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矽肺合并结核患者X射线和CT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就诊的65例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65例患者的胸部X线和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探讨分析65例矽肺合并结核患者的X线片及CT表现,被诊断为Ⅰ期矽肺的患者7例,Ⅱ期矽肺患者49例,Ⅲ期矽肺患者9例。其中单纯性矽肺患者19例,矽肺合并结核患者46例。结论矽肺合并结核患者的X线胸片和CT在矽肺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诊断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矽肺合并结核患者X射线和CT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就诊的65例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65例患者的胸部X线和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探讨分析65例矽肺合并结核患者的X线片及CT表现,被诊断为Ⅰ期矽肺的患者7例,Ⅱ期矽肺患者49例,Ⅲ期矽肺患者9例。其中单纯性矽肺患者19例,矽肺合并结核患者46例。结论矽肺合并结核患者的X线胸片和CT在矽肺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诊断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吴志强  谢丽辉 《武警医学》1993,4(6):342-343
矽肺是危害最大的一类职业病,其发病机理不详,有物理说、化学说、免疫说、Heppleston说等。文献指出矽肺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免疫因素参与。为了解矽肺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与发病机理的关系和在诊断上的意义,我们对60例矽肺患者进行了免疫学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利福平方案联合中药复方免疫增强剂治疗矽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寻找临床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矽肺合并肺结核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纽与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连续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比较治疗治疗后免疫功能、痰菌阴转率、x-rag病灶好转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两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明显好转(P〈0.05),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矽肺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是合并肺结核的原因之一,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通过中药复方免疫增强剂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可以提高整体疗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在矽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60例矽肺患者分别采用螺旋CT常规剂量(130mA)、低剂量(20mA)进行扫描,比较两种扫描条件下矽肺阴影大小、密集度及矽肺分期情况。结果 20mA与130mA螺旋CT扫描均显示≥20mm阴影16例,大阴影5例,小阴影39例。130mA扫描1级密集度35例,2级密集度10例,3级密集度15例;20mA扫描1级密集度33例,2级密集度12例,3级密集度15例。20mA与130mA螺旋CT扫描均显示矽肺Ⅰ期26例,Ⅱ期12例,Ⅲ期22例,两者在显示矽肺阴影大小、密集度以及矽肺分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mA低剂量与130mA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在显示矽肺阴影大小、密集度以及矽肺分期方面无显著差异,20mA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可作为矽肺筛查的手段之一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螺旋CT结合呼吸门控对矽肺形态与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呼吸门控定量CT在评价矽肺形态与功能改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6例矽肺病人在50%肺活量(VC)状态下行全肺螺旋CT扫描,在20%VC、80%VC呼吸水平下于隆突层、隆突上、下各5cm处行高分辨率CT(HRCT)扫描。用Pulmo软件评估全肺各区间像素指数(PI),并与临床肺功能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T能清晰地显示矽肺的病变特征,HRCT能更好地显示肺间质病变。随着期别的增高,分布在<-910HU(A区间,API)和>-60HU(E区间,EPI)的PI增加(P<0.05或P<0.01)。API、EPI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和VC呈中至高度相关(r=-0.801-0.690)。结论 呼吸门控定量CT能反映矽肺形态和功能异常的变化趋势,并有利于病变的追踪观察,为矽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CT扫描在矽肺诊断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矽肺的CT特征和CT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6例矽肺患者的CT和HR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CT和HRCT清晰地显示小结节、肺气肿、小叶间隔增厚、纤维化、块状影及其它病变。结论:CT尤其是HRCT在矽肺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的目的是描述牛仔布砂洗工人矽肺的CT表现。共对50例连续性男性矽肺病人进行评估。获得其临床资料和肺功能检查结果,记录其CT表现并对结节CT数量的评分和其他参数的相关性进行评估。病人的诊断被分为进展性矽肺(n=43)和急性矽肺(n=7)。最常见的CT表现是小叶中央性结节。  相似文献   

9.
