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IMR)低辐射剂量CT灌注(CTP)容积数据重组的多期相CT血管成像(CTPA)在单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68例单侧MCA狭窄行CTP、CTA检查的患者,利用CTP原始数据重组出多期相CTPA图像,评估CTP伪彩图主观图像质量,比较CTPA与CTA血管强化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主观图像质量及侧支循环评分。结果:CTP伪彩图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为7.28±1.09分,56例(83%)患者伪彩图图像质量良好。CTPA主观图像质量良好,血管强化CT值(390.94±78.02 vs. 116.13±52.66)、SNR(17.07±10.11 vs. 13.00±6.80)及CNR(14.95±8.74 vs. 5.42±2.87)高于CTA组(均P<0.05),图像噪声高于CTA组(30.25±16.24 vs. 12.34±10.88,P<0.001)。CTPA组的侧支评分高于CTA组( 1.79±0.64 vs. 1.22±0.77,P<0.001)。结论:源于低辐射剂量CTP的多期相CTA,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需求,能全面评估单侧MCA狭窄患者侧支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四维CT血管造影(4D CTA)-CT灌注(CTP)成像评价烟雾病及烟雾综合征患者侧支循环分级的价值及其与脑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北京医院确诊为烟雾病及烟雾综合征的32例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4D CTA-CTP检查。在4D CTA图像上采用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上采用美国介入和治疗神经放射学学会/介入放射学学会侧支循环改良评分系统对患者侧支循环情况进行评分并将其分为侧支代偿Ⅰ~Ⅲ级。在CTP图像上选择基底核层面勾画兴趣区并测量各灌注参数, 包括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延迟时间(DLY)。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不同侧支循环分级各灌注参数的差异, 两两比较以Bonferroni校正。采用Kappa及Spearman检验分析4D CTA和DSA对侧支循环分级的一致性和相关性。结果 4D CTA与DSA评估患者侧支循环分级的一致性中等(Kappa=0.693, P<0.001)且相关性极强(r=0.80...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多模式CT对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方法:搜集本院4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例资料,发病3天内及7天内分别行多模式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CTA数据经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容积再现法(VR)重建评价一级侧支循环,多时相CTA评价二级侧支循环,CTP数据经软件后处理得到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及相对达峰时间(rTTP)4个参数。以DSA检查为金标准,一级侧支循环分为变异组和完整组,二级侧支循环分为良好组(3,4级)、一般组(1,2级)和很差组(0级),采用Kappa检验、McNemar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别评价多模式CT对一级及二级侧支循环的诊断效能。结果:4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中,高血压、糖尿病、责任血管重度狭窄在良好侧支循环组与不良侧支循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仅高血压和责任血管重度狭窄与侧支循环形成有相关性。CTA对一级侧支循环显示的敏感度为96.0%,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4.4%,准确度为97.6%;CTA对二级侧支循环显示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88.9%,阳性预测值为92.3%,阴性预测值为100.0%,准确度为95.2%。DSA与CTA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两种检查方法间的Kappa值为0.951,表示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很好。DSA与多期CTA对二级侧支循环的检查结果: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1),两种检查方法间的Kappa值为0.817,表示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很好。CTP的4个参数中rCBV、rMTT与二级侧支循环有相关性,其中rCBV的相关性最好(r=0.731,P<0.05)。结论:多模式CT能显示侧支循环的血管结构及灌注信息,与DSA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作为临床诊断及评估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可靠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一站式全脑CT灌注成像 (CTP)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AIS) 患者侧枝循环评估中的辐射剂量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32例AIS患者的全脑CTP图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图像。