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切除垂体腺瘤的技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6年8月至2009年5月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切除垂体腺瘤20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71例(84.65%),次全切除22例(10.89%),部分切除9例(4.46%),术后临床症状改善196例(97.02%)。术后血清内分泌激素较术前有所改善173例(85.64%)。28例(13.86%)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尿崩症、鼻腔出血和脑脊液漏。结论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摘除大型垂体腺瘤   总被引:37,自引:26,他引:11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单鼻孔-蝶窦入路摘除大型垂体腺瘤(LPA)的技术方法与疗效.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4年7月38例LPA采用内窥镜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技术予以切除.结果 33例(86.8%)获全切除,3例(7.9%)达次全切除,余2例(5.3%)纤维性或哑铃型腺瘤仅获部分切除.无手术后死亡.31例(81.6%)进行平均 3个月随访观察,有29例(93.6%)视力获得了恢复,仅2例(6.4%)无变化,也未见恶化;术前有视野缺损的30例,术后 28例(93.3%)恢复, 2例(6.7%)有改善.结论内窥镜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摘除LPA,具有微侵袭性、视野全景化、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本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切除侵袭性垂体腺瘤(IPA)的手术经验,探讨适应证选择、技术要点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82例IPA中,37例(45.1%)为功能性、45例(54.9%)系非功能性肿瘤。均采用内分泌学检查及CT或MRI进行诊断,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65例(79.2%),次全切除13例(15.9%),部分切除(为纤维性或哑铃型肿瘤)4例(4.9%)。69例术后随访期平均42.1个月,其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54例术前有明显视器压迫障碍、且肿瘤获全切除者,96.3%(52例)视力、视野均有显著好转。结论: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切除IPA,具有安全、视野清晰、术时短、肿瘤切除更为彻底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神经外科领域切除IPA的一项很有前途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附12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神经内镜下切除垂体腺瘤128例的效果.结果 经标准的神经内镜下单鼻孔-蝶窦入路84例;简化的经单鼻孔-蝶窦入路28例;经双侧鼻孔-蝶窦入路16例.肿瘤全切除99例,次全切除23例,部分切除6例.术后脑脊液漏6例,保守治疗后痊愈.72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3年,70例激素水半明显增高的病人中,41例降至正常,18例术后复发.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创伤小,安全且并发症少,是垂体瘤手术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6月至2009年10月采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患者40例,其中垂体腺瘤38例,Rathke囊肿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垂体瘤38例中全切除35 例(92.1%),大部切除3例(7.9%),2例Rathke囊肿均全切除.随访结果显示垂体瘤患者中33例(86.8%)治愈,5例(13.2%)控制,全部患者术后未有严重的永久性并发症.结论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创伤小、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结果肿瘤全切51例(87.9%),次全切除2例(3.5%),大部分切除5例(8.6%);手术时间1~2.5h,平均1.5h。术后平均住院7d。术后死亡1例。52例获得平均6个月的随访,9例视力受损病人中,4例恢复至正常水平,5例明显改善。46例激素水平明显增高病人中,40例降至正常。1例术后8个月复发。结论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是一种有效的微侵袭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总结2008-03~2011-03 94例内镜辅助下的显微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式的优缺点和克服其弊端的方法.结果 94例垂体腺瘤肿瘤全切除74例(78.7%),次全切除18例(19.1%),部分切除2例(2.1%).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技术简便、安全和有效.在经鼻蝶人路过程及鞍区肿瘤切除方面具有优势,可提高肿瘤全切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进行内镜辅助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解剖研究,探讨其临床应用手术经验。方法 10例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头模拟内镜辅助经单鼻孔-蝶窦手术入路,并进行显微解剖学观察;临床16例垂体瘤经该入路手术切除。结果 内镜辅助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对蝶窦、鞍区等结构显露良好,内镜可弥补显微镜的盲区。临床16例垂体瘤中,手术全切13例,近全切3例,效果满意,无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解剖及临床应用表明内镜辅助下行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具有对鞍区结构显露良好、肿瘤全切率高、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病人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切除垂体瘤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9.
