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腮腺区肿块性病变的CT检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分析了15例腮腺区肿块性病变的CT表现,着重讨论了腮腺CT平扫,静脉团注射法增强,腮腺造影CT扫描的优缺点,腮腺良恶性肿块及腮腺内外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电子束CT腮腺造影泛影葡胺的最佳浓度,电子束CT平扫、腮腺造影CT和三维CT在腮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6例腮腺肿块分别进行电子束CT平扫,45%、60%和76%三种不同浓度泛影葡胺腮腺造影CT扫描,腮腺造影图像应用四种方法进行三维重建,显示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结果:腮腺造影CT泛影葡胺浓度以60%最佳,腮腺造影CT较电子束CT平扫对腮腺肿块的显示更为准确。三维CT对腮腺肿块和其与面神经的关系显示得更为直观,容积显示法可同时显示腮腺肿块和腮腺内导管的改变,较表面显示法更有价值。结论:电子束CT腮腺造影并三维重建是诊断腮腺肿块非常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涎腺区肿块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涎腺区病变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涎腺区肿块的临床与CT资料,对其CT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34例中有26例术前CT准确诊断,诊断符合率73.5%,腮腺区24例,颌下腺区10例。良性肿块的CT表现:结节状(13例),分叶状(5例),不规则形(3例)。大多数肿块边缘光滑,边界清晰,密度均匀。病理对照:有完整包膜18例,无完整包膜3例。恶性肿块CT表现呈不规则形(13例),边缘毛糙,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病理对照:肿块多数无包膜(11例)。结论:涎腺CT扫描的最大优势在于定位准确,能明确病变的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同时可根据肿块的形态及密度较好地鉴别其性质。  相似文献   

4.
CT 对腮腺区肿块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评价CT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88例腮腺区肿瘤进行CT平扫,CT增强扫描和/或腮腺造影CT扫描。结果:78例为腺内肿瘤,其中7例为恶性;10例为腺肿瘤。对CT肋腺区肿瘤定位准确,能准确显示肿瘤的范围,大小,数目及浸润情况。  相似文献   

5.
腮腺混合瘤的CT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收集我院 1992~ 1998年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腮腺混合瘤 41例 ,加以回顾性分析以归纳其CT表现。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腮腺混合瘤 41例 ,男 3 1例 ,女 10例 ,年龄 3 0~ 65岁 ,平均 (4 7.5± 17.5 )岁。所有患者均以发现耳下方肿块就诊 ,病程 2 0d~ 2年 ,体检于腮腺区触及质软或略硬肿块 ,无压痛 ,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腮腺混合瘤。1.2 方法 使用日本岛津 45 0 0 -TFCT扫描机 ,行CR图像平行肿块轴位定位 ,全部病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 ,层厚 5mm ,层距 5mm ,扫描时间 2 .8s。造影剂为 60 %泛影葡胺 5 0ml,…  相似文献   

6.
腮腺炎性病变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对腮腺炎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腮腺炎性病变的CT表现,并与病理所见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2例腮腺,7例双侧腮腺呈弥漫性增大,密度增高;5例单侧腮腺内见软组织肿块影,其中3例肿块较弥漫,密度不均。边界模糊,2例肿块较局限,密度较均匀,边缘模糊;1例腮腺体积缩小,手术均未发现腮腺内肿块。结论 CT对大部分腮腺炎能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CT对腮腺区肿块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腮腺区肿块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18例作平扫及增强扫描,8例直接增强扫描,层距,层厚为2-5mm,结果:良性21例,CT主要表现为高密度或稍高密度,呈圆形,类圆形肿块,增强后呈均匀强化。恶性5例,CT主要表现为病灶局限向外增大,其内密度不均,边界欠清晰。CT对腮腺区肿块能100%定位,对腮腺区肿块能80.6%定性。结论:CT对良,恶性腮腺肿瘤术前定性基本正确,但不能同具体组织学分类。  相似文献   

