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和前列腺癌(PCa)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经病理证实的20例PCa和25例BPH患者,DTI都采用Siemens Sonata 1.5 T超导成像仪和腹部相控阵线圈,应用Siemens Leonardo工作站相应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DTI记录感兴趣区各向异性(FA)值和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绘制相应参数图和纤维示踪图像.对比不同感兴趣区的相应成像指标的差异.结果 正常外周带、BPH和PCa的FA值分别为0.16±0.03、0.23±0.04和0.46±0.02(P<0.05).正常外周带、BPH和PCa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85±0.34)×10-3 mm2/s、(1.37±0.27)×10-3mm2/s和(0.61±0.09)×10-3 mm2/s,三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前列腺组织、BPH和PCa组织DTI指标存在差异,结合常规MRI检查有助于PCa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3.0 T磁共振成像系统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诊断前列腺外周带癌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在3.0 T MR行前列腺检查并经穿刺活检证实的33例前列腺病变患者资料。扫描序列包括矢、冠、轴位TSET2WI序列及轴位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DTI序列,b值采用0和700 s/mm2。扫描图像由两名放射学家进行评估,将前列腺外周带分为六个区域(每侧外周带分为尖部、中部和基底部三部分),根据穿刺结果将每个区域定为癌区或非癌区,测量前列腺外周带癌区和非癌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采用t检验比较两者的ADC和FA值,并对DTI参数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ADC、FA值和DTI参数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确定它们区分前列腺外周带癌区和非癌区的效能。结果前列腺外周带癌区及外周带非癌区的ADC值分别为(1.02±0.16)×10-3mm2/s和(1.22±0.14)×10-3mm2/s;FA值分别为0.38±0.09和0.31±0.06,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P<0.0001)。ADC值、FA值及DTI区分前列腺外周带癌区和非癌区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76和0.86。DTI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FA值(P=0.0009),但DTI和ADC曲线下面积无显著差异(P=0.1595)。结论 DTI有助于诊断前列腺外周带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与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MFAML)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行腹部MRI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cRCC及MFAML的患者共55例(ccRCC 42例,MFAML 13例)。两组患者均行1.5T(GE 1.5T Signa HDXT,美国)MRI常规T1WI、T2WI扫描、LAVA增强扫描、DWI(b=0,600 s/mm^2)、DTI序列扫描(b=0,600 s/mm^2,在6个方向)。由两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图像分析和测量。在ADW4.6工作站上应用Functool后处理软件进行后处理,使用DWI序列生成ADC图,使用DTI序列生成ADC图和FA图,分别在相应的ADC图和FA图中的ccRCC及MFAML病灶实质部分放置ROI,测量各ROI的ADC值及FA值,对两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应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两观察者所测数据一致性。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DWI的ADC值(ADCDWI)及DTI的ADC值(ADCDTI)在ccRCC与MFAML之间的差异,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FA值在ccRCC与MFAML之间的差异。应用ROC曲线分析DWI的ADCDWI值及DTI参数中ADCDTI值、FA值对鉴别ccRCC与MFAML的诊断效能,并且分析ADCDWI、ADCDTI及FA值三者联合诊断对鉴别ccRCC与MFAML的效能。结果两位观察者测量各参数的一致性良好。ccRCC的ADCDWI值显著高于MFAML[(1.93±0.44)×10^-3mm^2/s与(1.40±0.29)×10^-3mm^2/s,P<0.001],ccRCC的ADCDTI值显著高于MFAML[(2.06±0.45)×10^-3mm^2/s与(1.63±0.33)×10^-3mm^2/s,P=0.002],但ccRCC的FA值显著低于MFAML[(0.20±0.07)与(0.31±0.20),P=0.020]。ADCDWI值对鉴别ccRCC与MFAML的曲线下面积为0.845,阈值为1.63×10^-3mm^2/s时,其诊断ccRCC排除MFAM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4%、84.6%;ADCDTI值对鉴别两者的曲线下面积为0.788,阈值为1.77×10^-3mm^2/s时,其诊断ccRCC排除MFAM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2%、76.9%;FA值对鉴别两者的曲线下面积为0.722,阈值为0.27时,其诊断ccRCC排除MFAM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1%、53.8%。应用ADCDTI与FA联合诊断鉴别ccRCC和MFAML的效能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811,并且诊断特异性达到92.3%。结论磁共振DWI及DTI均能有效鉴别ccRCC与MFAML。其中,ADCDWI对鉴别两者有更高的诊断效能及诊断特异性。