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脏停搏(cardiac arrest,CA)患儿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相关因素及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2021年6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发生CA患儿的病历资料。按CA恢复自发循环(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48 h内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n=50)和非AKI组(n=113),AKI组按ROSC 7 d时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n=21)和死亡组(n=29)。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A患儿早期发生AKI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 CA后AKI发生率为30.7%(50/163)。AKI组7 d及28 d病死率分别为58.0%(29/50)、78.0%(39/50),非AKI组为31.9%(36/113)、58.4%(66/1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肺复苏时间长(OR=1.164,95%CI:1.088~1.246,P<0.001)、基线血清白蛋白低(OR=0.879,95%CI:0.806~0.958,P=0.003)、CA前应用肾上腺素(OR=2.791,95%CI:1.119~6.961,P=0.028)与CA后AKI发生密切相关;基线小儿危重病例评分低(OR=0.761,95%CI:0.612~0.945,P=0.014)、CA前应用肾上腺素(OR=7.018,95%CI:1.196~41.188,P=0.031)、CA前机械通气(OR=7.875,95%CI:1.358~45.672,P=0.021)与CA后AKI患儿死亡密切相关。 结论 CA后ROSC患儿应密切监测血清白蛋白,尤其是心肺复苏时间长、基线小儿危重病例评分低、CA前应用肾上腺素、CA前机械通气者应及早识别和干预,以降低AKI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在儿童及青少年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与安全性,为更加合理地应用利妥昔单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gov、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的文献,共筛选出从建库至2022年6月公开发表的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及青少年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0篇文献,共计886例患儿。以3年无事件生存率、3年总生存率、完全缓解率、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结局指标,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 结果 与单纯化疗组相比,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组3年无事件生存率显著提高(HR=0.38,95%CI:0.25~0.59,P<0.001),3年总生存率显著提高(HR=0.29,95%CI:0.14~0.61,P=0.001),完全缓解率显著提高(OR=3.72,95%CI:1.89~7.33,P<0.001),病死率显著降低(OR=0.31,95%CI:0.17~0.57,P<0.001)。而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8,95%CI:0.85~1.92,P=0.24)。 结论 在儿童及青少年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方案中添加利妥昔单抗可带来明显的生存益处,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青少年抑郁情绪及自杀意念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4~2018年抽取河南省新乡市6 195名初高中生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工具包括一般社会资料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及Kutcher青少年抑郁量表(11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青少年抑郁情绪及自杀意念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联。 结果 有效问卷为6 194份,其中男性2 586名(41.75%),女性3 608(58.25%);年龄(16.4±1.9)岁(范围:11~20岁)。在6 194名青少年中,1 333名(21.52%)青少年有抑郁情绪,508名(8.20%)青少年有自杀意念。青少年的抑郁情绪与母亲的控制(OR=1.059,P<0.001)和父亲的控制呈明显正关联(OR=1.061,P<0.001),而与母亲的关爱(OR=0.937,P<0.001)和父亲的关爱(OR=0.917,P<0.001)呈明显负关联。青少年的自杀意念与母亲的控制(OR=1.110,P<0.001)和父亲的控制(OR=1.076,P<0.001)呈明显正关联,而与母亲的关爱(OR=0.895,P<0.001)和父亲的关爱(OR=0.914,P<0.001)呈明显负关联。 结论 父母的关爱可降低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发生风险,而父母控制性可增加青少年抑郁情绪及自杀意念的发生风险。 引用格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的关系,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用情况,为儿科医师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收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82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中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分为激素组和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儿年龄、过敏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内镜下表现和胃肠黏膜病理结果,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82例患儿中,36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占总人数的19.8%。激素组患儿出现血便、贫血,内镜下出现黏膜溃疡/管腔狭窄的比例,以及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n=146,P<0.05);激素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镜下见黏膜溃疡/管腔狭窄(OR=10.830,95%CI:3.090~37.961,P<0.001)和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计数升高(OR=0.967,95%CI:0.941~0.993,P=0.015)可提示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结论 内镜下见到黏膜溃疡/管腔狭窄,病理显示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计数明显升高,均提示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案中可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引用格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单胎濒死儿发生的围生期危险因素,为濒死儿综合诊治提供依据。 