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普唑仑(alprazolam)系三唑苯并二氮(艹卓)类药物,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有效。初步研究证实对惊恐障碍亦有疗效。作者应用中、高剂量的阿普唑仑治疗46例焦虑障碍患者时,有15例(33%)出现重性抑郁症。本文所有参加8周双盲对照研究的患者,均符合DSM-Ⅲ空旷恐怖症伴惊恐发作或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8周后,原接受阿普唑仑治疗者继续应用,用安慰剂者改用阿普唑仑治疗1年。惊恐发作前患者没有抑郁症状,并且惊恐发作后出现重性抑郁症(DSM-Ⅲ标准)的患者,在入组时无抑郁症状。本文从中选2例病例报告如下: 例1,女性,32岁,已婚,患空旷恐怖  相似文献   

2.
过去,常把惊恐发作视为焦虑性神经症、空旷恐怖,功能性心血管障碍和恐怖性人格解体综合征的一种临床症状。最近,Spit-zer 等则把惊恐发作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加以研究。以后作为 DSM-Ⅲ的一部份内容。本文拟对有关惊恐发作的临床研究作一复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01例惊恐发作患者诊断归属及发作场所变化。方法:对101例惊恐发作患者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轴Ⅰ障碍用定式临床检查-临床版(SCID-CV)进行诊断;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发作情况。结果:符合DSM-Ⅳ惊恐障碍90例(89.1%),广泛性焦虑障碍6例(5.9%),抑郁障碍3例(2.9%),强迫障碍及精神分裂症各1例。90例惊恐障碍患者中,首次发作场所为家中50例,公共场所31例,途中9例;76.6%患者常在初次发生发作的场所发作,23.4%发作场所没有倾向性,仅1例发作场所固定。11例非惊恐障碍患者首发场所为家中3例,公共场所8例;此后发作场所均不固定。结论:约90%惊恐发作患者诊断为惊恐障碍,首次多发作于家中,并且倾向于在初次发作的场所发作;非惊恐障碍患者发作场所不固定。  相似文献   

4.
多数学者认为惊恐障碍的症状在日间加重,而早醒、抑郁症状早晨最重则是内源性抑郁的典型特征。本文调查惊恐障碍患者的广泛性焦虑、恐怖性焦虑和恐怖性回避症状昼夜变化和24小时内惊恐发作的分布情况。方法:共有40名惊恐障碍患者,均有长期惊恐发作史,符合DSM-Ⅲ-R惊恐障碍(伴或不伴广场恐怖症)诊断标准,其中六名在研究期间还符合重性抑郁诊断标准,予以删除,余下34名。其中20名曾有重症抑郁发作,另14名无。40名正常对照组都是国立精神卫  相似文献   

5.
焦虑障碍(anxiety disorder,AD)是中国精神科门诊最常见的神经症之一[1],按照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CCMD-3),可根据其临床表现主要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两类.但在DSM-Ⅳ中,焦虑障碍则包括广泛性焦虑(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 PD)、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其终身患病率3.5%~13.3%.本文结合DSM-Ⅳ诊断标准,以中国临床上常见的4种神经症(广泛性焦虑、惊恐障碍、社交焦虑和强迫症)为例,复习其脑电生理学领域的最新热点.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是要证实抑郁症临床症状与血中内啡肽样免疫活性高有关。作者从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定式检查表(SADS)选出有关情绪不良和其他有关症状项目,检查下列抑郁的临床症状: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恐怖、失眠、主观感觉愤怒、表露出愤怒、激越、精神运动性迟滞、惊恐发作、强迫症状、纳差、体重下降。本文检测了20例抑郁患者和23例对照受试者的血β内啡肽浓度、抑郁心境的严重程度和上述12项症状。方法:43位受试者均为男性,20例患者,23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者,每例受试者完成SADS检查。按DSM-Ⅲ-R标准,由三  相似文献   

7.
阿普唑仑治疗惊恐相关障碍有效,但剂量范围较宽。这由多种原因造成,如①药物动力学差异;②惊恐相关障碍严重程度差异;③个体对阿普唑仑反应差异;④患者是否自服其他苯二氮(艹卓)类药。其中个体对阿普唑仑的药物动力学差异可能是主要因素。本文采用安慰剂对照实验,研究阿普唑仑剂量、血浓度与惊恐症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入组对象为符合DSM-Ⅲ惊恐症和广场恐怖症伴惊恐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共96例,70%为女性,30%为男性,平均年龄37.1岁。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安慰剂组35  相似文献   

