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晚期扁桃体癌的手术治疗方式及术后缺损的 期修复。方法 :对 7例晚期扁桃体癌患者 ,除 1例行改良颈清扫术外 ,余均行根治性颈清扫术 ,经口腔及咽侧进路肿瘤切除各 1例 ;经颈 -颌 -扁桃体联合进路肿瘤切除 5例 ,其中 3例采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 期修复 ,2例采用胸大肌肌皮瓣 期修复。结果 :经颈 -颌 -扁桃体联合进路肿瘤切除 ,并采用组织皮瓣修复的 5例 ,术后随访 1~ 5年 3个月 ,均健在 ,无肿瘤复发 ,功能恢复满意 ;经口腔及咽侧进路切除肿瘤的 2例 ,术后 2个月及 8个月肿瘤复发 ,分别于术后 1年及 2年 10个月死亡。结论 :对晚期扁桃体癌手术治疗宜取颈 -颌 -扁桃体联合进路肿瘤切除术式 ;同时 ,宜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或胸大肌肌皮瓣修复。  相似文献   

2.
横过颞骨岩部的颈内动脉将颅底分为中线区和两侧区三部分,手术暴露颅中凹颅底十分困难。1981年以来,作者们应用Biller等介绍的经颈经下颌骨广泛暴露颅底的新方法治疗了18例颅底良恶性病变,报导如下。手术方法:全麻下行气管造口术,在下颌骨下三横指处做颈部水平切口,向后至乳突尖,向前到颏下区。分离颈阔肌,从舌骨附丽部切断二腹肌腱和茎突舌骨肌,连同颌下腺向上翻起,向后拉开胸锁乳突肌,暴露颈动脉鞘,追踪颈内及颈外动脉,直到颅底平面。结扎颈外动脉,保留舌下、迷走及脊副神经。再做下唇正中切口,暴  相似文献   

3.
作者们描述了广泛暴露颅底的新手术方法:气管切开后气管内麻醉,切口从下唇中央向下延伸到舌骨平面,向外成直角达胸锁乳突肌后,再弯曲向上至乳突尖;分离翻转皮瓣,保护下颌缘神经,在舌骨附着处切断二腹肌和茎突舌骨肌,连同颌下腺向上牵开;辨认颈动脉、颈内静脉和Ⅹ、Ⅺ、Ⅻ脑神经,并将其保护在切口中。中线切开下颌骨骨膜并向外分离2cm,在下颌骨中线用Gigli锯将其作阶梯形锯开,于阶梯形的垂直切缘两侧分别钻孔以备用金属线缝合。从Wharton氏管孔间切开口底粘膜向后延伸至扁桃体前柱,分离颌下腺,向外侧牵开下颌,暴露咽旁隙。然后在面动脉水平行颈外动脉钝性分离。于茎突尖处分离茎突舌骨韧带、茎突舌骨肌和茎突  相似文献   

4.
处理声门下狭窄仍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切除环状软骨经常对喉返神经造成损伤。作者介绍一种新的手术方法:经气管造口处全麻,在环状软骨水平包括颈阔肌做横形皮肤切口。向上分离皮瓣暴露舌骨,下部皮瓣尽量少剥以免涉及气管切开处,污染伤口。由中线分离颈前筋膜暴露一侧胸舌骨肌。注意避免伤及内面的喉上神经。游离与该肌附着的舌骨并根据需要截取部分舌骨,至此形成带舌骨的胸舌骨肌瓣。暴露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与1~3气管软骨环。在中线分开软骨膜。将环状软骨近中切开暴露狭窄区。为了有良好的视野,切口可向上延伸达甲状软骨下部,向下达1~2气管环。清除前部环状软骨所有的残余碎  相似文献   

