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分析武警某部新兵一般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1941名新兵进行测查.结果 男性新兵SCL-90各因子分及总分均低于2000年王家华的新兵常模、1999年王焕林的军男组常模、1986年上海协作组的地方常模(P<0.05);自我效能与SCL-90各因子分和总分均有统计学负相关,且双尾检验(P<0.01);高自我效能组和低自我效能组之间SCL-90各因子分和总分的差异性显著(P<0.05),高自我效能组的SCL-90各因子分及总分的得分均低于低自我效能组.结论 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有可能促进新兵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综合心理干预对高原新兵训练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高原新兵训练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000名高原新兵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新兵训练期间,对心理干预组新兵,除常规的生理卫生教育和监督外,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测量表(SAS)、抑郁自测量表(SDS),在新训开始和结束时,进行心理状态测定;并统计各组新兵训练伤发生情况。结果心理干预组战士在SCL-90中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等项的分值,在SAS和SDS中的总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组战士训练伤中的软组织损伤、骨关节损伤、训练伤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当的综合心理干预对于训练伤的预防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团体授课、小组访谈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的系统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健康、个性特点和应对方式的作用,探讨维护新兵心理健康的有效干预模式.方法 选取某部新兵2016名,分为研究组1064名,对照组952名.研究组以新训营为单位进行团体授课,以班、排为单位进行小组心理访谈,同时进行面对面心理咨询,入伍1个月和新训结束前3d对新兵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和简易应对方式测评;对照组在新训结束前3d进行SCL-90测试.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系统心理干预后新兵SCL-90总分显著降低(P<0.05),敌对因子分值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子分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研究组新兵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值(偏执除外)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新兵内外倾和神经质分值显著降低(P<0.001),精神质和社会掩饰性分值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应对分值显著增高(P<0.001),消极应对分值显著降低(P<0.001).系统干预后神经症发生率、心理测试异常率、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和躯体化、强迫性、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值超过2分以上的百分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 团体授课、小组访谈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的系统心理干预模式,对新兵心理健康、个性特点和应对方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在部队任职教育培训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以任职教育培训班30名军队学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训练方法和技能知识培训实践研究,并在授课前后使用调查问卷评价训练效果.结果 训练后自尊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总分显著高于训练前的总分,自尊量表(24.83±2.64/27.67士2.53,t=-4.54,P<0.01),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2.69±0.49/3.02±0.49,t=-2.58,P<0.05);交往焦虑量表训练前的总分显著高于训练后的总分(38.03±6.61/33.03±6.85,t=2.884,P<0.01),信赖他人量表训练前后的总分差别不显著(1.87±0.51/1.70±0.87,t=0.90,P<0.05).结论 团体心理训练对促进官兵心理健康有一定效果,简单易行,值得进一步探讨实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新兵集训期间心理应激特征和外周血免疫功能,探讨集训新兵心理应激和免疫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军事训练对新兵心理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某部新兵102名(集训新兵组),于集训第45天清晨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测试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和NK细胞比率,并于当天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选择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两组外周血免疫功能。结果集训新兵组外周血NK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B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CL-90总分≥160分组,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各亚群百分率显著低于SCL-90总分<160分组(P<0.01),NK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SCL-90总分<160分组(P<0.01);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值≥2分组,B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值<2分组(P<0.05);精神病性因子分值≥2分组,CD8+T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精神病性因子分值<2分组(P<0.05),CD4/CD8显著低于精神病性因子分值<2分组(P<0.05);其他项目因子分值≥2分组,CD4/CD8显著低于<2分组(P<0.05)。SCL-90总分与T淋巴细胞及亚群百分率、NK细胞百分率存在明显相关性,人际关系因子分值与B细胞百分率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集训影响新兵的心理功能和外周血免疫功能,集训新兵的心理应激强度和外周血免疫水平存在部分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军事训练伤(军训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部新兵2157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观察组)1142例和对照组1015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卫生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卫生教育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心理干预前后两组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并对军训伤发生率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心理干预前,28.6%的新兵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轻度心理障碍75.0%,中度心理障碍18.0%,重度心理障碍7.0%。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CL-90各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除人际关系敏感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值外,SCL-90其他各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3个月后的分值(P<0.05,P<0.01)。