通过固定管电压 (100 kVp)、分段设置管电流的方式优化CTP采集同时获得的CT血管成像 (CTA) 的图像质量。记录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 (DLP),计算有效剂量(E),与文献进行比较。患者核心梗死区域和对侧半脑健康区域脑灌注参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一名放射科医师分别基于CTP、多时相CTA联合CTP两种模式,采用5分法评估患者侧枝循环状态。由另外一名放射科医师基于DSA图像采用同样的5分法进行评分。以DSA结果作为参照,计算其余方法评估结果的准确率。评分结果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 相关系数分析,一致性采用Kappa分析。结果 平均CTDIvol为184.18 mGy,和文献报道相当 (184.19 mGy)。 相较于文献报道的CTP和CTA联合扫查,一站式全脑CTP检查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降低了39% (6.1 vs. 10 mSv)。核心梗死区域和对侧半脑健康区域脑血容量 (CBV)、脑血流量 (CBF)、平均通过时间 (MTT)、达峰时间 (TTP) 和残余函数达峰时间 (Tmax) 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11、-7.47、8.58、12.34、10.05,P<0.01)。CTP和DSA的评分相关系数为0.95 (95%CI:0.89~0.97,P<0.01),多时相CTA联合CTP和DSA的评分相关系数为0.98 (95%CI:0.96~0.99,P<0.01)。DSA CTP评估结果的Kappa值为0.64 (t=7.53,P<0.01),与多时相CTA联合CTP评估的Kappa值为0.88 (t=9.99,P<0.01)。CTP评估侧枝循环的准确率为71.9%,多时相CTA联合CTP评估的准确率则为90.6%。结论 固定管电压、分段设置管电流的一站式全脑CTP能够同时提供可靠的CTP和多时相CTA,合理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借助多时相CTA联合全脑CTP能够准确判断颅内血管有无侧枝循环及脑组织状态,有助于临床中AIS患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全脑成像在评估单侧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患者侧支循环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预后的评价作用.方法 纳入2011年3月至2015年9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37例单侧症状性MCA闭塞患者.采用320排CT进行多参数全脑灌注扫描,获取常规CTA和4D-CTA图像,分析常规CTA、4D-CTA所示侧支循环状况和金标准DSA图像并作一致性检验,同时计算4D-CTA侧支循环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4D-CTA、常规CTA所示侧支循环良好患者分别为22例(59.4%)、14例(37.8%).以DSA为金标准,常规CTA、4D-CTA侧支循环评分Kappa值分别为0.58、0.78.4D-CTA所示侧支循环不良患者和侧支循环良好患者间治疗时间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P=0.029),两者侧支循环评分与随访90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68,P<0.001).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T成像是评价单侧症状性MCA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的有效方法.4D-CTA比常规CTA能更好地评估侧支血流和预测预后,有助于血管内介入治疗决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盆腔容积CT灌注成像的CTA图像对宫颈癌供血血管的显示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6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3例。A组行盆腔容积CT灌注扫描,获得髂外动脉的时间密度曲线(TDC),确定髂外动脉达峰时间(TTP),以TTP时相原始图像重建三维CTA图像。B组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获得血管图像。以DSA图像为金标准,分析低剂量容积CT灌注成像的CTA对宫颈癌供血血管的显示效果。采用Kappa检验,评估两名影像医师分析双侧子宫动脉主干的起源及连续性显示的一致性,同时将卡方检验用于评估两者判定子宫动脉下行分支显示率的差异。结果两名医师对A、B组图像的评分一致性良好(A组Kappa=0.899,P<0.001,B组Kappa=0.782,P<0.001);A、B两组对双侧子宫动脉主干血管的显示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甲医师χ^2=0.213,P>0.05;乙医师χ^2=0.343,P>0.05);甲医师对A组B组子宫动脉下行支的显影率分别为97.7%(42/43)和100%(43/43),乙医师对A组B组子宫动脉下行支的显影率分别为95.3%(41/43)和97.7%(42/43)。两名医师对A、B组子宫动脉下行支显影率的评价一致性良好,(A组Kappa=0.656,P<0.001;B组Kappa=0.306,P<0.001);两名医师判定的CTA图像及DSA图像对子宫动脉下行支显影率无统计学差异(甲医师χ^2=1.01,P>0.05;乙医师χ^2=0.345,P>0.05)。