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肺部虚拟平扫(VNC)图像进行肺结节人工智能(AI)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11月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胸部CT平扫联合双期增强扫描的52例患者资料。选择静脉期扫描数据重建肺窗VNC图像。用AI诊断软件对常规平扫(TNC)和VNC图像进行分析,测量肺实质的CT值和噪声并计算信噪比(SNR),并由2名放射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记录各期扫描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 E)。采用配对 t检验比较2组图像质量客观指标和辐射剂量,采用Wilcoxon非参数检验比较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2组图像AI诊断的敏感性和假阳性检出率(FPDR)。 结果:与TNC相比,静脉期VNC图像的噪声降低了13.8%,SNR升高14.9%,DLP和 E均降低了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5.82、-5.35、22.93、22.92, P <0.05)。2组图像肺实质的CT值及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对于不同类型的肺结节,2组图像AI诊断的敏感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对于直径≤4 mm实性结节和全部肺结节总体而言,VNC组的FPDR略有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Z=-2.03、-3.09, P <0.05),对于其他类型的肺结节,FPDR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基于光谱CT的肺部静脉期VNC图像,在保证图像质量和肺结节AI诊断准确性,且FPDR没有显著升高的情况下,大幅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可以替代TNC进行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人工智能(AI)肺结节影像诊断系统预测亚实性结节(SN)恶性概率值的效能.方法 搜集2017年至2019年经手术及病理结果证实的142个SN,将结节分为原位癌组、浸润性腺癌组、炎性结节组.将患者术前CT检查数据导入AI肺结节诊断系统,记录系统测量的SN的体积、平均CT值、能量值、恶性概率值.比较三组SN在CT...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平扫替代常规平扫评估甲状腺结节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有病理资料并行光谱CT颈部增强扫描的6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影像资料。动脉期VNC(VNC-A)、静脉期VNC(VNC-V)和平扫常规(TNC)作为3组图像,对其行客观评价[CT值、背景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各组织CT值的一致性分析及主观评价(图像质量评分)。结果:3组图像(TNC、VNC-A、VNC-V)中甲状腺结节、同层正常甲状腺、颈内动脉、项部脂肪、椎旁肌肉的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T值差异不超过8 HU,其中VNC-V图像CT值更接近于TNC;除甲状腺结节、颈内动脉,其余各组图像背景噪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VNC两期噪声值明显低于TNC;3组图像中正常甲状腺SNR、CNR及甲状腺结节S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VNC两期SNR、CNR高于TNC。VNC两期甲状腺病灶、同层正常甲状腺、颈内动脉、同层椎旁肌肉及静脉期项部脂肪VNC与TNC差值在LOA界限外的点≤5%。两名医师对TNC、VNC-A、...  相似文献   

4.
曹源  李丹阳  张扬  高道福  顾俊  张清 《放射学实践》2020,(10):1324-1328
【摘要】目的:比较管电压100kVp下使用FBP(滤波反投影法)及不同等级迭代重建算法胸部CT图像在AI肺结节中检测效能并寻找较优重建算法。方法:使用西门子双源(Definition FLASH)CT搜集189例门诊肺结节筛查患者行双能量扫描,管电压100kVp,分别采用FBP及SAFIRE1、3、5级重建算法重建图像得出1mm肺部图像,测量各组图像平均信噪比(SNR)与对比噪声比(CNR);同时将薄层图像导入AI辅助诊断软件(北京推想公司)行结节自动检测,将检测结果与金标准进行比较得出不同算法结节检测敏感度、准确度、假阳性率,分别对全部结节及实性、亚实性、≥4mm、<4mm结节不同算法敏感度、准确度、假阳性率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00kVp下FBP、SAFIRE1、SAFIRE3、SAFIRE5重建图像CNR和SNR随着迭代等级增加逐渐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I自动检测全部肺结节各种重建算法敏感度分别为73.5%、70.9%、73.7%、7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阳性率分别为1.36/CT、1.49/CT、2.31/CT、4.87/CT,FBP算法结节自动检测假阳性率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准确度分别为72.2%、69.4%、61.7%、4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电压100kVp下不同重建算法AI检测全部肺结节、实性结节、亚实性结节≥4mm和<4mm结节敏感度均无显著差别,但FBP假阳性率最低,因此检测效能最优。  相似文献   

5.