心理干预后,观察组第3个月软组织损伤、骨关节损伤和器官损伤的发生率非常显著低于第1个月(P<0.01),同样非常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对照组除第3个月骨关节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第1个月外,软组织损伤和器官损伤发生率第1、3个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新训期间部分新兵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心理干预可提高新兵心理健康水平,有效降低军训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团队心理训练对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考察团队心理训练对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125 名新兵分为2 个训练团队,分别于训练前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 -90)、人际关系量表的测试,将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于心理训练5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1)心理训练后的团队,人际关系和恐怖因子阳性的人数比未经心理训练的团队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 .05);(2)心理训练后团队的总分值,阳性项目和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因子分值明显低于未经心理训练的团队,差异显著(P<0 .05);(3)第2 个心理训练团队训练前总分值,阳性项目和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因子分值均高于中国新兵常模,差异显著(P<0 .05),心理训练后除躯体化和阳性项目分值高于常模外,其余各项差异均无显著性(P>0 .05);(4)全体新兵心理训练后在人际关系方面有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 .);(5)新兵SCL -90 的多项因子分值保持稳定或降低,个别因子分值有所增高。结论:对新兵进行团队心理训练可以提高新兵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团体心理训练对野外驻训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野外驻训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野外驻训官兵720人随机分为团体心理训练组与对照组各360人,进行3个月的团体心理训练与部队常规管理教育,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野外驻训官兵进行训练前后的测评对比,并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结果野外驻训官兵两组训练前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高于中国军人常模,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训练后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低于训练前,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团体心理训练组训练后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团体心理训练组训练后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训练后各项因子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团体心理训练提高野外驻训官兵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孙香萍  赵卫  陈爱红 《武警医学》2015,26(2):153-155
 目的 调查武警新兵不同训练阶段心理适应的特点。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部队新兵适应性调查问卷, 调查80名武警新兵在训练不同阶段(入营第2天, 新训第3周初、第6周初、第9周初、第11周末)的心理适应状况。结果 各阶段SCL-90得分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其他6个因子有明显差异, 其中, 躯体化在5个阶段得分依次为(1.52±0.62)、(1.72±0.59)、(1.65±0.65)、(1.88±0.58)、(1.71±0.61)(F=3.634, P=0.006)。新训第3周初、第6周初、第9周初、第11周末在军人角色认知、人际关系适应、身心症状、环境认同、应对方式5个因子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 其得分依次为(20.36±5.60)、(15.89±5.28)、(16.16±4.76)、(14.48±5.53)(F=18.274, P<0.001)。结论 武警新兵训期的心理行为呈现出阶段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心理干预对高原新兵的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危机心理干预对进入高原新兵心理的影响。方法:792名入藏新兵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及对照组,在新兵入拉萨前后对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填写SCL-90症状自评量表。结果;心理干预对入藏新兵的心理状态有改善作用。结论:危机心理干预法是防治进入高原人员心理疾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自我效能与军事作业绩效的相关性;提出以自我效能理论为依托的心理干预方向,从而改善新兵在集训应激状态下的适应不良,提高作业绩效.方法 选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2005年底入伍的570名新兵集中训练2个月后进行测评.结果 军事作业考核中成绩优秀新兵自我效能得分明显高于非优秀新兵自我效能得分;成绩优秀新兵的消极应对分值明显低于非优秀新兵.结论 新兵自我效能与军事作业绩效密切相关.应进一步探讨建立针对军人自我效能的心理干预体系,从而有效提高部队整体军事作业绩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海军某部陆勤官兵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应激、自我效能感及自我认同感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海军某部陆勤官兵581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自我认同感量表(SIS)对其进行测评,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陆勤官兵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低于水面舰艇军人和中国军人常模(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应激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O.01);自我效能感与SCL-90总分、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呈显著或非常显著负相关(P〈O.05,Pd0.01);自我认同感与SCL-90总分、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呈显著或非常显著负相关(P〈O.0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应激进入以SCL-90总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P〈0.01)。结论:海军陆勤官兵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应激、自我效能感、自我认同感相关,尤其与心理应激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空军地勤人员的职业倦怠与角色认知、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以期为地勤人员的心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军人职业倦怠量表、角色认知量表和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04名空军地勤人员进行测评,分析职业倦怠量表得分与角色认知得分、自我效能感得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1)空军地勤人员职业倦怠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5或0.01)。(2)军官的职业倦怠总分、成就感、躯体化、自我评价、人际关系得分均明显高于士兵(P<0.05或0.01)。(3)空军地勤人员职业倦怠总分和各因子与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和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或0.01)。结论空军地勤人员存在较严重的职业倦怠感,其同角色认知和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因果关系,需重视培养其角色认知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以降低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14.