垂体瘤的单鼻孔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手术技术.方法 回顾总结47例近期临床资料,分析术式的优缺点和克服其弊端的方法.结果 47例神经内镜下经鼻碟窦手术组肿瘤全切除39例,次全切除8例,平均手术时间85 min.后27例平均手术时间及肿瘤全切率与前20例有显著差别.结论 经单鼻孔蝶窦垂体瘤神经内镜手术技术简便、安全和有效.神经内镜手术更加微创,在经鼻碟窦入路过程及鞍区肿瘤切除方面具有优势,可提高肿瘤全切率.对该术式的技术技巧的掌握将进一步发挥神经内镜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Rathke囊肿的手术技术,并评价其疗效。方法采用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Rathke囊肿8例。结果5例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鼻腔解剖结构保留完整,损伤最小。结论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Rathke囊肿是一种有效的微侵袭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方法、疗效、手术指征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均选择内镜下经鼻入路。结果 SimpsonⅠ级切除5例,SimpsonⅣ级切除1例。术后视力减退改善4例,加重1例;视野障碍改善1例,无变化4例;视力视野术后未查1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2例,暂时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1例,死亡1例。随访5例,时间6个月~3年,经MRI复查肿瘤均无复发。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是鞍结节脑膜瘤外科治疗方法之一,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及可达SimpsonⅠ级切除的优点。但本方法并不适合所有鞍结节脑膜瘤,需有严格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62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32例;年龄27~81岁,患者平均年龄52.6岁。垂体腺瘤包括微腺瘤10例,大腺瘤38例,巨大腺瘤14例。患者接受神经内镜经鼻蝶肿瘤切除,术后行神经影像、内分泌及视力检查的随访评估。结果 随访时间1~3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62例患者中,全切50例,次全切9例及大部切除3例。术后患者内分泌治愈率34.6%,视力改善率92.3%,头痛改善率83.3%。术后短暂性尿崩12例,短暂脑脊液鼻漏5例,无永久性尿崩、脑脊液鼻漏。无颅内感染、昏迷、植物生存或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62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32例;年龄27~81岁,患者平均年龄52.6岁。垂体腺瘤包括微腺瘤10例,大腺瘤38例,巨大腺瘤14例。患者接受神经内镜经鼻蝶肿瘤切除,术后行神经影像、内分泌及视力检查的随访评估。结果随访时间1~3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62例患者中,全切50例,次全切9例及大部切除3例。术后患者内分泌治愈率34.6%,视力改善率92.3%,头痛改善率83.3%。术后短暂性尿崩12例,短暂脑脊液鼻漏5例,无永久性尿崩、脑脊液鼻漏。无颅内感染、昏迷、植物生存或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治疗102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肿瘤82例,复发肿瘤20例。术后每3个月门诊随访患者的视力、视野,评估垂体-靶腺轴损伤数量以及有无尿崩症,复查头颅MRI观察肿瘤有无复发、进展。根据术后3个月的头颅MRI结果,评估肿瘤的切除程度结果102例患者中,92例(90.2%)肿瘤全切除,10例(9.8%)次全切除;其中原发肿瘤全切除77例,复发肿瘤全切除15例术后5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并行神经内镜经鼻修补术,3例患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无一例患者死亡或出现昏迷。102例患者随访时间的中位数(范围)为12(6~19)个月。至末次随访,96例术前视力、视野受损的患者中,62例视力明显改善,27例稳定,7例恶化;术前视力正常的6例患者中,仅1例术后视力短暂下降,术后3个月复查时视力恢复正常。99例合并尿崩症,其中72例尿崩症持续时间≤3个月,27例持续时间>3个月至末次随访,73例术前存在垂体-靶腺轴功能障碍的患者,垂体-靶腺轴功能均无改善;29例术前垂体-靶腺轴功能正常的患者中,22例出现垂体-靶腺轴功能障碍102例患者随访期间复查头颅MRI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进展。结论采用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手术可更充分地观察肿瘤与视神经、垂体柄及下丘脑等结构的界限,为术者提供更清晰的术野,肿瘤全切除率较高,部分患者术后视力、视野改善,但术后尿崩症和垂体-靶腺轴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7例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病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36~65岁,平均(43.6±2.4)岁。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7例均先行额颞开颅硬膜外视神经减压术治疗。结果按Simpson手术切除的分级标准:Ⅰ~Ⅱ级5例(71.4%),Ⅲ~Ⅳ级2例(28.6%),无1例死亡。本组6例(85.7%)视力或视野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视力无改变者1例(14.3%),无视力恶化者。结论与传统手术入路相比,采用额颞入路硬膜外视神经减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视神经及周围结构,有助于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及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技术方法、疗效及初步体会。方法对42例资料完整的垂体腺瘤采用此手术方式予以切除。结果31例患者腺瘤获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中位随访时间为16.3个月,随访期内25例(25/29)视力、视野障碍显著好转,4例(4/29)视力、视野障碍无改善;6例(6/8)肢端肥大症症状明显减轻;9例(9/12)溢乳停止。结论该手术最大限度利用鼻孔自然空间,具有人路直接、微创、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只要操作适当是治疗垂体腺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损伤(TON)的疗效,评估相关预后影响因素,并分析视神经管不同部位骨折手术策略选择。 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58例TON后行视神经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预后的潜在影响因素。根据视神经管骨折位置的不同,选择开颅视神经减压术和经鼻内镜减压术评估不同术式对不同骨折位置患者的术后视力改善情况的影响。 结果58例TON患者均行视神经减压术,33例患者术后视力得到改善(改善组),其中9例行开颅视神经管减压术,24例行经鼻内镜减压术;25例患者术后视力未得到改善(未改善组),其中8例行开颅视神经管减压术,17例行经鼻内镜减压术。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前视力及视神经管是否骨折是术后视力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有光感者有效率明显高于无光感者,无视神经管骨折患者术后改善率明显高于有视神经管骨折患者。35例单发视神经管骨折患者中,视神经管内下壁骨折使用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有更好的预后,开颅减压则对于外上壁骨折更有益。 结论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TON总体有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术前尚存光感的患者。对于视神经管骨折患者应根据骨折位置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进行视神经减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