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儿女,7岁。体重23kg,因“发现心脏杂音1周”入院。入院查体:神清,无缺氧征,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Ⅰ~Ⅱ级收缩期杂音,无震颤。超声心动图发现直径3mm图1线样对比剂经动脉导管喷入肺动脉端图2未见对比剂通过PDA到肺动脉的管型动脉导管未闭(PDA)。心电图及X线胸片正常。治疗方法:全麻下穿刺右股静、动脉,分别送入6F端侧孔导管及5F猪尾导管,先后行右心导管检查及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测得肺动脉平均压为16mmHg(1mmHg=0·133KPa),肺循环血量/体循环血量(QP/Qs)为1·05,为少量左向右分流。造影显示主动脉弓降部与主肺动脉间一长约10cm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对20例CHD患儿进行检查,患者平均年龄1岁10个月(1 d~7岁7个月),所有患儿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3例患儿行心血管造影检查.对患儿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CHD中肺动脉吊带2例,主动脉弓褶叠1例,主动脉缩窄4例,主动脉弓离断2例,左、右肺动脉缺如4例,左肺动脉起始处狭窄及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4例,单纯型动脉导管未闭(PDA)1例,主动脉窦瘤1例.结论 MSCT可以清晰显示CHD的病理解剖形态,特别是对主动脉、肺动脉及肺静脉畸形的显示具有明显优势,是一种可靠的CHD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双源CT在主动脉弓断离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门控下低剂量扫描在主动脉弓断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9例主动脉弓断离患儿行DSCT门控下低剂量心胸联合血管成像扫描并进行胸部动脉血管重建,进行诊断.所有患儿同时行心脏彩色多普勒(CDFI)检查,2种检查方法 在3 d内完成.所有患儿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9例行DSCT门控下低剂量心胸联合血管成像均成功完成,DSCT均诊断为主动脉弓断离,其中伴有室间隔缺损(VSD)9例、动脉导管未闭(PDA)8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3例、支气管动脉扩张2例.断离后降主动脉的血液来源于肺动脉8例、肋间动脉和头臂动脉1例.CDFI诊断主动脉弓断离7例、动脉单干1例、主动脉缩窄1例,其中伴有VSD 9例、PDA 8例.5例断离后主动脉弓血液来源于肺动脉,1例断离后降主动脉的血液来源于肋间动脉及头臂动脉未能显示,1例显示支气管动脉扩张.与手术结果 对照:DSCT诊断准确率为94.12%(32/34处),CDFI诊断准确率为82.35%(28/34 处).结论 DSCT是诊断主动脉弓断离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肺动脉闭锁并室间隔缺损患者通过主动脉与肺动脉间侧支血管或/和动脉导管未闭获得肺血供应。主动脉与肺动脉间的侧支血管常从降主动脉发生,偶尔也可从头臂动脉干起源,但罕见起源于升主动脉者。升主动脉起源的侧支血管被认为是永存第五主动脉弓。作者报道1例罕见病例。 15岁男孩,经心导管证实肺动脉闭锁和室间隔缺损,曾认为肺血供应来源于动脉导管未闭和降主动脉水平的主动脉与肺动脉间侧支血管。3岁和7  相似文献   

5.
