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钴胺对周围神经损害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甲钴胺对大鼠周围神经损害的修复作用。方法以SD大鼠坐骨神经建立周围神经损害动物模型,以坐骨神经传导速度为观察指标,考察甲钴胺对周围神经损害的修复作用。结果甲钴胺给药4周后能显著改善大鼠周围神经损害。结论甲钴胺对周围神经损害有确切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发现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病因主要表现在周围神经损伤的功能障碍。由于运动中不同项目的需求,易引起周围神经受到牵拉、截断、缺血和压迫等原因致使其周围神经组织出现退行性改变、假性神经瘤或神经截断等,而针对运动中所出现的周围神经损伤的这一病理机制,采取神经再生促肌肉功能恢复、复合物理疗法和功能康复等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治和减轻周围神经损伤的出现。文章通过对周围神经损伤的生物学、运动性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病因及其康复等的分析,旨在探讨运动性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方法,为防治运动性周围神经损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多发性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5例伴周围神经病变的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电生理、实验室检查和MRI改变,探讨多发性硬化合并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总结5例伴发周围神经病损的多发性硬化的脑脊液生化,免疫学检查、寡克隆带,电生理检查,MRI及其它有助于鉴别诊断的检查。结果5例均为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多发性硬化,电生理提示广泛周围神经病损,既有脱髓鞘改变,又有轴突变性。结论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髓鞘存在着共同的抗原性成分,故MS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可以同时发生脱髓鞘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周围神经病变与干燥综合征A型(抗SSA)抗体、干燥综合征B型(抗SSB)抗体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PS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分为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31例)和未合并周围病变组(69例)。对其血清抗SSA和抗SSB抗体阳性率及维生素B12(Vit B12)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的血清抗SSB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χ~2=25.488,P0.05),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的血清Vit B12水平显著低于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t=2.933,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SS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与血清抗SSB抗体阳性呈正相关(OR=2.073,Waldχ~2=9.638,P0.05),而与血清Vit B12水平无相关性(Waldχ~2=0.922,P0.05)。结论 PSS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表现为血清抗SSB抗体阳性率升高和血清Vit B12水平降低,血清抗SSB抗体阳性率的升高是其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病例组,同时选取与病例组性别、年龄、身体条件、生活区域相似的10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2组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情况以及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结果病例组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42.0%,对照组为16.0%,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尺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虽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周围神经受损者的腓肠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但病例组无周围神经受损者的腓肠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虽有所降低,但只与对照组无周围神经受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维生素B12以及叶酸的浓度较病例组高,且其浓度与病例组患者的周围神经受损程度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病例组无周围神经受损者的维生素B12以及叶酸浓度较对照组中周围神经受损者低(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越低,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可能性越大,病情越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患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情况.方法 使用神经电生理方法对40例帕金森病患者和40例年龄、性别相当的健康对照组使用量化的周围神经进行评分.结果 帕金森病患者伴有周围神经损害的例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帕金森病组中有周围神经损害的患者胫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比健康对照组患者均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大多伴有周围神经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周围神经病变首发的多发性硬化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首发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的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脑脊液生化常规、电生理检查、头颅或脊髓MRI特点。结果 15例均为首发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的多发性硬化患者,电生理提示广泛周围神经病损,既有脱髓鞘改变,又有轴突病变,MRI提示均有中枢神经多发性的脱髓鞘病变。结论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可以为多发性硬化的首发症状。  相似文献   

8.
