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MR和MRA成像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7例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患者的MRI和MRA显示的异常血管分布、形态、信号强度进行分析.结果 17例MRI表现为椎基底动脉明显扩张,其中3例同时累及颈内动脉系统.扩张基底动脉直径为4.9~14.8 mm,长度为30.2~33.8 mm,其中7例上下方向折曲走行;10例左右方向迂曲延长;10例颅神经受累.16例在MRI平扫中见后循环梗死灶.结论 MRI和MRA有助于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的全面综合评价,可以作为临床诊断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了19例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CT表现。结果49例均在5mm薄层CT扫描上显示椎基底动脉增粗、扩张、迂曲,测量其宽径大于等于4.5mm,且分叉高于鞍上池或者位置超出鞍背或斜坡范围。VBD伴有基底动脉壁钙化9例,脑干局部受压10例,基底池扩大4例。大部分合并脑干、小脑、基底节及其他部位梗死、出血。其临床主要表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脑内缺血梗死症状,表现复杂且差异较大。结论VBD诊断主要靠影像学,CT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常规诊断手段,充分认识其CT征象对提高VBD的诊断准确率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椎基底动脉延长纡曲症的MRI评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纡曲症(VBD)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1例VBD患者的影像资料。21例均接受MR头颅平扫,13例行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4例有强化,12例接受螺旋CT平扫。利用MRI对基底动脉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2l例MRI表现为基底动脉明显扩张,直径为5-10mm,其中13例向右扭曲延长;8例向左扭曲延长。14例有第Ⅶ、Ⅷ、Ⅺ、Ⅴ对颅神经受累症状。8例在MRI平扫中见后循环梗死灶。结论MRI及MRA联合应用可以清楚显示基底动脉的解剖及其与后颅凹结构的关系,显示附壁血栓和夹层动脉瘤。可作为VBD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的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影像学特点,提高对VBD的认识.方法 对行MRA检查的438例患者图像分析,测量其基底动脉(BA)的长度及横向偏移,进行诊断并分型.同时行MRI检查并确诊为脑梗死(BI)者342例,分为2组:VBD BI组及非VBD BI组,并对2组的BI分型进行研究.结果 (1)438例患者中有16例确诊为VBD;(2)根据VBD在MRA上的表现,可分为4型:S型、U型、L型及螺旋型,其中S型7例,U型5例,L型3例,螺旋型1例.4型中S型发生率最高,临床症状最轻;(3)BI患者VBD发生率为3.98%;(4)VBD 是非VBD BI患者脑干梗死发生率的2.1倍(P<0.05).结论 VBD的MRA分型可分为4型,各型影像学及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并与后循环区梗死尤其是脑干梗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BD)的MRI、MRA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例VBD的影像资料,分析MRA显示的异常血管形态及MRI显示的脑组织信号、颅神经走行改变,总结其临床特点和影像特征。结果19例患者MRA表现为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直径为5~20mm,长度约为31~35mm;其中10例向右侧偏曲,9例向左侧偏曲;5例并大脑后动脉狭窄;9例血管与颅神经关系密切,7例MRI平扫见后循环梗死灶。结论VBD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规MRI联合MRA可清楚显示血管解剖及其与后颅窝脑组织关系,有助于VBD的确诊及全面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33例VBD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对照组(40例)比较后循环血管狭窄性病变和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33例扩张的椎基底动脉直径4.8~14.3 mm,迂曲的基底动脉和椎动脉颅内段长度分别为30.3~41.7 mm 和23.9~42.2 mm,33例中发现大脑后动脉及椎动脉狭窄或闭塞11例,后循环供血区腔隙性脑梗死15例,大面积脑梗死3例;对照组40例中,椎动脉及大脑后动脉闭塞各1例,椎基底动脉和(或)大脑后动脉狭窄22例,后循环供血区腔隙性脑梗死7例,大面积脑梗死3例,2组间后循环供血区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BD可能是后循环供血区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MSCTA结合原始图像可以清晰显示VBD及其颅内伴随病变.  相似文献   

7.