应用DWI及DTI的参数进行联合诊断更能提高对两者的诊断效能及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R DT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期间,临床怀疑为前列腺癌且行MR常规检查及DTI扫描的44例患者的资料.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1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28例.采用t检验比较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间各向异性分数(FA)值及ADC值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FA值及ADC值对前列腺癌诊断效能,并初步确定前列腺癌FA值及ADC值诊断阈值.结果 前列腺癌区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FA值分别为0.308±0.084和0.203±0.029,ADC值分别为(0.883±0.192)×10-3和( 1.408±0.130)×10-3mm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4.833和10.779,P值均<0.01).ROC曲线上,ADC曲线下面积为0.996(95%可信区间为0.984~1.007),FA值曲线下面积为0.904(95%可信区间为0.812~0.996),FA值联合ADC值的曲线下面积为0.996(95%可信区间为0.984~1.007).ADC值阈值为0.725×10-3mm2/s,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96.0%;FA值阈值为0.311,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68.7%.结论 DTI成像能为前列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提高对前列腺癌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3.0T磁共振成像系统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诊断前列腺外周带癌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在3.0 T MR行前列腺检查并经穿刺活检证实的33例前列腺病变患者资料.扫描序列包括矢、冠、轴位TSET2WI序列及轴位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 DTI序列,b值采用0和700 s/mm2.扫描图像由两名放射学家进行评估,将前列腺外周带分为六个区域(每侧外周带分为尖部、中部和基底部三部分),根据穿刺结果将每个区域定为癌区或非癌区,测量前列腺外周带癌区和非癌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采用t检验比较两者的ADC和FA值,并对DTI参数建立Logstic回归模型,对ADC、FA值和DTI参数行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以确定它们区分前列腺外周带癌区和非癌区的效能.结果 前列腺外周带癌区及外周带非癌区的ADC值分别为(1.02±0.16)×10-3mm2/s和(1.22±0.14)×10-3mm2/s;FA值分别为0.38±0.09和0.31±0.06,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01,P<0.0001).ADC值、FA值及DTI区分前列腺外周带癌区和非癌区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76和0.86.DTI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FA值(P=0.0009),但DTI和ADC曲线下面积无显著差异(P =0.1595).结论 DTI有助于诊断前列腺外周带癌.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PCa)和前列腺增生(BPH)的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参数,旨在评价IVIM对PCa和BPH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病理证实PCa(n=32)和BPH(n=40)患者的3.0T MR图像,扫描序列包括常规T2 WI、DWI、LAVA平扫及动态增强和IVIM.IVIM成像,扫描采用EPI-STIR序列,b值=0、20、50、100、200、400、600、800、1000和1200 s/mm2.利用GE Functool 4.5工作站的MADC软件,测量PCa和BPH组的标准ADC、慢ADC、快ADC和快ADC分数值,PCa和BPH组的各参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标准ADC值、慢ADC值对PCa和BPH的鉴别效能,获得相应曲线下面积(AUC)、诊断PCa的阈值以及相应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和准确度.结果:PCa的标准ADC值和慢ADC值分别为(6.21±2.35)×10-4和(7.11±2.49)×10-4 mm2/s,BPH的标准ADC值和慢ADC值分别为(11.11±2.62)×10-4和(12.65±1.81)×10-4mm2/s,PCa者明显低于BPH者,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Ca和BPH的快ADC值和快ADC值分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标准ADC值、慢ADC值AUC分别为0.912和0.947.以8.325×10-4mm2/s作为标准ADC值的阈值,其诊断PCa的敏感度为78.13%,特异度为97.50%,PPV为96.15%oo,NPV为84.78%,准确率为88.89%.以10.03×10-4mm2/s作为慢ADC值的阈值,其诊断PCa的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95.00%,PPV为93.33%,NPV为90.48%,准确率为91.67%.结论:IVIM的定量参数标准ADC和慢ADC值对PCa和BPH鉴别诊断效能好,可作为前列腺增生基础上PCa检出良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列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的可行性及正常外周带和中央腺区DTI特征。方法研究对象为20例健康男性志愿者,DTI都采用Siemens Sonata1.5T超导成像仪和腹部相控阵线圈,应用西门子Leonardo工作站相应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DTI记录感兴趣区各向异性(FA)比值和平均ADC值,并绘制相应参数图和纤维示踪影像。