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改进呼吸机治疗措施以提高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3组,甲组17例,乙组25例,丙组为改进措施后的26例作对比,3组的基本情况(性别、胎龄、入院体重、异常分娩史)P均>0.05。结果甲、乙、丙3组治愈率各为23.5%、60%、96.2%,预后不良率各为76.5%、28%、3.8%;在合并症中肺气压伤、酸碱紊乱、感染加重丙组明显低于甲乙组,P均<0.01。结论丙组除加强呼吸管理外,加强对心、脑、肾、循环、胃肠功能受损的治疗,使预后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2.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的疗效,旨在降低伤残率。方法将394例早产儿分为未或有系统随访332例为甲组、62例为乙组,两组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另设正常足月儿30例(丙组)为对照组。均进行体格发育及神经系统检查;0~3岁用小儿智能发育量表测定。早期干预即予丰富环境,语言,视、听、触觉剌激,有脑损伤者同时给予药物治疗及水疗指针综合疗法等。结果体格发育:甲组低于乙、丙组(P均<0.01);MDI:丙组高于甲、乙组各36分及9分,乙组高于甲组26分;PDI:丙组高于甲、乙组各36分及9分,乙组高于甲组24分。发育落后甲组明显高于乙组,脑瘫发生率甲、乙两组各为150例、5例(χ2=30.1595,P<0.01)。结论早产儿智能运动发育低于正常足月儿;早期干预可降低早产儿发育落后及脑瘫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早产儿RDS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用药对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及改善早产儿预后的可行性。方法 我院胎龄≤32W的早产儿12例,于生后预防应用PS(预防组);同期确诊为RDS 17例应用呼吸机和PS(治疗组),比例两RDS发生率、呼吸机参数、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预防组RDS发生3例,发生率为25%,低于我院同期收治的≤32W早产儿RDS发生率(43%);预防组RDS 3例均为Ⅱ期,治疗组Ⅲ期、Ⅳ为52.9%(9/17)。预防组上呼吸机所需压力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肺炎、感染、颅内出血等合并症有下降趋势;未有气漏及BPD的发生。结论 PS预防用药可降低早产儿RDS发生率及减轻发病程度,减少呼吸机的应用,减少并发症,改善早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肺出血193例诊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治线索,回顾性分析 193例患儿临床资料.将患儿分 3组甲组 162例 (尸检证实,根据口鼻腔无或有流血又分Ⅰ组 68例,Ⅱ组 94例 ),乙组 16例应用呼吸机治疗,丙组为改进治疗措施后的 15例.诊断及结果判断标准根据发病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插管吸出血性液体及胸片表现.治疗予气管内滴入 1 10000肾上腺素或立止血.呼吸机参数平均为 I/E 1∶ 1.2, FiO2 0.8± 0.2, PIP 23.5± 5.2 cmH2O, PEEP4.1± 0.6 cmH2O,RR 55.2± 10.5次 /分,流量 8L/分.结果青紫、体温不升、惊厥、神志不清Ⅰ组高于Ⅱ组,而黄疸、心律失常、肺部罗音Ⅱ组高于Ⅰ组.乙丙 2组的治愈、病死率各为 43.8%、 100%及 56.2%、 0% (P均 <0.01);合并症各为 8、 3例.提示加强肺、心、肾、脑、循环功能的监测与防治,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用药对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及改善早产儿预后的可行性.方法我院胎龄≤32 W的早产儿12例,于生后预防应用PS(预防组);同期确诊为RDS 17例应用呼吸机和PS(治疗组),比例两RDS发生率、呼吸机参数、并发症及预后.结果预防组RDS发生3例,发生率为25%,低于我院同期收治的≤32 W早产儿RDS发生率(43%);预防组RDS 3例均为Ⅱ期,治疗组Ⅲ期、Ⅳ为52.9%(9/17).预防组上呼吸机所需压力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肺炎、感染、颅内出血等合并症有下降趋势;未有气漏及BPD的发生.结论 PS预防用药可降低早产儿RDS发生率及减轻发病程度,减少呼吸机的应用,减少并发症,改善早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6.