_目的:探讨双源 CT 双能量腹部虚拟平扫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双源 CT 行腹部双能量增强扫描诊断为脂肪肝的77例患者的平扫期(120 kV)及虚拟平扫(VNC)图像。虚拟平扫图像运用门脉期双能量(100及140 kV)图像重建而来。选择肝门层面测量真实平扫(TNC)与 VNC 图像上肝右叶、肝左叶、脾脏、下腔静脉的 CT 值及噪声,并在肝门层面测量上腹部前后径及左右径。记录整个扫描和平扫期对应的剂量长度乘积(DLP)。评价 TNC 与VNC 图像间各 CT 值及噪声的差异,分析两组图像上肝右叶噪声与前后径、左右径及平均径的关系。分别用肝/脾 CT 值比<0.8、肝/下腔静脉 CT 值比<1.0,做为诊断中重度脂肪肝的标准,比较 TNC 和 VNC 图像诊断中重度脂肪肝的一致性。结果:VNC 图像上肝左叶、右叶及脾脏的 CT 值均高于 TNC(P<0.01),差异小于10 HU。VNC 图像上各部位噪声均低于 TNC。TNC 图像上,肝右叶噪声与前后径、左右径、平均径均有中等相关性(r=0.562,0.608,P<0.01);在 VNC图像上,肝右叶噪声与上述径线值相关性弱。用肝/脾 CT 值比<0.8作为诊断重度脂肪肝的标准,VNC 与 TNC 图像诊断重度脂肪肝一致性的 kappa 值为0.591;用肝/静脉 CT 值比<1.0作为诊断标准,两种图像一致性的 kappa 值为0.458。用 VNC 代替 TNC 图像,可降低24.2%的总扫描剂量。结论:VNC 图像与 TNC 图像在诊断中重度脂肪肝上具有中等的一致性,推荐运用肝/脾 CT 值比<0.8这一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对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24例肺结节患者,其中良性肺结节64例(良性组),恶性肺结节患者60例(恶性组),均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均予以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检查(co-mouter-aided diagnosis, CAD),分析计算机辅助对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及影响因素。结果 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CAD检查对于良性组、恶性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88%、1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良性组的结节最大径、倍增时间、恶性概率分别为(1.26±0.31) cm、(1176.35±260.27)天、(29.89±3.45)%,恶性组的结节最大径、倍增时间、恶性概率分别为(0.98±0.12) cm,(536.28±179.57)天、(86.57±8.34)%,良性组的结节最大径、倍增时间均高于恶性组,而恶性概率低于恶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肺结节非浸润者的结节最大径、恶性概率均低于恶性肺结节浸润者,而倍增时间高于恶性肺结节浸润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D检查肺结节的影...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对肺磨玻璃结节(GGN)筛查及定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行胸部CT平扫的200例患者(共1230个GGN),比较A组(住院医师)、B组(AI)、C组(住院医师结合AI)对诊断GGN的敏感度、误判率、漏诊率、阳性预测值和平均诊断时间。将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7例GGN患者按其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54例)、恶性组(83例),比较两组间AI量化参数的差异,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行ROC曲线分析,再以病理结果为因变量,各指标为自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B组误诊率高于A、C两组,阳性预测值小于A、C两组;A组漏诊率高于B、C两组,敏感度小于B、C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GGN良、恶性结节的长径、最大面积、体积、平均CT值、最大CT值和恶性概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各参数行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0.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径和最大面积是GGN恶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I协助医生阅片可明显提高肺GGN检出敏感度,并可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同时对GGN的良恶性预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CT直方图分析对肺良恶性纯磨玻璃结节(pGGO)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52例pGGO的CT平扫图像,其中恶性28例,良性24例。选取横轴面图像中结节最大层面勾画感兴趣区(避开血管、支气管)生成结节的CT像素直方图。比较良恶性组间直方图参数及直方图分布特点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pGGO恶变的最佳预测指标及阈值。结果:良、恶性组的直方图参数中跨度分别为(590.3±141.5)和(907.2±298.0)HU,最大CT值分别为(-333.5±140.4)和(-105.1±244.4)HU,峰度对应CT值分别为(-675.1±145.3)和(-468.4±187.0)HU,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pGGO的直方图主要表现为“速升缓降”型,恶性pGGO主要表现为“缓升速降”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鉴别良恶性pGGO的峰度值临界值为-553HU,相应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3%和87.5%。