对比不同感兴趣区的相应成像指标的差异。结果正常外周带(PZ)和中央区(CZ)的FA值分别为0.16±0.03和0.23±0.0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Z和CZ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85±0.34)×10-3mm2/s和(1.37±0.27)×10-3mm2/s,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前列腺DTI具有可行性,中央腺区与外周带DTI指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表观扩散系数(ADC)及MR动态增强(DCE-MRI)对前列腺中央腺体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50例前列腺中央腺体疾病患者进行扩散加权扫描(DWI)和DCE-MRI扫描,其中16例为前列腺癌(PCa),34例为前列腺增生(BPH)。分析基质增生为主型BPH(sBPH)、腺体增生为主型BPH(gBPH)和PCa的ADC值差别特点及信号强度-时间(SI-T)曲线特征。结果 gBPH、sBPH和PCa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33±0.25)×10-3 mm2/s、(1.04±0.22)×10-3 mm2/s、(0.71±0.32)×10-3 mm2/s,两两比较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SI-T曲线参数:达峰时间(Tmax)从高到低依次为sBPH、gBPH及PCa(P<0.05),强化程度(SI%)从高到低依次为sBPH、PCa及gBPH(P<0.05),强化率(R)从高到低依次为PCa、gBPH及sBPH(P<0.05)。结论 MR动态增强及ADC对前列腺中央腺体的病变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与各向异性分数(FA)在星形细胞瘤良恶性鉴别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2例星形细胞瘤.根据分级将其分为良性组(Ⅰ+Ⅱ级)15例与恶性组(Ⅲ+Ⅳ级)17例.对照术前T2WI与增强T1WI,在DTI上测量肿瘤实质区、肿瘤坏死区、水肿区.DTI测量参数包括:ADC与FA.比较不同区域的DTI参数问的差异以及与良性与恶性组间的差异.获得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单因素方差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肿瘤实质、中心坏死区、瘤周水肿区在ADC图上为高信号,FA图上为低信号.2组间肿瘤实质区[分别为(1363.21±361.02)×10-6mm2/s和(1053.72 ±212.81)x 10-6mm2/s,F=9.06,P=0.005]与瘤周水肿区[分别为(1535.50±163.21)×10-6mm2/s和(1785.00 ±124.65)×10-6mm2/s,F=22.79,P=0.000]的ADC值则有统计学意义.2组问中心坏死区的ADC值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1995.30±497.51)× 106mm2/s和(1630.22±633.43)×10-6mm2/s,F=0.27,P=0.61].FA值则仅在瘤周水肿区(分别为0.17±0.04和0.12 ±0.02,F=17.79,P=0.000)具有差异.结论 ADC、FA值可用来鉴别星形细胞瘤的良恶性,ADC值有较好的鉴别能力.瘤周水肿在DTI鉴别良恶性星形细胞瘤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MR扩散、灌注成像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扩散成像(DWI)和灌注成像(PWI)在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前列腺疾病的70例患者,其中良性前列腺增生(BPH)42例,前列腺癌(PCa)28例分别进行MR弥散成像和灌注成像,测算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s);并对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析病变的灌注曲线最大线性斜率(SSmax)、T2*弛豫率(ΔR2*peak)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VEGF、MVD)的各自相关性. 结果 (1)BPH组前列腺中央带增生结节、外周带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783±0.282)×10-3 mm2/ s,(2.025±0.358)×10-3 mm2/ s;PCa组前列腺中央带、外周带癌灶平均ADC值分别为:(1.632±0.082)×10-3 mm2/ s,(0.267±0.07)×10-3 mm2/ s.PCa组外周带癌灶平均ADC值明显低于BPH组增生结节(P<0.05);(2)BPH组增生结节灌注曲线的SSmax及ΔR2*peak分别为:33.5±3.1、1.5±0.1;PCa组癌灶灌注曲线的SSmax及ΔR2*peak分别为:58.4±4.7, 3.14±0.5, 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BPH组VEGF阳性、阴性例数分别为9例和33例,MVD平均值为22.76±6.54;PCa组VEGF阳性、阴性例数分别为24例和4例,MVD平均值为71.38±9.17;PCa的VEGF和MVD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PH(P<0.01),PCa、BPH的VEGF表达与MVD表达呈正相关性(P<0.01);灌注成像(PWI)参数SSmax、ΔR2*peak与VEGF、MVD具有相关性(P<0.01). 结论 DWI可对BPH与PCa的ADC值进行定量分析,PWI可反映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血管生成情况,有助于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1.