T颗粒技术是七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八十年代初研制成功医用T颗粒X线胶片。应用T颗粒胶片行矽肺摄影,不但对比好、影像清晰高、细微结构清晰等特点,并且辐射量低,对矽肺的早期发现和正确诊断具和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矽肺经全肺灌洗前后心血管形态与功能变化,以判断其疗效。方法 对30例Ⅰ、Ⅱ期矽肺患者全肺灌洗前后的胸部X线片测量心胸比率,右下肺动脉降支与气管横径比值,并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左室收缩功能及肺动脉血流参数测定,以3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全肺灌洗后矽肺患者的心胸比率。右肺动脉降支与气管横径比值缩小(Ρ<0.01),超声心动图的左室收缩功能参数提高,肺动脉血流参数下降(Ρ<0.01),并接近健康对照水平(Ρ>0.05)。结论 矽肺经全肺灌洗治疗后心功能有明显改善,心血管X线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全肺灌洗治疗矽肺的疗效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50岁。因左下肺阴影,X线诊断左肺基底段肺癌,支气管镜活检确诊为低分化鳞癌,于1988年11月23日行左肺下叶切除,术后作过三次化疗。1990年7月出现进食困难,食道镜诊断食道中段癌,病理诊断为鳞癌。CT诊断食道中段癌,肺癌纵隔转移。行放射治疗,食道、肺、纵隔放疗量7000rad。12月左手拇指轻度肿胀,1991年1月左手拇指肿胀明显,轻度疼痛,表面暗红,按压无波动感。抗感染治疗无效。X线示左手拇指骨质破坏,诊断“化脓性骨髓炎”。活检病理诊断为鳞癌。按肺鳞癌手指转移给予局部放疗。追问病史1990年8月左手拇指曾有锤子砸伤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与高千伏X线摄影在矽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矽肺患者70例,均接受高千伏X线摄影与高分辨率CT检查.比较高千伏X线摄影与高分辨率CT对矽肺各种影像学征象检出情况.结果 高分辨率CT对纤维索条影、肺气肿、钙化及团块状影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高千伏X线摄影,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对空洞及小阴影的检出中,两种检查方法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分辨率CT对矽肺合并症检出数量多于高千伏X线摄影,其中对肺癌的检查数量显著高于高千伏X线摄影,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矽肺病变的检出和诊断方面,高分辨率CT与高千伏X线摄影相比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矽肺患者多层螺旋CT与数字X线摄影图像特征。方法对140例患者进行X线平片检查及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矽肺患者多层螺旋CT与数字X线摄影图像特征。根据中华医学会相关标准对矽肺进行分级,观察多层螺旋CT与数字X线摄影对不同分期矽肺患者诊断情况。结果 1矽肺的多层螺旋CT及数字X线摄影征象包括纤维索条影、肺气肿、结节影、空洞、钙化、小阴影及斑片状影,其中结节影、纤维索条影及斑片状影比例最高。多层螺旋CT对各种征象显示更加清晰,其中多层螺旋CT对纤维索条影、肺气肿、结节影、钙化的显示率显著高于数字X线摄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对空洞、小阴影及斑片状影的显示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140例矽肺患者中,多层螺旋CT共检出Ⅰ期患者30例,Ⅱ期患者85例,Ⅲ期患者25例;数字X线摄影共检出Ⅰ期患者10例,Ⅱ期患者65例,Ⅲ期患者20例。多层螺旋CT对Ⅰ期患者检出率显著高于数字X线摄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对Ⅱ期及Ⅲ期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数字X线摄影比较,多层螺旋CT在矽肺检查中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矽肺的CT影像表现,以期提高对矽肺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确诊的矽肺45例, 均为男性患者,年龄在42~71岁(平均56岁),其中Ⅰ期矽肺5例,Ⅱ期矽肺18例,Ⅲ期矽肺22例,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分析矽肺的CT表现.结果 矽肺各部位的CT表现分别为:(1)肺实质,①所有患者均出现弥漫性小结节;②Ⅱ期16例 (16/18),Ⅲ期22例 (22/22)矽肺患者出现进行性大块纤维斑块;③所有患者均可见纤维索条及网状阴影,Ⅱ期矽肺2例(2/18)、Ⅲ期矽肺5例(5/22)出现轴心纤维增厚及血管束增粗;Ⅲ期矽肺8例(8/22)出现明显的小叶间隔增厚及胸膜下线;④Ⅱ期矽肺3例(3/18)、Ⅲ期矽肺8例(8/22)出现肺气肿表现.(2)除4例Ⅰ期矽肺外,41例矽肺患者的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其内均可见矽粉沉淀,其中Ⅱ期矽肺2例(2/18)、Ⅲ期矽肺9例(9/22)有肺门斑点状、桑椹样、蛋壳样的钙化形成.(3)Ⅱ期矽肺6例(6/18)、Ⅲ期矽肺13例(13/22) 出现胸膜增厚,部分出现特征性带状增厚.结论 矽肺的CT表现结合职业史,往往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1病例报告例1男性,27岁,因阵发性咳嗽、咳少量白色粘痰、胸闷、气急1月,于1992年5月10日入院.无发热、咯血。曾在外院摄胸片发现“两肺满布点片状高密度阴影,边缘不清”,诊断为粟粒型肺结核,给予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治疗20d,上述症状反加重。既往体健,否认肺结核病史。吸烟5年,平均每日10支。入院体查:右锁骨上窝可触及3个IcmXIcm淋巴结,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双肺呼吸音较正常减弱、入院后痰脱落细胞检查未发现癌细胞。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病理诊断淋巴结腺癌转移。诊断: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给予MEAP方案化疗,第1日用…  相似文献   

16.