8.
惊恐障碍的一些症状与某些侵袭呼吸系统的疾病相当类似。呼吸困难、窒息和窒息感为两者所共有的重要特征。症状的雷同或能指明其在病理生理学方面的某些重叠,至少表明惊恐障碍与某些呼吸障碍间有联系。本文探讨惊恐障碍病人呼吸疾病的患病率。作者假设惊恐障碍患者呼吸疾病的终生患病率和时点患病率高于强迫症或饮食障碍患者。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法。从一精神病医院焦虑门诊选择惊恐障碍30例、强迫症30例及进食障碍30例作为研究对象。各组均有男、女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35.5±10.1岁,  相似文献   

9.
目前认为自发性惊恐发作或是焦虑性神经症的一部份,或与广场恐怖症有关。Zitrin等发现广场恐怖病人的自发性惊恐和焦虑性神经症病人的惊恐发作有共同的特点,从而得出“从诊断角度看,这些患者属于焦虑性神经症”的结论。DSM-Ⅲ将不伴回避行为的自发性惊恐发作单独列为一项,称为惊恐症。过去用三环类药物结合心理治  相似文献   

10.
按照DSM-Ⅲ的定义,惊恐发作是一种单一的恐惧发作同时伴有至少四种躯体症状,躯体症状主要有呼吸困难、心悸、胸痛、窒息感、头晕、非真实感、感觉异常、忽冷忽热、出汗、晕厥、震颤、濒死恐惧感、害怕失去自我控制或害怕会变成疯狂,一般认为并无局灶性神经症状和体征。本文作者研究了一组门诊病人,对诊断为惊恐发作病人的神经症状进行了评定。结果:对350例病人进行连续追踪,发现19例惊恐发作患者被转诊检查局灶性神经症  相似文献   

11.
惊恐障碍表现为突然和难以预料的恐怖反复发作,伴有呼吸困难、心悸、胸痛和出汗等症状。因为这些症状酷似几种内科疾病,所以惊恐障碍病人常去内科就诊。为此,惊恐障碍和心血管/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引起了研究者关注。为了明确惊恐障碍与内科疾病之间的关系,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方法:样本来自13个城镇,有5034人接受了检查,其中2500人年龄≥65岁。整个样本分为3组,第Ⅰ组,曾有惊恐障碍诊断,同时还有其他精神障碍者;第Ⅱ组,有符合DSM-Ⅲ标准的下列疾病:重性抑郁、情绪恶劣、双相障碍、强迫障碍、躯体化障碍、酒  相似文献   

12.
首次住院的高龄躁狂症患者趋向增加,作者假设:与老年抑郁症相比,老年躁狂症是情感障碍中一种更为严重的形式,可能与神经病学障碍有关,预后较差。作者对此作比较研究。方法:1980~1987年50例连续住院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均符合DSM-Ⅲ-R躁狂发作标准,有脑器质性障碍或其他疾病者除外。比较组包括50例同期住院年龄、性别相匹配,符合DSM-Ⅲ-R重型抑郁标准的患者,双相性抑郁除外。随访期3~10年。  相似文献   

13.
家系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家族成员中患抽动秽语综合征者较多,而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家族成员中患强迫症者较多。单卵双生子中两疾病也有很高的一致性。此外许多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具有强迫症状,而强迫症患者也常有抽动发作,因此有人认为二者可能属同一基因。作者对两障碍的强迫症状作比较。方法:强迫症患者10例,强迫症合并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15例。入组前检查排除肝、肾、心脏疾病、妊娠、抽搐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以及有抑郁或重性精神病者,均符合D-SM-Ⅲ-R强迫障碍或抽动秽语综合征诊断标准。量表评定采用72项Yale-Brown强迫症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两名作者在对500余例强迫障碍病人进行检查和治疗期间,发现很多病人是在怀孕期间出现强迫症状。Pollitt在研究中发现,11%的强迫障碍门诊和住院病人,其强迫障碍与怀孕和分娩有关。但这些研究并没有专门调查怀孕期的强迫症发生情况,而作者根据临床观察认为怀孕是促使强迫症发作的重要生活事件。本文目的就是对怀孕期的强迫症状进行研究。方法:根据DSM-Ⅲ-R标准诊断为强迫障碍的106名女病人参加本研究,其中无孩的女病人42人,至少有1个小孩的59人,此外5人有过流产。为调查强迫症与怀孕的关  相似文献   