对新生儿呼吸机所致合并症的防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降低呼吸机治疗的合并症,提高治愈率,以1985~1989年有合并症的57例(甲组)与1990~1995年改进防治措施后有合并症的107例(乙组)进行对比。结果:(1)治愈率甲乙两组分别为28.1%及53.5%(χ2=8.89,P<0.01),病死率分别为63.1%及17.8%(χ2=34.39,P<0.01);(2)在合并症中,插管不当分别为56.1%及17.8%,肺气压伤分别为31.6%及5.6%,肺不张分别为28.1%及9.3%(χ2分别为25.57、20.08、9.77,P均<0.01),感染加重分别为46.1%及23.5%(χ2=4.62),拔管过早分别为5.3%及0,(P均<0.05)。说明乙组的合并症明显低于甲组。提示:在1990~1995年改进治疗措施后,呼吸机治疗时常见的七项合并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治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早期干预对极低体重儿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0例VLB WI分为甲组(系统随访与干预)30例,乙组(未系统随访与干预)30例,甲乙两组的基本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比较两组:(1)体格发育及智测;(2)早期干预即丰富环境,语言,视、听、触觉刺激的效果和有脑损伤者配合药物治疗及水疗指针综合疗法的疗效等。结果(1)甲、乙两组身长、体重、头围无显著差异(P均>0.05)。精神发育甲组比乙组高23分,运动发育落后甲组高于乙组27分。(2)乙组发育落后明显高于甲组(P均<0.05及0.01),脑瘫发生分别为3、20例,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干预可以减轻与康复VLBWI脑损伤的程度,在干预过程中发现发育落后及脑瘫应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8.
不同药物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观察甲组 (喘乐宁组 )、乙组 (病毒唑组 )、丙组 (喘乐宁 +普米克令舒组 )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毛支 )的疗效。方法 将 53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 ,三组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 ,甲组加用喘乐宁雾化吸入 ,乙组加用大剂量病毒唑雾化吸入 ,丙组用喘乐宁与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 ,对治疗前、后临床表现消失时间、治愈率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丙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 ,乙组又优于甲组 (P <0 .0 5)。结论 喘乐宁与普米克令舒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支有协同作用 ,可缩短病程 ,提高治愈率 ,可作为佐治毛支的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9.
NCPAP治疗早产低体重儿反复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估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早产低体重儿反复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并与氨茶碱、纳洛酮治疗组进行比较。方法106例反复呼吸暂停早产低体重儿随机分为3组,甲组给予氨茶碱,乙组给予纳洛酮,丙组给予NCPAP治疗,观察各组疗效。结果3组显效率分别为42.42%、43.75%、73.17%。总有效率分别为54.54%、59.38%、92.68%,丙组与甲、乙两组相比,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均<0.01。结论应用NCPAP可有效治疗早产低体重儿反复呼吸暂停,且优于氨茶碱、纳洛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以经鼻塞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疗法(nCPAP)为主的综合措施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呼衰)的临床疗效及远期效果.方法 将103例呼衰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综合措施.观察组52例,普通给氧无效换用nCPAP,利用微量血气动态监测,无效者应用呼吸机,尽早撤机后再行nCPAP过渡;对照组51例,鼻导管与头罩吸氧,无效者直接应用呼吸机.检测观察组应用鼻导管吸氧与nCPAP 2种治疗方法后其血气变化.对存活病例随访24个月,观察该疗法的远期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nCPAP治疗后,p(O2)显著升高(P<0.01),p(CO2)显著降低(Ⅰ型呼衰P<0.05,Ⅱ型呼衰P<0.01).观察组插管上机率、呼吸道损伤率、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a<0.05);总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远期随访2组患儿生长发育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未发现氧疗远期不良影响.结论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微量血气监测指导的nCPAP疗法,对新生儿呼衰的治疗安全有效,简便易行,可有效降低呼吸机应用的相关风险,无远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26~31+6周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撤机后应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HHFNC)和鼻塞持续气道正压(nCPAP)的疗效。方法 161例早产儿拔管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接受HHHFNC治疗(n = 79);对照组接受nCPAP治疗(n = 82)。两组患儿又根据胎龄分为26~28+6周组和29~31+6周组。比较组间治疗失败率、拔管后7 d内再次插管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早产儿治疗失败率和再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胎龄26~28+6周的早产儿中,治疗组治疗失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再次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31+6周早产儿中,两组治疗失败率和再次插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29~31+6周的早产儿撤机时应用HHHFNC能产生与nCPAP相似疗效,而对29周以下早产儿作为一线无创呼吸支持要谨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75例哮喘婴幼儿采用双盲对照随机抽样法,设单纯吸入特布他林雾化液(A组)及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特布他林雾化液(B组)、单纯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C组)3组分别进行治疗,每组25例。观察比较3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A组治愈16例,显效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6%;B组治愈22例,显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C组治愈14例,显效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2%。