常国庆  夏兆云 《武警医学》2018,29(4):358-360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表面弥散系数(ADC)在前列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前列腺癌组21例,前列腺炎组1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25例,测量病变区及前列腺增生外周带的ADC值,并在癌与非癌组之间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 前列腺癌组ADC值为(0.74±0.10)×10-3 mm2/s,前列腺炎组为(0.98±0.07)×10-3 mm2/s, BPH组中央带为(1.21±0.09)×10-3 mm2/s,外周带为(1.38±0.14)×10-3 mm2/s,组间ADC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ROC曲线,当ADC值为0.95×10-3 mm2/s时,诊断的敏感性达92.8%,特异性达100%,ROC曲线下面积为0.995。结论 磁共振DWI和ADC值可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MR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DWI在前列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对30例前列腺癌(PCa)、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3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前列腺DWI扫描,分析三者的DWI图、ADC图的信号表现,以及癌灶、增生结节灶、正常前列腺的ADC值,以及前两者病灶ADC值与其周围正常外周带ADC值的相对比值变化规律。所有BPH和PCa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结果:①PCa、BPH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30例)DWI表现:PCa表现为高信号影为主;增生结节呈稍高信号为主,强度低于外周带,并且信号不均匀;健康志愿者外周带呈稍高信号为主,中央带呈等信号为主,外周带信号高于中央带,二者分界清晰;②PCa癌灶平均ADC值(0.878±0.056)×10^-3mm^2/s;BPH增生结节灶平均ADC值(1.379±0.201)×10^-3mm^2/s;健康者前列腺中央带平均ADC值(1.287±0.041)×10^-3mm^2/s;健康者前列腺外周带平均ADC值(1.636±0.064)×10^-3mm^2/s;③PCa癌灶、BPH增生结节灶(各30例)的平均ADC值与其周围正常外周带ADC值的相对比值平均分别为0.54±0.05,0.85±0.06。结论:正常前列腺外周带、BPH、正常前列腺中央带、PCa在DWI图像上信号有较大差别,PCa癌灶信号最高。正常前列腺外周带、BPH、正常前列腺中央带、PCa癌灶的ADC值依次下降。BPH、PCa癌灶ADC值与其周围正常外周带组织ADC值的相对比值有明显差别。ADC值≤0.97×10^-3mm^2/s,特别是同时ADC相对比值≤0.62,是PCa DWI诊断的可靠依据,有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颈髓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1.5T磁共振机器对39例颈髓病变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行MRI常规和DTI检查,测定病变区和对照部位的FA值、ADC值并进行对照分析,并重建白质纤维束图。结果:健康志愿者颈髓的FA值为0.66±0.06,ADC值为(0.96±0.14)×10^-3mm^2/s。颈椎病病例FA值为0.47±0.05、ADC值为(1.16±0.28)×10^-3mm^2/s;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FA值明显降低(P〈0.01),ADC值明显增高(P〈0.01)。颈髓急性损伤病例FA值为0.38±0.08、ADC值为(0.89±0.25)×10^-3mm^2/s;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FA值明显降低(P〈0.01),ADC值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130〉0.05)。颈髓炎症:FA值为0.40±0.06、ADC值为(1.25±0.40)×10^-3mm^2/s;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FA值明显降低(P〈0.01),ADC值明显增高(P〈0.01)。所有病例通过DTI技术成功显示了白质纤维束在病变区变形、移位及中断等改变。结论:DTI可以探测到颈髓病变中常规MR未能发现的病灶;白质纤维束成像可以显示白质束的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14.
汪继辉  张勇刚   《放射学实践》2012,27(9):986-989
目的:观察牵引治疗后颈椎病患者椎间盘ADC值和FA值的变化,探讨DTI对颈椎病牵引治疗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颈椎病患者60例均行牵引治疗,牵引重量为体重的5%~15%,牵引时间为20min,每天1次,疗程10天,牵引治疗前后行DTI检查。利用DTI原始数据重组ADC图、FA图,测定牵引治疗前后椎间盘的ADC值、FA值,分析牵引治疗后ADC值、FA值的变化。椎间盘牵引治疗前后ADC值和FA值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60例患者360个椎间盘中,轻度退变椎间盘143个,中度退变椎间盘125个,重度退变椎间盘92个。轻度退变椎间盘、中度退变椎间盘治疗前ADC值、FA值的平均值分别为8.36×10-4 mm2/s和0.72×10-4、7.66×10-4 mm2/s和0.65×10-4,牵引治疗后ADC值和FA值的平均值分别增加了0.65×10-4 mm2/s和0.09×10-4、0.74×10-4 mm2/s和0.07×10-4,牵引治疗前后椎间盘ADC值及FA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退变椎间盘治疗前ADC值、FA值的平均值分别为7.19×10-4 mm2/s和0.53×10-4,牵引治疗后ADC值和FA值的平均值分别增加了0.15×10-4 mm2/s和0.03×10-4,治疗前后椎间盘ADC值及FA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引治疗可增加轻、中度退变椎间盘的ADC值及FA值,即增加其扩散能力,而对重度退变椎间盘的扩散能力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晓兵  罗天友  彭娟   《放射学实践》2012,27(7):730-734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鉴别低级别脑胶质瘤、脑梗死和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2例低级别脑胶质瘤、26例急性或亚急性期脑梗死和1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在治疗或手术前行常规MRI和DTI检查。脑低级别胶质瘤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病毒性脑炎和脑梗死患者均经临床治疗及随访证实。