5.
作者报道应用口腔径路联合下唇、下颌骨、舌中线切开术、软腭切开术和硬腭切除术治疗两例斜坡、上颈椎及颈髓接界(cervico medullary junction)处的病变。该径路在既往耳鼻喉科及神经外科文献中尚无报道。手术方法:全麻气管插管,测颈内静脉中心静脉压和血压,并作腰椎蛛网膜下引流。预防性气管切开术,纵形切口,保存第一、二气管环。用美蓝划线后,沿下唇、颏达舌骨水平作中线切开,分离下颌骨骨膜,拔除一枚切牙,以气动力微型矢状锯一次完成骨切开术。用电切割器沿舌中线缝切开,向后达舌会厌皱襞。再向前通过口底颌下腺导管开口间下达舌骨。沿软腭中线切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舌根癌的方法.方法分别为2例舌根癌患者实施咽侧入路及下颌骨正中裂开外旋入路切除肿瘤,应用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和胸大肌肌皮瓣修复缺损.结果2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经锻炼逐步恢复了吞咽及语言功能;术后10月和18月复发.结论术前充分检查,准确评估肿瘤范围是选择合适的术式,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咽侧入路及下颌骨正中裂开外旋入路是切除舌根癌最常用的有效手术径路;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和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是两种有效的修复方法,前者对术后吞咽、语言功能的影响较小,后者可修复局部较大的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7.
作者自1975年以来,采用经面部进路或与颅前窝联合进路术式,保留上颌骨表面-眶上-筛骨骨膜瓣,切除侵犯颅底或鼻咽部、颞下窝,蝶窦、筛窦及口咽部巨大肿瘤。本文报导19例:鼻咽纤维瘤16例:筛-额粘液囊肿1例,鼻部神经胶质细胞瘤1例,筛窦腺瘤1例。手术方法:(1)切口:鼻测切开直到鼻小柱向下延及人中至上唇皮肤-粘膜缘切开,暴露两侧鼻前庭及前磨牙牙槽突。(2)暴露并细心剥离面部骨膜瓣:对上颌骨表面、鼻腔外侧壁及眶上等处行骨膜下剥离,并保留好骨膜瓣。切断眶下神经、血管,以便在上颌骨表面获得更大的骨膜瓣。游离泪道管至关重  相似文献   

8.
颞下窝咽侧区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寻求颞下窝咽侧区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手术途径。方法1978~2002年我院手术治疗颞下窝咽侧区肿瘤75例。手术采用4种进路:①颌下进路。②截断下颌骨颌下联合进路。③耳前颌下进路。④经上颌窦前外进路。绝大多数采用第1种手术入路。恶性肿瘤术后行放疗或化疗;继发性肿瘤在切除原发性肿瘤的同时予以切除。结果手术效果良好,无并发症。良性肿瘤38例术后6个月~18年(其中26例超过5年以上),1例复发。恶性肿瘤37例中,12例死亡,5例失访,余20例观察3~5年无复发及转移。结论①颞下窝咽侧区肿瘤CT扫描及针吸细胞病理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手段。②颌下进路是该区肿瘤较好的手术途径。③术中彻底止血、尽可能消灭死腔及负压引流对预防切口感染和预防呼吸道阻塞都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诊治咽旁间隙肿瘤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咽旁间隙肿瘤89例.术前为32例患者行针吸活检术,50例行CT检查;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经腮腺入路29例,经颈入路45例,经颈-下颌骨外旋入路15例,术后全部标本作病理检查.结果针吸活检32例中27例诊断正确,CT检查50例中46例可准确判断肿瘤的位置;组织学检查良性肿瘤72例(81%),以恶性肿瘤、混合瘤多见37(42%).良性肿瘤术后10例复发(14%),恶性肿瘤12例复发或转移(74%).结论术前针吸活检和CT检查对诊断咽旁肿瘤有意义,经腮腺和经颈部入路是最常用手术进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颏下皮瓣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①取新鲜成人尸体8具,其中男7具,女1具;死亡年龄30~73岁,平均48岁。尸体标本经股动脉灌注加入红色乳胶后,通过解剖观察颏下动脉的走形方向、周围分支及管径等基础指标;②回顾分析应用颏下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在55~75岁,平均年龄65.5岁。6例舌癌,3例口底癌,1例下咽癌。颏下皮瓣设计4 cm×6 cm~7 cm×8 cm大小。术后随访半年,对皮瓣存活、肿瘤复发、功能恢复及患者满意度等进行评估,分析其临床应用疗效。结果①8具标本中,16侧出现颏下动脉,颏下动脉起始处管径为(1.82±0.35)mm,沿途发出(2.1±0.4)支穿支至皮肤,皮穿支的管径(0.55±0.65)mm。颏下动脉主干全长(45.51±5.22)mm,其沿途发出的分支主要有颌下腺支、颈阔肌支、二腹肌支、下颌舌骨肌支、皮肤穿支。最终在颈前正中区域与对侧血管形成血管网相互吻合;②10例手术患者应用颏下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术后1、3、6个月随访,发现颏下皮瓣存活良好,无其他并发症,肿瘤无复发。患者咀嚼、吞咽及言语功能基本正常,仰头无受限,自身对外形和功能都比较满意。结论颏下皮瓣具有安全、制备简单等优点, 是口腔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一种可靠术式, 临床上可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颅中窝.侧颅底沟通性晚期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6例颅中窝-侧颅底沟通性恶性肿瘤分别采用了:①耳后“C”形切口,颞骨次全切除进路与高位颈侧切开联合进路行颅中窝-侧颅底和腮腺区肿瘤切除6例;②颞侧舌形切口,颅中窝进路颅内外肿瘤切除4例;③颞-耳-下颌骨外旋进路行咽旁、颞下窝、颅中窝肿瘤切除6例。其中13例术后进行放射治疗。结果 16例中11例术后存活3年以上,5例术后3年内死亡。按寿命表法统计,3年生存率为69%。结论 本组所采用的三种手术方式,能较好地暴露颅内外病变,并进行肿瘤切除。对颅底区晚期恶性肿瘤采用手术及术后放射治疗等积极措施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选择鼻咽癌原发部位复发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男19例,女5例,年龄32~67岁(平均48岁)。补救性手术前曾接受1~3疗程鼻咽放射治疗,剂量60~190Gy。3/4的患者在2年内复发,其余6年以后复发。患者取仰卧位,全麻下施术。可采取三种进路切除肿瘤:①经腭进路:于硬腭做M形切口,分离粘骨膜瓣,视情况切除硬腭后部骨质,分离双侧腭大神经血管束。切除全部肿瘤及粘骨膜,必要时切除咽鼓管一部分,电凝止血,用带Toley导管的气囊、可吸收性明胶海绵和纤维素填塞鼻咽部,缝合粘膜切口,用假牙托1周。②经上颌骨进路…  相似文献   