椎基底动脉狭窄是由椎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高血压/低血压等因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病变,是引起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因素之一,相关研究表明,约20%脑梗死患者是由后循环缺血所致[1]。新英格兰医学中心后循环登记研究将后循环缺血根据血管走行分为远端、中间段、近端3个部分,其中远端血管解剖及生理结构特殊,一旦发生缺血,预后最为凶险,有效评估患者后循环远端缺血血流动力学,对病情诊断、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2]。目前,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工作中,MR灌注加权成像(PWI)在判定脑血流灌注方面具有良好效果[3]。  相似文献   

8.
CT平扫对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CT平扫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7例VBD患者的头部CT平扫表现,并与同期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检查对照.结果 4例(14.8%)基底动脉显示不清,19例(70.4%)显示基底动脉增粗、迂曲,4例(14.8%)表现为桥小脑角区或桥前池肿块,11例(47.8%)基底动脉壁可见钙化.以MSCTA为标准,CT平扫对VBD的敏感度为85.2%.27例中,发现后循环供血区腔隙性脑梗死10例(37.0%),大面积脑梗死2例(7.4%),左侧丘脑出血1例(3.7%),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3.7%),脑积水4例(14.8%).结论 CT平扫对VBD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作为VBD的影像学筛查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变异的种类和发生率及DSA影像学特征,提高对椎基底动脉变异临床意义的认识。方法对6432例患者均进行全脑血管进行造影,对全脑血管造影的DSA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椎基底动脉变异的发生率及变异血管合并其他血管病变的情况。结果发生椎动脉起源变异272例患者278支椎动脉,检出率为4.3%,其中左椎动脉起源异常270支(4.2%),右椎动脉起源异常8支;左椎动脉起源异常中,258支直接起自主动脉弓,2例为双起源椎动脉,4支起自颈内动脉,6支起自左锁骨下动脉根部。8支右椎动脉起源异常中,2支直接起源于右颈总动脉,2支起自右颈内动脉动脉,2例为双起源椎动脉,2支直接起自头臂干动脉。141例椎基底动脉成窗(2.19%);61支小脑后下动脉起自颅外段位置较低部位。11例永久性原始三叉动脉。另外,有9例变异结构的远端或近端伴发动脉瘤、2例伴发动静脉畸形。7例出现与成窗结构供血区相一致的一过性脑缺血症状,其中2例出现经成窗结构远端供血部位的脑梗塞,1例出现经双起源椎动脉供血部位的脑梗塞。结论脑血管DSA可以清晰显示椎基底动脉变异的位置、形态、毗邻关系及有无伴发其他血管性病变;掌握椎基底动脉变异的DSA影像学表现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对脑血管病的明确诊断及手术和介入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孙林泉,松本清,岩田隆信,黄强,杜子威颅内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dissectinganeurysm)曾破认为是罕见的血管病变,1969年Campiche等旨次报道了经血管造影证实的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而在这以前只有...  相似文献   

11.
多支架技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支架技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的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 2005年8月至2011年7月收治9例椎-基底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患者,瘤体最大径> 25 mm,均经磁共振成像(MRI)、二维及三维DSA造影重建明确诊断,其中颅内段椎动脉病变7例,椎-基底动脉病变2例.根据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形态不同,选用双支架治疗7例,双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1例,三支架治疗1例.结果 术后即刻造影显示6例支架植入处血流发生明显改变,夹层扩张处缩小.术中无血栓事件及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出现严重血管痉挛,对比剂滞留,应用罂粟碱后迅速缓解.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30个月,8例头晕病例中有7例症状消失或减轻,7例术前饮水呛咳病例症状消失4例,减轻2例,1例无变化.造影随访9例,双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1例动脉瘤无再通;5例多支架治疗后夹层动脉恢复正常,另4例扩张部分明显变小.结论 多支架技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安全、有效,可以有效缓解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初步总结应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经验,探讨其适应证,技术要点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20例表现为反复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既往有后循环梗塞病史,13例为反复头晕发作或血管性头痛。椎动脉起始段13例:椎动脉颅外段3例,颅内段5例;基底动脉12例。病变狭窄程度均在70%以上,狭窄长度2-12mm。所有患者接受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将球囊膨胀型支架(BX,AVES670,EXPRESS,BIODIVESO)在微导丝导引下通过狭窄部位,缓慢充盈球囊,造影观察支架释放情况后缓慢回撤球囊。结果 29例恢复正常管径,4例狭窄程度减小80%以上,无内膜撕裂和血栓形成。临床随访3-10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满意,无短暂性缺血再发生或卒中;影像学随访10例患者,均无血管再狭窄。结论 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但远期疗效仍需要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3.
