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和精神异常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7例老年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或精神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认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结果护理后24、48周,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12、24、48周,观察组患者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社会兴趣、社会能力、个人卫生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精神病表现、易激惹、迟滞和抑郁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颅脑损伤后精神异常或智力缺损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TBI)后并发精神障碍患者情绪状态、生活质量及功能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TBI后精神障碍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为期八周。干预前后,比较两组中国神经功能障碍量表(CSS)、改良Barthel指数(BMI)、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30)、TBI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IBRI)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C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MI及FI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NOSIE-30及QOL-IBRI量表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改善TBI并发精神障碍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功能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双相抑郁患者家属疾病认知状况及患者功能失调性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后出院的双相抑郁缓解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及家属给予精神病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给予延续护理干预。随访8周,比较两组患者家属疾病认知状况,比较两组患者功能失调状况。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患者家属疾病认知状况各项目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功能失调性状况各维度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续护理干预有效提高双相抑郁患者家属的疾病认知水平,进一步改善患者功能失调性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认知心理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负面情绪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92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6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社会功能,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认知功能;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DSS、SDS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WCST中的总时间、错误思考时间低于对照组,概念化水平百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其认知功能,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给予老年脑卒中患者音乐疗法联合团体心理干预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变化。方法将我院99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应用掷币法分为团体心理组49例及音乐联合组50例,团体心理组患者采用团体心理进行干预,音乐联合组患者增加音乐疗法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心理状态、认知功能、生活质量改变。结果干预1月后,音乐联合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团体心理组,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LOTCA)评分、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分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高于团体心理组(P0.05)。结论音乐疗法联合团体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及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6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并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为(27.76±2.24)分,高于对照组的(22.41±3.9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3/31),低于对照组30.00%(9/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32%(28/31),高于对照组70.00%(2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联合中医治疗的神经功能康复效果。方法将2014-08―2016-08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辅助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联合中医治疗,比较2组神经功能、精神状态、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NIHSS、MMSE、FMA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LI)中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条件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联合中医治疗效果显著,利于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的早期恢复,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利培酮对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精神病量表、神经功能及生存品质(QOL)的影响。方法:98例颅脑损伤患者中65例伴有精神障碍,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另外33例不伴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空白组。所有患者入院后根据病情行临床常规治疗。其中观察组使用利培酮及对照组使用舒必利对症处理伴发精神障碍。观察对比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量表(NIHSS)评分、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判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治疗效果及QOL。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NIHSS、BPRS评分均高于空白组,ADL评分低于空白组(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经治疗后,NIHSS、BPRS评分均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下降,ADL评分均有所上升,且治疗后第2、4、8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第2周NIHSS、BP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第4、8周观察组NIHSS、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第8周,观察组的NIHSS、BPRS、ADL评分几乎接近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对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具有良好疗效,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精神病评分,改善患者的QOL。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联合盆腔肌肉训练应用于早期宫颈癌患者对术后负性情绪、性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05月至2016年04月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联合盆腔肌肉训练,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和性功能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性交疼痛、阴道干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联合盆腔肌肉训练应用于早期宫颈癌患者可明显缓解术后负性情绪,促进性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方位心理干预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并发精神障碍患者中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并发精神障碍的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而观察组30例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多方位的心理干预措施。随访患者1个月,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组间的及每组护理前后组内的抑郁状态(SDS评分)、焦虑状态(SAS评分)、运动功能(FMA评分)和生活质量的结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措施前其精神状态、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接受相应的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的精神异常、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并且与对照组相比,接受多方位心理干预的观察组其改善地更为显著(P0.05)。结论腹膜炎并发精神障碍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多方位心理干预,可使患者的精神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减轻抑郁和焦虑,促进躯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感恩心理护理干预在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进行气管切开的呼吸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感恩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感恩情况、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及认知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的护理感恩评分及认知活动各项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干预后的感恩问卷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感恩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管切开呼吸道感染发生率(3.3%)显著低于对照组(16.7%)(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睡眠、饮食、精神与认知活动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躯体功能、睡眠、饮食、精神与认知活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恩心理护理干预能更好地提高气管切开患者的感恩水平,有助于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医院2014-10—2016-09收治的73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6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予以针刺联合康复训练,观察比较2组认知功能评分(MMSE)、肢体功能评分(F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SS-QOL)。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MSE及FMA评分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肢体功能及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对肿瘤患者心理痛苦、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于我院肿瘤科进行治疗的16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心里痛苦程度、不良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里痛苦评分以及焦虑、抑郁量表评分;5项功能量表评分项目(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2项症状量表评分项目(疲劳、恶心呕吐);4项单项量表评分项目(呼吸困难、失眠、食欲丧失、便秘)以及总体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痛苦以及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发生率,提高患者总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PICC置管肝肺疾病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PICC置管肝肺疾病患者82例,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疼痛、疲乏和恶心呕吐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明显减轻行PICC置管肝肺疾病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开放性颅脑损伤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术后早期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记录2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结果。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20例(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例(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上升至(59.8±5.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5±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放性颅脑损伤术后早期癫痫患者的临床干预中,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案,可改善患者预后,优化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视听综合训练刺激护理模式在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恢复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脑损伤并均经简易认知功能评定有认知功能障碍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行12周的综合视听训练,应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定向、知觉、视神经运动、思维能力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听综合训练刺激护理模式可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营养支持护理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人格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病例来源于我院2012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确诊的114例进行手术的胃癌患者,所纳入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为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和营养支持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PSQI睡眠质量评分等。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PSQI评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评分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护理联合营养支持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人格状况,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对帕金森(PD)患者的抑郁情绪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10例PD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予以积极心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抑郁发生率以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评分等。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上述三个量表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的HAMD评分均显著的降低,并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半年后的抑郁发生率分别为47.27%、69.09%,观察组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两组的Mo CA各维度分数以及总分均显著升高,并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的ADL评分均显著升高,并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PD病人的抑郁症状,降低抑郁发生率,改善认知功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联合系统性家庭护理干预对于轻中度产后抑郁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5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轻中度产后抑郁患者纳入本研究。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产后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联合系统性家庭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干预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干预后,入睡潜伏期、夜间觉醒次数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睡眠时间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联合系统性家庭护理干预对于轻中度产后抑郁患者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的PSQI评分,EPDS评分,降低患者的入睡潜伏期、夜间觉醒次数,延长患者的睡眠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刺激性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刺激性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清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出院时的Karnofsky预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刺激性护理能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日苏醒,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