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肿块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60例钼靶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肿块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钼靶表现,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均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检查的肿块型浸润性导管癌60例的X线征象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0例X线征象:分叶状肿块6例,边缘规则肿块2例,边缘不规则肿块35例,星芒状肿块10例,边界模糊或呈浸润性改变37例,肿块合并钙化26例,伴有毛刺25例,伴乳头凹陷11例,伴皮肤增厚15例,伴大导管征6例。结论肿块边缘的浸润性改变或边缘的不规则可能是浸润性导管癌最常见的X线表现,其他征象依次为肿块合并钙化、乳头及皮肤改变以及大导管征的出现,亦对定性诊断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对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原位癌的X线摄影表现。结果以恶性钙化为主要征象32例,钙化表现为微细、多形性,呈簇状、群集或段性分布,其中单纯钙化24例,钙化合并局灶性致密8例;表现为肿块8例,其中3例肿块边缘见毛刺;单纯局灶性致密3例;结构扭曲2例;导管造影显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3例;X线无异常发现4例。结论 FFDM可以清晰显示微小钙化、小结节、局灶致密及结构扭曲等征象,尤其对微小钙化敏感,对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腺癌X线摄影表现的病理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乳腺黏液腺癌(单纯型19例,混合型11例)的X线摄影表现,并分析其病理特点。结果①乳腺黏液腺癌最常见的x线表现为肿块(25例),伴或不伴钙化。少见征象为局部不对称性致密影伴钙化(5例);②单纯型黏液腺癌X线表现多为边缘小分叶,混合型黏液腺癌X线摄影多表现为边缘浸润,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肿块的形状、大小、密度情况在判断黏液腺癌的病理分型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亚型的乳腺黏液腺癌的X线摄影表现不完全一致,单纯型黏液腺癌最常见的表现为边缘小分叶的肿块,较少伴钙化;混合型黏液腺癌最常见的表现为边缘浸润的肿块,多伴细小、多形性钙化。  相似文献   

4.
乳腺肿瘤性病变的钼靶X线征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明确乳腺肿瘤性病变的钼靶X线征象,评价钼靶在乳腺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总结分析本院从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共1330例乳腺疾病钼靶X线摄影中检出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乳腺肿瘤患者176例,其中乳腺良性肿瘤103例,乳腺癌70例,交界性叶状肿瘤3例.常规摄乳腺X线片,怀疑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者,行溢液乳管造影.结果 (1)乳腺良性肿瘤钼靶X线多表现为圆形、椭圆形肿块,边界清楚,周边有或无透明"晕征",导管内乳头状瘤造影多表现为导管内单个或多个充盈缺损.(2)70例乳腺癌的钼靶X线征象,表现为肿块者56例(80%),砂粒状或簇状微钙化46例(66%),肿块伴微钙化42例(60%),结构扭曲、紊乱5例(7%),局灶性致密影3例(4%),血管影增粗24例(34%).(3)叶状肿瘤的钼靶X线表现为圆形或浅分叶状肿块,密度高而均匀,肿块体积较大.结论 乳腺不同良恶性肿瘤具有较为特征性的X线征象,钼靶X线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临床病史,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乳腺导管良性病变的临床及钼靶X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良性病变的临床及钼靶X线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7例乳腺导管良性病变的临床与X线表现.结果单纯溢液14例,溢液伴乳腺肿块4例,仅触及肿块18例,无症状2例.钼靶X线平片征象:①肿块型(19/37);②结构紊乱型(2/37).钼靶X线平片加造影:①导管扩张伴钙化(1/37);②导管内充盈缺损伴肿块(2/37);③导管扩张伴充盈缺损(5/37);④单纯导管内充盈缺损(9/37).结论 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导管内良性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_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钼靶X线和超声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TNBC患者的钼靶X线和超声影像资料。结果:TNBC 肿瘤组织学分级高,在钼靶 X 线上常表现为肿块(69.8%),很少表现为肿块伴钙化(15.1%)、单纯钙化(1.9%)、局限性非对称致密(9.4%)或结构扭曲(3.8%)。