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背景:表皮干细胞对于修复皮肤缺损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何方便、快捷地对所获取的表皮干细胞进行纯化培养一直没有比较好的技术方法。目的:拟应用胰蛋白酶差速脱壁法去除表皮干细胞中混杂的成纤维细胞。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6-06/2007—06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输血医学研究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室完成。材料:实验所用皮肤来源于20~30岁女性乳房缩小整形术患者,由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提供。方法:无菌条件下切取皮肤,剪除皮下脂肪组织,采用胶原酶/Dispase酶和胰蛋白酶两步法体外分离培养表皮干细胞。待细胞生长达70%~80%融合时,加入胰蛋白酶消化尚未脱壁的细胞,30s~1min后吸出脱壁细胞,同法传代培养至第5代细胞。主要观察指标:第1,5代表皮干细胞表面标志CD29、CD49f、CD71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第5代细胞生长周期。免疫荧光检测第5代表皮干细胞和传代时胰蛋白酶消化30s~1min即脱壁细胞角蛋白19及波形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表皮干细胞超微结构。结果:第1代表皮干细胞CD29阳性率94.32%,CD49f阳性率86.24%,CD71呈弱阳性,经过4次胰蛋白酶差速脱壁去除混杂细胞后,第5代表皮干细胞CD29阳性率96.77%,CD49f阳性率96131,CD71呈弱阳性,82.58%表皮干细胞处于G0~G1期。第5代表皮干细胞角蛋白19呈阳性,波形蛋白呈阴性,而传代时胰蛋白酶消化脱壁的细胞角蛋白19呈阴性,波形蛋白呈阳性,证实为成纤维细胞。表皮干细胞呈克隆样生长,透射电镜下胞质中可见呈束状排列的角蛋白丝。结论:应用胰蛋白酶差速脱壁法能够简单、有效地获取纯化的表皮干细胞。  相似文献   
3.
2006年广州市流行性感冒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2006年广州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病例标本来自广州市4家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和暴发疫点现患病例的漱口液或咽拭子,采用犬肾传代细胞进行病毒分离;人群血清标本于3月和10月在其中一家哨点医院按年龄组分层随机抽取健康体检人群进行采集,采用微量半加敏红细胞抑制试验检测各型流感抗体。 结果 1143份哨点医院采集的标本中有95份(8.31%)分离出流感病毒(H1N1型80株,B型15株);接到暴发疫情146起,罹患率0.40%~16.97%。疫情主要发生在3-4月,全市12个区(市)均有报告且全部来自学校。人群血清抗体H3N2、B(维多利亚系)、 B(巴拿马系)型阳性率两次监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但H1N1抗体10月高于3月(sup2/sup=41.94,IP/I0.05)。 结论 广州市2006年流感流行优势毒株为H1N1;暴发疫情的流行高峰出现在3-4月,以局部暴发为主要特征;学校等集体单位应加强流感监测; B型流感病毒在广州地区仍有继续引起局部暴发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4.
采用多条溶出曲线的方法 ,比较不同粘合剂浓度(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制剂的溶出度差异。通过不同溶出介质条件下相似因子的比较,分析不同制剂工艺的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与参比制剂溶出度的相似因子。  相似文献   
5.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未明、发病机制亦不明确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近几十年的研究结果认为,其发病是环境、易感基因和肠道微生态3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且这些要素使IBD成为一种适合研究宿主与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的高优先平台。最近,肠道菌群的图谱分析将IBD的发病机制与菌群各组成部分特征的改变相联系,进一步支持"肠道微生物和宿主相互作用的改变能形成IBD"这一观点。该文回顾性分析有关IBD患者体内微生物的研究文献,综述肠道微生态失衡对IBD的多方面影响,以动物模型和临床验证资料阐述不同的治疗方法改善肠道微生态变化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总结5例左肝切除术后黏连性幽门梗阻再次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护理重点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一般护理、呼吸道管理、导管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重视出院指导。5例再次手术后幽门梗阻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7.
3M无痛保护膜对放疗患者皮肤保护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3M无痛保护膜对放疗患者皮肤的保护效果。方法将60例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于放疗前采用3M无痛保护膜喷洒整个放疗部位,对照组放射部位不采取保护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皮肤损伤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试验组皮肤损伤的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试验组皮肤放射性损伤的发生时间也较对照组明显延缓,两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3M无痛保护膜能有效预防肿瘤患者放疗时的皮肤损伤。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患者门静脉血CK20mRNA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大肠癌患者门静脉血CK20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实时定量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FQ-PCR)方法,检测72例大肠癌患者门静脉及周围静脉血CK20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患者门静脉血CK20mRNA表达的阳性率(72%)高于周围静脉血(43%)(P〈0.01),大肠癌Dukes C,D期门静脉血CK20mRNA高于A,B期(P〈0.01)。结论:门静脉血CK20mRNA表达的检测比周围静脉血检测更准确、敏感,是判断体内隐性播散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肺部疾病特别是对早期肺癌能准确、快速诊断的检查方法。材料与方法:对30疑肺部肿瘤等疾病患者,施行纤支镜检、刷检,并在电视透视下经纤支镜进行肺穿刺活检。再应用数字减影(DSA)技术,用76%复方泛影葡胺经纤支镜进行选择性支气管造影,造影后立即行数化支气管体层摄影。结果:检出中央型肺癌16例,周围型肺癌6例。细支气管肺泡癌2例,支气管内膜结核并肺不张3例,炎性假瘤2例,假阴性1例,均得到手术病理证实。结论:该项综合性技术能准确、快速诊断多种肺部疾病,特别是早期肺癌。  相似文献   
10.
2002年广州地区暴发的登革热流行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2002年广州地区暴发登革热(DF)的流行特点,为其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法、免疫斑点法、免疫层析法,对3 716例发热待查、疑似患者的血清特异性抗体IgM、IgG进行检测。用C6/36细胞对DF病例176份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以间接免疫荧光(McAb-IFA)、RT-PCR方法鉴定。结果 本次广州地区暴发流行的登革热血清学确诊病人为886人。流行开始于5月份,8、9、10 月份达高峰期,11月有明显下降。发病以青壮年为主。在3 716例发热待查、疑似患者中,血清IgG、IgM抗体阳 性886例,阻性率27.84%。病毒分离阳性46份,阳性率26.1%。经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McAb-IFA)、 RT-PCR检测鉴定为I型登革热病毒。结论 在疾控工作中,应加强Ⅰ型登革热病毒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