型活性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非典型抗抑郁药不论品种不是金额用药频度都在增加,使用基本趋向合理。  相似文献   

17.
住院患者精神科药物使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传统和新型精神科药物的使用情况并作分析。方法 以2003年5月1日为时点调查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433例住院患者精神科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和新型抗抑郁药物在临床用药占主导地位,药物的剂量和副反应较以往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用药方式以单一用药为主。结论 精神科药物使用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目前用药的规范性、合理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抗精神病药门诊用药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在我院门诊用药情况。方法:按季度调查了我院2000年门诊处方共11269张,其中抗精神病药处方7652张(67.9%),统计各种药物使用频率、消耗总金额和WHO限定日剂量(DDD),再根据DDDs和用药总天数计算出药物利用指数(DUI)来评定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合理性。结果:以氯氮平和氯丙嗪名列1、2名,但均较10年前氯丙嗪(39%)、氯氮平(28%)为低,利培酮名列第4名。结论:我院大多数医师对合理用药还是比较重视的。  相似文献   

19.
131例住院老年精神病人精神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6月14日对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131例60岁以上的住院精神病人精神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精神药物使用频度列在前三位的依次为氯氮平、氯丙嗪及奋乃静,用药方案列在前三位者依次为氯丙嗪、氯氮平及奋乃静。单一用药为主要治疗方案;主要抗抑郁剂为麦普替林和氧西汀,药物剂量小,安坦使用频率低,用药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路径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实行临床路径管理之前按照传统医疗模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4例(对照组);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实行临床路径管理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0例(观察组),对照组依照经验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根据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及发展的临床特点制定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并按照临床路径表开展医疗活动。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8.46±2.67)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88±4.12)d;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分别为68.33%、1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为(1.58±1.24)d,对照组为(7.64±1.52)d,观察组使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抗菌药物的费用是(247.82±89.62)元,相比于历史对照组的(2396.53±158.8)元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而言,在抗菌药物的使用方面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有助于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规范使用时机、疗程,降低抗菌药物的总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