肿块形状主要为圆形或椭圆形(62.2%),很少表现为不规则形(17.8%)。肿块常为清晰边缘(35.6%),毛刺边缘(11.1%)少见。在超声检查中,TNBC 主要表现为肿块(87.0%),很少表现肿块伴钙化(9.3%)、单纯钙化(0%)或结构扭曲(3.7%)。肿块形状主要为圆形或椭圆形(51.9%),其次是不规则形(48.1%)。肿块常为清晰边缘(48.1%),毛刺边缘(5.8%)少见。肿块内部回声以低回声和混杂回声为主,肿块后方回声衰减少见,弹性评分多为4或5。结论:TNBC钼靶X线和超声表现更倾向于良性肿瘤的特点,了解其影像特征有助于提高TNBC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表现,提高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均行全数字化乳腺X线检查的浸润性导管癌的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者的X线表现:肿块36例,钙化22例,肿块伴钙化6例,局限性密度增高或结构扭曲4例,皮肤及乳头改变2例。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其中较多见的X线表现为肿块和钙化,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其他少见征象亦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8.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钼靶X线诊断(附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的钼靶X线征象.方法 分析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原位癌的钼靶X线表现.常规摄影双侧乳腺轴位(CC位)及侧斜位(MLO位)摄片.结果 20例中,16例钙化,3例单纯肿块,1例为小灶致密影.结论 导管原位癌(DCIS)X线表现以钙化为主,还应重视肿块、小灶致密影等征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肿瘤鉴定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70例X线摄影的乳腺肿块患者的影像学资料,X线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乳腺X线摄影结果与金标准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0.00%。70例腺肿块患者的肿块及结构扭曲、钙化等征象23例,仅表现微钙化征象11例,毛刺样肿块21例,伴乳头凹陷8例,乳腺皮肤增厚10例,肿块周围粗大血管征5例。6例良性病变误诊为恶性病变:3例为右乳外上象限肿块影,边缘清晰,呈浅分叶状,未见明显钙化,术后病理结果为乳腺结核;2例为左乳外上象限大片状致密影,其内大片成簇状微小钙化,病理结果为乳腺囊肿;1例为左乳头深部肿块影,边缘模糊欠规整,病理结果为乳腺囊肿。8例良性病变因钼靶表现为边缘模糊,未见明显毛刺征象,术前误诊为乳腺癌。乳腺肿瘤钼靶X线诊断乳腺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79.49%、80.65%、80.00%。结论肿块及微小钙化是乳腺癌最直接、最主要的X线征象,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组织结构显示清晰,特别是对微小钙化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乳腺黏液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研究乳腺黏液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的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1例乳腺黏液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 ,与病理分型 (16例单纯型、5例混合型 )对照 ;单纯型肿瘤组尚与不同肿瘤黏液量 (少黏液量组、多黏液量组 )进行对照。结果  (1)乳腺黏液腺癌最常见的钼靶X线表现为肿块 (15例 )和肿块伴钙化 (2例 )。少见征象如局灶性致密病变和单纯钙化各 1例 ,阴性表现 2例 ,均为单纯型多黏液量组病变。 (2 )表现为肿块的 17例黏液腺癌中 ,混合型的钼靶X线表现为浸润性边缘(5 /5 ) ;单纯型多表现为小分叶边缘及清晰边缘 (7/12 )。 (3 )表现为肿块的单纯型黏液腺癌中 ,多黏液量组多数为小分叶状边缘 (4 /7) ;而少黏液组多呈浸润性边缘 (3 /5 )。 (4 )密度改变在判断黏液腺癌的病理分型及对黏液量的判断上差异无显著意义 (P值均 >0 0 5 )。结论 不同亚型的乳腺黏液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不完全一致 ,多黏液量单纯型黏液腺癌最常见的表现为小分叶状边缘肿块 ;少黏液量单纯型和混合型黏液腺癌常有浸润性生长的影像特征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软骨肉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软骨肉瘤影像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软骨肉瘤的X线、CT、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3例中,常见型9例,黏液型3例,去分化型1例。发病部位:长骨7例(股骨6例,肱骨上端1例),躯干骨6例(骨盆3例,肋骨2例,胸椎1例)。X线及CT表现:呈斑片状、大片状溶骨性骨质破坏,周围骨质密度增高,骨皮质破坏、中断,局部软组织肿块。11例病灶内出现钙化。MRI表现:5例病灶T1WI呈稍低及等信号,T2WI呈显著高信号,增强后呈分隔状强化。