盐酸丁咯地尔及氧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盐酸丁咯地尔及持续氧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6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抗凝、活血、营养神经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凝活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丁咯地尔及持续氧疗,治疗两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及腓神经的传导速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管病变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起着重要作用,改善血运有助于周围神经病变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配合曲力(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 对60例糖尿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分别应用曲力和曲力配合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评价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体征,明显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而且临床应用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也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键.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日久引起久病入络,血行不畅,气血不能通达四肢,肌肉筋脉失养,进而出现肢体麻木、疼痛、拘急不适等症状,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1-2].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周围神经疾病指原发于周围神经系统功能或结构性损害的病症类型,主要表现为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及其神经节发生的病理改变[1].周围神经疾病病因比较复杂,与多种因素相关,如营养代谢、机械损伤、血管炎、中毒、遗传、外伤、肿瘤、药物等,各类因素选择性造成周围神经不同部位损伤,进而表现出不同类型的临床不良症状,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生理健康[2].遗传性、药物性、酒精性、糖尿病性、肿瘤性、免疫源性、化学毒物源性周围神经疾病均为常见类型,药物治疗是周围神经疾病临床治疗的常见和有效方法,针对于不同类型的周围神经疾病,其用药和治疗机制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高频神经超声作为周围神经病患者临床和神经电生理诊断的补充技术,凭借卓越的空间分辨率、灵敏的多普勒技术和图像后处理技术,实现了神经病理结构的实时、动态观察,已经成为检查周围神经活体病理结构显像的重要工具。神经肿胀是周围神经病最常见的病理表现之一,但周围神经也会有其他异常特征,包括异常的神经回声、血流和弹性。文中对超声技术和常见周围神经异常状况进行了描述,综述周围神经病中高频神经超声检查结果的定量分析方法,以及这些定量分析方法在不同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42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行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的肢体麻木及疼痛缓解情况,同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胫神经和腓神经变传导速度.结果 本组42例经治疗后肢体麻木及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率分别为81.0%和76.2%,缓解率分别为14.3%和21.4%,恶化率分别为4.8%和2.4%.患者治疗后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平均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麻木和疼痛症状,改善神经缺血、缺氧,增加神经传导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尿酸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01-2013-12 8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80例2型糖尿病无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对照组,测定血尿酸水平。结果研究组血尿酸浓度为(378.3±23.7)μmol/L,对照组为(311.2±18.5)μmol/L,研究组血尿酸浓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尿酸升高率58.7%,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和病程时间以及血尿酸均是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因素。结论血尿酸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呈现高表达状况,是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合并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提高对MS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01~2007-12收治的15例MS合并周围神经系统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所有病例除有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表现外,都合并有周围神经损害的症状及体征,神经电生理检查提示外周神经病变.结论 MS部分病例可以合并周围神经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患者病变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观察分析。方法从我院在2009-06~2010-12进行的糖尿病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的神经病变患者28例中进行随机抽取,对28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方法及结果的综合分析与观察。结果 28例患者经松解术治疗后均有明显好转或完全好转。结论鉴于周围神经松解术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综合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将2008-02—2011-07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控制血糖;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综合足部护理,检测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双侧正中神经、腓神经、尺神经和胫后神经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观察患者双下肢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价2组空腹和餐后2h血糖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的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P<0.05);2组治疗前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治疗前后双侧正中神经、腓神经、尺神经和胫后神经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胫后神经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下降较对照组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足部护理可以改善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有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收集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60例正常体检者的病史和临床生化资料,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周围神经病变分成两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ELISA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细胞因子TNF-α、IL- 1β和IL-6.采用多因素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细胞因子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对照正常组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FBG、PPG、HbAlc、Hs-CRP、TNF-α和IL- 1β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表达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Hs-CRP、TNF-α和HbAlc对2型糖尿病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均有独立作用.结论 免疫炎性反应参与了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盐酸丁咯地尔及持续氧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除进行血糖控制、活血、抗凝、营养神经等治疗外,加用盐酸丁咯地尔200mg静滴,配合持续氧疗,共用2个疗程。同时对患者进行强化健康教育,加强临床护理,做好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37例病人在改变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及腓神经的传导速度上疗效明显。结论血管病变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起着重要作用,盐酸丁咯地尔配合持续氧疗能够有效地改善糖尿病人的神经缺血和缺氧状况,有助于周围神经病变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定量分析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的变化与特点。方法检测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四肢周围神经的传导功能,并与正常值进行定量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检测结果均提示四肢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或神经根损害,即运动末端潜伏期延长,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减慢,复合肌肉运动动作电位和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降低,F波潜伏期延长且出现率下降,H反射消失等。结论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其周围神经存在明显的脱髓鞘改变,也存在明确的轴索变性,而且具有四肢神经远近段同时受累,近段受累甚于远段,下肢受累甚于上肢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