边防海岛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系统心理干预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边防海岛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探讨通过系统心理干预对提高边防海岛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的意义。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边防海岛官兵进行心理测试,以此作为心理健康指标,与军队常模比较;以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咨询等方法对边防海岛官兵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并分别做干预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组间、组内比较。结果干预前边防海岛官兵SCL-90除人际关系和抑郁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1);干预后,实验组官兵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及各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阳性项目均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边防海岛官兵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系统心理干预对提高边防海岛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部队单兵分业训练中心理行为干预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军人提高军事应激能力的方法。方法:将403名参训新兵随机分为心理行为干预组(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对照组),分别进行心理评估和生理指标观察;单兵分业训练和心理干预同期进行。结果:单兵分业训练前,干预组与对照组心理和生理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单兵分业训练后,干预组SCL-9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黏度和血浆黏度、乳酸及血红蛋白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SCL-90多项分值比单兵分业训练前高,躯体化、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值相差显著(P<0·01)。心理行为干预后干预组阳性项目数得分显著低于单兵分业训练前(P<0·01);单兵分业训练后不稳定心理例数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较心理干预前不稳定心理例数增多(P<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在军事训练中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陆军新兵自我和谐状况及其与自尊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统一指导语后对293名陆军某部新兵进行团体施测。结果 (1)一般人口学资料对新兵的自尊、自我和谐状况无明显影响(P>0.05)。(2)自我和谐总分低于野战部队军人自我和谐总分(P<0.01),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均低于大学生该项常模,而自我灵活性高于大学生该项常模(P<0.01)。(3)高自尊新兵的自我和谐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均高于低自尊组,高自尊组自我灵活性低于低自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自尊与自我和谐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呈正相关,与自我灵活性呈负相关(P<0.01)。结论陆军新兵的自我和谐程度高于野战部队军人和大学生群体;自尊与自我和谐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心理素质训练对新兵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心理素质训练对新兵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200名新兵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n=100)在新兵集训期内全程参加心理素质训练,对照组(n=100)在新兵集训期内未参加心理素质训练.采用SCL-90及应对方式量表对两组新兵在集训前后进行团体测量,并在集训结束后1个月时对干预组新兵心理素质训练效果进行主观评价.结果 干预组在集训后除恐怖和精神病性无显著降低外,其他各SCL-90因子分均显著下降;对照组在集训前后除躯体化外各SCL-90因子分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比较除躯体化、恐怖及精神病性外,其他各因子集训前后差值干预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集训前后应对方式中退避和合理化无显著改变,但更多地运用解决问题、求助等应对方式,自责、幻想则显著减少;对照组集训前后应对方式无显著变化.两组比较,除退避和合理化外各应对方式差值干预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素质训练有助于改善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可降低军事心理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潜艇和水面舰艇新兵心理素质的测试,评价现行征兵体检中心理测试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方法 对2010年海军某部新征的1746名潜艇新兵和2549名水面舰艇新兵,采用瑞文标准推理能力测验、个性成熟度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智力水平、个性成熟度及环境适应力、心理健康水平的团体心理测试,并用统计学方法对潜艇新兵与水面舰艇新兵的各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差异性比较分析.结果 潜艇新兵和水面舰艇新兵的瑞文总分分别为(47.22±7.15)分和(44.81 ±8.22)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个性成熟度问卷的10个维度中,潜艇新兵在工作适应障碍量表的得分显著高于水面舰艇新兵(P<0.05),其余9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CL-90的11项得分中,潜艇新兵在躯体化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水面舰艇新兵(P<0.05),其余10项得分显著低于水面舰艇新兵(P<0.05).结论 潜艇新兵的心理素质总体优于水面舰艇新兵.现行心理选拔手段和方法在新兵个性成熟度和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尚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分析通信某旅新兵心理弹性水平及影响因素,探索其对军事训练疲劳和训练伤的影响,为官兵疲劳状态的改善及训练伤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和多维疲劳量表(MFI-20)对通信某旅2020年9月入伍的126名参训新兵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新兵心理弹性评分总分平均分为(75.79±14.09)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超重、吸烟、身体疲劳、情绪低落、恐惧训练是新兵心理弹性的不利影响因素.集训新兵心理弹性水平与疲劳各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可以负向预测新兵疲劳水平.高心理弹性组训练伤的检出率明显低于低心理弹性组(P<0.05).结论 心理弹性对新兵的训练疲劳具有较强的负向预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在新兵入伍时,应注重心理筛选;在训练过程中,开展心理弹性的评估与训练,有效提高新兵入伍集训期间应对不良应激、战胜逆境的能力,对于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参与保卫大型运动会(参与保卫)武警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参与保卫武警某部官兵118例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并与中国成人常模比较。结果:参与保卫武警官兵SCL-90总分、SCL-90总平均分、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分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未参与保卫武警官兵(P<0.05,P<0.01)。参与保卫武警官兵SCL-90总分、SCL-90总平均分、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偏执因子分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中国成人常模(P<0.05,P<0.01)。状态焦虑量表(S-AI)总分和特质焦虑量表(T-AI)总分分值与中国成人常模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AI总分与T-AI总分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T-AI总分与SCL-90总平均分呈非常显著负相关(P<0.01);文化程度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P<0.05);年龄与SCL-90总平均分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T-AI总分进入以SCL-90总平均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结论:参与保卫武警官兵心理健康水平受特质-焦虑和年龄因素影响,心理干预可提高参与保卫武警官兵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