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敌敌畏15mg·kg~(-1),可致大鼠脑电出现去同步化,少数出现癫痫波,大部分动物死亡。剂量增大至20mg·kg~(-1),癫痫波的发生数未见增加,表明敌敌畏引起的改变以去同步化为主。预防给药中盐酸戊 乙奎宁2mg·kg~(-1),可完全对抗敌敌畏所致的脑电图变化;ip阿托品2mg·kg~(-1),仅部分对抗。当剂量增大至4mg·kg~(-1)时,虽然动物存活数略有增加,但去同步化及癫痫波的发生数也增加。提示盐酸戊乙奎宁对敌敌畏中枢毒性有较好的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脱氢表雄酮衍生物对东莨菪碱所致小鼠记忆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脱氢表雄酮衍生物对小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用东莨菪碱造成小鼠记忆障碍模型 ,用水迷宫法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结果 小鼠腹腔注射东莨菪碱 4mg·kg-1可造成明显的记忆障碍 ,给予脱氢表雄酮硫酸酯 (0 .1~5mg·kg-1,sc)对记忆有明显改善作用 ,给予脱氢表雄酮唾液酸苷 (0 .1~ 5mg·kg-1,sc)也有改善作用 ,在 1mg·kg-1剂量时能显著减少错误次数、缩短到达平台时间和游泳距离 (P <0 .0 5 )。结论 脱氢表雄酮唾液酸苷有记忆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芋螺毒素SO3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芋螺毒素SO3脑室给药对小鼠一般行为、自发活动、协调运动及阈下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以及阿托品、美加明、酮色林、螺哌酮、地西泮、东莨菪碱预防给药对芋螺毒素SO3脑室注射所致震颤的拮抗作用,探讨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可能机制。结果芋螺毒素SO3(0.75~12μg·kg-1,icv)引发小鼠剂量依赖性震颤,显著降低小鼠自发活动计数;芋螺毒素SO3(1.5~12μg·kg-1,icv),造成小鼠显著性运动障碍;芋螺毒素SO3(0.75、1.5μg·kg-1,icv)对阈下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有协同作用;阿托品、美加明、东莨菪碱(1~10mg·kg-1,ip)、地西泮(1、5mg·kg-1,ip)对芋螺毒素SO3诱发的小鼠震颤无抑制作用;而螺哌酮(1、2.5mg·kg-1,ip)、酮色林(0.1~1mg·kg-1)以及高剂量东莨菪碱(20mg·kg-1,ip)、地西泮(10、20mg·kg-1,ip)可以显著抑制芋螺毒素SO3诱发的小鼠震颤。结论芋螺毒素SO3对小鼠神经系统有一定抑制作用,同时伴有剂量依赖性震颤,其机制可能与中枢5-羟色胺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4.
胍丁胺抗抑郁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本研究观察了胍丁胺 (agmatine,AG)的抗抑郁作用 ,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与结果 在小鼠悬尾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中 ,首次发现灌胃给予AG 4 0 ,80mg·kg-1或皮下注射 2 0mg·kg-1可以显著缩短悬尾或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同样 ,AG 10mg·kg-1灌胃或皮下注射 1.2 5~ 5mg·kg-1显著缩短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MTT比色法及LDH法的研究表明 ,AG1~ 10 0 μmol·L-1,去甲丙米嗪 (DIM)及NMDA受体拮抗剂MK80 1均可以对抗NMDA 30 0 μmol·L-1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同时运用fura- 2 /AM荧光标记法发现 ,AG 1,10 μmol·L-1或DIM 1,5 μmol·L-1均减轻NMDA 2 0 0 μmol·L-1诱导的PC12细胞内Ca2 + 超载。结论 AG具有明确的抗抑郁作用 ,抑制NMDA诱导的细胞损伤并减弱细胞内Ca2 + 超载可能是其抗抑郁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
