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跃东  冯金利等 《临床放射学杂志》1988,7(5):277-277,316,T042
近20年来,随着X线检查方法的不断改进,小肠检查逐渐被重视,自1967年Billba-Dotter氏管(简称B-D管)问世以来,小肠双重造影检查效果很好,具有独特的优劣性,我院自1985年12月开始至1987年12月止共检查6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肠插管钡气双对比造影(附7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1929年,Pesguera(1)就用十二指肠导管注钡方法检查小肠。近年来,随着导管和硫酸钡的改进,小肠钡,气双重对比造影(以下称小肠双对比造影)已得到了广泛开展和研究(2-7),但国内报告不多(8),我们采用自制导管自1981-1984年4月做了70例小肠检查,现着重将检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胃X线双重造影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规胃肠钡餐造和纤维胃镜相比,可能要遗漏20-30%的病变(1-2),而胃双重造影的准确诊断率和后者相近(2-3)。经过广泛的研究,胃双重造影的技术已经日趋完善(4-8),本文根据我院1973至1982年10000余例胃双重造影的经验,就胃双重造影的技术问题,及其优缺点谈谈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改良口服法小肠半透明造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良口服法小肠半透明造影许修林徐红萍指导:何瑞华传统的口服钡剂小肠造影和插管法小肠灌肠双重造影均有其不足之处,笔者参照有关文献[1],对原法略加改进称为改良口服法小肠半透明造影(以下简称本法),基本上能达到小肠灌肠(钡+羧甲基纤维素)造影的效果。现报...  相似文献   

5.
小肠(空、回肠)互相重叠绕于腹腔中,常规钡餐检查易漏诊。自Billba Doteer导管问世,插管法小肠双重造影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6.
胃镜引导插管小肠双对比造影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小肠双对比造影检查的有效方法。方法:72例受检者被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36例)应用研制的小肠造影导管,在胃镜直视下钳夹导管头端并送达十二指肠水平部,头端气囊充气固定导管,退出胃镜后,经导管灌注适量稀钡胶浆及空气行小肠双对比造影。对照组(36例)采用改进的F9心导管在透视下插管。结果:实验组插管成功35例(成功率97.1%),对照组插管成功27例(成功率75%)。结论:研制专用的小肠造影导管并经胃镜引导插管行小肠双对比造影检查,其成功率明显高于普通插管方法。  相似文献   

7.
克隆(Crohn)氏病以前认为国内罕见,据统计(1)1949-1981年曾有400多例报道,中国医学科学院首都医院自1949-1979年,30年的积累仅有60例(2,3,4)。我院自1984年开展小肠灌肠造影以来,两年多时间就发现10例,其中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例纤维结肠镜活检,1例相符,1例高计可疑,占已行小肠灌肠造影总例数(200例)的5%,占造影阳性所见(70例)的14.3%,这既说明了小肠灌肠造影对克隆氏病发现的敏感性和诊断上的重要作用,也符合在国内克隆氏病的发病率已有增加趋势的报道(1)。  相似文献   

8.
国产导管小肠插管双对比造影的应用和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肠插管造影在1929年首先由Pesquera报告(1,2),此后有许多作者进行了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未普及,直至1967年Bilbao和Dotter设计了一种带导丝的导管才被推广。1974年Sellink改善了BilbaoDotter导管,加了一根弯头导丝,更有助于导管进入十二指肠内,国内由于导管进口不便,此术尚水普遍开展,我院从1983年11月开始,采用国产导管和血管造影导丝,对81例病人进行了86次插管检查,74例(91%)获得插管成功现就其方法介绍如下,并简要讨论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小剂量高浓度钡气结肠双对比造影术(附10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肠对比造影能显示结肠粘膜的细微结构--无名沟,对结肠细小病变的早期发现有较高的价值。自1963年Brown氏应用高浓度细颗粒硫酸钡结肠双对比造影获得满意效果后(1),结肠双重造影即被欧美及日本学者重视并广泛采用(2-4),目前国内已应用于临床,据国内外文献报道(3-6),结肠双重造影中造影剂的用量普遍较大,常有重叠遮盖现象,我们采用小剂量高浓度钡气结肠双对比造影法,肠内存留钡剂较少,肠腔显示面扩大,造影效果良好,现据我院1978年4月至1982年12月资料全的1000例共作了1025次造影的初步经验就有关造影剂及造影技术方面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改革支气管造影插管法和应用水溶性造影剂.因旧式支气管造影法插管时病人痛苦极大。不利于支气管造影的应用。材料与方法:把一软细的塑胶管借助于生理功能“半自动”“飘”入气管内。(1)吞管:将管的远端吞咽到食道;(2)退管;透视下拉管后退.使管的远端停止在喉口的上方;(3)吸管:深呼气后猛一吸气,导管远端便会在强气流的作用下转向气管;(4)进管:插入的导丝可将导管送至支气管;结果:由于管细、柔软,从口吞管能快速通过咽喉,病人无痛苦、无窒息感。由于定位走向准确,能有效地麻醉主气管,所以导管进入气管时一般不咳嗽;管细可以进行选择性造影;适合应用水溶性有机碘造影剂,造影剂在肺内被吸收。结论:本技术简单易行,病人容易接收。  相似文献   

