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刺激在选择性丘脑腹中间核毁损术中的定位作用.方法在对23例震颤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的微电极引导选择性丘脑腹中间核毁损术中,比较丘脑腹中间核(Vim)及其周围结构在微刺激时,对侧肢体震颤变化情况及异常感觉情况.结果靶点上方2-5mm不仅震颤遏止机率最大,为靶点上方7~10mm的3倍以上,而且阈值小于10mA,比靶点上方7~10mm的阈值小1倍以上.不同亚核刺激时感觉异常的发生机率不同.刺激腹尾侧核(VC)时患者感觉确切,部位局限,阈值较小,常常小于10μA.结论微刺激可以确定VC与Vim的边界、手术靶点的内外侧界和手术毁损区域,在选择性丘脑毁损术靶点定位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药物难治性的原发性震颤患者,震颤症状可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手术治疗常可达到药物不能企及的效果,传统手术靶点定位方法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今个体化、精准医疗的发展理念,而纤维束示踪技术确定齿状红核丘脑束位置在靶点定位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本文对震颤的靶点选择及纤维束示踪技术在震颤患者术前靶点定位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采用伽玛刀毁损丘脑腹中间核(ventrointermediatenucleus,Vim)、腹嘴核(ventrooralnucleus,VO)治疗58例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nse,PD)及其他运动异常性疾患,分析治疗后的临床变化过程及丘脑毁损灶的变化。方法采用4mm准直器单枪对靶点照射130Gy。参照微电极验证立体定向丘脑毁损术时确定靶点的方法确定靶点。结果随访2年以上的患者有40例,最长的患者随访了9年。在MRI上,丘脑毁损灶的变化可分为大而不规则形和小圆形,其容积在数10mm3到约600mm3。80%的患者效果良好而无明显并发症,震颤在治疗1年后减弱。如果震颤持续存在,则追加微电极验证的常规立体定向丘脑毁损术。结论伽玛刀丘脑毁损术治疗运动异常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分期双侧丘脑及苍白球核团毁损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PD)的疗效,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外科自1998年2月至2008年5月对已行一侧核团毁损术的19例患者施行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对侧丘脑及苍白球核团毁损治疗,其中16例患者一期行丘脑腹中间核(Vim核)毁损,二期行对侧苍白球内侧部(Gpi核)毁损,同时加做Vim核小灶毁损.3例患者一期行Gpi核毁损,二期行对侧Gpi核毁损及Vim核小灶毁损.采用PD国际统一评分量表(UPDRS)对患者术前、术后1周“开”、“关”两种状态进行评分,分析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 所有患者的整体病情和典型症状(震颤、僵直、行动迟缓)均得到明显改善,二期Gpi核毁损术对缓解僵直明显,加做Vim核小灶毁损,震颤缓解满意.2例患者术后出现构音困难,其中1例伴吞咽困难.3个月后症状缓解. 结论 对双侧症状均较严重的PD患者,只要严格掌握适应征,选择合适的靶点,严格控制毁损灶大小,分期双侧丘脑及苍白球核团毁损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PD)历史悠久,即通过在丘脑或丘脑下核制造损害灶以控制震颤、强直和运动不能。此术的靶点主要是丘脑腹前核、腹后核、中腹核(Vim)或未定区。其中Vim被证明对治疗震颤更为有效,在此核内制造小的毁损灶亦能获得满意疗效。目前多数作者均喜欢以Vim作为PD治疗的靶点,并倾向于用Vim刺激术替代Vim——丘脑切开术治疗此类疾病,本文作者报道33例次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选择性丘脑腹中间核 (Vim)毁损术的手术方法及对震颤型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 对 33例震颤型帕金森病应用CT行Vim解剖定位 ,以微电极作神经电生理校对后 ,进行小灶性毁损。手术前后进行UPDRS分项计分、手指拍击实验和行走试验并计算改善率。结果  33例震颤型帕金森病患者术中完全控制震颤。UPDRS计分、手指拍击实验和行走试验的改善率分别为 0 69± 0 2 2、0 31± 0 2 6及0 1 1± 0 1 7。两周后复发 1例。轻度构音障碍 1例。结论 选择性丘脑Vim毁损术对震颤型帕金森病有显著疗效。严格掌握手术适应征 ,合理应用微电极技术 ,适当的毁损体积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下丘脑腹中间核(Vim核)毁损术治疗特发性震颤(essentialtremor,ET)的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微电极导向下单侧丘脑毁损术治疗的55例ET患者。