结论X线、CT、MRI检查的综合运用,对原发性软骨肉瘤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肺错构瘤的MSCT表现及其与其他疾病的鉴别。方法对26例行MSCT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错构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6例均为单发肺错构瘤,其中22例为周围型,位于右肺12例,位于左肺10例;4例为腔内型,其中,1例位于气管中段腔内,1例位于左主支气管内,2例位于左肺下叶支气管内。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锐利,9例显示有浅分叶,但均无毛刺。本组22例周围型错构瘤中,3例病灶内含有脂肪密度影;9例病灶内含有钙化影,其中3例为典型的爆米花样钙化;10例病灶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影。4例腔内型错构瘤中,3例病灶内含有脂肪成分,1例含有钙化影。本病主要需于肺炎性假瘤、小叶癌、结核瘤相鉴别。结论肺错构瘤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病灶边缘清楚,内含有脂肪和钙化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 14例RAML患者均经腹部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对所有患者RAML病灶的数目、形态、密度、是否合并钙化以及强化型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经手术和病理学确诊。结果多数病灶为边界清楚的圆形肿物,单发或多发,CT平扫多呈等或高密度影,本组病例未见瘤内钙化灶。所有患者的RAML病灶在动态增强的皮质期与实质期均表现为均匀的持续性强化。结论乏脂肪RAML病灶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实性肿块,少有钙化。CT观察病灶的形态,密度及强化形式等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提高其定性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 0级诊断的成因进行探索。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5月期间,乳腺摄影BI-RADS诊断为0级的女性患者53位,0级病灶共55例,回顾性分析此类病灶的影像学表现并统计各种表现中恶性病变所占比例。结果诊断为BI-RADS 0级的病灶均出现在致密型(33例)或混合型腺体(22例)中,无脂肪型腺体。乳腺摄影BI-RADS 0级病灶的常见影像表现有:①腺体局部结构异常(不对称致密或结构扭曲紊乱)20例;②边界不清的可疑结节影28例;③可疑钙化灶28例。各种影像可单独或合并存在,恶性病变所占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仅表现为可疑钙化者57.1%(4/7),可疑结节伴可疑钙化者27.3%(3/11),腺体局部结构异常伴可疑钙化者20%(2/10),仅表现为腺体局部结构异常者10%(1/10),仅表现为可疑结节者5.9%(1/17)。结论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乳腺摄影的BI-RADS 0级诊断无法避免。对于致密或混合型腺体,需要特别注意上述BI-RADS 0级病灶的常见影像表现,尤其是可疑钙化灶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肺结节内钙化密度与钙化征象对肺结节良恶性预判的性能。方法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肺结节240例(良性70例,恶性170例)。利用最大方差和阈值生长法提取肺结节内具有钙化点和钙化密度的像素,并计算每个钙化点的面积(AreaCa)及面积比(Ar)、同一层面内钙化点的总面积(S)及钙化总面积比(Sr)、同一层面内具有钙化密度的总面积(Cs)及钙化密度面积比(Csr)。结果含有钙化密度的结节明显多于含钙化点的结节(49vs26,χ2=8.360,P=0.004),这一现象在恶性结节中尤为突出(良性23vs16;恶性26vs10);良性肺结节钙化点和钙化密度的面积均大于恶性(P=0.000);以钙化点(AreaCa、S、Ar、Sr)对肺结节良恶性预判的诊断性能优秀(Az=0.906),以钙化密度(Cs、Csr)对肺结节性质预判的诊断性能中等(Az=0.727,0.742)。结论在计算机辅助诊断研究中,借鉴医师经验,对肺结节的CT征象直接进行提取、挖掘,或有助于肺结节影像诊断的确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256层螺旋C 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双期增强扫描,各期均采用自动管电流选择(ACS )扫描模式。将图像传至在工作站后各期均行M PR ,并应用多窗宽、窗位技术观察分析图像。结果单发40例,多发10例,病灶大部分位于甲状腺表浅部位,呈类圆形或类椭圆形低密度灶,密度均匀,边界不清楚;合并钙化26例,其中细颗粒钙化14例,粗大结节状钙化7例,混合性钙化1例,不完整蛋壳样钙化4例,桑椹状钙化1例,4例周围有晕环征,10例显示破边征;绝大部分强化幅度未超过正常甲状腺组织,岛样强化6枚,渐进性填充36枚;27例发现淋巴结转移,其中25例Ⅵ区有淋巴结转移,增强后淋巴结强化明显,囊性变6例,合并壁结节4例,5例内见细颗粒状钙化。结论采用256层螺旋CT ACS扫描模式能有效降低受检者的辐射质量;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有一定的特点,多方位、多窗宽、多窗位观察图像能更好地发现、评价原发病灶、淋巴结转移及其对周围结构的侵犯、粘连。  相似文献   

17.