结论:基于像素的CT直方图分析技术可为肺良恶性pGGO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通过获取实性结节(SN)、部分实性结节(PSN)以及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GGN)的胸部CT影像特征,分别建立模型1(判断实性结节与亚实性结节的影像组学模型)和模型2(判断部分实性结节与纯磨玻璃密度结节的影像组学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0月-2018年12月于本院行CT胸部平扫的病例资料285例,肺结节共315个,将所有肺结节按影像学性质分为实性结节组、部分实性结节组及pGGN组,三类结节的数目分别为106个、110个、99个。手动勾画VOI,通过提取肺结节的全部特征,在特征降维与选择后,使用不平衡调整逻辑回归的方法分别建立影像组学模型1[判断实性结节与亚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与pGGN)的组学模型]、影像组学模型2(在亚实性结节中判断部分实性结节与pGGN的组学模型),并分别在两个模型中通过获得100个自举验证测试样本的平均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作为该模型的效能。结果:模型1的ROC曲线的AUC为96.1%,符合率为9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0%、90.2%。模型2的ROC曲线的AUC为82.2%,符合率为74.2%,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3.2%、75.6%。结论:影像组学模型1对判断实性结节与亚实性结节有较好的性能,影像组学模型2对判断亚实性结节中部分实性结节与非实性结节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灰度直方图对实性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或临床随访证实的110例实性肺结节患者的CT图像,其中恶性55例,良性55例.选取肺结节最大CT平扫轴面图像勾画感兴趣区并采用Matlab软件生成灰度直方图.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良恶性结节灰度直方图参数的差异.建立ROC曲线并以组织病理学或临床随访结果为依据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使用最佳临界值评价灰度直方图诊断良恶性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恶性结节的偏度(0.281±0.181)大于良性结节(-0.592±0.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恶性结节的峰度(2.786±0.252)小于良性结节(3.553±0.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ROC曲线下最大面积分别为0.894和0.996.使用最佳临界值标准,峰度和偏度鉴别诊断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分别为0.982、0.946,特异度分别为1.000、0.764,准确度分别为0.990、0.84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79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82、0.913.结论:CT灰度直方图可作为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能谱CT碘抑制(MSI)成像作为虚拟平扫(VNC)替代真实平扫(TNC)对甲状腺结节进行评估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10月于我院行常规平扫、能谱成像模式增强扫描的72例甲状腺疾病病人影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TNC与VNC影像上不同组织CT值、客观影像质量、主观影像质量评分、诊断钙化能力及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1在TNC和VNC两种影像上,甲状腺结节病灶、正常甲状腺、颈内动脉的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除正常甲状腺腺体外,其他部位CT值差异均不大(4 HU)。两种影像项部脂肪CT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NC影像噪声高于TNC影像,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均低于TNC影像(P0.05)。2TNC与VNC主观影像质量评分中位数均为4.0分,VNC的主观评分略低于TNC,两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TNC检出钙化24例,VNC检出22例。TNC与VNC对钙化检出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C测得的钙化长径值较VNC大(P0.05)。4单独能谱增强扫描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辐射剂量(ED)值明显小于TNC加增强扫描(P0.05),与常规平扫加增强扫描比较,单独能谱增强扫描的有效辐射剂量可降低48.76%。结论在甲状腺CT扫描中,VNC成像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具有替代TNC成像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部CT图像分辨率对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软件肺结节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9月~10月来我院行胸部CT平扫检查的患者35例。每位患者的肺部图像均使用两种不同分辨率进行重建,使用常规高分辨率512×512矩阵重建的为A组图像,使用超高分辨率1024×1024矩阵重建的为B组图像。使用AI辅助诊断软件分别对A、B两组图像进行肺结节分析,记录结节的密度类型、体积和最大径。同时由2名胸部影像诊断医师在AI辅助诊断的基础上,对B组图像进行肺结节分析,以2位医师的一致性意见作为该患者肺结节诊断的金标准。将肺结节按最大径4mm和最大径≤4mm进行分类分析比较,不同分辨率组间AI辅助诊断结果的敏感性比较采用McNemar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于最大径4mm和最大径≤4mm的结节,AI辅助诊断系统在超高分辨率(B组)图像的诊断敏感性均显著高于常规高分辨率(A组)图像(97.1%vs 75.4%、96.9%vs 74.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76、74.33,P均0.01)。对于全部结节,B组的敏感性高于A组(97.0%vs 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83,P0.01)。A、B两组AI诊断结果的全部结节的假阳性检出率(FPDR)分别为17.6%和21.1%。