对患者术前术后肢体震颤、生活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对并发症、症状复发及手术适应证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对侧肢体震颤完全消失47例,遗留有轻微震颤8例,头颈、躯干部震颤及声音震颤有所改善,同侧肢体震颤无缓解,震颤的整体改善率54.1%,术后复发3例,同侧二次手术后震颤完全控制。长期随访疗效稳定,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一过性并发症15例,无永久性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单侧Vim核毁损术治疗E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微电极引导准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保障,症状复发及并发症的出现与靶点定位不准及毁损灶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术核磁共振靶点定位最佳扫描方式。方法  72例帕金森病患者行磁共振导向结合微电极记录定位 ,丘脑腹中间核 (Vim)毁损术。分为两组 ,采用中反转恢复序列 (IR)扫描直视定位和常规自旋回波 (SE)扫描解剖间接定位。以术中微电极记录和射频刺激验证确定的毁损靶点为标准 ,观察毁损靶点与影像定位靶点坐标的一致性 ,统计两种MRI定位方式下预定靶点与毁损靶点坐标符合率 ,结合疗效分析评价两种定位法。结果  34例行IR扫描直视定位术中靶点符合率为 88.2 % ,38例行SE扫描间接定位术中靶点符合率为 31.6 %。两种定位法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MRI直视定位较解剖间接定位电生理靶点符合率高。结论 IR序列是MRI帕金森病立体定向靶点影像定位的优选扫描方式。其个体化直视定位靶点对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Gpi、Vim联合同期毁损治疗帕金森病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7~74岁,平均51,5岁.病程2~10年,平均6,4年,术前开、关状态UPDRS评分,分别为34.9±17.3和51.2±17.5.采用CRW定向仪,应用Philips Gyroscan NT 1,0 tesla MR扫描,在轴位像直接确定Vim、Gpi解剖靶点,再测量距中线实际距离,读出靶点坐标数据.在冠状位先确定Vim、Gpi靶点,确定Gpi靶点距离视束2mm,再测量靶点至中线实际距离及深度.二者重建即为确定的Vim、Gpi手术靶点.靶点微电极记录一次.靶点射频毁损之前,行电刺激验证靶点.毁损温度80度、每次60秒,每间隔1mm毁损一次,毁损灶达4~6mm圆柱体.结果术后1~2周开、关状态UPDRS评分,分别改善为14.2±27.1和16.2±25.5.随访2~18个月,震颤完全消失,肌僵硬及运动迟缓改善,肢体活动灵活,步态和身体姿势显著进步.无语言障碍及视野缺损、无死亡.结论对Gpi、丘脑Vim核的毁损的先后次序、毁损范围、毁损的程度应该依据患者的症状而定.以肌僵硬为主要症状者,先毁损Gpi.如果仍有明显震颤,则增加Vim靶点.震颤较轻时,Vim靶点毁损范围应缩小3mm.以震颤为主要症状者,则先毁损Vim靶点,依据肌僵硬改善程度决定是否行Gpi毁损及毁损程度.采用Gpi、Vim靶点联合同期毁损并未增加手术危险性,相反,两个靶点作用互补,“开”“关”状态改善显著,震颤改善达百分之百,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电极引导下丘脑Vim核切开治疗震颤麻痹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采用微电极引导下立体定向丘脑Vim射频切开术治疗40例患者,用CRW定向仪,应用MR1扫描,在冠状位、轴位像可直接确定解剖靶点,读出靶点坐标.术中微电极记录细胞电活动异常信号,协助确定靶点,然后进行射频毁损术.结果:本组无死亡,随访至今2例分别在术后1周,20天震颤复发,2例遗留口周及对侧手指麻木,其余震颤完全消失,肌强直及运动迟缓改善,远期疗效在随访中.结论:使用MR1导向,保证手术定位精确性,微电极可在Vim核记录到震颤同步的震颤细胞异常电活动,达到功能定位,对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并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及毁损部位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介绍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毁损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适应证及毁损部位选择的经验.方法回顾607例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毁损手术治疗经验,根据临床症状分型确定,单纯震颤型,选择丘脑腹外侧核(Vim,Vop)为靶点;僵直少动型选择苍白球腹后内侧部为靶点;混合型首先选择苍白球腹后内侧部为靶点,术中如肢体震颤改善不理想时,再加丘脑腹外侧核(Vim)毁损.