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对左旋多巴诱发的异动症细胞学与行为学效应。方法:6-羟基多巴胺立体定向注射至大鼠前脑内侧束建立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对模型成功的PD大鼠进行两套实验:第1套实验中3组PD大鼠接受每日2次左旋多巴(50mg穔g-1加苄丝肼12.5mg穔g-1)腹腔注射,持续22d。在第23天左旋多巴注射前,3组PD大鼠先分别接受8-OH-DPAT、8-OH-DPAT 5-HT1A受体阻断剂WAY-1006350.1mg穔g-1及溶剂;第2套实验中2组PD大鼠每日2次分别接受左旋多巴/苄丝肼 8-OH-DPAT与左旋多巴/苄丝肼 溶剂,持续22d。评估剂峰旋转次数;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纹状体区谷氨酸受体亚型GluR1亚细胞分布及GluR1Ser831磷酸化的表达情况。结果:8-OH-DPAT减轻了PD大鼠的剂峰旋转次数。5-HT1A受体阻断剂WAY-100635与8-OH-DPAT联合应用则消除了8-OH-DPAT的效应。此外,8-OH-DPAT能调节与异动症相关的GluR1的亚细胞分布且明显降低GluR1Ser831的磷酸化水平。结论:8-OH-DPAT是通过5-HT1A受体起作用的,激动5-HT1A受体的药物可能对于PD异动症治疗及预防有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长期左旋多巴治疗的运动并发症与纹状体神经元谷氨酸受体1的845位丝氨酸(GluR1Ser845)磷酸化的关系。方法通过6-羟基多巴立体定向注射至大鼠前脑内侧前脑束建立PD动物模型,然后左旋多巴甲酯腹腔注射治疗(25mg.kg-1.d-1,每天2次)22d,评估旋转时间、关期发生频率情况;采用免疫荧光与蛋白印迹法检测纹状体区谷氨酸受体1(GluR1)亚细胞分布及GluR1Ser845磷酸化的表达情况。结果PD大鼠长期应用左旋多巴处理后呈现旋转时间逐渐缩短、关期频率递增的趋势,与人类症状波动和开关现象具有相似特征。PD大鼠损伤侧纹状体细胞膜上GluR1和GluR1Ser845磷酸化的数量分别减少至73.0%±4.8%和42.0%±5.6%;长期左旋多巴处理后使损伤侧纹状体细胞膜上GluR1和GluR1Ser845磷酸化的数量分别增加至104.0%±5.5%和112.0%±3.4%;然而损伤侧纹状体GluR1总蛋白数量未发生明显变化。这些改变特异性发生在小清蛋白阳性的中间神经元上。结论长期左旋多巴治疗的运动并发症可能与小清蛋白阳性的神经元上GluR1的亚细胞分布及GluR1Ser845磷酸化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B1受体激动剂WIN55212-2对左旋多巴诱发的运动并发症的行为学及细胞学作用。方法通过6-OHDA立体定向注射至大鼠右侧前脑内侧束建立PD动物模型,成功的PD大鼠模型分别接受左旋多巴/苄丝肼(50mg/kg加12.5mg/kg苄丝肼,每天2次)+溶剂、左旋多巴/苄丝肼+WIN55212-2(1mg/kg)腹腔注射,共持续21d。评估用药后大鼠的旋转反应时间、剂峰旋转圈数变化和关期发生率;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纹状体信号转导蛋白DARPP-32(Thr75)和ERK1/2(Thr202/Tyr204)的磷酸化表达。结果长期联合应用WIN55212-2和左旋多巴,缓解了左旋多巴单独用药所致的PD大鼠旋转反应时间缩短、剂峰旋转圈数增加的趋势,并明显降低关期发生频率。WIN55212-2与左旋多巴合用显著降低了纹状体内DARPP-32(Thr75)的磷酸化;但未使ERK1/2磷酸化表达降低至对照组水平。结论激动CB1受体可能有益于预防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腺苷A2A受体拮抗剂8-(3-Chlorostyryl)caffeine(CSC)对左旋多巴诱发的运动并发症的行为学与细胞学影响.方法 通过6-羟基多巴(6-OHDA)立体定向注射至大鼠前脑内侧束建立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模型成功大鼠接受每日2次左旋多巴甲酯(50 mg/kg加12.5mg/kg苄丝肼)腹腔注射,持续22 d.在第23天,运动并发症模型组大鼠(n=8)继续接受如上用药,用药组(n=8)在左旋多巴注射前注射腺苷A2A受体拮抗剂CSC,均用药至第29天.同时设假手术组(n=8)和PD对照组(n=8).评估旋转时间,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印迹法观察和检测纹状体区腺苷A2A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左旋多巴长期用药诱发PD大鼠模型旋转反应时间缩短,同时模型组损伤侧纹状体区腺苷A2A受体的表达升高[阳性细胞指数(IOD),(11.55±2.75)×104>],较假手术组[IOD,(6.02±1.29)×10±]和PD组[IOD,(5.60±1.83)×10±]有统计学意义(F=33.31,P<0.05).CSC用药逆转了左旋多巴诱导的PD大鼠旋转时间的缩短,损伤侧纹状体区腺苷A2A受体的表达[IOD,(5.80±1.56)×104>]也下调至对照组和PD组水平.