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背景:以往多应用大鼠建立肝移植模型对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进行基础研究,而灵长类非人类大动物建立肝移植模型能更接近临床肝移植的需求。 目的:探讨建立稳定的恒河猴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最佳方案。 方法:选用健康恒河猴进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20次,以10只雄性作为受体,10只雌、雄不限为供体,借鉴临床肝移植和各种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使用二袖套法加肝动脉重建建立稳定的恒河猴原位肝移植模型。 结果与结论:20次恒河猴原位肝移植模型成功率90%,供肝切取时间(17±3) min,供肝修整时间(35±5) min,受体移植时间(133±45) min,受体无肝期(12±4) min,术后24 h存活率90%(18/20),72 h存活率为80% (16/20),1周存活率50%(10/20), 14只分别于术后2周内死于急性排斥反应,最长存活38 d,也死于急性排斥反应,所有受体均无门静脉血栓形成及胆道并发症发生。改进后的恒河猴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模型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成功率高、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的优点, 是肝移植临床前期研究的较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背景:抑制急性排斥反应的高效免疫抑制剂为器官移植所必需,较多的中药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课题组在前期实验成功建立全血供大鼠肝移植模型基础上,初步发现大黄素对大鼠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具有抑制作用,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可以通过多途径达到。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同种异体大鼠肝移植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4/09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供体选用SD大鼠80只,雌雄不限;受体选用雄性Wistar大鼠80只,制备SD→Wistar大鼠全血供肝移植模型。 方法:将制备的80只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20只。于移植后第1天开始按分组设计行腹腔内药物注射,模型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水,大黄素组给予大黄素1.5 mg/(kg?d),环孢素A组给予环孢素A 3 mg/(kg?d),环孢素A+大黄素组给予环孢素A 3 mg/(kg?d)+大黄素1.5 mg/(kg?d)。 主要观察指标:移植后第7天各组处死10只大鼠,取肝脏标本,观察移植肝组织急性排斥反应强度、肝细胞凋亡指数、Bcl-2蛋白的表达。余受体继续应用药物干预直至死亡,记录其生存时间。 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大黄素组、环孢素A组、环孢素A+大黄素组大鼠移植后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 < 0.05),以环孢素A+大黄素组存活时间最长。移植后第7天,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大黄素组、环孢素A组、环孢素A+大黄素组大鼠移植肝排斥反应强度、肝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 < 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 0.05);大黄素+环孢素A组大鼠的移植肝排斥反应强度、肝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其他3组(P < 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 (P < 0.05)。 结论:大黄素具有抑制同种异体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过程中肝细胞凋亡程度,改善肝功能的作用,与环孢素A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同时又能减轻环孢素A引起的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3.
背景:近年来,肝移植技术迅速发展,如何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并有效保护肝再生成为研究的热点。缺血预处理是保护肝缺血损伤的有效方法,但其确切机制尚存争议。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在大鼠减体积肝移植肝损伤和肝再生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动物随机分为3组,肝移植组建立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在供肝灌注前阻断第1肝门行缺血预处理10 min,再灌注15 min。假手术组在开腹后游离肝周韧带,然后关腹。分别于术后0.5,2,6,24 h取材。通过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和移植肝组织病理检查评估肝损伤。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测定氧化还原蛋白1表达水平,检测移植肝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评估肝再生情况。 结果与结论:与肝移植组相比,缺血预处 理+肝移植组术后6,24 h受体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降低(P < 0.05;P < 0.01)。病理学分析显示肝移植组术后24 h可见到门脉周围大量炎细胞浸润,肝窦扩张明显,肝组织损伤较重;而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则损伤较轻。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缺血预处 理+肝移植组移植肝中Ref-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这一结果同样在westernblot检测中得到验证: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移植肝术后24 h Ref-1蛋白表达较肝移植组明显增强 (P < 0.05)。同时,术后2,6和24 h 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数较肝移植组明显增加(P < 0.05)。结果提示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肝损伤并促进肝再生,这与Ref-1蛋白高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背景: 影响恒河猴肝移植模型建立的因素较多,模型的成功率和长期生存率较低。 目的:分析恒河猴肝移植后早期死亡的原因。 方法:实验采用改良前和改良后两种方法建立恒河猴肝移植模型。