芫花根总黄酮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芫花根总黄酮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以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L 1的分泌、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和IL 2生成 ,以及小鼠Ts细胞亚群等指标评价芫花根总黄酮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剂量为 12 .5~ 5 0mg·kg-1·d-1的芫花根总黄酮 ,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免疫功能的增强和减弱均有显著的下调和提升作用 ;浓度为 12 5~ 5 0 0 μg·ml-1的芫花根总黄酮 ,可促进腹腔巨噬细胞分泌IL 1;剂量为 3.12 5~ 2 5mg·kg-1·d-1的芫花根总黄酮 ,可显著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IL 2的分泌 ,并呈剂量依赖性的量效关系 ;单独使用 2 5~ 5 0mg·kg-1·d-1的芫花根总黄酮 ,可显著减弱超适量 2 ,4 -二硝基氯苯诱导的小鼠的免疫耐受 ,与环磷酰胺合用能增强超适量 2 ,4 -二硝基氯苯引起的小鼠免疫耐受。结论 芫花根总黄酮对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N 硝基 L 精氨酸 (NO2 Arg)在抑制吗啡身体依赖形成中的作用及探讨强啡肽在该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剂量递增皮下注射吗啡法建立大鼠吗啡身体依赖模型 ;身体依赖程度采用皮下注射 5mg·kg-1 纳洛酮激发戒断症状并对大鼠 6 0min内可数和不可数的戒断症状评分的方法进行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大鼠脑各分区、垂体、脊髓和血浆内免疫活性强啡肽A(ir-Dyn)的含量。结果 NO2 Arg可剂量相关性地抑制吗啡身体依赖的形成 ,其中 5mg·kg-1 NO2 Arg可显著抑制吗啡依赖大鼠大多数戒断症状 ;NO2 Arg处理可显著升高吗啡依赖大鼠脊髓、纹状体、垂体及血浆内ir-Dyn的水平。该作用可被特异性κ -受体阻滞剂norbinaltorphimine (nor-BNI)所拮抗。结论 NO2 Arg剂量相关性地抑制吗啡身体依赖的形成 ,该抑制作用可能与其调节机体内源性强啡肽的水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不同氧流量下吸入异氟醚浓度的变化 ,并就时间常数[1 ] 概念进行探讨。1 材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30例行非开胸手术病人 ,ASAⅠ -Ⅱ级 ,年龄2 8~ 5 5岁 ,体重 5 5~ 88kg。男 1 7例 ,女 1 3例。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 0例。组Ⅰ氧流量 0 .5L·min-1 ,组Ⅱ氧流量 1 .5L·min-1 ,组Ⅲ氧流量 3.0L·min-1 。1 .2 麻醉方法 :术前 30min肌注阿托品 0 .5mg。采用缓慢静注安定 0 .1mg·kg-1 、氟哌利多 0 .0 5mg·kg-1 、哌替啶 1mg·kg-1 ,口咽及气管内表面麻醉下行慢诱导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加肌松药维持麻醉。1 .3 气管插管后…  相似文献   

8.
纳美芬对急性乙醇中毒的实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美芬 (Nalmefene ,NMF)是继纳洛酮 (Nalox one ,NAL)和纳曲酮之后合成的又一纯阿片受体拮抗剂。它与受体 μ、κ、δ均能结合 ,其中与 μ结合作用最强〔1〕。可用于麻醉性镇痛剂中毒的治疗 ,对一些非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中毒也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如逆转乙醇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和昏迷〔2〕。本文通过实验动物模型 ,观察了纳美芬对急性乙醇中毒的治疗效果 ,并与纳洛酮相比较 ,供临床研究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 昆明种小鼠 ,体重 18~ 2 2 g ,雌雄各半 ;Wistar大鼠 ,体重 2 0 0~ 2 80 g ,雌雄各半 ,由…  相似文献   

9.