宁刚  陈荟竹   《放射学实践》2011,26(4):385-389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分析小儿卵巢肿瘤的影像特点。方法:经手术病理确诊的27例女性患儿共34个卵巢肿瘤病例资料,年龄1.1-18.0岁,平均(11.7±5.1)岁;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6层螺旋CT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1例肿瘤扭转的急腹症患儿仅行平扫。结果:CT表现为单纯囊性肿瘤11个(11/34,占32.35%),实性肿瘤有9个(9/34,占26.47%),囊实性肿块14个(14/34,占41.18%)。增强扫描后有29个卵巢肿瘤可见卵巢血管蒂征,占87.88%。12例可见腹水,4例有腹膜种植。9例淋巴结肿大,5例出现肝肺等远处转移。钙化15个,13个畸胎瘤均见钙化,同时可见钙化及脂肪成分者11个,2个畸胎瘤未见确切脂肪成分。结论:CT扫描易于显示肿瘤囊实性、钙化及脂肪成分以及卵巢静脉的走行等征象,对于小儿卵巢肿瘤的定位、定性及协助分期等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SCTA对急性肠系膜上动静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临床证实的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的急诊CT平扫、CTA及三维重建资料。结果:13例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SMAE)7例、肠系膜上静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embolism,SMVE)6例。直接征象:7例SMAE中,平扫见血栓密度影2例,CTA均见充盈缺损;6例SMVE中,平扫见血栓密度影4例,CTA均见充盈缺损。间接征象:13例中肠梗阻5例,腹水6例。SMAE:血管壁钙化5例,薄纸样肠壁改变2例,肠壁水肿增厚强化减弱3例;SMVE:增强扫描管壁环形强化、管径扩张5例,缆绳征4例;受累肠管、肠系膜广泛水肿增厚,增强扫描可呈明显减弱或未强化特点,肝脏门脉期强化减弱不均匀2例;合并门静脉、脾静脉血栓2例。结论:CTA对肠系膜上动静脉栓塞的诊断敏感性较CT平扫高,对于CT平扫阴性的患者行CTA检查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CT表现和病理相关性,提高CT对该病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GIST的CT征象,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8例GIST(胃11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2例,回肠1例,肝胃韧带1例,腹膜后1例,乙状结肠系膜1例)。病理诊断良性7例(38.9%),病灶长径1.5-5cm,平均4cm;交界性3例(16.7%),病灶长径3-6.5cm,平均5.8cm;恶性8例(44.4%),病灶长径5-25cm,平均10.3cm。CT表现为大小不等圆形或类圆形分叶状影。其中,原发胃肠道肿瘤15例(哑铃型3例,腔内型4例,腔外型8例),密度均匀9例,病灶直径平均4.5cm,密度不均匀6例,病灶直径平均9cm,胃肠道外肿瘤3例,密度均匀1例,病灶直径平均5cm,密度不均2例,病灶直径平均14.9cm,增强扫描直径小于5cm或良性GIST,强化均匀,直径大于5cm或交界性、恶性GIST,强化不均,内见大小不等不规则或囊状低密度影。与病理学对照,CT判断GIST良恶性符合率为77.8%。结论GIST影像表现与病理特征相关,肿瘤体积较大,密度不均,边界模糊,包膜强化不连续,分叶状生长,是提示恶性间质瘤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软骨肉瘤的CT表现与病理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软骨肉瘤的CT表现及其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骨肉瘤患者均行CT平扫,其中12例又行CT增强扫描。对所有患者的CT表现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相对照。结果 17例软骨肉瘤患者中,普通型13例,间质型2例,透明细胞型及去分化型各1例。发病部位包括股骨远端5例,股骨近端3例,髂骨4例,肩胛骨、肱骨远端、尺骨、腰椎、耻骨各1例。膨胀性骨质破坏和溶骨性骨质破坏分别见于5例和11例。肿瘤有扇贝状分叶边缘13例,瘤内钙化17例。肿瘤CT值等于或低于肌肉CT值,CT增强显示小叶分隔呈弓环状进行性持续强化,小叶自身不强化。结论扇贝状分叶边缘和弓环状进行性强化是各型软骨肉瘤共有的特征性CT表现,对诊断本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