改良后供体采用腹部“十”字形大切口进行快速切取供肝,在修肝时将肝腔静脉、门静脉套管和胆道支撑管留置好,受体采用经典式原位肝移植+二袖套法+胆道支撑管建立稳定的恒河猴肝移植模型。 结果与结论:成功实施的25对恒河猴肝移植模型中,早期死亡7只,其中应用改良前方法移植的9只中死亡6只,用改良后方法移植的16只中死亡1只。死亡7只中因腹腔出血而死亡5只,原发性肝脏无功能死亡1只,气胸导致呼吸衰竭死亡1只。结果表明,恒河猴肝移植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腹腔出血;改良后的恒河猴肝移植方法对减少肝移植后出血有明显效果,提高了肝移植后早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背景:相关研究已证实,趋化因子IP-10、Fractalkine在器官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的:检测尿液中IP-10和Fractalkine水平变化,并结合肾组织活检病理,探讨尿液中IP-10 和Fractalkine在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106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根据移植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肾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急性排斥反应组(n=16)和非急性排斥反应组(n=90);另选择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尿IP-10和Fractalkine浓度变化。 结果与结论:急性和非急性排斥反应组患者在移植后的尿IP-10及Fractalkine的表达水平均较移植前明显升高,但非急性排斥反应组在移植后7 d呈下降趋势,至第11天降至移植前水平,而急性排斥反应组则持续高表达,IP-10在移植后第1天和Fractalkine在移植后第3天即与急性排斥反应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肾移植后尿液中IP-10和Fractalkine水平的检测对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罗春妹  郑琴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8,12(53):10543-10546
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指标众多,有肝脏功能指标、D二聚体、血清中趋化因子IP10 和外周血淋巴细胞CXCR3,HSP70等。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防治措施除了经典的免疫抑制治疗外,大黄素、雷公藤多甙、受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等都有可能是有前途的治疗药物或方法。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常见,早期诊断、综合防治是降低其危害的有效手段。了解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指标和方法,分析肝移植患者手术后预防治疗急性排斥反应的方法对肝移植术后的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国内常用的封闭群品系大鼠(SD与Wistar大鼠)所建立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并不理想,易产生肝移植耐受。 目的:通过二袖套法建立稳定的DA-Lewis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 方法:实验分为两组:同基因组:Lewis-Lewis 24例;异基因组:DA-Lewis 24例。观察移植后一般情况及移植后存活时间,两组受体分别于移植后3,5,7,10 d随机取3只处死取标本,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测定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结果与结论:同基因组大鼠无急性排斥反应表现,中位生存时间超过100 d,肝脏组织发生轻度形态学改变。异基因组大鼠移植后黄疸明显,中位生存时间为11 d,移植后第7天肝脏组织病理表现典型急性排斥反应(Banff国际标准)。同期相比异基因组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同基因组(P < 0.001)。提示,DA-Lewis是稳定的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是研究肝移植排斥反应及免疫耐受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依然是导致慢性排斥反应和移植物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如何无创、快速、准确地进行诊断并及时治疗尤为重要。 目的:通过检测尿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水平变化,并结合部分肾组织活检病例,探讨尿MCP-1在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及治疗后的表达。 方法:选择2008-10/2009-02在郑州人民医院肾病移植科住院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62 例,均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肾功能稳定组为肾移植后肾功能稳定的42例患者,急性排斥组为肾移植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20例患者,以同期在郑州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检查肾功能正常且自愿留取尿样的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用肾移植患者均给予常规免疫抑制方案,另外急性排斥组给予抗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或甲基强的松龙强化冲击治疗。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尿MCP-1质量浓度变化。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肾功能稳定组尿MCP-1质量浓度无明显变化(P > 0.05),急性排斥组尿MCP-1质量浓度显著升高(P < 0.01)。与治疗前比较,急性排斥组20例患者经强化治疗后尿MCP-l质量浓度均显著降低(P < 0.01),其中17例临床症状缓解、辅助检查恢复正常,尿MCP-1质量浓度接近对照组,3例无效,尿MCP-1质量浓度高于对照组。肾穿刺活检8例,肾脏病理提示均为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与急性排斥组治疗前尿MCP-1质量浓度基本相似(P > 0.05)。提示尿液中MCP-1水平可早期无创性诊断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可无创性监测治疗效果,其与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时肾脏病理损伤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国内临床肝移植供肝的主要来源仍然是无心跳供体供肝,国外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地使用无心跳供体供肝,但无心跳供体供肝这类经历了热缺血的供肝能够耐受冷保存的安全时限尚没有统一标准,也鲜有这方面的临床报道。 