矽肺的X线、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矽肺(Silicosis)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回顾性分析我院及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2002年1月~2005年9月检查并经临床和上级疾病控制中心证实的43例矽肺患者,探讨X线、CT对该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7.
汪骏  刘庆  曾锦波  王世鑫 《武警医学》2008,19(1):9-11,F0003
 目的 探讨手掌参醇提物(GcEE)对染矽尘大鼠肺组织Ⅰ、Ⅲ型胶原合成的影响,阐明其抗矽肺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32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染矽尘组、GcEE治疗组和汉防己甲素(TT)组.建立矽肺动物模型后第2天起,GcEE治疗组、TT治疗组分别灌胃给予GcEE[8 g/(kg·d)]、TT[50 mg/(kg·3 d) ]治疗,对照组和染矽尘组给予等容蒸馏水,给药28 d后处死大鼠,观察肺组织Ⅰ、Ⅲ型胶原合成,并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GcEE可显著降低染矽尘 大鼠肺系数,减少肺组织Ⅰ、Ⅲ型胶原合成.结论 GcEE能够明显抑制染矽尘大鼠的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X线胸片(CR)、常规CT(CCT)及高分辨率CT(HRCT)3种方法在矽肺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173例经山西省尘肺诊断组确诊为矽肺的患者均经X线胸片、常规CT以及HRCT检查,对获自3种检查方法的影像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可评价的影像表现包括小阴影、大阴影、小叶间隔增厚、网格及蜂窝状阴影、胸膜下弧线、各种类型肺气肿、胸膜肥厚钙化、肺门与纵隔淋巴结钙化、主肺动脉(MPA)增粗或伴结核灶。HRCT在显示小阴影、肺间质纤维化、肺气肿征象方面明显优于CT、X线胸片,而X线胸片在显示大阴影、肺间质纤维化、肺气肿、胸膜改变征象方面不及CT和HRCT。结论胸部CT尤其是HRCT在矽肺诊断方面有重要意义,与X线胸片相结合有助于矽肺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部高分辨CT(HRCT)与高千伏X线胸片在诊断Ⅱ期矽肺中的价值,为提高矽肺诊断的准确率及病变的检出率提供影像学依据。资料与方法对80例Ⅱ期矽肺患者的HRCT及高千伏X线胸片影像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80例患者HRCT与高千伏X线胸片主要影像指标斑片条(χ2=2.006,P=0.157)、小阴影聚集(χ2=1.607,P=1.205)和空洞(χ2=2.939,P=0.0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白区(χ2=20.196,P=0.001)、大结节影(χ2=7.156,P=0.007)、钙化(χ2=4.113,P=0.043)、灶周气肿(χ2=7.629,P=0.006)、灶周结节(χ2=7.320,P=0.007)、纤维索条影(χ2=10.620,P=0.001)、淋巴结肿大钙化(χ2=15.172,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RCT与高千伏X线胸片在不同级小阴影密集度的肺区数(χ2=115.08,P=0.001)及矽肺分期(χ2=14.23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矽肺合并症:HRCT与高千伏X线胸片分别检出肺癌(15例对5例,χ2=5.714,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出结核(36例对25例,χ2=3.206,P=0.073)、胸腔积液(18例对14例,χ2=0.625,P=0.429)、气胸(12例对7例,χ2=1.493,P=0.222)、胸膜肥厚钙化(22例对17例,χ2=0.848,P=0.3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RCT与高千伏X线胸片在发白区、大结节影、钙化、灶周气肿、灶周结节、纤维索条影、淋巴结肿大钙化影像指标检出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级小阴影密集度的肺区数及矽肺分期有显著差异;对矽肺合并症肺癌的诊断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在Ⅱ期矽肺的诊断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对矽肺伴急性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在36例矽肺伴急性大咯血的介入栓塞治疗中,双重栓塞(明胶海绵+PVA颗粒或弹簧圈)21例作为研究组,明胶海绵单一栓塞15例作为对照组,对它们中期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随访1月,研究组无复发病例,低于对照组复发咯血20%(3/15,);有效率研究组达100%,高于对照组的80%(12/15)。随访3个月,研究组复发9.5%(2/21)低于对照组33.3%(5/15);有效率前者为90.5%(19/21),高于后者的66.7%(10/15)。随访12个月,研究组复发38.1%(8/21)低于对照组复发60%(9/15);有效率前者为61.9%(13/21),高于后者的40%(6/15)。双重栓塞介入治疗矽肺伴急性大咯血的中期疗效优于单纯采用明胶海绵栓塞治疗。结论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在矽肺伴急性大咯血中期疗效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