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正解答:(1)活动性出血者;(2)癌性创面;(3)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应慎用。  相似文献   

3.
高压氧治疗是一种通过在高气压环境中吸氧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手段.近期的资料显示,我国共有氧舱5 000多台,氧舱数量和治疗患者数量均居世界第一.近年来,国内多数二级及以上医院都配备了高压氧舱,高压氧治疗已成为临床常用的方法之一[1].为推动中国高压氧医学的发展,规范临床治疗,2018年10月,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将新修订的《医用高压氧舱安全管理与应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在深圳举行的第二十七次全国年会上向与会的同行发布.该规范的形成是在2015年版《规范》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现行的法规、标准,参照国内外的指南、共识,并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临床实践,对原有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尤其是高压氧治疗适应证与禁忌证部分,较以往版本的《规范》有较大程度的调整,同时也是2018年版《规范》的精华内容,高压氧治疗适应证与禁忌证部分已于2019年2月在《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发表[2].  相似文献   

4.
杨涛  陈礼明 《武警医学》1996,7(2):103-106
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武警天津总队医院内二科杨涛,陈礼明(天津300162)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血栓,溶栓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治疗始于50年代,其间由于血栓形成与AMI因果关系的争论而受到了影响。80年代以来,随着对AMI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5.
溶栓治疗的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cNa.  TO Good.  SC 《介入放射学杂志》1994,3(3):176-178
作者依100余例经皮动脉内溶栓(Percutaneousintra-arterial thrombolysis,PIAT)的治疗经验并复习文献,阐述溶拴治疗并发症的机理及其预防措施。一、危及生命或致截肢的并发症此类严重并发症并不多见,发生率不到1%。包括颅内出血,急性心肌梗塞,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体循环血流再通综合征,腹膜后出血和截肢等.  相似文献   

6.
评价脑栓塞在急性期或超急性期内的介入溶橙职法效果,材料:12例治疗前CT未发现明确的低密度病灶。而所有病例脑血管造影均发现8例症状一致的闭塞血管,尽量使导管达到栓子近端,然后注入纤溶剂进行溶栓。结果18例中17例完全或部分再通。结论介入溶栓治疗对急性期或超急乾坤 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8.
急性脑梗塞介入性溶栓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开展急诊腔内溶栓术治疗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的报道国内已有报道 ,其主要特点是采用介入性导管治疗溶栓 ,因此法具有快速、准确、安全且见效快的特点 ,因而有普遍推广价值。本文报道了 12例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选择性血管腔内溶栓治疗 ,其结果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本组共 12例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44~ 63岁 ,平均 5 6.3岁。病程 4~ 96h。全部病例均经CT或MR证实并除外脑出血。 8例病人有高血压史 ,3例有高血脂 ,1例CT扫描为右脑室旁低密度灶。其共同体征为偏瘫、麻木 ,肢体张力减退 ,伴失语 3例。其病人选择年龄不…  相似文献   