结论以DSA图像为标准,基于容积CT灌注成像的CTA可良好地显示宫颈癌供血血管,对双侧子宫动脉主干的起源及连续性和对子宫动脉下行支的显示具有很好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烟雾病双源CT与三维全脑灌注血容量成像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双源CT血管成像(CTA)联合三维全脑灌注血容量成像(PBV)在烟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3例可疑烟雾病病例在3天内行双源CT和DSA检查。在双源CTA上对颅底血管狭窄、烟雾病血管的严重程度进行判定,并与DSA进行对照。在三维全脑PBV上,测量双侧额叶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和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皮层、颞叶皮层、枕叶皮层、基底节区的血容量;并按照DSA评价标准进行比较。结果:在诊断颅底血管狭窄程度上CTA与DSA有9例完全符合,在烟雾病血管严重程度的判断上CTA与DSA有8例判断一致。三维全脑PBV能够显示不均质性的脑血容量降低,侧别和部位上血容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A联合三维全脑PBV技术可用于评价烟雾病患者脑部血管形态和血容量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基于全脑灌注(CTP)容积数据重建动态CT血管成像(CTA)对缺血性脑卒中(AIS)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92例AIS患者(发病时间<6 h)的临床资料,均行全脑动态容积CTA-CTP检查。统计动态CTA下AIS侧支循环情况,分析侧支循环情况与梗死的相关性,并比较侧支循环良好与侧支循环不良组间灌注参数的差异情况。结果92例AIS患者均得到了良好的动态CTA图像,其中61例侧支循环良好(66.3%),31例侧支循环差(33.7%),每例患者头颅平扫及CTA-CTP检查的总辐射剂量范围为4.98~6.24 mSv,平均为5.87 mSv;CTA侧支循环评分与入院时基线梗死体积、低灌注区体积(Tmax>6 s)、严重低灌注区体积(Tmax>12 s)、核心梗死区不匹配比值及最终梗死体积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69、-0.314、-0.429、-0.308、-0.445,P值分别为0.005、0.040、0.009、0.038、0.007);侧支循环不良组梗死核心体积(CVB<2 ml/100 g体积)、低灌注(Tmax>6 s)及严重低灌注区体积(Tmax>12 s)明显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均P<0.05),Tmax、HIR更大(均P<0.05),而侧支循环不良组核心梗死区与低灌注区不匹配比、rCBF、rCBV、rMTT值明显低于侧支循环良好组(均P<0.05)。结论基于全脑灌注容积数据重建动态CTA可较好地评估AIS患者侧支循环状态,可辅助预测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改良美国介入和治疗神经放射学协会/介入放射学协会(ASITN/SIR)侧支循环评分与CT灌注成像(CTP)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入院且发病时间<6 h的AIS患者192例,均进行多模态CT检查。统计基于CTA下改良ASITN/SIR侧支循环评分评估侧支循环,分析侧支循环情况与CTP灌注参数。结果192例AIS患者侧支循环良好127例(占66.1%,侧支循环良好组),侧支循环差65例(33.9%,侧支循环差组),每例患者CT检查的总辐射剂量范围为4.9~6.2 mSv,平均为5.9 mSv;改良ASITN/SIR侧支循环评分与梗死核心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s rho=-0.469,P=0.005<0.05),与低灌注区及严重低灌注区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s rho分别为-0.314、-0.429,P分别为0.040、0.009,均<0.05),与不匹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s rho=0.308,P=0.038<0.05);相对于侧支循环良好组,侧支循环差组患者梗死核心、低灌注及严重低灌注区体积明显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匹配率、相对脑血流量、相对脑血容量、相对平均通过时间及相对最大峰值时间明显更低(或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TA的改良ASITN/SIR侧支循环评分可较好地评估AIS患者侧支循环状态,且改良ASITN/SIR侧支循环评分与CTP灌注参数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FastStroke软件的ColorViz融合图像在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结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搜集30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脑卒中患者(女10例,男20例),入组患者治疗前均行“一站式”多模式CT扫描,扫描序列包括CT平扫(non-contrast CT,NCCT)、多时相CT血管成像(mpCTA)和CT灌注成像(CTPI)。分别使用GE Prefusion 4D软件和数坤科技脑灌注智能分析系统(CTPDoc,2.0版)对CTPI图像进行后处理。分别采用ColorViz融合图侧支循环评分量表和mpCTA侧支循环评分量表对脑侧支循环进行评估。对评分者间的一致性采用线性加权Kappa检验进行评估。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对基于ColorViz融合图与基于mpCTA的侧支循环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最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并比较基于ColorViz融合图的侧支循环评分、基于mpCTA的侧支循环评分以及CTPI参数(低灌注体积和梗死核心体积)对患者临床结局良好的预测能力。