蟾蜍血清酶对梭曼中毒小鼠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美珍  王文香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9,13(5):《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9年13卷5期-358--360页-《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9年13卷5期-358--360页
作者证明了蟾蜍血清对梭曼中毒小鼠有解毒作用,预防效果最显著.血清酶先由静脉注入43个酶活力单位,然后于1~10h不同时间中毒,动物可100%存活.如用于治疗,则在中毒前20min先于腹腔注入阿托品10mg/kg,在梭曼皮下中毒3min后,再于静脉注入43个酶活力单位,则动物存活率为80%,而阿托品单药在1~20mg/kg范围内的不同剂量动物均死亡.当重复中毒时,先于静脉注入43个酶活力单位,每隔15min注入1LD梭曼,则动物可耐受6~7次梭曼中毒,耐受总剂量达1.2~1.4mg/kg,而97只中毒对照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谷氨酸能神经系统对吗啡引起大鼠纹状体抗坏血酸(AA)释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AA在脑内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脑微透析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法(HPLC ECD)检测。结果 (1)吗啡(2 0mg·kg-1,ip)显著增加大鼠纹状体抗坏血酸释放(P <0 .0 0 1) ;(2 )MK 80 1(1.0mg·kg-1,ip)显著降低大鼠纹状体抗坏血酸的基础释放(P <0 .0 0 1) ,同时MK 80 1可明显抑制吗啡引起的大鼠纹状体抗坏血酸释放(P <0 .0 0 1) ,两因素方差分析表明:MK 80 1与吗啡对大鼠纹状体抗坏血酸的释放有交互作用(P <0 .0 5 ) ;(3)大鼠去前额皮层后,吗啡对大鼠纹状体抗坏血酸释放的升高作用消失,两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去皮层与吗啡对大鼠纹状体抗坏血酸的释放有交互作用(P <0 .0 0 1)。结论 吗啡引起的抗坏血酸释放与中枢谷氨酸能神经系统有关,皮层-纹状体谷氨酸能神经通路的完整性,是吗啡引起的大鼠纹状体抗坏血酸释放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吗啡等阿片类镇痛药反复使用造成的镇痛耐受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近期的研究表明,内皮素、P物质前体分子-前体速激肽及黑皮素等三种非阿片小肽与吗啡镇痛和耐受密切相关.内皮素通过内皮素A受体(ETAR)、黑皮素通过黑皮素4受体(MC4R)分别以不同机制调节吗啡镇痛并能够预防其耐受的发生,而前体速激肽则可能是调控吗啡镇痛和耐受的关键分子,本文综述了上述非阿片小肽对吗啡耐受调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吗啡耐受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在心房颤动恢复窦性心律后预防其复发,对窦性心律有效性的维持以及对心房重构的影响。方法8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持续超过7天),经药物或电复律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胺碘酮0.2g,每日1次,治疗组40例给予胺碘酮0.2g,每日1次,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40mg,1次/日,两组均连续服用6个月。于治疗后第1周、2周、1月、2月、4月及6月分别行心电图或HOLTER以检测是否存在房颤复发;复律次日及6月后做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左心房结构及功能变化。随访6个月,观察研究前后血浆醛固酮(Mdosterone,Ald)浓度。结果80例均完成治疗,随访6月,心房颤动复发率对照组32.5%,治疗组12.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房颤动转复6月后患者左心房内径缩小,左房射血分数(LAEF)增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心房颤动复律后,为了维持窦性心律,联合应用胺碘酮、螺内酯较单独应用胺碘酮更加有效,螺内酯的长期服用可缩小扩大的左房,左房压力降低,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的抑制可改善心房重构,预防房颤反复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分离提取出的中药赤芍中拮抗脂多糖的有效成分进行药理学活性检测。方法应用鲎实验和ELISA法检测该有效成分对LPS的中和作用。结果赤芍中的有效成分与LPS具有较高的结合作用,该结合作用具有较强的中和LPS活性,在体外能够显著抑制由LPS介导小鼠RAW264.7细胞释放TNF-α。结论证明赤芍中具有较强的中和LPS活性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观察血小板激活因子在急性低压缺氧中的作用,选用了天然PAF拮抗剂Taponin来进行缺氧干预实验。结果现,用0.5gkg剂量给大鼠灌胃给药8次,对急性低压缺氧引起的大鼠心肌、肝功能和内皮细胞损害有较好保护作用,血液中的CPK、LDH、α-HBD、AST、ALT、γ-GT以及ET含量均未风明显升高,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另外,本实验发现,20%的低浓度乙醇对急性低压缺氧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尼卡地平结构特征,设计并合成了三个衍生物,化合物代号分别为9201、9202和9203。在体外血管、工作心脏和清醒大鼠多种实验模型上,研究这三个新化合物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特点。在大鼠主动脉环上,尼卡地平、9201、9202和9203抗氯化钾40mmol/L缩血管作用的EC50值分别为1.1,0.4,1.2,7.2μmol/L;抗氯化钙25mmol/L缩血管作用的EC50值分别为46,6,1.1,2.8μmol/L;浓度在0.1~100μmol/L范围内,不对抗去甲肾上腺素5.5μmol/L诱发血管收缩的作用;浓度增至10mmol/L也不对抗去甲肾上腺素0.6μmol/L在无钙孵育液中的缩血管效应。在大鼠工作心脏上,9202作用强度与尼卡地平相当,浓度在0.1~1.0μmol/L时可减慢心率,抑制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9201和9203的作用比尼卡地平弱90%以上。在清醒大鼠上,灌胃给予尼卡地平及其三个衍生物3mg/kg均可使收缩压下降2.0~2.7kPa,降压至少可持续3h,且对心率的影响轻。提示尼卡地平及这三个衍生物具有较强的扩血管作用,其中9201和9203对心脏的作用较轻,口服可产生确切的降压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激性心肌病发生时血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变化,并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缬沙坦在防治应激性心肌病的作用。