测量并计算3组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相对各向异性分数(rF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低级别胶质瘤组平均ADC、rADC、FA和rFA值分别为(1.55±0.08)×10-3 mm2/s、1.68±0.25、0.17±0.03和0.42±0.08,脑梗死组分别为(0.54±0.12)×10-3 mm2/s、0.64±0.12、0.14±0.03和0.30±0.05,病毒性脑炎组分别为(0.84±0.07)×10-3 mm2/s、1.07±0.05、0.17±0.02和0.43±0.09。三组病例的平均ADC值及rADC值间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脑低级别胶质瘤与脑梗死的FA值和rFA值之间、病毒性脑炎与脑梗死的FA值和rFA值之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脑低级别胶质瘤与病毒性脑炎的FA值和rFA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利用DTI的ADC值、rADC值、FA值及rFA值,对鉴别脑低级别胶质瘤、脑梗死和病毒性脑炎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前列腺癌及31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进行了MR常规扫描、DWI和DCE-MRI扫描,测量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观察病灶常规MRI、DWI和动态增强MRI特征,绘制信号强度-时间曲线(SI-T曲线),SI-T曲线分成3型:Ⅰ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仍持续增高;Ⅱ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出现平台期;Ⅲ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出现下降期。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织和病灶间差异。结果经DCE-MRI检查,2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17例病灶区呈Ⅲ型曲线,2例呈Ⅱ型曲线,1例呈Ⅰ型曲线;3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26例呈Ⅰ型曲线,4例呈Ⅱ型曲线,1例呈Ⅲ型曲线。前列腺癌组与BPH组的SI-T曲线类型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例前列腺癌病灶于DWI上为高信号,于ADC图上呈明显低信号,ADC值为(1.18±0.08)×10-3 mm2/s,未被癌组织侵及的外围叶于DWI、ADC图上均呈等信号,ADC值为(2.67±0.09)×10-3 mm2/s;3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央叶和外围叶于DWI、ADC图上均呈等信号,ADC值分别为(1.87±0.07)×10-3 mm2/s、(2.64±0.11)×10-3mm2/s。除前列腺增生的外围叶与未被癌组织侵及的外围叶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的外围叶和未被癌组织侵及的外围叶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和DWI联合应用在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达80%以上。结论 DCE-MRI、DWI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2种方法联合应用提高了MRI诊断前列腺癌的诊断和分期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癌的磁共振DWI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的表现及其ADC值的差异,探讨DWI在PC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7例PCa,38例BPH进行MR扩散加权成像,分析DWI和ADC图表现,测量PCa区域、BPH的中央腺体区增生结节及外周带的ADC值。结果:PCa在DWI图上表现为高信号,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BPH在DWI和ADC图上外周带信号较均匀,中央腺体信号欠均匀。前列腺癌Ca灶及中央腺体非癌灶区平均ADC值分别为(1.091±0.214)×10-3mm2/s和(1.497±0.318)×10-3mm2/s;前列腺增生外周带及中央腺体区增生结节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839±0.190)×10-3mm2/s和(1.509±0.225)×10-3mm2/s。PCa灶的ADC值明显低于BPH外周带及中央腺体区增生结节(P〈0.05),其间ADC值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对PCa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在常规MRI形态学的基础上,结合DWI图上病变的信号特点及ADC值提供的病理变化信息,能提高对PCa的定性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R-DTI)技术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病例组21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和对照组27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及MR-DTI检查,分别测定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结果 正常人颈髓MR-DTI的FA值=0.645±0.016,ADC值=(0.919±0.017)×10-3mm2/s.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MR-DTI的FA值=0.501±0.022,ADC值=(1.008±0.287)×10-3 mm2/s;与对照组对比: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中FA值明显降低,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DC值略增高,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可以更加敏感的探测到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发生,可为颈髓损伤程度的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