结论使用超高分辨率肺部CT图像进行AI辅助肺结节诊断,无论结节大小,诊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常规高分辨率图像。对于最大径4mm的结节,FPDR没有明显变化。对于所有结节,FPDR则略有升高,可以提高肺结节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部磨玻璃结节低剂量CT(LDCT)的图像特征,通过对结节大小、密度及征象分析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方法:选择181例肺部磨玻璃结节影(GGN)患者,分为微浸润腺癌(MIA)组51例、浸润性腺癌(IPA)组46例及肺腺泡结节(AN)组84例。对比分析3组的LDCT图像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MIA组CT值(-191±81)HU,空泡征占43.1%;IPA组CT值(-108±55)HU,分叶征占56.5%;AN组CT值(-43±22)HU,结节边缘光滑,占72.6%;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DCT扫描能在降低受照剂量的同时鉴别肺部结节的良恶性,为临床早期选择合适治疗方式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双源CT虚拟平扫的图像质量以及去除栓塞区域碘油的能力。方法:对40例肝癌TACE术后患者先行常规腹部平扫(TNC),然后静脉注射对比剂行双能量动脉期、门静脉期增强扫描,之后采用肝脏虚拟平扫后处理软件LiverVNC对双能量强化图像进行处理,得到VNC图像,以TNC图像为标准,评价VNC图像的图像质量及VNC去除碘油的能力,比较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碘油沉积缺损区及病灶周边区CT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VNC具有很强的去除碘油的能力,对于碘油沉积患者,VNC较TNC在图像质量上有所下降,碘油沉积缺损区的CT值VNC较TNC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NC动脉期CT值-54.4±19.1,VNC—CT值:44.8±12.9,P〈0.05;TNC门静脉期CT值=54.4±19.1,VNC-CT值=45.3±13.4,P〈0.05),病灶周边区的CT值VNC与TN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C动脉期CT值-56.4±7.6,VNC—CT值=55.1±7.8,P〉0.05;TNC门静脉期CT值:56.4±7.6,VNC—CT值-58.3±8.2,P〉0.05),病灶的动脉期VNC与门静脉期VNC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碘油沉积缺损区动脉期CT值-44.8±12.9,门静脉期CT值-45.3±13.4,P〉0.05;病灶周边区动脉期CT值-55.1±7.8,门静脉期CT值=58.3±8.2,P〉0.05)。结论:对于较少碘油沉积的病例,VNC能基本满足诊断需求,对于肝癌TACE术后病灶,VNC对病灶周边区的显示好于病灶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SPN)研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SPN患者经病理证实并行胸部CT常规平扫及双能量模式增强扫描,双能量增强扫描数据传入Siemens双源CT专用"Dual-Energy"工作站,选择"Liver VNC"模式进行自动能量减影,得到虚拟平扫图像及碘分布图像。对SPN的虚拟平扫图像CT值和常规平扫图像SPN的CT值进行比较研究;对SPN内的碘分布图像CT值与SPN的强化值(增强图像SPN的CT值-平扫图像SPN的CT值)进行比较研究;对利用碘分布图像CT值和强化值在诊断SPN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虚拟平扫图像显示SPN内钙化灶以及纵隔淋巴结钙化灶的能力;将双能量扫描模式辐射剂量与单源扫描模式辐射剂量进行比较。结果:SPN的虚拟平扫图像CT值和常规平扫图像的CT值以及碘分布图像CT值与强化值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9,0.91)。以20HU作为阈值,利用SPN强化值评估其良恶性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7.5%、71.4%、58.3%;利用SPN碘分布图像CT值评估其良恶性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0%、74.2%、66.7%。虚拟平扫图像对SPN内钙化灶及纵隔淋巴结钙化的显示率为94.2%。双能量扫描模式平均辐射剂量(230.74±36.12)mGy.cm与单源扫描模式平均辐射剂量(238.14±29.12)mGy.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P〉0.05)。结论:双能量扫描技术能够一次扫描获得虚拟平扫图及碘剂分布图,不存在数据采集的位置和时间差,能够成功检出强化后SPN内的钙化灶,选择性重建SPN的虚拟平扫图像代替胸部常规平扫则可以明显减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光谱CT胸部增强静脉期图像获得虚拟平扫、虚拟动脉期图像实现一期扫描替代三期扫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至5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光谱CT胸部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10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对所有患者的静脉期图像进行后处理, 获得虚拟平扫(VNC)及40 keV虚拟单能量图像(VMI)用于模拟动脉期图像(Vart)。采用配对t检验、Wilcoxon检验、McNemar检验对比真实平扫(TNC)与VNC、常规动脉期(CIart)与Vart的图像质量和病灶检出情况。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指标包括胸主动脉、各级肺动脉、T4椎体骨松质、胸壁脂肪的CT值、背景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采用5分制双盲法评估。病灶情况的评估包括钙化灶检出率以及肺结节的大小、密度、体积、实性成分占比和影像特征。结果除胸壁脂肪和T4椎体骨松质外, 其他部位CT值在VNC与TNC图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右上肺动脉、右下肺动脉外, 其他部位背景噪声值、SNR在TNC图像与VNC图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CIart...