A、B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C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婴幼儿哮喘疗效优于单纯吸入特布他林雾化液和单纯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nHFOV)与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eated 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HHFNC)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序贯撤机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收住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已接受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治疗,准备撤机改为无创通气的88例RDS极低出生体重儿纳入研究。RDS患儿均常规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nHFOV/HHHFNC组45例,采用有创通气撤机后予nHFOV,nHFOV撤离后给予HHHFNC过渡;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头罩吸氧组43例,采用有创通气撤机后予nCPAP,nCPAP撤离后给予头罩吸氧过渡。观察2组有创通气撤机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撤机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2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生后1 min及5min Apgar评分、分娩24 h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比例、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比例、有创通气时间以及RDS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2)nHFOV/HHHFNC组有创通气撤机后1 h、24 h PaO2、PaCO2以及氧合指数(OI,OI=100×MAP×FiO2/PaO2)与nCPAP/头罩吸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nHFOV/HHHFNC组与nCPAP/头罩吸氧组有创通气撤机72 h内失败率[9%(4/45)比26%(11/43)]、频繁呼吸暂停发生率[7%(3/45)比23%(10/43)]、nHFOV与nCPAP无创通气撤离失败率[4%(2/45)比21%(9/43)]、用氧时间[12.02(9.08-12.31)d比14.44(11.32-13.26)d]及鼻损伤发生率[4%(2/45)比26%(11/4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3)2组首次nHFOV与nCPAP无创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肺气漏、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Ⅲ-Ⅳ级脑室内出血、视网膜病变(≥Ⅱ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nHFOV/HHHFNC用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RDS序贯撤机,较nCPAP/头罩吸氧,能改善氧合,减少CO2潴留,提高撤机成功率,减少呼吸暂停及鼻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72例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的疗效。方法72例患儿中30例慢性再障,42例急性再障。慢性再障给予安雄、CsA治疗,急性再障给予安雄、CsA、大剂量丙种球蛋白、ATG治疗,其中2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72例再障患儿中慢性再障组和急性再障组在性别和发病年龄上无明显差异(P>0.05)。30例慢性再障病人中17例进步或治愈,11例无效或进展,无死亡病例;42例急性再障病人中14例进步或治愈,20例无效或进展,7例死亡,两组病人达进步或治愈者均无复发病例,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56.67%vs33.33%P<0.05),两组病人总的生存率统计学上有差异(100%vs83.33%P<0.05)。两组出现疗效的时间无差异(P>0.05),而在中位输血时间间隔上,两组有显著差异(P<0.005)。在42例急性再障病人中,28例接受ATG治疗,14例未接受ATG治疗,ATG组中有11例出现进步或治愈,未接受ATG组中仅3例出现疗效,两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42.13%vs21.43%P<0.05),72例再障病人中有3例转变为AML(分别为M2,M3,M5),2例接受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治愈。结论慢性再障治疗疗效及生存率明显高于急性再障,而联合免疫治疗是治疗急性再障除了骨髓移植外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挽救性治疗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救治情况,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挽救性治疗策略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NRDS患儿的临床资料.男33例,女13例;年龄40 min~6 h;胎龄32+5周;出生体质量(2 022±779) g.按照是否应用PS分为2组:使用PS组(n=32)与未使用PS组(n=14).比较2组呼吸支持时间和吸入吸氧体积分数(FiO2)、氧疗时间、住院天数、治愈率、病死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使用PS组和未使用PS组患儿的呼吸支持时间[17.5 h(0~120.0 h) vs 0.5 h(0.5~24.0 h),P<0.05]、FiO2[32.5%(22%~90%) vs 85.0%(40%~100%),P<0.05]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而2组氧疗时间[24 h(2~240 h) vs 48 h(2~408 h),P>0.05]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但与使用PS组比较,住院天数明显缩短.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使用PS组患儿的治愈率为81.3%、病死率为18.8%,未使用PS组NRDS患儿的治愈率为35.7%、病死率为64.3%,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挽救性应用PS可以显著提高NRDS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A comparison has been made between 16 infants with omphalocele treated between 1962 and 1975 (group A) and 22 treated between 1976 and 1989. In the latter group 11 antenatally detected cases (group C) were considered separately from the 11 cases diagnosed at birth (group B). Recent advances have reduced the mortality for neonates with omphalocele from 37.5% in group A to 18.2% in group B. However, despite antenatal diagnosis, maternal transport, and early perinatal care, a surprising increase in mortality (45%) was observed