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使用动脉内溶栓方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回顾13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距接受治疗的时间为3~24h,采取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结果:颈内动脉闭塞22例,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38例,大脑中动脉分支闭塞33例,大脑前动脉闭塞1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闭塞12支。脑血管造影未见异常32例。闭塞血管再通者,颈内动脉12例;大脑中动脉24例;大脑中动脉分支21例;椎基底动脉8例。8例患者因明显血管狭窄,治疗后予以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临床症状完全恢复或明显好转83例,溶栓后脑出血患者5例。结论: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7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在起病后2~24h进行尿激酶超选择性动脉内接触性溶栓,尿激酶用量50~130万U(平均85万U)。结果颈内动脉系统血管闭塞117例,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30例,脑血管造影未见明显异常31例。闭塞的颈内动脉再通14例,大脑中动脉再通29例,大脑中动脉分支再通3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再通20例。11例因血管狭窄明显,溶栓后给予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临床症状完全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108例,并发脑出血6例,消化道出血15例。结论超选动脉内接触性溶栓可使血栓局部迅速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疗效好,见效快,用药总量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及动脉内溶栓治疗入选标准的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无明确血管闭塞者,在可疑患侧颈内动脉或椎动脉内注入尿激酶50万U,有血管闭塞者进行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并对患者进行血管再通、神经功能评估及评定溶栓后14d、3个月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结果 脑血管造影无血管闭塞7例,血管闭塞31例,其中颈内动脉系统闭塞19例,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12例.溶栓前31例血管闭塞患者TIMI分级为0~1级,溶栓后完全再通10例,部分再通18例,闭塞血管再通率为90.32%.7例血管造影无血管闭塞患者结果良好,10例血管闭塞治疗后完全再通者MRS 1级,18例部分再通者8例患者MRS 1级,6例 MRS 2级,2例MRS 3级,死亡2例,3例闭塞血管无再通者MRS 2级.2例患者出现脑出血.结论 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好,动脉内溶栓治疗后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未增加颅内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动脉溶栓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01—2014-12收治的3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急性脑动脉血管内溶栓治疗,观察血管闭塞再通疗效。结果 7例脑血管造影未见明显异常,29例均出现脑血管闭塞影像。颈内动脉闭塞、大脑中动脉闭塞、大脑中动脉分支闭塞和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再通率分别为50.0%、62.5%、57.1%和62.5%。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或完全恢复正常22例(61.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行动脉溶栓治疗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超选择动脉内溶栓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颈内动脉闭塞16例,大脑中动脉闭塞25例,椎-基底动脉闭塞4例.将微导管超选择送至血管闭塞部位,注入r-TPA行动脉内溶栓.其中血管明显狭窄7例,溶栓后采用支架血管内成形术.结果 溶栓后完全再通31例,部分再通14例.治疗前欧洲卒中评分(European stroke scale,ESS)为(55.50±13.25),治疗后7dESS评分为(90.85±15.3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7例血管明显狭窄者,支架置入术后血管残余狭窄<16%.结论 r-TPA早期超选择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之一.对合并严重动脉狭窄的病人,动脉内溶栓结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动脉内超选择性尿激酶溶解血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6例发病于4~12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动脉内超选择性尿激酶溶解血栓治疗。结果经溶解血栓治疗后完全再通4例,部分再通2例;溶解血栓治疗后14d基本痊愈1例,显著进步3例,进步1例,死亡1例。溶栓后无颅内出血。结论早期动脉内超选择性尿激酶溶解血栓能明显提高闭塞血管再通率,改善预后,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一种有效和相对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41例急性后循环卒中患者给予尿激酶超选择性动脉内接触溶栓,观察溶栓前、溶栓后24 h NIHSS、GCS评分变化,3个月时Barthel评分情况,溶栓后闭塞血管的再通及症状性脑出血等情况.结果 41例患者中脑血管造影有狭窄或闭塞者32例,溶栓后狭窄血管成功再通25(78.1%),血管未再通7例(21.9%);再通的病例中5例再通后残余狭窄严重,同期给予支架成形术.溶栓后24 h较溶栓前NIHSS评分明显降低(14.83±6.69 vs 18.20±4.19,P<0.05),而GCS评分明显提高(10.63±3.73 vs 8.78±1.77,P<0.05);3个月时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 index,BI)≥60者达65.9%;溶栓并发脑出血5例,其中症状性脑出血3例,均死亡.结论 尿激酶超选择性动脉内接触溶栓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动脉溶栓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脑梗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超选择动脉溶栓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急性脑梗塞病人,经股动脉或颈动脉插管,用微导丝将微导管送至血管闭塞部位,注入尿激酶(UK)行溶栓治疗,对6例颅外段血管狭窄,采用PTA消除,并注入罂粟碱扩张颅内血管,结果 颈内动脉闭塞10例,大脑中动脉16例,椎基底动脉系统4例中,血管完全再通15例,部分再通12例,治疗3个月后日常生有力指数(BI)评分:100分20例,75~95分6例,占86.67%。结论 早期超参动脉溶栓配合PTA和罂粟碱可明显提高闭塞血管再通率,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时间窗超过3h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溶栓治疗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时间窗超过3 h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法国南锡大学中心医院神经影像科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1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时间窗均达到或超过3 h,颈内动脉系统卒中时间窗不超过6 h,椎基底动脉系统卒中时间窗不超过24h.昏迷不超过6 h),行动脉内药物联合机械溶栓治疗,分析不同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7例患者闭塞血管达到完全再通,7例达到部分再通,另有2例闭塞血管未再通,再通率为87.5%.患者动脉溶栓后与溶栓前NIHSS评分比较明显降低.时间窗大于5 h的前循环系统闭塞患者溶栓前后NIHSS评分无改善,与时间窗较短患者相比较,出院时mRS评分明显较高.5例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溶栓前后NIHSS评分无改善,与9例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2例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相比预后较差.4例患者溶栓后24h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3例为颈内动脉闭塞,1例死亡.1例溶栓后发生血管再闭,但因侧支循环血流丰富,最终临床预后仍较好.结论 对于时间窗超过3 h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溶栓可使闭塞血管达到较高的再通率,短期内使临床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结局.临床应用动脉溶栓时应注意个体化选择性治疗,评价其疗效需结合时间窗、血管闭塞部位、侧支循环、并发症等因素,避免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时间窗超过3 h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法国南锡大学中心医院神经影像科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1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时间窗均达到或超过3 h,颈内动脉系统卒中时间窗不超过6 h,椎基底动脉系统卒中时间窗不超过24h.昏迷不超过6 h),行动脉内药物联合机械溶栓治疗,分析不同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7例患者闭塞血管达到完全再通,7例达到部分再通,另有2例闭塞血管未再通,再通率为87.5%.患者动脉溶栓后与溶栓前NIHSS评分比较明显降低.时间窗大于5 h的前循环系统闭塞患者溶栓前后NIHSS评分无改善,与时间窗较短患者相比较,出院时mRS评分明显较高.5例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溶栓前后NIHSS评分无改善,与9例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2例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相比预后较差.4例患者溶栓后24h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3例为颈内动脉闭塞,1例死亡.1例溶栓后发生血管再闭,但因侧支循环血流丰富,最终临床预后仍较好.结论 对于时间窗超过3 h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溶栓可使闭塞血管达到较高的再通率,短期内使临床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结局.临床应用动脉溶栓时应注意个体化选择性治疗,评价其疗效需结合时间窗、血管闭塞部位、侧支循环、并发症等因素,避免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