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基于ColorViz融合图的侧支循环评分与基于mpCTA的侧支循环评分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0.856,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在预测良好临床结局方面,基于ColorViz融合图的侧支循环评分、基于mpCTA的侧支循环评分以及CTPI参数中的低灌注体积和梗死核心体积具有相似的预测效能(AUC分别为0.87、0.86、0.77 和0.80,两两比较P均>0.05)。同等年资及不同年资诊断医师基于ColorViz融合图的侧支循环评分之间的一致性均高于基于mpCTA(weighted Kappa值分别为0.90 vs. 0.82和0.77 vs. 0.69)。结论:ColorViz融合图像对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临床结局的应用价值值得肯定,将来或可作为一种可靠的新方法用于患者临床结局预测。  相似文献   

11.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vascular stenosis and collateral circulation in moyamoya disease using 4D CTA.Methods: Two neuroradiologists evaluated 4D CTA and DSA for 101 moyamoya patients. The performance of 4D CTA relative to DSA was determined using consistency checks (kappa values, 95% CI)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Results: The kappa values were 0.714 (modified Suzuki score), 0.846 (Houkin score), 0.594 (basicranial moyamoya vessels), 0.435 (posterior circulation collaterals) and 0.591 (ECA collateral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0.843, 0.872, 0.792, 0.635 and 0.797.Conclusions: 4D CTA showed strong consistency and correlation with DSA in the vascular stenosis score, but was insufficient in collateral circulation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320层CT动态容积扫描技术在烟雾病侧支循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3例经临床、影像综合诊断为烟雾病患者的320层CT扫描图像,并结合病史、DSA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烟雾病患者320层CT动态容积扫描时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颈内动脉颅内段及大脑前、中动脉狭窄或闭塞,颅底动脉环处见细小、杂乱、迂曲代偿血管网.烟雾病侧支循环途径包括willis环(6例)、眼动脉(4例)、颅底烟雾动脉(23例)、软脑膜吻合动脉(4例)、颈外动脉分支(9例)等.结论 320层CT动态容积扫描技术能显示烟雾病患者侧支循环情况,特别能良好显示来源于颈外动脉的侧支循环,具有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比较单时相、多时相CT血管造影(sCTA、mC-TA)评估的侧支循环评分与定量灌注参数之间的关联性及在预测临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急救中心行一站式CT检查的发病时间在24 h内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从C...  相似文献   

14.
Moyamoya病侧支途径的DSA评价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 应用DSA分析Moyamoya病的侧支途径,探讨侧支循环建立情况与临床、CT表现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30例经脑血管造影确诊的Moyamoya病患者的血管造影表现、CT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出现颈内动脉或其分支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和颅底异常血管网(MMD血管);7例可见后组MMD血管;20例由Willis环提供侧支血流;14例眼动脉增粗;17例软脑膜吻合支明显增粗;1例脉络膜前动脉增粗。30例中头颅CT显示有脑梗塞灶4例,正常表现3例,脑出血23例。结论 DSA是诊断Moyamoya病的金标准,对其侧支途径的研究提供了可靠方法。Moyamoya病的侧支循环建立情况与临床密切相关。明确Moyamoya病的侧支循环情况,可为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出血型烟雾病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出血型烟雾病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分析出血部位与侧支血管形成及灌注特点的关系。结果3例在左侧丘脑区及额叶出现局限性高灌注表现,22例未发现灌注异常;10例(40%)出血部位为丘脑,8例(32%)出血部位为脑室内,7例(28%)出血部位为蛛网膜下腔;25例(100%)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侧支血管代偿情况。结论出血型烟雾病脑灌注特点大多数表现为正常或局限性高灌注,这与出血部位及侧支血管形成情况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6.