among neonates with omphalocele detected antenatally (group C). Seven cases in group C (60%) also had other lethal or potentially lethal multiple anomalies including trisomy 13 or 18, and it is probable that the high mortality in this group was a result to these associated anomalies. Before the introduction of antenatal diagnosis, most of these infants would have died before referral to a pediatric surgeon for treatment. In general, if omphalocele is an isolated lesion the prognosis for survival following postnatal surgical correction exceeds 90%; in such cases, antenatal diagnosis may potentially contribute to improved survival. However, the presence of other multiple and/or untreatable malformations in the group diagnosed antenatally is associated with a poor overall prognosi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儿童早发性脊柱侧弯非融合性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探讨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方法 2002~2014年,42例早发性脊柱侧弯儿童进行非融合性可延长脊柱内固定矫正技术治疗,其中男17例,女25例,开始手术年龄平均6.45岁(2~10岁),平均随访5.29年(2~11年).按手术方式可分为三组:Luque Trolley技术为7例,生长棒技术为13例,VE-TRE技术为22例.并发症包括:内固定物失效(植入物松动、脱钩、移动、断棒、断钉、断钢丝、肋骨切割样骨折),深部感染及神经损伤.对总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并对三组不同手术方式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比较.结果 22例儿童出现了至少一种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2%.总共出现了37个并发症,其中内固定相关并发症为31个(84%),深部感染为6个(16%),无一例出现神经损伤,总的并发症率为0.88/例.Luque Tolley治疗组出现7个并发症,并发症率为1/例;VETRE治疗组出现19个并发症,并发症率0.86/例;生长棒治疗组出现11个并发症,并发症率0.85/例.本组病例总共进行了191次手术操作,出现了37次非计划手术,平均每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9.4%.三组不同手术方式的并发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发性脊柱侧弯的非融合性手术治疗存在着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过程中控制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研究采用广州地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协作组方案(GZ-ALL-2002)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结果。方法对2002年10月1日至2008年4月30日收治的107例初治儿童ALL采用CZ-ALL-2002方案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缓解情况、严重感染并发症及治疗相关死亡等。结果107例治疗5周时完全缓解(CR)率100%,除外6例CR后放弃治疗,8例复发(4例中枢神经系统复发、4例骨髓复发),复发率7.92%(8/101),治疗相关死亡1例,本事件生存率(EFS)85.98%(92/107);严重感染发生141例次,包括败血症、严重肺炎和肺脓疡、呼吸衰竭、肺结核空洞、不明病原菌持续高热、严重口腔溃疡等,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相关并发症19例(过敏13例、急性胰腺炎6例其中1例伴休克、L-ASP相关糖尿病3例),无感染相关死亡,未发现股骨头坏死;在标危(SR)组中未出现复发及死亡。结论GZ-ALL-2002方案是目前治疗儿童ALL的先进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入住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NRDS患儿66例,随机分为NIPPV组(32例)和NCPAP组(34例),分别于入院0、12、24、72h进行血气分析,比较氧合改善情况、氧疗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并发症和预后等。结果治疗开始时(入院0h)两组PaO2、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72h后PaO2、PaCO2、P/F、a/APO2均有改善(P均<0.05),且NIPPV组改善情况优于NCPA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CO2潴留、腹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IPPV组开奶时间较NCPAP组提前。NIPPV组经鼻通气治疗失败后改为插管行呼吸机通气率明显低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较NCPAP能在短时间内明显改善肺部氧合功能,缩短无创辅助通气及氧疗时间,减少了CO2潴留、腹胀的发生率,且开奶时间提前,降低了气管插管呼吸机上机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不同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对胎龄≤32周极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撤机成功率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胎龄≤32周、需有创机械通气的162例RDS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咖啡因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81例。两组患儿生后6 h内均给予负荷量咖啡因20 mg/kg治疗,24 h后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每日10 mg/kg和5 mg/kg的咖啡因维持剂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撤机后48 h内的重新插管率、总通气时间、氧疗时间、肠内喂养及体重增长情况、住院期间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 高剂量组撤机后48 h内再插管率低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主要撤机失败原因均为频繁呼吸暂停。高剂量组总机械通气时间及氧疗时间均短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患儿达完全肠内喂养时间、平均每天体重增长量、出院时体重及住院期间并发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颅内出血)和不良反应(心动过速、高血压、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维持剂量咖啡因可安全有效降低胎龄≤32周早产儿RDS撤机后呼吸暂停发生率和撤机失败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引用格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