13.
颏下皮瓣修复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2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治疗作为头颈部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在近20年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带蒂皮瓣及游离皮瓣成功率的明显提高,使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减少了术后并发症,使术后外形和功能恢复更加满意[1-3].现回顾分析我科2001-2009年共29例口腔癌及口咽癌切除术后选择带蒂颏下皮瓣修复颊部、口底、舌根及口咽部组织缺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颅底近颅底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治疗颅底近颅底肿瘤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 :对 16 1例颅底近颅底肿瘤 ,采用颅面联合入路 6例 ,上颌骨截除或 (和 )眶内容物摘除术 5例 ,鼻侧切开术 7例 ,额眶入路 1例 ,上颌骨切开外旋及扩大外旋入路 2 1例 ,经颈合并下颌骨切开外旋入路 30例 ,经颈入路 4 8例 ,耳后大C形切口入路 19例 ,颈腮入路 8例 ,经口入路 6例 ,颞额入路 8例 ,耳前颞下入路 2例。结果 :98例良性肿瘤中除 2例经口入路者复发外 ,余无复发。恶性肿瘤 6 3例 ,1例术后 1.5个月并发脑脊液漏死于颅内感染。生存期最长 1例已超过 8年。生存 5年以上 10例 ,3年以上 19例 ,2年以上 16例 ,1年以上 16例。 3、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9.18% (2 9/49) ,38.4 6 % (10 /2 6 )。结论 :只有根据颅底肿瘤的具体部位及范围、病理类型进行术式设计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才能提高颅底肿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作者等报告以胸骨甲状肌为蒂的甲状软骨翼移植重建气管上段或声门下广泛缺损。其方法为:在颈部甲状软骨中点与气管缺损的中点的中间作横形皮肤切口,皮瓣的分离达颈阔肌的上、下方。分离牵开胸骨舌骨肌,可选用右或左侧胸骨甲状肌作为其同侧甲状软骨翼板的蒂。自甲状软骨膜外分离对侧的胸骨甲状肌和甲状舌骨肌。切断同侧的甲状舌骨肌,沿所需移植物的上方、外侧、下方切开甲状软骨膜和甲状软骨,勿使软骨膜与软骨分离,并用可吸收缝线将软骨移植物所带的肌肉、软骨膜与软骨缝合。将与软骨移植物形态、大小相对应的对侧的甲状软骨膜分离后并将其上、下、外侧切开,其中部仍保持与移植物相连,  相似文献   

16.
咽旁间隙肿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治疗和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34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组织学诊断、影像学检查和手术进路。结果:88.2%肿瘤为良性。16例起源于腮腺,神经源性肿瘤14例。颈侧进路26例;经口腔进路5例,颈侧及口咽联合进路2例;颞下窝入路1例。32例完全切除肿瘤。术后并发Horner综合征3例,声带麻痹5例,面瘫3例。术侧声带和舌下神经同时麻痹1例。随访13个月~10.5年,34例中30例治愈,1例好转,术后复发3例(均为多形性腺瘤)。结论:采用颈侧进路,能安全彻底切除咽旁间隙肿瘤,经口腔进路仅适合于肿瘤边界清楚、组织明显突出于咽侧且表浅局限者。  相似文献   