8.
腮腺腺淋巴瘤的CT表现(附7例报告)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腮腺腺淋巴瘤又叫Warthin’s瘤,是一种少见的腮腺良性肿瘤,发病率约占腮腺肿瘤的5%~10%,其术前临床及CT定性诊断有一定难度。笔者自1998年以来共收集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腺淋巴瘤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及CT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性。1资料与方法本组7例,男6例,女1例,年龄49~84岁,平均66.1岁。主要症状:5例为腮腺区无痛性、渐增大肿块为首发症状,1例肿块伴疼痛,另1例为肿瘤切除术后3年,再发肿块就诊。7例均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7例CT扫描中3例平扫加强扫描,4例仅做平扫。使用西门子SomatomARC型CT…  相似文献   

9.
卵巢恶性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提高卵巢恶性肿瘤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70个卵巢恶性肿瘤的CT表现。结果:本组资料显示卵巢肿块在盆腔或下腹部的位置不固定,其中54.3%位于附件区。70个卵巢恶性肿瘤中,表现为囊性肿块的有7个,囊实性肿块33个,实质性肿块30个,均有一定特点。本组卵巢癌腹腔转移最常见的三个部位依次为大网膜、子宫直肠窝和右膈下间隙。结论:卵巢肿块的下列三种CT表现均可被视为恶性证据:①囊性肿块的囊壁或间隔上出现结节状突起。②囊实性肿块。③分叶状实质性肿块。此外如发现伴有转移灶,亦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腮腺区肿块性病变的高频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腮腺区肿块性病变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病理/手术证实的腮腺区 肿块。结果术前B超诊断正确32例,其准确率为86.5%,误诊5例,误诊率为13.5%。结论高频超声诊断腺腺区肿 块,准确率高,操作简便且能显示肿瘤良、恶性,并可进行腮腺内、外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颅底脊索瘤的CT表现和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分析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小儿颅底脊索瘤的CT平扫和增强扫描表现。结果:发现肿瘤均起源于蝶枕软骨结合区,破坏斜坡和蝶骨,形成颅底鼻咽部肿块,肿块密度不均,内有散在营养不良性钙化。增强后肿块呈轻度非均匀性强化。结论:CT检查能够准确地发现肿块的起源,了解骨破坏和肿块内的钙化情况,从而能够作出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MRI在评价腮腺肿瘤的定位、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0例腮腺原发性肿瘤的CT、MRI表现,其中良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4例。结果:10例均表现为腮腺内或腮腺区肿块,良性肿瘤形惠规则,密度(信号)较均匀,边界清楚;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密度(信号)欠均匀,边界模糊不清:结论:CT、MRI扫描对腮腺肿瘤定位敏感,对其良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定位诊断可以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而对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则主要依赖CT等影像手段。虽然CT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诊断价值已为多数作者所肯定[1],但当肾上腺区肿块较大时,定位诊断仍有一定难度,为此我们收集了79例共82个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区巨大肿块,主要探讨CT对巨大肾上腺肿瘤特别是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定位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 79例患者,男41例,女38例,年龄12~71岁,平均48.4岁。全部病例均行中上腹部连续性CT平扫,其中75例同时做了团注法增强扫描,常规层厚和…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27例输尿管癌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提出其影橡学检查的程序和鉴别诊断。方法:男27例,女7例;年龄28~70岁。27例均有腹平片及排泄性尿路造影,其中16例逆行尿路造影,8例CT检查。结果:9例腹平片患侧肾影增大,20例患侧肾不显影。7例排泄性和15例逆行尿路造影显示充盈缺损。8例CT检查显示输尿管壁不规则增厚3例,结节状2例,3例凸入膀胱形成肿块。结论:排泄性尿路造影能发现患侧肾功能异常或显示肿瘤,逆行尿路造影是诊断输尿管肿瘤的有效方法,CT扫描能显示肿瘤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对腮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活检病理证实的80例腮腺病变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腮腺区良性病变70例,恶性病变10例。CT扫描良性病变常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以混合瘤(20/70)居多,其次为腺淋巴瘤(16/70);恶性肿瘤中以黏液表皮样癌多见(4/10),表现为边界不清晰肿块影,3例腺泡细胞癌均表现为边界清晰肿块。结论:CT扫描对腮腺常见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CT增强检查对于肿瘤的定性有更大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CT扫描获得不同类型腮腺肿块的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60例腮腺肿块患者,其中良性肿瘤23例,恶性肿瘤29例,炎性病变8例。用CT进行扫描,结果:肿块的CT特征为:良性肿瘤表现为边缘清楚、锐利,并有1/3的病例伴有肿块内圆形液化;恶性肿瘤表现为1/3的病例边缘模糊、有树枝状突起、基突显著移位,肿块内不规则液化,钙化呈砂粒状,肿瘤较大时侵及邻近肌肉,增强扫描时密度低于正常肌肉等;炎性肿块表现为3/4以上的病例边缘树根状突起,未见边缘清楚、基突显著移位等特征,肿块圆形液化仅占1/8,钙化为块条状,占2/8,侵及肌肉时增强扫描密度高于正常肌肉。结论:腮腺肿块CT检查平扫与增强扫描并结合腮腺导管造影CT,诊断符合率可达97%,被认为目前腮腺检查的最好手段。  相似文献   