方法18只2周龄的雌性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干预组,在0、7和14 d抽血,酶联免疫法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浓度变化;第14天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紧张素Ⅱ一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type 1,AT1)、血管紧张素Ⅱ二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type 2,AT2)的表达;HE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组织变化情况。结果在0、7和14 d,实验组和干预组的血清中AngⅡ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14天实验组心尖组织AT1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干预组AT2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HE染色显示实验组动物心尖部游离壁较对照组显著变薄(P<0.05),而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心尖部心肌组织可见典型的应激性心肌病心肌改变,干预组无此变化。结论AngⅡ可能参与了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生,AT1受体拮抗药缬沙坦可以防治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9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7例,使用氯沙坦100 mg 1次/d;B组51例,使用贝那普利10 mg 1次/d。分别于治疗3个月后检测24 h尿白蛋白量和血肌酐值。结果两个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后2,4 h尿白蛋白量显著减少(P<0.01),血肌酐的指标也明显变化(P<0.01)。而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I和ARB可显著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雄激素抑制对出血创伤后免疫功能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方法建立不同方式雄激素抑制与出血创伤的雄鼠动物模型,出血创伤后24 h检测胸腺细胞凋亡、脾细胞增殖与其产生的白细胞介素(IL)-2、IL-3. 结果出血创伤加速雄鼠胸腺细胞凋亡,干扰胸腺细胞选择与凋亡的正常程序,雄激素抑制对此有保护作用,且不同雄激素抑制措施具有协同效应;出血创伤使雄鼠脾细胞增殖及产生IL-2、IL-3均受到显著抑制,而抑制雄激素可使之提高. 结论抑制雄激素,在中枢免疫器官及外周免疫细胞水平均有保护作用,暂时的雄激素抑制措施是保护出血创伤后雄鼠免疫功能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小鼠脑皮层神经元机械性损伤后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a(metat-ropicglutamatereceptor1a,mGluR1a)的表达规律及其选择性拮抗剂1-氨基茚-1,5-二羧酸(1-aminoindan-1,5-dicarboxylicacid,AIDA)的保护作用。方法孕15-16d昆明种小鼠胚胎脑皮层神经元体外培养7d,以微量移液器塑料滴头在培养孔内划割,造成机械性损伤,伤后不同时间点(10,30min、1,3,6,12,24,72h)行神经元免疫组化染色,并留取培养液上清,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活性;对照组除不划伤神经元,其他处理同损伤组。AIDA处理组在损伤前30min,每孔加入AIDA使其终浓度为20μmol/L,其余步骤同前,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AIDA处理前后神经元细胞内Ca2+含量变化。结果mGluR1a在正常神经元中表达呈弱阳性,染色颗粒分布于胞浆、胞膜及突起;机械性损伤后10min起,mGluR1a表达明显增强,胞核周围胞浆内染色明显加深,持续至伤后24h,神经元突起中也有明显表达,伤后72h,存活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mGluR1a染色呈弱阳性。对照组LDH活性为(80.5±21.9)U/L,损伤后30min,LDH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3,6h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12-72h,LDH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伤后12-72h,AIDA处理组LDH活性较单纯损伤  相似文献   

20.
Non-ionic contrast media (CM) are proven to be significantly safer than the high osmolar ionic contrast media (HOCM). Nevertheless deaths are reported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non-ionic agents.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to non-ionic CM with special regard to high-risk patients and the effects of premedication with H1-and H2-receptor antagonists.In a prospective study conducted over about 2 years 12 995 examinations with intravenous or intra-arterial non-ionic CM were evaluated. Premedication with H1-and H2-antagonists was used in 1276 high-risk patients with known adverse reaction to CM, history of allergy or severe cardiac or pulmonary disease. 229 patients received no premedication inspite of known risk factors. In total, there were 143 (1.10%) adverse reactions (mild in 0.58%, moderate in 0.41% and severe in 0.05%). In high-risk patients there were adverse reactions in 4.37% without and in 1.57% with premedication. There were no severe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high-risk patients after premedication. The age of the patient, CM dosage and CM concentration were not shown to be risk factors in the present study. In conclusion, the additional premedication with H1- and H2-antagonists could be an effective agent to reduce the risk of mild and moderate adverse reactions and to avoid severe adverse reactions in high-risk patients. Correspondence to: U. Fin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