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 对比研究多排螺旋CT仿真内镜及电子结肠镜对大肠肿瘤病变的显示能力和诊断价值.方法 65例大肠肿瘤疾病患者术前均行多排螺旋CT检查,扫描前10 min肌注山莨菪碱10 mg,自肛门注入适量气体.对扫描图像行仿真内镜重建,从检查方法、检查结果及对病变的显示能力等方面与电子结肠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5例大肠肿瘤患者电子结肠镜全部检出,检出率为100%,CT仿真内镜正确检出62例,检出率为95.3%.直肠病变的定位诊断,仿真内镜及结肠镜的准确率分别为97.6%、88.3%,结肠病变的定位诊断,仿真内镜及结肠镜的准确率分别为90.9%、59%.结论 CT仿真内镜与电子结肠镜二者结合,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全面、精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在小肠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经胃镜及结肠镜检查未能明确的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腹部CT并结合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结果 腹部多层螺旋CT检查及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4.1%及55.2%.结论 采用腹部螺旋CT检查结合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可以提高小肠出血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MR结肠水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50例患者进行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MR结肠水成像的对比研究.结果 结肠癌共36例,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34例见病区肠壁僵硬、不规则,肠管扩张受限,2例病变显示欠佳;MR结肠水成像29例显示肠管的狭窄、肠壁僵硬,且病变范围显示更清晰.肠套叠3例,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均只显示部分套头及套鞘;MR结肠水成像均确切地显示了套入肠管的全貌.结肠癌合并肠套叠1例,结肠气钡双重造影仅显示部分套头及套鞘,癌肿病灶未显示;MR结肠水成像不仅使套入肠管全貌显示良好,而且使癌肿内坏死区良好显示.结肠息肉6例,溃疡性结肠炎4例,在结肠气钡双重造影中病变的大小、形态、数目均得以良好显示,但MR结肠水成像仅能使部分病变清晰显示.两者结果对比表明,MR结肠水成像对结肠癌、肠套叠等病变的显示更清晰、具体,更能确切地显示病变的实际大小和内部结构;两者在定性诊断上无显著性差异(定性诊断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χ2=1.95,0.1<P<0.25),但MR结肠水成像对结肠多发性小病变的定量诊断不如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结论 MR结肠水成像对结肠癌、肠套叠等梗阻性病变的检查,比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更具优越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可作为结肠病变的辅助检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影像学检查对结肠癌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对结肠癌诊断的影像学检查程序。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82例结肠癌的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纤维内镜、常规腹部B型超声和CT检查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纤维内镜、B型超声、CT扫描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90 .1%、89.5 %、5 3 .8%和 5 3 .3 % ,前两者与后两者之间差异显著 (Ρ <0 .0 5 )。肝脏转移瘤诊断符合率B型超声、CT扫描为 10 0 %。结论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结肠内镜是结肠癌筛选的重要方法 ,B型超声、CT扫描所见是结肠癌术前分期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低剂量多层螺旋CT结肠成像在结直肠疾病早期筛查中具有重要作用,与传统CT结肠成像技术、传统肠镜、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和粪便潜血实验相比,其集中了辐射低、操作简单、受检者依从性较好及较高的疾病检出率、准确率和敏感性等优势。低剂量多层螺旋CT结肠成像还可以提高结直肠肿瘤的早期发现率,从而延长病人生存期,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在结直肠肿瘤诊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纤维结肠镜与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分析结肠癌术前纤维结肠镜及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41例结肠癌的X线、内窥镜直视下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X线诊断符合率 85 .4% ,内窥镜直视下诊断符合率 80 .5 % ,活检诊断符合率 84.6 %。结论 疑为右半结肠癌或疑为左半结肠癌伴有腹腔包块者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优于纤维结肠镜检查 ;对于仅有症状怀疑乙状结肠癌或有结肠息肉疑有息肉恶变的患者 ,纤维结肠镜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结直肠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此对高危人群应进行定期筛查,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大便隐血实验、X线气钡双重造影和纤维结肠镜检查仍是诊断结直肠疾病的常用方法.低剂量CT结肠成像作为一种低侵入性的检查技术,操作简单,且病人对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该技术为结直肠疾病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有效发现病变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病人所接受的放射辐射剂量,在结直肠疾病筛查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CT仿真结肠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仿真结肠镜(CTVC)诊断结肠疾病的价值.材料和方法用螺旋CT对33例结肠疾病患者进行CTVC检查,并与纤维结肠镜、钡灌肠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CTVC能显示正常或异常粘膜纹,显示病变形态和范围与纤维结肠镜、钡灌肠所见类似,并能从梗阻远端观察病变情况.结论CTVC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可作为纤维结肠镜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CT结肠造影(CTC)后处理方法对结肠病变检出的有效性,并总结了结肠CTC检查后处理的最优化程序.方法 分别应用多平面重建、表面重建、透明重建、仿真内窥镜和管腔展开等后处理方法,对42例经电子结肠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病变患者的结肠充气CTC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42例患者共检出22枚息肉,28例结肠癌(2例肠壁局限性增厚,26例共28个肿块)和8例结肠炎性病变.对3种类型病变的检出率,多平面重建分别为81.8%、100%和100%;仿真内窥镜分别为100%、100%和87.5%;表面重建分别为36.4%、92.9%和62.5%;透明重建分别为45.5%、92.9%和62.5%.管腔展开技术对所检病变的显示率达100%.结论 采用优化程序对CTC数据进行后处理并结合多种后处理技术可提高CTC的诊断效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顾明 《西南国防医药》2008,18(1):150-152
结肠癌已经成为第3位常见肿瘤和工业国家第2位的癌症致死的原因,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早期发现肿瘤或肿瘤前期病变,成为结肠肿瘤防治的重要方面。大多数的结肠癌被认为起源于很长时间缓慢发展的良性腺瘤样息肉,且可以通过结肠镜切除而得到防治。怎样及时准确地发现肿瘤前期病变是结肠肿瘤病变研究的重点。对结肠病变的检查方法有大便隐血实验、乙状结肠镜、结肠镜和气钡双对比灌肠造影等。CT结肠镜或称为虚拟结肠镜技术在1994年首先由Vininv等提出,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CT结肠镜技术越来越成熟,尤其是近年来多层CT的出现,使其诊断准确性得到肯定,认为CT结肠镜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在结肠癌高危无症状病人中发现结肠肿瘤的有效工具。本文就结肠内窥镜技术的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