9.
10.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的疗效用梗塞区再灌注、心肌活力及灌注成功后心肌细胞功能有否恢复等指标来评价。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MRI和频谱图是有潜力的无创技术。新近证实,用~(85)铷能确定心肌灌注程度,~(19)氟脱氧葡糖或~(13)碳软脂酸能评价心肌代谢。Saeed等指出,新MR造影剂磷酸吡哆醛锰能确定心肌梗塞和再灌注的部位。用闭塞鼠的冠状动脉产生心肌梗塞模型,给顺磁剂后2分时,图象上梗塞区信号弱,正常心肌信号增强。2分及以后,正常心肌增强小,梗塞区和再灌注区增强明显。区别闭塞和再灌注心肌梗塞也可用其他顺磁剂,CT用碘造影剂。最近Saeed等用磁化造影剂显示,灌注区信号消失,闭塞梗塞区亮,再灌注区暗。但上述影象技术并未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3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急诊介入性溶栓治疗分析,评价急性脑梗塞早期应用介入性溶栓治疗的疗法。方法:采用改良S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股动脉,行DSA造影后用6F导引导管送入微导管,经微导丝导引,穿入血栓,不能穿过血栓的使微导管尽可能靠近闭塞的动脉端。用微量输液泵导管内缓慢泵入尿激酶,治疗后再行造影检查,并在治疗前、治疗后2小时和2周分别做神经功能评定。结果:血管完全再通19例,部分再通3例,无变化8例。治疗后2小时运动改善的25例,感觉改善的16例,言语改善的13例,2周后基本痊愈15例,显著进步的12例。结论:介入溶栓的针对性极强,局部溶栓药物浓度高,血管再通率高,临床疗效显著,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密切观察,可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采用Meta分析对比介入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肺栓塞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对比介入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肺栓塞效果和安全性的相关文献,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21年8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 RevMan 5.3和Stata 14.0软件分析介入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肺栓塞住院期间病死率、颅内出血发生率及大出血发生率比值比(OR)和95%CI,并对文献发表偏倚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7篇文献66 267例肺栓塞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2 269例接受介入溶栓治疗(介入溶栓组),53 998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介入溶栓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OR=0.35,95%CI(0.28,0.43),P<0.01]、颅内出血发生率[OR=0.62,95%CI(0.45,0.85),P=0.003]低于静脉溶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大出血发生率低于静脉溶栓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4,95%CI(0.50,1.11),P=0.15]。对住院期间病死率进行发表偏倚分析,漏斗图显示两侧基本对称,Egger检验提示文献存在发表偏倚可能性小(P=0.627)。结论 介入溶栓治疗肺栓塞效果和安全性优于静脉溶栓,住院期间病死率和颅内出血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余莎 《航空航天医药》2012,6(6):748-749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方式及注意事项.方法:使用溶栓方式使冠状动脉再通.结果:静脉溶栓成功762例,占72.8%.结论:溶栓治疗可使心肌梗死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护士需掌握娴熟技术及溶栓治疗的方式、步骤以及护理要点,提高溶栓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动静脉联合溶栓(IV/IA)与动脉溶栓(IA)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风险.方法 46例符合溶栓适应证且无禁忌证的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组接受IV/IA(24例)或IA(22例)治疗,评估不同方法治疗后血管再通率、早期临床改善率、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较好转归率及病死率.结果 IV/IA组从发病到接...  相似文献   

15.
16.
尿激酶溶栓治疗内瘘血栓形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外周和经皮穿刺股动脉导管注入尿激酶对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6内瘘血栓形成的病人分别进行了外周溶栓和股动脉插管溶栓治疗。方法是12例病人于内瘘的动脉端穿刺后输注尿激酶,4例病人在DSA下经动脉插管至血栓部位,灌注尿激酶,尿激酶用量为75~100万U,外周溶栓输注时间为3~4h,导管溶栓时间为45~60min。结果 12例外周溶栓病人再通6例,外周溶栓成功率为50%,6例失败,其中4例进行了插管溶栓,3例成功,1例失败,成功率为75%,再通后的内瘘次日可行血液透析,并随访了6~44月,情况良好。结论尿激酶局部输注治疗内瘘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的,可以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闭塞性脑梗塞经动脉内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材料和方法:36例患者均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后将导管选择性插管至患侧颈内动脉内,后经造影导管送入微导管至梗塞部位注入尿激酶溶栓。结果:36例患者DSA造影33例(92%),梗塞部位明确其溶栓后1小时及24小时再通28例(75%),症状和体征完全恢复34例(94%),明显好转1例,无明显变化1例(3%)。结论: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灶脑梗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其最佳治疗时间应控制在梗塞发生后6小时以内。  相似文献   

19.
自 1997年 7月~ 1999年 7月 ,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 2 7例 ,对 14例患者采用了溶栓疗法 ,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文 2 7例患者均符合WHO标准并确诊为AMI。分为治疗组 14例 (用溶栓治疗UK组 )和对照组 13例 (未用溶栓治疗NUK组 ) ,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其基本情况见表 1。表 1 治疗前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的比较组别例数 年龄( x±s) 性别(M/F)前壁侧壁下后壁NUK组 136 1 0 8± 10 2 0 11/ 2 72 4UK组 14 59 86± 7 9811/ 374 3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及心电监护。UK组用尿…  相似文献   

20.
下肢深静脉血栓直接溶栓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深静脉血栓多发生于下肢,以单侧多见。其治疗过去以全身用药及外科手术取栓为主,随着高效溶栓药物的发现,溶栓治疗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自1991年应用经患肢静脉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满意。一,临床资料患者64例,男39、女25,年龄6~76岁,平均40.6岁,其中左侧肢体35例,右侧24例,双侧者5例,病程从3天至1月不等,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皮色异常、活动受限,43例伴有病变部位疼痛。全部患者均经足背静脉穿刺,持续推注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