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肺硬化性血管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其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搜集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SH,将其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PSH影像表现多是肺孤立性肿块,密度不均匀,病变轮廓清楚,边缘光滑者10例,边缘不规则者1例;1例可见小的钙化,1例见空气新月征.CT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7例均匀强化,4例强化不均匀.CT与病理的关系是病变的高密度与低密度区分别对应于其血管瘤成分与囊变区.结论 PSH的胸部平片和CT平扫无明确特征表现,增强扫描对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征象与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PSH的认识水平。方法收集2007—2013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SH 20例。分别回顾性总结分析其CT影像资料及PSH病理资料。CT的评价征象包括病变形态、密度、边缘、分布位置及增强前后CT值的差值。PSH病理资料包括组织形态结构与细胞学形态。结果 20例PSH的CT均表现为单发、边缘清楚的圆形或是类圆形肿块,12例行增强扫描者均表现均匀显著强化。20例PSH均未发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肺内亦未见转移灶。显微镜下,PSH主要由实体型、乳头型、硬化型和血管瘤型4种组织学形态,单个瘤体包括至少2种或2种以上组织形式。结论了解PSH的CT与病理特征,有利于提高对PSH的认识与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MSCT表现,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及MSCT表现.结果:14例PSH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右肺5例,左肺9例;肺叶分布为上肺3例,中肺1例,下肺10例.MSCT平扫肿瘤均呈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结节或肿块;5例可见轻分叶,10例密度均匀,2例瘤内可见不规则钙化.增强扫描病灶大多呈中度至明显不均匀强化;14例中不均匀强化8例,均匀强化6例;中度及明显强化12例,轻度强化2例;MSCT表现与病灶由血管瘤样区、乳头区、实变区和硬化区以不同比例构成相关.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MSCT常表现为良性肿瘤特征,图像后处理有利于病变细微结构的显示,综合分析MSCT征象有利于提高其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4.
正肺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是发生在肺实质的肿瘤,绝大部分为良性,极少数可恶变或合并腺癌[1-2],影像学缺乏特异性表现,术前误诊率为29.1%,术中误诊率为24.8%[3],往往需术后病理确诊。现收集右肺上叶PSH合并感染1例,结合文献复习,提高对PSH的认识。男,62岁。因咳嗽、咳痰5个月余,痰中带血1个月余就  相似文献   

5.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附21例报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表现,旨在提高对PSH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SH的CT资料,将CT表现与病理学对照。结果(1)PSH多见于30~50岁女性;(2)表现为直径1~5cm,境界清晰的圆形、类圆形肺内结节或肿块;(3)CT平扫密度均匀,有时见粗大点片状钙化,2例较大病灶内(≥5cm)可见囊性变;(4)CT增强见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且有延迟强化;(5)相对特殊征象:空气新月征4例、贴边血管征5例、尾征7例。结论PSH好发于中青年女性,CT显示的空气新月征、贴边血管征、尾征具有相对特征性,有助于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病理组织学与影像表现。方法 本文回顾性研究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SH,其中,女性8例,男性2例,年龄18岁~70岁(平均43岁)。6例摄有胸部X线平片,4例经CT平扫与增强扫描。所有病例的影像表现均与术后病理对照。影像表现是按肿瘤形状、大小、密度、边缘、以及有无分叶征及毛刺征记录的。个别PSH的主要成分是通过显微镜检查记录的。结果 在X线平片上,PSH表现为孤立性类圆形结节或肿块影,大小约2.0cm~4.5cm,密度均匀,边缘清楚,无明显分叶及毛刺征。在CT像上,PSH病灶呈结节或肿块状,伴有钙化或低密度囊变区,CT值25HU~39HU。增强扫描后,病灶明显强化。CT与病理的关系是病变高密度与低密底,分别对应于其血管瘤成分与囊变区。结论 CT增强扫描有助于PSH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7.
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特征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临床症状、影像特点、诊断、治疗、病理改变。方法收集2003年10月~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13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该病的临床症状、影像特点、诊断、治疗、病理改变。结果13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18—65岁,中位年龄41岁。5例患者(38.5%)为体检时发现,8例患者(61.5%)因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闷或气促等症状发现。胸部CT表现为肺内孤立、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圆形或类圆形的结节影。8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其中6例(75.0%)病理诊断为PSH,另外2例为肿瘤摘除术后病理证实。另5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PSH。8例(8/13)行免疫组化染色,甲状腺转录因子-1阳性率为100%。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可选择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病理检查确诊,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与病理学对照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学对照,旨在提高对PSH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1976年1月至2002年12月由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SH共45例,其中男3例,女42例(93.3%),年龄18~67岁,中位年龄49岁。无症状由体检发现19例(42.2%)。影像学资料(包括胸部正、侧位X线片和CX)完整的PSH共20例。平扫7例,直接增强扫描13例。将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结果典型X线片表现为圆形、卵圆形边界清楚的肿物或结节,无分叶及毛刺。CT平扫7例,病变密度与肌肉密度相仿。直接增强扫描13例,9例为均匀强化(其中4例增强早期呈不均匀强化,延时后均匀强化),4例呈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略高于或明显高于肌肉密度,强化的最大CT值为135HU。13例增强CT的病变中,强化程度高于或明显高于肌肉的11例,全部含有较多的血管瘤成分。含有较大面积低密度区的1例,组织学显示有囊变。影像检查见有钙化的5例均与病理学所见吻合。结论有助于PSH影像诊断的指标为:(1)40-60岁的女性患者;(2)胸片上表现为圆形、卵圆形边界清楚的肿物或结节;(3)CT平扫密度均匀,有时有小低密度区和粗大点状钙化,偶尔可见囊性变;(4)CT增强后有中度至明显强化。对于增强早期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的圆形、卵圆形边界清楚的肿物或结节,应行延时扫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7-07~2011-08收治经手术病理确诊的5例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总结其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5例患者中,2例合并恶性肿瘤;2例为多发,3例为单发.多发肿块直径0.5~3cm,单发肿块直径5.5~9.5cm.超声声像图上可表现为低、等、强回声,血流超声可有或无血流信号.CT平扫表现为等或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渐进式强化.1例患者11C-乙酸盐及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检查未见阳性发现.5例患者均行脾脏切除术.病理组织学上肿瘤由大小不等、互相吻合的血管性腔隙组成,腔隙被覆低柱状或立方形内皮细胞,无明显异型性.肿瘤细胞免疫表型CD31和CD68均阳性.结论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是一种脾脏特有的、罕见的良性血管性肿瘤,临床常无特异表现,增强CT表现可提示其血管性肿瘤特征,确诊依赖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10.
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 PSH)是一种肺内少见的良性真性肿瘤,起源于扩散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1]。好发于亚洲中年女性,其临床表现及体征较少,常为体检胸部 X 线平片或 CT 检查偶然发现,术前多难以诊断[2],临床容易误诊。随着多排 CT 的应用与普及,PSH 术前确诊率明显提高,说明我国 PSH 并非少见病例。现对本院经病理诊断的6例 PSH 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提高对 PSH 的 CT 表现的认识及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