主动脉缩窄及主动脉弓离断的电子束CT诊断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电子束CT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和主动脉弓离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共10例病人,年龄6—18岁,均经手术证实。对所有患儿行EBCT增强扫描,并对图像行三维重建。结果:10例病人术前均得到正确诊断,其中8例为主动脉缩窄,2例为主动脉弓离断。EBCT均显示了全部8例主动脉缩窄及其缩窄的程度、形态,并显示缩窄处与左锁骨下动脉的关系。其中6例(75%)为局限性狭窄,2例(25%)形成中-重度长管状狭窄。合并畸形有:3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合并肺动脉狭窄,1例合并二尖瓣狭窄,2例同时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和室间隔缺损。2例主动脉弓离断病例,均合并有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狭窄。EBCT均显示升主动脉与降主动脉呈分离状。结论:EBCT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对先天性主动脉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并能同时显示合并的胸部大血管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SCT对婴幼儿先天性血管环的诊断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2018年间60例先天性血管环患儿的MSCT的表现,记录其组成、形态及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9例双主动脉弓;1例右弓合并左动脉导管未闭或动脉韧带;2例左弓合并右位、中位降主动脉;18例左位主动脉弓伴迷走的右锁骨下动脉;1例无名动脉后位;21例右弓伴迷走左锁骨下动脉;7例肺动脉吊带;1例无名静脉形成静脉环。结论:MSCT能明确血管环的组成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外科手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特殊类型动脉导管未闭的超声表现,以及预后情况。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因听诊闻及心脏杂音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出生后的48h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5例特殊类型的动脉导管未闭。回顾性分析胎儿期超声检查,均未提示动脉导管形态及连接存在异常。结果 5例新生儿的超声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肺动脉主干与降主动脉之间可见瘤样管腔相连通,一端连于肺动脉主干后外侧,一端连于降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开口端可测及舒张期为主的连续性负向血流频谱,舒张期血流峰速约(2.16±0.41)m/s;降主动脉开口端可测及较低速的血流,血流峰速约(0.56±0.27)m/s。6~12个月后复查,肺动脉主干与降主动脉之间连通管腔消失,主动脉-肺动脉分流消失。结论该类型的动脉导管未闭可能是主动脉和肺动脉的连接异位,但可以自行闭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主动脉弓离断(interruption of aortic arch,IAA)患者的心血管造影影像,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8例患者均经股动脉、股静脉穿刺插管,行右心室、左心室、降主动脉造影。其中3例经右颈总动脉穿刺插管行升主动脉造影;3例从右心室经室间隔缺损至升主动脉造影。结果 8例升主动脉与降主动脉之间均无血流连续。升主动脉细小7例,升主动脉扩张1例,降主动脉顶端与未闭的动脉导管连接7例,降主动脉与右锁骨下动脉连接1例。8例均合并心内畸形,其中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并肺动脉高压5例,右室双出口+动脉导管未闭并肺动脉高压2例,法乐四联症1例。结论心血管造影是IAA确诊的重要方法,能够为IAA的早期有效诊断和外科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成人主动脉弓离断(IAA)CTA影像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成人IAA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CTA显示升主动脉在发出左锁骨下动脉后逐渐缩窄并中断,降主动脉起始部呈鸟嘴状改变,降主动脉血流通过开放的动脉导管向肺动脉分流;升主动脉、肺动脉、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增宽,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间距增宽,双侧内乳动脉扩张,颈根部及脊柱旁多发迂曲扩张的动脉与降主动脉相通。诊断为IAA A型并侧支循环建立、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结论成人IAA有典型CTA表现,CTA在确诊该病及确定临床分型、观察体循环侧支循环及分流情况、有无合并症等方面有重要价值。结合影像后处理技术可以为临床选择手术方案及设计手术路径提供帮助,可以辅助介入治疗术中评估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先天性永存第五对主动脉弓(persistent fifth aortic arch, PFAA)的超声心动图征象,提高超声对该病的检出率。方法2009年1月~2018年1月经CTA血管造影及手术诊断证实的26例PFAA,回顾性复习其超声图像特点。结果26例患儿中,超声正确诊断10例(38.4%),漏诊16例(61.6%)。根据Weinberg分型,3例患者为A型PFAA,其超声征象为:1)胸骨上窝长轴切面显示有一动脉血管平行于主动脉弓走行;2)该血管位于第四对主动脉弓下方,连接于升主动脉与降主动脉之间;3)主动脉分支均发自上方的第四弓。23例患者为B型PFAA,其超声征象为:1)胸骨上窝长轴切面显示16/16例主动脉于左锁骨下动脉离断(A型主动脉离断)、3/7例主动脉于左颈总动脉远端离断(B型主动脉离断);2)一动脉血管起自升主动脉下方连接于降主动脉;3)22/23例多普勒超声显示主动脉弓狭窄处高速湍流血流。本组无C型PFAA。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诊断PFAA,但容易漏诊。仔细扫查主动脉弓形态结构和主动脉分支起源有助于提高PFAA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