17.
腮腺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评价CT检查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6例腮腺肿瘤均经病理学确诊。8例CT平扫,其中4 例加增强,另8例造影后CT扫描并作三维成像。肿瘤按CT表现分三类:Ⅰ 形态规则,边缘清楚;Ⅱ 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Ⅲ 形态不规则,边界无法确定。结果:16例中良性肿瘤9例,恶性7例;浅叶肿瘤9例,深叶4例,复发性肿瘤3 例。Ⅰ类6 例均为良性,病理上包膜完整,无粘连;Ⅱ类7 例中良性3 例,恶性4例,病理上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有粘连;Ⅲ类3例均为恶性,病理上无包膜,邻近结构受侵犯。腮腺造影后CT扫描显示较CT平扫和增强清楚;三维成像可多方位显示,更直观。结论:CT检查有助于腮腺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腮腺造影后CT扫描优于普通CT,三维成像是一种有益的影像补充。  相似文献   

18.
乳腺疾病的CT诊断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4  
目的明确乳腺疾病的CT征象,评价CT扫描在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报告乳腺疾病53例,包括乳腺癌30例,良性疾病23例,均行CT扫描,其中44例同时进行钼靶摄影。结果(1)乳腺癌CT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边缘毛刺,导管牵拉征,库伯韧带受累,局部皮肤胸壁浸润及周围脂肪间隙变形。良性疾病:单纯增生表现为不规则形肿块及患侧腺体增厚;囊性增生典型表现为多发圆形含液体密度囊肿。(2)CT与钼靶摄影结果相比较,两者在良恶性乳腺疾病的鉴别方面具有相同价值。但在肿块靠近腋窝或胸壁等情况下,CT较钼靶更为实用;并且CT有助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结论CT扫描在乳腺病变的发现、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方面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胰腺恶性肿瘤的 CT 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恶性肿瘤的CT诊断。方法:分析了54例胰腺恶性肿瘤的CT表现,其中41例胰腺癌、8例胰囊腺癌、5例胰转移癌。年龄27~86岁。扫描自脾门部至十二指肠水平部,层厚10mm,连续扫描,必要时追加5mm层厚及层距。结果:胰腺恶性肿瘤CT表现为胰腺软组织肿块;平扫呈等密度、低密度或不均匀密度,肿块强化不明显;胆管及胰管扩张;胰腺萎缩;血管受侵犯;脏器及淋巴结转移;周围脏器及组织的直接浸润,腹水等。结论:熟悉胰腺恶性肿瘤CT的直接及间接征象,利于胰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CT扫描在胸腰椎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的CT扫描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胸腰椎管骨折的CT扫描资料。结果:70例98节胸腰椎骨折中,单椎体骨折48例,多椎体骨折22例,CT诊断准确率为98%,以爆例型(54.1%)和压缩型(35.7%)骨折多见,三柱受累中以前中柱(22.4%)和前中后柱(55.1%)多见,椎管狭窄发生率高达35.1%,结论:CT扫描对胸腰椎骨折的诊断,分类,判断脊柱失稳,评价脊髓损伤及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