结论 腺苷A2A受体参与了左旋多巴诱发的运动并发症的发生,腺苷A2A受体拮抗剂可能是治疗PD运动并发症有前景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在随意运动的起始和控制、情感以及认知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后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的神经活动和5-HT1A受体的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观察了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损毁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SNc)后大鼠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神经活动的变化和体循环给予选择性5-HT1A受体拮抗剂WAY-100635后神经元活动的改变.方法 采用在体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方法,记录正常大鼠和SNc单侧损毁大鼠的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神经元的活动.结果 6-OHDA损毁SNc大鼠的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神经元放电频率显著增加,放电形式没有明显改变.体循环给予WAY-100635(0.1 mg/kg,i.v.)不改变正常大鼠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神经元的平均放电频率和放电形式,而显著降低了SNc损毁大鼠前额叶皮质神经元的平均放电频率.结论 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变性可导致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神经活动增强,5-HT1A受体拮抗剂WAY-100635可以抑制这种活动增强,提示可能存在腹内侧前额叶皮质5-HT1A受体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包裹的可释放左旋多巴/苄丝肼的微球对帕金森病(PD)大鼠运动症状及异动症发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利用PLGA包裹左旋多巴或苄丝肼制成微球,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微球在大鼠体外释放左旋多巴/苄丝肼的浓度。6-羟基多巴胺(6-OHDA)腹腔注射制备PD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PD大鼠分为PD组、左旋多巴处理组和微球处理组,并设假手术组,各组12只。给予左旋多巴处理组大鼠皮下注射左旋多巴(12mg/kg)和苄丝肼(15mg/kg),给予微球处理组大鼠皮下注射含同等剂量左旋多巴和苄丝肼的微球。于治疗的第1、7、14天计数大鼠经阿扑吗啡诱导的旋转圈数。2周后行大鼠异常不自主评分(AIM)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纹状体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体外释放试验结果显示微球内的左旋多巴/苄丝肼均匀缓慢释放,第7天时左旋多巴和苄丝肼释放量分别达到91.2%%和97.1%。治疗2周后,微球处理组大鼠和左旋多巴处理组大鼠阿扑吗啡诱导的旋转圈数均明显下降(均P<0.05),但在治疗的第1、7、14天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微球处理组大鼠于治疗后的第1、2、4、6、8、10、12、14天的AIM评分(轴性+上肢+口面)与左旋多巴处理组大鼠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左旋多巴处理组大鼠纹状体ERK1/2水平较PD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均P<0.05)。微球处理组大鼠纹状体ERK1/2磷酸化水平较左旋多巴处理组大鼠明显降低(P<0.01)。结论微球皮下注射可以改善PD大鼠的运动症状,同时可以减少PD大鼠异动症的发生,这可能与微球释放的左旋多巴持续性刺激PD大鼠从而减少ERK1/2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抗帕Ⅰ号方剂对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多巴胺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抗帕Ⅰ号方剂对帕金森病(PD)大鼠纹状体多巴胺D1(DR1)、D2受体(DR2)表达的影响.方法 6-羟基多巴胺损毁制备偏侧PD大鼠模型,PD大鼠分为4组,分别进行抗帕Ⅰ号方剂、左旋多巴甲酯/苄丝肼、左旋多巴甲酯/苄丝肼/抗帕Ⅰ号方剂和生理盐水灌胃治疗4周,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RT-PCR检测纹状体DR1、DR2受体的表达.结果抗帕Ⅰ号方剂联合左旋多巴治疗使PD大鼠产生稳定的对侧旋转行为;左旋多巴治疗后使PD大鼠在盐酸去水吗啡诱发后产生逐步增加的对侧旋转行为;联合抗帕Ⅰ号方剂及左旋多巴治疗可使盐酸去水吗啡诱发的对侧旋转次数减少.联合左旋多巴及抗帕Ⅰ号方剂治疗后损毁侧纹状体DR1 mRNA表达较对照组、抗帕Ⅰ号方剂组增强(P<0.05),而DR2 mRNA表达较对照组、抗帕Ⅰ号方剂组减弱(P<0.05).结论联合抗帕Ⅰ号方剂及左旋多巴治疗可改善PD大鼠行为学,但单独应用抗帕Ⅰ号方剂对多巴胺受体表达无明显影响,且抗帕Ⅰ号方剂无明显受体激动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在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在左旋多巴诱发的运动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6-羟多巴胺立体定向注射至大鼠前脑内侧前脑束建立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对建模成功的PD大鼠每日2次左旋多巴(50 mg/kg 加12.5 mg/kg苄丝肼)腹腔注射,持续22 d.