目的:评价不同冷保存时间的热缺血供肝在临床肝移植中的应用安全性及疗效。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观察,于2006-01/2007-12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完成。 对象:无心跳供体供肝热缺血时间在10 min内的肝移植病例154例。 方法:根据冷保存时间不同分为3组,8 h内组58例,8~12 h组62例,13~16 h组34例。供肝按供体分配原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配给3组患者,移植后采用相同的免疫抑制方案。 主要观察指标:比较3组患者肝移植后谷丙转氨酶峰值、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急性排斥反应、胆道并发症、血管并发症、感染,以及移植肝存活和受体存活情况的差异。 结果:随访8~32个月,3组患者移植后均未发生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8~12 h组患者移植后仅谷丙转氨酶峰值高于8 h内组(P < 0.05),其余治疗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与8 h内组患者比较,13~16 h组患者的移植后谷丙转氨酶峰值、感染发生率和胆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升高(P < 0.05),移植肝存活率和受体存活率显著降低(P < 0.05)。 结论:热缺血时间在10 min内的无心跳供体供肝能够耐受12 h的冷保存损伤,超过此时限,移植后胆道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移植肝存活率和受体存活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观察输注与受体同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供体脾组织移植对诱导大鼠肝移植术后免疫耐受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实验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A组行DA-Lewis大鼠原位肝移植,B组行DA-Lewis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予口服环孢素,C组行DA-Lewis大鼠原位肝移植同期输注Lewis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D组在C组的基础上术中同期行DA大鼠脾组织移植。观察各组生存期,肝功能情况,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嵌合体的形成情况及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其他各组相比,D组大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术后D组血清ALT、AST、TBIL较A组显著降低,与B、C组相近;B、C、D组IL-2、IFN-γ均升高,但低于A组(P<0.05);、而IL-4和IL-10高于A组(P<0.05),B、C组移植肝仅呈急性轻度排斥反应,A组呈急性重度排斥反应,D组未见明显排斥反应。30d后D组受体脾脏中供体阳性细胞明显高于各组(P<0.05)。结论 大鼠肝脏脾组织移植后输注与受体同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能减轻移植肝的排斥作用,甚至诱导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移植肾组织内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方法:选择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在2002/2005进行的72例尸体肾移植的移植肾穿刺活检标本72份,其中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54份,环孢素A中毒标本18份;并取8份正常肾组织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移植肾内的表达,分析其与病理形态结构的关系。 结果: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受者肾小管上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者及环孢素A中毒受者(P < 0.05),且随移植肾排斥程度加重,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明显增多(P < 0.05)。 结论: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与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病理分级密切相关,移植肾组织内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检测对于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基强地松龙㈣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内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 125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单纯手术组30只、MP对照组30只、脊髓损伤组30只、MP治疗组30只、空白对照组5只,在实验开始后6个时间点:2h、6 h、12h、24h、48 h、72h(空白对照组任选一个时间点)取出脊髓标本进行脊髓病理形态学观察.并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脊髓组织中HSP70的表达.结果 使用MP治疗后,大体标本及HE染色观察显示脊髓的继发性损伤减轻.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空白对照组和MP对照组的脊髓组织中基本没有HSP70的表达:单纯手术组各时间点见少量HSP70表达;脊髓损伤组损伤后2h脊髓组织内出现HSP70的表达,损伤后24 h脊髓组织中HSP70表达达到高峰,并维持至损伤后72 h,HSP70表达主要出现在脊髓灰质的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中;MP治疗组脊髓组织中HSP70的表达在所有的时间点较脊髓损伤组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高峰提前至12h.同时脊髓白质神经纤维网内也可见HSP70的表达.结论 大剂量MP可以显著增强损伤的脊髓组织中HSP70的表达,提前其表达高峰时间,扩大其表达范围.通过诱导损伤后脊髓组织大量表达HSP70可能是MP保护脊髓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intracellular action of the antidepressant, venlafaxine, in C6 glioma cells using 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 immunocytochemistry and HSP70 Western blots; HSP70 is known to be associated with stress and depression.