方法 该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06年1月—2015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出生的154例胎龄≥28周、1 min Apgar评分为0~1分的单胎新生儿为病例组(濒死组),按1∶4比例随机选取616例同期出生的单胎非濒死儿(1 min Apgar评分>1分)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濒死儿发生的围生期危险因素。 结果 濒死组胎龄和出生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濒死组胎儿水肿、脐带脱垂、羊水Ⅲ度污染、胎盘早剥、臀位、重度子痫前期、母亲产时全麻、产前胎心监护异常、产前胎动减少发生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产时全麻(OR=34.520)、产前胎动减少(OR=28.168)、胎盘早剥(OR=15.641)、羊水Ⅲ度污染(OR=6.365)、产前胎心监护异常(OR=5.739)、臀位(OR=2.614)是濒死儿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胎龄较大(OR=0.686)是濒死儿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 结论 临床需对产前胎心监护异常、胎动减少、早产、胎盘早剥、臀位、羊水Ⅲ度污染、全麻手术的产妇引起重视,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防范濒死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Diamond-Blackfan anemia,DBA)患儿的体重指数分布情况,并分析DBA患儿肥胖发生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取2003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就诊的DBA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以及于随访时间点前后1周内测量的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分析DBA患儿肥胖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果 129例DBA患儿中,男性80例(62.0%),女性49例(38.0%),中位测量年龄为49(范围:3~189)个月,肥胖发生率为14.7%(19/1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无核糖体蛋白基因突变与DBA患儿肥胖发生关系密切(调整后OR=3.63,95%CI:1.16~11.38,调整后P=0.027)。在激素依赖DBA患儿中,肥胖发生与激素开始治疗年龄、激素治疗时间、激素维持剂量无关(P>0.05)。 结论 DBA患儿肥胖发生率较高,无核糖体蛋白基因突变与DBA患儿肥胖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系统评价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e,GnRHa)治疗6岁以上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和快速进展型青春期(early and fast puberty,EFP)患儿的疗效。 方法 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收集GnRHa治疗CPP和EFP患儿的相关文献,应用Stata 12.0软件对文献资料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总样本量为720例,其中GnRHa治疗组475例,对照组24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GnRHa治疗组成年终身高[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3.30,95%CI:2.49~4.12,P<0.001]、成年终身高标准差积分(WMD=0.51,95%CI:0.29~0.73,P<0.001)、身高获益(WMD=2.89,95%CI:2.17~3.60,P<0.001)均优于对照组。所有的研究均无严重不良事件报道。 结论 GnRHa治疗对于改善6岁以上CPP和EFP患儿的成年终身高安全有效。 引用格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家庭结构对青少年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21年4—5月对上海市7所中学的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问卷包括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儿童期创伤问卷、儿童抑郁量表和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中介效应分析等方法探讨不同家庭结构青少年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发生情况、儿童期创伤的差异及其中介作用。 结果 与核心家庭青少年相比,三代直系家庭的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较低(OR=0.794,95%CI:0.649~0.972,P<0.05),寄宿家庭的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较高(OR=4.548,95%CI:1.113~18.580,P<0.05);隔代家庭和寄宿家庭的青少年在儿童期创伤问卷中情感忽视维度的得分更高(P<0.05)。情感忽视在隔代家庭和寄宿家庭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结论 父母和祖辈在家庭结构中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与父母分离会使青少年感知到更多的情感忽视,进而增加抑郁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儿童专科医院住院患儿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CRKP)感染及死亡的危险因素,为该类细菌的感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配对病例-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性纳入昆明市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的81例CRKP感染患儿,81例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sensitive Klebsiella pneumonia,CSKP)感染患儿,及162例对照儿童(住院期间未分离出CRKP及CSKP的患儿),比较分析各组儿童的基础疾病、既往住院暴露及该次住院暴露情况与CRKP感染及死亡的关联性。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既往3个月内有住院史与CRKP、CSKP感染存在较高关联强度(分别OR=14.25、10.07,P<0.01);CRKP感染患儿特异的危险因素包括既往3个月内有碳青霉烯药物治疗史(OR=16.54,P<0.01)及该次住院接受中心静脉置管(OR=33.03,P<0.01)。而既往3个月内有碳青霉烯药物治疗史(OR=28.33,P<0.01)及该次住院抗生素经验性用药(OR=14.50,P<0.01)是导致CRKP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论 患儿既往3个月内有住院史、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史,以及入院后接受侵入性操作是影响CRKP感染及预后的主要原因。儿童专科医院有必要开展入院时CRKP主动筛查,规范使用抗生素,并加强医院感染监测,以控制CRKP感染的发生。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9):1008-101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识别婴幼儿睡眠的典型模式及特征,并探讨睡眠模式与生后6个月内母乳喂养的关系。 方法 通过一般情况问卷、简明婴儿睡眠问卷(Brief Infant Sleep Questionnaire,BISQ)及喂养情况问卷,调查1 148名7~35月龄婴幼儿的睡眠情况和喂养方式。采用K-means聚类分析其睡眠模式及特征,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婴幼儿睡眠模式与母乳喂养之间的关联。 