超急性期及急性期脑梗死全脑CT灌注和CT血管造影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评价全脑CT灌注成像加同步CT血管造影(CTA)对早期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缺血性卒中发作2~24h病例分别行常规非强化CT(NCCT),CT全脑灌注成像(PWCT)及灌注后70s的延时扫描(DCT),分别测量低灌注区中心,周边及健侧相对应区CT值,计算病变中央和对侧灌注血液容积(PBV),PWCT作为CTA源图像重建CTA,判断颅内大血管阻断或狭窄及分支缺损情况,灌注延时相了解侧支循环改变,PWCT用密度差法处理,1周至1个月后复查CT、MR确定最终梗死区面积,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例缺血性卒中NCCT+PWCT+CTA未发现异常10例,其中临床及复查CT、MR证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6例,腔隙性梗死4例,10例PWCT低灌注区中心、周边内侧与外侧和健侧对应区CT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病灶中心、周边内和外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侧和健侧PB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最终梗死区面积较低灌注区增大,增大百分比与缺血时间呈中度负相关,R2=0·42,CTA显示左大脑中动脉阻断2例,左大脑中动脉前、中分支缺如3例,NCCT、PWCT及CTA的敏感度分别为28·5%、71·4%和35·7%,延时相显示不对称充盈血管5例。结论CT全脑灌注像加同步CTA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不失为一种简便、省时和有效的方法,可明确低灌注区的存在及其大小、位置和相对应供血动脉的情况,对半暗带区也可作出一定程度的推测,可为临床早期溶栓治疗提供半定量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多时相CT血管成像(mCTA)是一种具有时间分辨力的脑血管成像技术,可以获得动脉期、静脉期和静脉晚期3个时相的影像,能够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进行评估,且优于传统单时相CTA(sCTA)和CT灌注成像(CTP)。mCTA能够检测AIS病人颅内血管的闭塞,评估侧支循环状态及病人预后,评估血栓长度、血栓渗透性、血管壁通透性等。就mCTA在AIS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双能量技术头颅血管成像的初步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41例临床怀疑有脑血管病变患者行双能量CTA(DECTA),另选择对照组41例患者行常规减影CTA.2名医师共同进行分析协商,评价两种方法颅底及颅内血管影像质量,计算辐射剂量,分析DECTA对41例患者的检查情况,选取经DSA证实的9例12个动脉瘤,测量动脉瘤的大小、瘤颈,并与DSA进行比较.DECTA和常规减影CTA血管影像质量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非参数等级检验,辐射剂量的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DECTA和DSA显示动脉瘤的大小、瘤颈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DECTA和DSA测量动脉瘤颈、瘤长轴及瘤短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颅内血管DECTA和常规减影CTA影像质量5分的病例分别占70.7%(29/41)、75.6%(31/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55,P=0.650),而颅底血管常规减影CTA总的影像质量优于DECTA(Z=-4.087,P=0.000),主要是岩段和虹吸段的影像质量较差;DECTA和常规CTA总辐射剂量分别为(396.54±17.43)、(1090.95±114.29)mGy·cm;DECTA所用总辐射剂量较常规减影CTA总辐射剂量降低了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2,P=0.000).41例临床怀疑有脑血管病变患者,DECTA检出19例患者有动脉瘤,2例动静脉畸形,3例烟雾病,17例阴性患者.9例动脉瘤患者(12个动脉瘤)、2例脑动静脉畸形、3例烟雾病和2例阴性患者行DSA或手术证实,诊断符合率达100%.DECTA检测动脉瘤颈、瘤长轴及瘤短轴分别为(2.90±1.61)、(5.23±1.68)及(3.83±1.69)mm,DSA检测动脉瘤颈、瘤长轴及瘤短轴分别为(2.95±1.71)、(5.10±1.60)及(3.83±1.65)mm.两者在动脉瘤大小、瘤径测量方面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瘤颈、瘤长轴及短轴所对应的t值分别为-0.734、1.936及0.125,P值分别0.482、0.085及0.903);且两者测量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瘤颈、瘤长轴及短轴的r值分别为0.964、0.976、0.973,P值均为0.000).结论 相对于常规减影CTA,颅内血管DECTA的图像质量没有明显下降,而颅底血管,尤其是岩段和虹吸段的影像质量较差.双源CT双能量CTA明显减少患者辐射剂量,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是一种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MSCT血管造影在颅内血管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颅内血管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39例患者行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同时采用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血管,其中45例动脉瘤、22例动静脉畸形、4例烟雾病和18例脑动脉狭窄随后进行了DSA检查或手术治疗。结果CTA诊断为动脉瘤的患者83例,动静脉畸形22例,静脉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海绵窦动静脉瘘3例,单纯烟雾病3例,烟雾病合并动脉瘤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22例,先天性变异等32例,正常病例186例,其中CTA诊断的45例动脉瘤、22例动静脉畸形、4例烟雾病和18例脑动脉狭窄与DSA检测结果及手术结果基本一致。结论MSCTA对头部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具有微创、快速、安全、准确性高的特点,可作为头部血管性疾病的首选影像学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