17.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进路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进路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适应证。方法对35例(39侧)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前行鼻窦CT扫描和鼻内镜检查,根据肿瘤部位和范围分别采取鼻侧切开术9例(9侧),鼻内镜下经鼻进路20例(22侧),面正中掀翻进路2例(4侧)和经鼻内外联合进路术式4例(4侧)。术后随访23个月~11年,平均37个月。结果9侧行鼻侧切开术中1侧复发(11%),22侧鼻内镜下经鼻进路中2侧复发(9%),其它进路无复发病例。结论应根据肿瘤原发部位和范围选择相应的术式。局限于筛窦、蝶窦、上颌窦窦口周围以及额隐窝周围的肿瘤可采取鼻内镜下经鼻进路手术。  相似文献   

18.
舌体癌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总结我科1988年至1995年间舌体鳞癌手术治疗经验,探讨舌体鳞癌手术治疗方法相关问题。材料与方法;入选病例为1988年5月-1995年6月我科住院初治舌体鳞状细胞癌共185例,男102例,女82例,年龄28-88岁,临床分期;Ⅰ-Ⅱ期72例,Ⅲ-Ⅳ期113例,所有病例均行原发灶手术切除 颈淋巴清扫术,原发灶手术切除术后缺损及下颌骨体部处理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术式,cN0148例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cN1-337例行治疗性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结果:185例中177例获5年随访,随访率95.68%。185例舌体鳞癌5年生存率为72.43%。已死亡43例中,因肿瘤局部复发30例,淋巴转移7例,远处转移5例,其它1例,舌体缺损修复;未修复者42例,用前臂皮瓣修复117例,胸大肌皮瓣修复26例,下颌骨体部处理;未切除者92例,方块切除75例,下颌骨体部部分切除18例,185例颈淋巴转移率为29.19%,cN0者颈淋巴pN^ 转移机率为19.59%,结论:舌体鳞癌行下颌骨体部切除者适用于癌肿已侵犯口底颌舌沟舌侧粘骨膜者,舌体鳞癌舌体缺损小于1/3时可不修复,大于1/2者可应用前臂皮瓣,大于2/3者行胸大肌肌皮瓣修复,cN0选择性颈清扫术,T1者颈部严密观察,T2行肩胛舌骨上清扫术,T3-4者行功能性颈清术,已超越中线的cN0T3-4患者可作双侧功能性颈清扫术,但不同期行双侧根治性颈清扫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颅中窝 侧颅底沟通性晚期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6例颅中窝 侧颅底沟通性恶性肿瘤分别采用了 :①耳后“C”形切口 ,颞骨次全切除进路与高位颈侧切开联合进路行颅中窝 侧颅底和腮腺区肿瘤切除 6例 ;②颞侧舌形切口 ,颅中窝进路颅内外肿瘤切除 4例 ;③颞 耳 下颌骨外旋进路行咽旁、颞下窝、颅中窝肿瘤切除 6例。其中 13例术后进行放射治疗。结果16例中 11例术后存活 3年以上 ,5例术后 3年内死亡。按寿命表法统计 ,3年生存率为 6 9%。结论本组所采用的三种手术方式 ,能较好地暴露颅内外病变 ,并进行肿瘤切除。对颅底区晚期恶性肿瘤采用手术及术后放射治疗等积极措施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咽旁间隙肿瘤手术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咽旁间隙肿瘤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 :4 1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 ,经口入路 6例 ,腮腺径路 6例 ,经颈外径路切除 2 5例 ,颈外加下颌骨切断 2例 ,侧颅底径路 2例。术中气管切开 8例。4例部分切除肿瘤 ,37例完全切除肿瘤。结果 :术腔感染 2例。永久性神经损伤有 :Horner综合征 2例 ;其他神经损伤 5例 ,主要为Ⅶ、Ⅸ、Ⅹ、Ⅺ脑神经损伤。 1例巨大神经鞘瘤并发大出血。随访 11个月~ 6年 ,复发 6例 ,1例为口咽径路的良性肿瘤 ,5例为恶性肿瘤。结论 :熟悉咽旁间隙解剖 ,详细的术前评估 ,合理的手术径路和完善的术腔处理是避免并发症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