结果 1 148名7~35月龄婴幼儿的睡眠模式可分为典型的3类:第1类为就寝时间早、睡眠时间长;第2类为入睡潜伏期短、睡眠时间中等;第3类为就寝时间晚、入睡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不足。其中只有第3类为睡眠障碍模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人工喂养的婴幼儿相比,生后6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可降低69%睡眠障碍模式的发生风险(OR=0.31,95%CI:0.11~0.81,P<0.05);母乳喂养时间达4~6个月者,相较于1~3个月者,可降低40%睡眠障碍模式的发生风险(OR=0.60,95%CI:0.38~0.96,P<0.05)。 结论 婴幼儿表现出不同的睡眠模式,母乳喂养可一定程度降低婴幼儿睡眠障碍模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儿童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idiopathic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IPAH)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科诊断为IPAH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相关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IPAH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计26例患儿纳入研究,存活组17例,死亡组9例。儿童IPAH以学龄期儿童多见,平均年龄(6.6±3.6)岁,男女比例1.17∶1。所有患儿均有活动耐力下降和乏力症状,晕厥及呼吸困难、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34.6%及23.1%,肺动脉瓣听诊区第2心音亢进为最常见体征(92.3%),50.0%患儿在诊断时心功能为Ⅲ~Ⅳ级。超声心动图检查示肺动脉收缩压(PASP)平均(79.0±20.3) mmHg(1 mmHg=0.133 kPa),16例患儿右心室重度扩大。心电图以ST-T改变及右心室高电压最为常见,血浆脑钠肽(BNP)平均浓度为(870.4±720.9) pg/ml。单因素分析显示晕厥(OR=26.25,95%CI 3.04~226.60,P=0.003),心功能Ⅲ~Ⅳ级(OR=19.199,95%CI 1.88~196.53,P=0.0128),PASP≥70 mmHg(OR=9.936,95%CI 1.81~∞,P=0.005),BNP≥850 pg/ml(OR=59.991,95%CI 4.69~767.62,P=0.002)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IPAH临床少见,预后不良。晕厥、心功能分级、PASP程度及BNP浓度是儿童IPAH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BNP作为IPAH的标志物在病情程度评估以及预后预测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of the interleukin 1 (IL-1) family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and mortality post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 in adults. 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 (VOD) is a well-known complication of HSCT and can result in an increased risk of mortality. In this study, we sought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of both patient and donor genotypes at the IL-1β -511 cytidine/thymidine (C/T) polymorphic site with hepatic VOD and mortality in an exclusive pediatric cohort undergoing matched myeloablative allogeneic HSCT. Donor TT genotype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cumulative incidence of grade III-IV hepatic VOD at 3 months after transplantation relative to donor CT and CC genotypes (25±13.1% in TT, 2.9±2.9% in CT, and 3.6±3.6% in CC; P=0.024). Neither recipient nor donor IL-1β -511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genotypes were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or relapse.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donor, rather than host, genotype at the IL-1β -511 polymorphic site may associate with higher risk for severe VOD after matched allogeneic HSCT. Our findings challenge the assumption that host factors are exclusively responsible for VOD and suggest a novel role for the donor inflammasome pathway in inducing injury and microvascular disease after HSCT, which merits further study in a larger cohort analysis.  相似文献   

13.
AKI in the setting of HSCT is commonly investigated among adult patients. In the same way, malignancies requiring treatment with HSCT are not limited to the adult patient population, AKI following HSCT is frequently encountered within pediatric patient populations. However, inadequate information regarding epidem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specific to pediatric patients prevents development of appropriate and successful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those afflicted. Addressing AKI in the context of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 chemotherapy,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 and hypertension post chemotherapy, glomerulonephritis, and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provides greater insight into renal impairment associated with these HSCT‐related ailments. To obt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AKI among pediatric patients receiving HSCT, we investigated the current literature specifically addressing these areas of concern.  相似文献   

14.