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对结直肠癌患者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诊断为结直肠癌(CRC)且PET/CT显像发现孤立性肺结节的5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36例,女23例,年龄33~91岁,中位年龄(58.4±13.3)岁。分析SPN的部位、直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依据病灶的SUVmax值及CT形态特征综合判定病灶的性质,并与最终诊断结果(组织病理学诊断或长期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59例中32例最终诊断为恶性SPN,其中27例PET/CT显示为阳性;良性SPN27例,24例PET/CT显示为阴性。PET/CT对于结直肠癌患者SPN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38%、88.89%、86.44%、90.00%及82.76%。恶性SPN的平均直径为(13.00±6.46)mm,良性SPN为(5.48±6.48)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8,P<0.001)直径为5.5mm时具有最大诊断效能。恶性SPN的SUVmax为3.30±2.17,良性SPN为1.19±1.3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9,P<0.001),以SUVmax值1.15作为诊断良恶性结节的阈值时诊断效能最大。患者的年龄和病灶的发生部位对SPN良恶性的判断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8F-FDGPET/CT显像对于结直肠癌患者孤立性肺结节的检出及良恶性判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当结节直径大于5.5mm或SUVmax大于1.15时提示病灶为恶性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AI)技术在胸部CT恶性及非钙化结节检出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肺结节患者78例,均经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确诊前所有患者均行胸部CT检查,将获得的数据与图像导入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分别由影像医师阅片和人工智能方法阅片,分析不同阅片方法在胸部CT恶性及非钙化结节检出中的检出率;绘制ROC曲线,分析AI技术联合影像医师阅片的效能。结果 78例肺结节患者胸部CT下共检出结节121枚,AI技术在磨玻璃结节、大小<5 mm及恶性结节中检出率高于影像医师(P<0.05);AI在恶性及非钙化结节中阳性89枚;影像医师检测出恶性及非钙化结节83枚,AI联合影像医师检出恶性及非钙化结节92枚;AI技术联合影像医师在胸部CT恶性及非钙化结节中检查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高于单一AI技术及影像医师诊断(P<0.05)。结论 AI技术用于在胸部CT恶性及非钙化结节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联合影像医师诊断可获得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对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的评价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在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定量评价中的作用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37例孤立性肺结节(直径≤4cm,24例恶性,6例良性,7例炎性)患者,行MSCT动态增强扫描(以4ml/s的流率注入对比剂90ml).记录孤立性肺结节增强前的CT值、强化值及灌注值,孤立性肺结节与大动脉强化值比.灌注值=时间-密度曲线最大斜率/大动脉强化值.结果恶性(37.98±17.97HU)与炎性(43.86±14.20HU)结节强化值明显高于良性(5.65±6.43HU)结节(P<0.001;P<0.001).恶性与炎性结节强化值无显著差异(P=0.647>0.01).炎性结节与大动脉强化值比(20.78%±4.14%)明显高于良性(2.00%±2.26%)与恶性(14.63%±6.22%)结节(P<0.001;P=0.021<0.05).恶性结节与大动脉强化值比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01).炎性(78.39±55.18ml/min/100g)结节灌注值明显高于良性(2.13±2.84ml/min/100g)与恶性(33.91±15.58ml/min/100g)结节(P<0.001;P=0.001<0.01).恶性结节灌注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01).炎性(39.36±9.57HU)与良性(37.73±8.39HU )结节增强前的CT值明显低于恶性(45.73±4.21HU)结节(P=0.04<0.05;P=0.014<0.05).炎性与良性结节增强前的CT值无显著差异(P=0.836>0.01).结论 MSCT动态增强能提供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的定量信息,有助于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CT纹理分析在鉴别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孤立性肺结节(SPNs)(恶性55例,良性55例)的CT平扫图像,所有结节均经组织病理学或临床随访证实.提取肺结节CT平扫图像的对比度、能量、熵、相关以及一致性等5个灰度共生矩阵纹理参数进行分析.使用t检验比较良恶性结节纹理特征的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确定各参数的最佳临界值,并评价各参数诊断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5个纹理特征中,能量、一致性和熵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97、0.918、0.976.恶性结节的能量、一致性小于良性结节,熵大于良性结节(P<0.001).使用最佳临界值标准,能量、一致性和熵的敏感性分别为0.982,0.818,1.000,特异性分别为0.964,0.909,0.910,准确性为0.973,0.864,0.945,阳性预测值为0.964,0.9,0.915,阴性预测值为0.981,0.833,0.980.结论 CT纹理特征定量分析是一种有前景的能够准确鉴别良恶性肺结节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