11.
在胃肠疾病诊断中,小肠病变是唯一只能依赖X 线检查而不能用其他检查手段替代,因此提高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质量对发现小肠病变尤为重要.常规口服法因钡多气少,主要显示充盈像,对管腔内细小病变显示欠佳,并且因肠袢重叠易遗漏病变;插管法虽然能取得良好的双对比效果,但操作复杂,患者难以耐受[4~6].笔者在实践中参照Phillips[1~3]的报道,使用小肠改良法气钡双重造影能较满意地显示小肠的气钡双对比像.  相似文献   

1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和上海市卫生局将于2007年10月中下旬在上海六院联合举办第十七期胃肠造影学习班。学习班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班重点介绍:胃肠道造影原理、应用、现状及进展;胃肠道综合检查(包括钡检、螺旋CT、内镜、腔内超声、MRI等)、小肠造影材料和方法的改进(插管演示)、小肠出血的影像学检查线路、肠缺血性病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7):539-539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和上海市卫生局将与2010年11月中旬在上海六院举办第二十期胃肠造影学习班。学习班属国家重点介绍:胃肠道造影原理、应用、现状及进展;胃肠道综合检查(包括钡检、CT、内镜、腔内超声、MRI等)、胃肠道钡剂的精细检查、小肠造影(插管演示)、小肠出学的影像学检查线路、急腹症、肠缺血性病变、咽一食管连接的影像学、吞咽障碍影像学等。  相似文献   

14.
晚期肺癌行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双重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对晚期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材料和方法:本文对20例晚期肺癌行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双重插管化疗,对造影资料和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重介入治疗完全缓解(CR)2例占10%,部分缓解(PR)16例占80%,缩小25%左右(NC)2例占10%。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各种组织细胞类型的晚期肺癌应行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双重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5.
近20年来,随着X 线检查方法的不断改进,小肠检查逐渐被重视,自1967年Bi-llba—Dotter 氏管(简称B—D 管)问世以来,小肠双重造影检查效果很好,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我院自1985年12月开始至1987年12月止共检查6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口服法气钡双重造影对小肠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口服法气钡双重造影对小肠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几种小肠病变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小肠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与造影影像特征及手术病理结果的相互关系。全部病人均行口服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2例行CT检查,病例均经治疗确诊或病理证实。结果:26例中,临床有18例消化道出血,5例间断性脐周疼痛,2例不全性肠梗阻,1例外伤后呕吐来诊。其中腺癌5例,类癌2例,平滑肌肉瘤3例,间质瘤1例,腺瘤或息肉4例。淋巴管扩张症、肠结核、克隆氏病各2例,血管瘤、神经节细胞瘤、小肠结石、外伤后肠狭窄、重复小肠各1例,其影像表现各具特征。结论: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对小肠腔内及管壁受累病变有重要价值;而病变起自肠壁且向腔外生长者需结合B超及CT检查方能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7.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和上海市卫生局将于2010年11月中旬在上海六院联合举办第二十期胃肠造影学习班。学习班属国家级和上海市继续教育项目(代码:2010—09—01—022)。学习班重点介绍:胃肠道造影原理、应用、现状及进展;胃肠道综合检查(包括钡检、CT、内镜、腔内超声、MRI等)、胃肠道钡剂的精细检查、小肠造影(插管演示)、小肠出血的影像学检查线路、急腹症、肠缺血性病变、咽一食管连接的影像学、吞咽障碍影像学等。  相似文献   

18.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和上海市卫生局将于2010年11月中旬在上海六院联合举办第二十期胃肠造影学习班。学习班属国家级和上海市继续教育项目(代码:2010-09-01-022)。学习班重点介绍:胃肠道造影原理、应用、现状及进展;胃肠道综合检查(包括钡检、CT、内镜、腔内超声、MRI等)、胃肠道钡剂的精细检查、小肠造影(插管演示)、小肠出血的影像学检查线路、急腹症、肠缺血性病变、咽-食管连接的影像学、吞咽障碍影像学等。  相似文献   

19.
一、一般资料我院近三年开展小肠插管造影共12例,其中7例在插管前施行过肠系造影检查,发现小肠肠管狭窄有4例,大多数因小肠肠管冗长,难以避开病变部位,图像显示不清,在消化科,放射科医师的共同探讨下,采用了上述检查方法。开展此方法,适用于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患者,上消化道及钡剂灌肠未发现病变者,肠系造影发现小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X线气钡双重造影的影像表现,提高对早期胃癌的影像学认识和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搜集25例经我院手术及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的患者,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38-65岁,25例均行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结果:9例为I型(隆起型),10例为Ⅱ型(浅表型,6例为Ⅲ型(凹陷型)。结论:充分利用X线气钡双重造影影像表现有助于早期胃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