背景 过敏性紫癜常可累及肾脏,引发紫癜性肾炎,其远期预后与患儿肾脏受累程度关系密切,及早评估并发肾炎的可能性并给予针对性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miR-374b表达水平及其与并发肾炎的相关性.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病例组纳入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并发肾炎亚组和未并发肾炎亚组;对照组纳入体检健康儿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益生菌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和万方数据库,收集益生菌预防早产儿NEC的RCT,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3月。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偏倚风险,采用 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33个RCT (n=8 248)。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低出生体重儿(LBWI):益生菌降低NEC 2级以上(包括2级和3级)发生率[OR=0.26(95%CI:0.10~0.66)]、3级发生率[OR=0.29(95%CI:0.11~0.78)]、缩短达全肠道喂养时间[WMD=-3.57(95%CI:-5.79~-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益生菌组和对照组总病死率[OR=0.80(95%CI:0.50~1.28)]和脓毒症发生率[OR=0.50(95%CI:0.13~1.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益生菌降低NEC 2级以上发生率[OR=0.34(95%CI:0.26~0.44)]、3级发生率[OR=0.39(95%CI:0.20~0.76)]、总病死率[OR=0.55(95%CI:0.44~0.69)]、NEC相关病死率[OR=0.38(95%CI:0.21~0.69)]和脓毒症发生率[OR=0.77(95%CI:062~0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益生菌组和对照组达全肠道喂养时间 [WMD=-128(95%CI:-262~0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益生菌缩短达全肠道喂养时间 [WMD=-170(95%CI:-285~-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益生菌组和对照组的NEC 2级以上和3级发病率、总病死率、NEC相关病死率和脓毒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预防性使用益生菌可减少LBWI和VLBWI的NEC 2级以上以及3级发生率,缩短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并降低VLBW的总病死率、NEC相关病死率和脓毒症发生率,但纳入研究在研究设计、方法学等方面仍存在局限性,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药物难治性颞叶癫(MITLE)患儿的手术效果,探讨影响其手术预后的因素。方法以2005年6月—2009年3月进行手术,并至少随访1年的76例MITLE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影响MITLE患儿手术效果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MITLE患儿手术后,根据Engel分级法,46例(60.5%)达到Ⅰ级,22例(28.9%)Ⅱ~Ⅲ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首发年龄(P=0.034,OR=4.734,95%CI:1.121~17.067)、发作类型(P=0.033,OR=3.610,95%CI:1.111~11.732)是影响MITLE患儿手术效果的独立预测因素;既往病因、病程、MRI检查结果、发作频率、手术侧别、发作间期放电范围、IQ、服用抗癫药物对手术效果无独立预测作用。结论手术治疗儿童MITLE有效。首发年龄小、继发全面性发作的MITLE患儿手术治疗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与穿刺或置管相关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下肢静脉穿刺或置管的683例患儿,其中临床可疑血栓形成者55例,经超声证实血栓形成者26例为血栓组,超声未见血栓形成者29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患儿在多个可能的危险因素上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探寻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穿刺或置管相关下肢静脉血栓的高风险因素。结果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下肢穿刺或置管相关静脉血栓发病率为3.81%(26/683例)。血栓组与对照组患儿在年龄(62 d比92 d)、体质量[(3.92±0.66)kg比(4.61±0.86)kg]、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危重评分(Vasoactive-Ventilation-Renal score,VVR)[(29.58±15.50)分比(22.14±11.72)分]、术后24 h血乳酸峰值[(3.59±0.66)mmol/L比(1.71±1.13)mmol/L]、术后输血[76.9%(20/26例)比34.5%(10/29例)]、合并感染[53.8%(14/26例)比24.1%(7/29例)]、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84.6%(22/26例)比34.5%(10/29例)]和穿刺困难[69.2%(18/26例)比17.2%(5/29例)]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危重评分VVR(OR=0.88,95%CI:0.77~0.99,P=0.04)、术后24 h血乳酸峰值(OR=6.62,95%CI:1.35~32.46,P=0.02)和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OR=0.04,95%CI:0.00~0.63,P=0.04)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VVR评分高、术后24 h血乳酸峰值高和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下肢静脉穿刺或置管相关血栓形成的高危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父亲生育年龄与子代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的相关性。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在广州、佛山、北京、武汉、杭州、重庆的6家医院儿童保健科确诊的71例ASD儿童,以及年龄、性别和母亲生育年龄与ASD儿童匹配的284例正常发育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信息、母亲孕期及分娩等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父亲生育年龄与子代ASD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控制社会人口学因素、母亲孕期及分娩相关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大的父亲生育年龄与子代患ASD风险增加显著相关(OR=1.12,95%CI:1.02~1.23,P<0.05)。将父亲生育年龄分组进一步分析,显示父亲生育年龄≥40岁与子代患ASD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调整前OR=7.08,95%CI:1.77~28.32,P<0.05;调整后OR=8.50,95%CI:1.71~42.25,P<0.05)。结论父亲生育年龄过大与子代患ASD风险升高显著相关,父亲生育年龄≥40岁为子代患ASD的高危年龄段。[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8):863-8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