结果手术有效率97.3%,术后患者Hoehn和Yah分级及UPDRS评分及药物所致运动障碍均有显著改善.术后1周开状态改善率62.3%±11.3%,关状态改善率76.1%±8.7%.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5%,永久性并发症为1.3%.结论微电极记录技术能显著提高手术定位准确率及成功率.合适的病例选择对于良好的手术疗效是第一位的,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应该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诊断明确,手术操作有助于改善患者目前的生活质量.毁损靶点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分型,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灵活地选择毁损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应用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7至2013年12月采用立体定向丘脑腹中间核(Vim核)和或苍白球腹后外侧部(PVP核)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45例。术前、术后1个月进行UPDRS评分,比较手术前后评分的变化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45例帕金森病患者的肢体震颤、僵硬及运动迟缓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的UPDRS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显著,靶点定位、毁损范围及程度与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CT直接定位丘脑VIM核治疗帕金森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齿状红核丘脑束在丘脑底部会聚于丘脑VIM核。通过调节CT的窗宽和窗位,寻找齿状红核丘脑束,直接定位丘脑VIM核治疗以震颤为主的帕金森病病人,方法:19例帕金森病病人进行了丘脑VIM核毁损术。选择的VIM核靶点伴于AC-PC平面,内囊内缘丘脑中部的低密度区,术中行电刺激定位,如定位不准确,再选择其后部的低密度区作为靶点。电刺激确定靶点后,行靶点持久性毁损。结果:19例病人有11(58%)例无须调整靶点,6(32%)例调整靶点一次,2(10%)例调整靶点二次,毁损后震颤均消失,肌张力下降,随访1-12月震颤无复发。结论:通过调节CT的窗宽、窗位,直接定位丘脑的VIM核,可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复发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追踪齿状-红核-丘脑束在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震颤症状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诊断为伴震颤症状的原发性帕金森病的病例资料,结合手术前后MRI和CT等影像数据,通过软件追踪齿状-红核-丘脑束。2例病人为单侧震颤症状仅植入一侧电极,5例病人双侧震颤植入双侧电极,每侧电极4个触点,电极触点共48个。排除刺激引起副作用的触点6个,实际有效电极触点42个。计算有效电极触点到齿状-红核-丘脑束的最近空间距离,分析震颤改善程度与距离的相关性。结果在同一刺激参数程控下,电极触点到齿状-红核-丘脑束的最近空间距离,震颤改善率50%组为(1.74±1.13)mm,震颤改善率≤50%组为(2.76±1.22)mm;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8,P0.05)。电极触点到齿状-红核-丘脑束的最近空间距离与震颤改善程度具有相关性(R=0.55,P0.05)。结论 DBS作用于齿状-红核-丘脑束,与震颤改善相关,未来需进一步严密设计临床试验来验证其应用价值,以实现精确靶点定位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5.
丘脑Vim核毁损术中的微电极定位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丘脑Vim核毁损术中的微电极定位方法,实施靶点调查。方法 术中采用微电极技术,确定Vim的位置后,进行毁损治疗,术后进行靶点调查。结果 全部患者震颤完全消除,无一例永久并发症发生,靶点调查显示一定的分布规律。结论 精确的微电极引导丘脑Vim核毁损术可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微电极记录技术在帕金森病手术治疗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 自 1 999年 4月至 2 0 0 1年 2月采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 350例 ,其中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 (PVP) 2 78例 ,丘脑腹中间核 (Vim)毁损术 35例 ,同期同侧PVP和Vim毁损术 1 5例 ,行同期双侧PVP 1 1例 ,分期双侧PVP 8例 ,分期一侧PVP或另一侧Vim毁损术 3例。