15.
三环类抗抑郁药(TCA)被广泛用于治疗情感障碍,近年来其适应症扩展到其他精神障碍,如惊恐发作、恐怖症以及强迫症。据报道TCA可引起严重的性方面的副作用,如性欲减退、性乐延迟或缺乏、阳萎,还有一种是射精疼痛。本文报道二例用丙咪嗪治疗的惊恐发作病人和二例用氯丙咪嗪治疗的抑郁症病人用药期间均出现射精疼痛。第一例惊恐发作病人,丙咪嗪剂量加至125mg/日,三周内症状完全被控制,但性交时出现射精疼痛。停药8周后,射精疼痛消失。4个月后由于惊恐发作又用丙咪嗪治疗(125mg/日),惊恐发作被控制,而再次出现  相似文献   

16.
低血糖可引起多种躯体症状。主要有饥饿、多汗、震颤、忽冷忽热、心悸、心动过速和头晕目眩。除饥饿以外,其他症状与惊恐发作时的症状类似。最近,Gorman等报告乳酸盐诱发惊恐发作的根本机制不是低血糖,但就我们所知,尚没有惊恐发作导致血浆葡萄糖降低的报告。为了弄清低血糖和惊恐发作的关系,本文作者通过给惊恐症患者  相似文献   

17.
研究对象:继发性躁狂组17例,均符合(1)DSM-Ⅲ重性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标准,(2)躁狂前有血管瘤或创伤性脑损伤的临床或CT扫描证据,(3)无其它神经病学、中毒或代谢障碍史;创伤后抑郁组31例,皆选择于连续住入马里兰大学医院的184例急性脑血栓或脑出血患者及68例脑梗塞或脑出血后再次入院治疗的患者。他们均符合(1)DSM-Ⅲ重性抑郁症标准,(2)抑郁症前有明显的脑血管损伤的临床或CT扫描证据,(3)无其它神经病学、中毒或代谢障碍史;创伤后非抑郁症组28例,选自同抑郁症组相同的病例中,他们均符合(1)不符合DSM-Ⅲ抑郁或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2)有脑血管损伤的明显临床或CT扫描证据,(3)创伤后至少6  相似文献   

18.
研究背景惊恐发作系指反复发生、有时为不可预料的焦虑或惊恐症状。尽管大多数惊恐发作都在白天发作,但夜间惊恐发作也相当常见,而更关注夜间发作。夜间惊恐发作患者较白天发作患者存在更严重的失眠,大多数患者可因一次夜间惊恐发作而继发预期焦虑和回避行为。本研究通过对夜间惊恐发作患者视频多导睡眠图监测参数和临床伴随症状的分析,探讨其睡眠特征,为更好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夜间惊恐发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夜间视频多导睡眠图监测20例夜间惊恐发作患者和23例健康志愿者睡眠过程,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20项)评价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及睡眠障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夜间惊恐发作组患者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和睡眠维持率降低、觉醒时间延长、觉醒次数和>5min的觉醒次数增加,以及非快速眼动睡眠期Ⅰ期所占比例增加、慢波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期所占比例减少(均P<0.05);而两组患者睡眠潜伏期、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醒起时间、快速眼动睡眠次数、非快速眼动睡眠期Ⅱ期所占比例、呼吸暂停指数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3例(13/20)夜间惊恐发作患者伴焦虑症状、17例(17/20)伴抑郁症状;13例次(13/20)伴入睡困难、17例次(17/20)伴睡眠维持障碍(频繁觉醒和再度入睡困难)、7例次(7/20)伴早醒。结论夜间惊恐发作患者深睡眠减少、浅睡眠增加、睡眠质量差,且多伴有轻或中度焦虑和(或)抑郁症状及睡眠障碍。夜间多导睡眠图监测可用于排除易与夜间惊恐发作相混淆的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梦魇)等,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9.
用三环抗抑郁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二氮类、β受体阻滞剂治疗惊恐障碍已获不同程度的疗效,但各有其利弊。尚无一种药物是充分有效而无高剂量带来的副作用。本文应用三唑安定与心得安合用治疗符合DSM-Ⅲ诊断的惊恐障碍病人。方法:16名连续就诊的惊恐障碍病人。4名男性,12名女性。年龄为26~49岁。对这二  相似文献   

20.
继发性躁狂症是指无情感障碍既往史的情况下,患者因中毒、代谢或神经系统疾患而伴发躁狂症状。本文作者发现2例右侧丘脑梗塞后发生的躁狂症,他们均符合DSM-Ⅲ器质性情感疾病的诊断标准。本文2例患者的共同特征是:急性躁狂发作,右侧丘脑或丘脑边缘梗塞表现为左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