Methods

The extent of HSP70 expression was measured after rat C6 glioma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1) dexamethasone only, 2) venlafaxine only, 3) simultaneous venlafaxine and dexamethasone, or 4) dexamethasone after venlafaxine pretreatment. Dexamethasone (10 µM, 6 hours) did not affect the level of HSP70 expression relative to control.

Results

Short-term (1 hour) venlafaxine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level of HSP 70 expression. Simultaneous long-term (72 hours) venlafaxine and dexamethasone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level of HSP70 expression. Dexamethasone treatment administered following long-term (24 and 72 hours) pretreatment with venlafaxine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level of HSP70 expression.

Conclusion

Short-term treatment with venlafaxine increases the expression of HSP70, but prolonged treatment with dexamethasone suppresses the venlafaxine-induced expression of HSP70.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HSP70 and dexamethasone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depress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注损伤后HSP70mRNA、HSP70(热休克蛋白70)表达及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2小时,再灌注损伤10小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分别检测假手术组、对照组和亚低温组HSP70mRNA、HSP70表达水平和凋亡细胞百分率。结果 亚低温组HSP70mRNA、HSP70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凋亡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亚低温上调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HSP70mRNA、HSP70表达水平可能与其抗损伤神经细胞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role of 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 expression, changes of malonyldialdehyde (MDA) in rat cortex and haemorheology with time after diffuse axonal injury (DAI) only and DAI with secondary insults (SI) were studied. The rat DAI and DAI with SI model were made according to our previous work and animals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and another five injury groups with time after injury. Immunohistochemical assa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neuronal expression of HSP70 at 0.5h, 3h, 12h, 24h, 72h after DAI or DAI with SI. In the meantime, the high (etah ) and low whole blood viscosity (etaL ), haematocrit (HCT) and RBC aggregation index (AI = etaL/etah ) were also detected and calculated. MDA in the homogenised brain tissue was assayed by thiobarbituric acid (TBA) rea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SP70 positive neurons were not detected at 30 minutes, but the number of HSP70 positive neurons begin to increase obviously at 3 hours, reach a peak at 24 hours (P< 0.01), and decrease at 72 hours (P= 0.05) after brain injury. The trend of expression of HSP70 was alike for both DAI only or DAI with SI. Meanwhile, MDA, etah, etaL, HCT and AI changes showed the same tendency. Compared with DAI only group, MDA and blood viscosity indexes in DAI with SI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t respective time points (P< 0.01). It is concluded that HSP70 expression, MDA and haemorheology indices increased after brain injury and brain injury with SI. Free radicals and haemorheological chang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ggravation of brain damage and HSP70 expression upregulation.  相似文献   

16.
背景:移植肝急性排斥反应是导致移植物功能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诊断主要靠肝组织穿刺活检,带来感染、出血等风险。如何无创、简单、准确地进行诊断成为当前该领域的热点。 目的:观察分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人类白细胞抗原G的表达与人类肝移植急性排斥之间的关系。 方法: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59例肝脏移植受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人类白细胞抗原G的表达情况。将受者按照有无急性排斥反应分为急性排斥组和非排斥组;并将非排斥组按肝功能情况分为肝功能正常组与异常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绘制ROC曲线,比较曲线下面积及其临界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与结论:急性排斥组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0、人类白细胞抗原G表达均低于与非排斥组(P=0.032, 0.002),而排斥组中白细胞介素2高于非排斥组(P=0.002)。肝功正常组与异常组间白细胞介素10、人类白细胞抗原G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25,0.084),而肝功能异常组白细胞介素2表达高于肝功能正常组(P=0.02)。ROC曲线下面积为人类白细胞抗原G >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结果提示,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人类白细胞抗原G的表达都与排斥相关,三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G为诊断急性排斥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