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 VBD)是一种以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为特点的少见血管变异性疾病。目前,关于VBD的研究资料非常有限。为此,笔者系统地回顾VBD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型、影像学诊断及展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早的诊断依据,从而提高该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赵桂荣 《西南军医》2013,(4):442-443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对16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以老年患者为主,病因及高危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心脏病等。临床常见眩晕、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及运动障碍。影像学特征常为中脑或丘脑合并枕叶、颞叶、小脑等部位的梗死,尤以双侧丘脑"蝶形"梗死灶为特征性改变。本病预后不良。结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早期全面综合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评价后循环缺血患者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对15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在7d内行头颈部MSCTA检查,观察各支椎基底动脉斑块的发生率,评价不同性质斑块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50例患者中共检出斑块108处,梗死组易损斑块(83.3%)高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51.2%),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比较易损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3组间后循环梗死发生率总体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7),易损斑块组后循环梗死发生率(52.2%)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28.2%)(P=0.016)和无斑块组(23.3%)(P=0.008),而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之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648).结论 MSCTA能准确检测出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性质,评价不同斑块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是确诊后循环缺血患者病因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的CT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VBD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的CT表现及其临床资料,总结其特征。结果 80例均在CT扫描上提示椎基底动脉增粗、扩张、迂曲,测量其宽径大于或等于4.5mm,平均(5.77±0.95)mm,且分叉高于鞍上池或者位置超出鞍背或斜坡范围甚至达第三脑室后方;80例VBD中伴有基底动脉壁钙化55例,脑干局部受压50例,62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65例有高血压病史,51例具有眩晕病史,8例伴有不同程度颅神经受压症状,12例无明显症状体征。结论 VBD诊断主要靠影像学,CT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常规诊断手段,充分认识其CT征象及临床表现对提高VBD的诊断准确率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减影技术在椎-基底动脉成像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99例患者行椎-基底动脉CT血管造影,采用减影技术和未减影CPR技术后处理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椎-基底动脉减影图像显示椎-基底动脉优于CPR图像(P<0.01).减影CT血管图像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5%、96.6%、96.4%、96.2%、96.6%. 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减影技术较常规后处理方法显示椎-基底动脉病变更准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治疗伴椎基底动脉闭塞的后循环轻型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通过对2例伴椎基底动脉闭塞轻型卒中患者进行机械取栓治疗,并引用文献进行分析,探讨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结果:2例合并椎基底动脉闭塞的轻型卒中通过机械取栓治疗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 结论:对合并椎基底动脉闭塞的轻型卒中进行机械取栓治疗安全有效;治疗过程中准确评估血栓长度及部位,采取综合措施再通血管同时防止血栓远端脱落是最关键的治疗要素。  相似文献   

19.
夹层动脉瘤或动脉夹层是指发生在动脉中膜层内或中膜和外膜之间的病理性剥离,通常而言,发生在中膜层以内的夹层可导致血管闭塞而引起脑缺血临床表现,而当夹层发生在中膜和外膜之间时,常导致动脉壁膨出,引发动脉瘤样扩张,甚至发生动脉破裂[1]。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的夹层动脉瘤常发生脑干缺血和破裂,致残致死率高,本文就其影像诊断要点及血管内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CT、CTA、MRI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VBD的认识。方法 5例VBD患者均接受CT、CTA及MRI检查,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57~71岁,平均61.5岁。采用容积再现(VRT)、多平面重组(MPR)和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MRA)3种方式重组图像。结果5例基底动脉(BA)管腔内径均≥0.45 cm,2例BA的高度(H)为3,2例H为2,1例H为1;2例BA的位置(P)为3,2例P为2。结论 CT薄层扫描可作为筛查VBD的基本检查,CTA及MRI可较好反映BA的血管及脑干病变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VBD提供全面、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