在第23天注射左旋多巴前,给予PD大鼠ERK特异性的抑制剂PD98059处理.评估旋转反应时间及剂峰旋转圈数,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纹状体区ERK1/2 磷酸化表达情况.结果 长期使用左旋多巴处理使PD大鼠损伤侧纹状体ERK1/2 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强(155.6%±6.5%), 而PD98059 可明显降低ERK1/2磷酸化水平(85.4%±5.6%).同时,PD98059逆转了左旋多巴所诱导的PD大鼠旋转时间的缩短,减少了剂峰旋转次数.此外,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能部分减轻ERK1/2磷酸化水平(101.2%±6.2%,与左旋多巴+溶剂组相比较t=3.2,P<0.05).结论 PD运动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纹状体ERK通路的激活有关,并且ERK通路的激活部分是PKC所依赖的;抑制ERK通路活性的药物可能是治疗PD运动并发症的一种新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PLGA)包裹的可释放左旋多巴和苄丝肼的微球对帕金森病(PD)大鼠运动症状及异动症发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PLGA包裹左旋多巴及苄丝肼制作微球,高效液相法测定微球在体内释放出的左旋多巴和苄丝肼的浓度,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射制作PD大鼠模型,制模成功的PD大鼠随机分成PD组、左旋多巴组、微球组(每组12只),另设溶剂注射假手术组(n=12).左旋多巴组和微球组大鼠分别接受左旋多巴和苄丝肼(左旋多巴12 mg/kg,苄丝肼15 mg/kg)或等剂量微球皮下注射,在治疗的第1、4、7、10、14天行大鼠前肢功能测定,治疗2周后行大鼠异常不自主运动( AIM)评分,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纹状体区磷酸化的多巴胺和环磷腺苷调节的磷酸化蛋白-32(DARPP-32)(Thr34)和△FosB水平.结果 体内释放实验表明第7天时左旋多巴和苄丝肼释放量分别达76.2%和83.6%.微球处理组大鼠在治疗的第10天和第14天时前肢跨步数分别为5.8±1.6和5.2±1.5,比左旋多巴组(2.4±1.1、1.2±0.5)明显增加(t =4.12,5.43,均P<0.01).微球处理组大鼠第14天AIM评分[(16.0±2.1)分]较左旋多巴处理组[(26.0±3.2)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59,P<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微球处理组大鼠纹状体磷酸化DARPP-32水平[(3.7±1.3)×104]较左旋多巴处理组[(7.9±2.2)×104]明显降低(t=2.95,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微球处理组大鼠磷酸化DARPP-32和△FosB水平分别为119.4%±11.3%和149.3%±12.3%,较左旋多巴组(184.8%±13.7%和300.4%±14.2%)显著下降(t =4.12、2.91,均P<0.05).结论 微球皮下注射可以改善PD大鼠的运动症状,同时可以减少PD大鼠异动症的发生,这与微球释放的左旋多巴持续性刺激PD大鼠从而减少磷酸化DARPP-32和△FosB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5-羟色胺1A(5-HT1A)受体与匹罗卡品诱导的癫痫大鼠合并抑郁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关系。方法从匹罗卡品诱导的慢性自发性颞叶癫痫大鼠中筛选出合并抑郁的大鼠3 2只,随机分成模型组、卡马西平(CBZ)组、CBZ+8-OH-DPAT低剂量(0.1 mg/kg)组、CBZ+8-OH-DPAT高剂量(1.0 mg/kg)组,每组8只。对照组8只,注射生理盐水(1 0 m l/kg)。药物干预后,制备大鼠脑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的神经发生。结果模型组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CBZ组、CBZ+8-OH-DPAT低剂量组、CBZ+8-OH-DPAT高剂量组较模型组神经发生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CBZ+8-OH-DPAT高剂量组较CBZ组、CBZ+8-OH-DPAT低剂量组神经发生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但CBZ组与CBZ+8-OH-DPAT低剂量组比较神经发生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高剂量的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增加癫痫合并抑郁大鼠的神经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