对手术前后的“关”状态和“开”状态进行生活能力评分、UPDRS评分 ,并进行门诊随访。结果 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关”状态提高 2 9.8% ,“开”状态提高 2 5 .9%。UPDRS :在“关”状态下 ,总的改善率为 57.3 % ,其中精神行为情绪改善率为 50 .8% ,日常活动改善率 59.1 % ,运动功能改善率 58.2 %。结论 PVP对震颤效果不如Vim毁损术 ,对震颤明显 ,无明显僵直的患者可选择Vim毁损术 ,对震颤僵直型患者可分期双侧PVP毁损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正常人丘脑解剖特征的测量与分析,探讨采用丘脑长度比例法测量、计算丘脑腹中间核(Vim)坐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1.5T高清晰核磁共振成像仪(MRI)仪测量了82例正常成人大脑前后联合间径(AC-PC)、大脑长度与宽度、丘脑长度与宽度、两侧丘脑间的夹角,分析AC-PC与大脑长度、大脑宽度、丘脑长度、丘脑宽度及两侧丘脑间夹角之间的相关性,分别通过丘脑长度比例法和原点法(根据AC-PC中点)测算Vim核的坐标,并比较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结果AC-PC22.5±1.1mm,丘脑长33.1±1.4mm,丘脑宽17.5±1.2mm,两侧丘脑间的夹角51.0±6.0°;左右丘脑长、宽无统计学差异,但个体差异明显:不同个体丘脑长度的最大差为7.4mm,丘脑宽度的最大差为5.9mm;AC-PC与脑长、丘脑长呈正相关;两侧丘脑间的夹角同脑形、脑宽呈正相关性;原点法测得的Vim核位置偏后,而丘脑长度比例法确定的Vim核的Y值变异较大。结论可根据丘脑长度来测算Vim核坐标,丘脑长度比例法较原点法确定的Vim坐标更加个性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扫描定位结合术中微电极记录技术及靶点选择在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MRI扫描定位结合微电极记录,脑立体定向毁损法治疗帕金森病89例,其中Vim毁损6例,Gpi毁损71例,Gpi Vim毁损12例,结果:根据MRI扫描确定的靶点坐标与通过微电极记录确定的最终毁损靶点坐标不符的9例,变更范围1-3mm,患者震颤、僵直及运动减少等症状改善显著,术前及术后UPDRS评分经t检验统计有显著差异。结论:选择合适的靶点,MRI扫描结合术中微电记记录技术,提高了帕金森病手术疗效,减少了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Patil方法,经改进直接定位Vim核治疗帕金森病。现介绍如下:1 材料和方法 从2000年3月至2001年3月,利用改进的直接定位Vim核方法治疗帕金森病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45~76岁,平均(61.84±8.8)岁。均以震颤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僵直和运动缓慢。Hoehn和yahr分级:Ⅰ级:1例,Ⅱ级7例,Ⅲ级5例,Ⅳ级6例。其中有6例曾在我院行一侧丘脑Vim核毁损术,再次行对侧Vim核毁损术。2 手术方法及过程 根据Patil方法,我们用螺旋CT进行基底节扫描(层厚2mm,层间距0mm),尽量与AC-PC平面平行。在丘脑的下部几个平面,调整CT影像的窗宽和窗位后,丘脑内可见很多的低密度区,未见齿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丘脑腹中间核(Vim)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并发症。方法PD患者151例在采用MRI丘脑长度比例法定位Vim后行射频热凝毁损Vim治疗。术前、术后1周、1年、3年、6年在未服药状态下行统一PD评定量表Ⅲ(UPDRSⅢ)评分评估疗效。结果不同Hoehn-Yahr分级患者术后1周UPDRSⅢ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1周不同级别Hoehn-Yahr分级UPDRSⅢ评分改善率均差异显著术后6年,震颤型和震颤僵直型PD患者UPDRAS评分分别为(35.75±2.30)%和(27.27+2.02)%;震颤型近期及远期疗效较震颤僵直型好(P〈0.05)。随着Hoehn-Yahr分级的增加和术后时间的延长UPDRSⅢ评分改善率下降。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毁损灶少量出血6例,构音功能障碍8例,手术同侧口周及对侧肢体麻木7例。结论经MRI丘脑长度比例法定位后行丘脑Vim毁损术治疗PD近期疗效显著,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并发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